正文

紀念姐姐: 二、 為什麽是她

(2012-09-22 03:58:18) 下一個
        若聽聞某人得了癌症,絕大多數人的反應是:為什麽?他們需要找到原因,需要一個解釋。這解釋可以讓他們感到安全。根據這個解釋,他們或者可以慶幸同樣的不幸不會發生在他們身上,或者可以下定決心在今後如何避免。於娟用生命寫成的一本書,最後還是不可避免地被刪減為一篇網絡文章:為什麽她會得癌症?

        為什麽?為什麽是她?我們也問,不過這個問題並沒有考問人們很久。所有認識她的人都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她的婚姻狀態以及由此帶來的生活壓力是她得病的原因。當我回憶她的一生,我感覺她這一生唯一做錯的就是嫁錯。她由此付出了多年的辛苦,最後付出了生命。我不知道她臨死前是否有同樣的結論。對她的丈夫,是愛,是恨,還是原諒。

       我不想說她的丈夫是個壞人,雖然我恨他。他們是同鄉,同學,又一同考上了一所煤礦中專。理所當然,在學校他們走在了一起,畢業後又一同回到了我的家鄉,一個國營煤礦,很快結婚成家。從我見到他的第一次起,我就不喜歡他。像很多成長在小城鎮的莽撞小青年,他看中哥們義氣,喜歡表現他的氣概,喜歡誇誇其談。這些特點在小地方還是很吸引人的,至少比沉默寡言的人吃得開。

       由於他們是當時礦裏僅有的幾個有學曆的青年,他們的生活當時還是不錯的。在技術部門工作,不辛苦,收入也可以。這樣愉快的日子過了沒幾年,由於他還是比較能混的(這在我的家鄉是褒義詞),他被提拔為副科長。在此之前,他已經開始熱衷於當地幹部階層的社交活動,即吃飯喝酒。在吃喝中,關係被建立,利益被分配。在此之後,則越演越烈。後來幾乎不在家吃飯。回到家時,基本上是醉醺醺的狀態。經過幾年的大吃大喝,他的體重增加了一倍還多。夫妻關係當然不可能好。其間她曾經考慮過離婚,但未成。

       也許這樣的日子繼續下去,他們會最終離婚。可是,在他三十八歲的時候,他得了腦出血。因為搶救及時,他沒有死,但半身不遂。經過康健訓練,他可以走路,但是右上肢不能活動。

        從此,她不得不放棄曾有過的離婚念頭。從此,她不得不擔當起家庭的重任。辛苦工作,還要照顧一家人的生活起居。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八年,直到她得病。

       柯雲路在他的書中說:得癌症的人都是在淺意識中不想活的人。我不知道她是否是這樣。這些年來,她表現得很堅強,樂觀,似乎已經接受了她的命運。不過我老公曾經如此說我:“如果你是你姐,恐怕早就哭也哭死了”。

       生活的壓力和精神的痛苦,是她得病的原因。雖然這個結論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但足以讓大多數人在感歎的同時可以暗自慶幸:這件事情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不過我們,她的親人,還是一直在問為什麽?為什麽上蒼如此安排?為什麽命運如此不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DUMARTINI 回複 悄悄話 除了基因自身,可能就是你所分析的原因了,壓力和苦痛,得不到抒發緩解,就得病了。。。

為我們苟且還活著的人指出一個經驗教訓,謝謝你的回憶!!
無處存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bymyheart的評論:
謝謝兩位!
我也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麽,隻是覺得心裏有很多的話想說出來。
bymyheart 回複 悄悄話 慢慢寫,在書寫中漸漸會理清楚思緒。你姐姐會在你的追憶裏的到再生。沒有人可以選擇命運,但可以選擇怎麽對待命運。謝謝你分享真實的生活中的幸與不幸。
尼斯 回複 悄悄話 寫出對姐姐那份感情,懷念曾經的點點滴滴,讓人感動。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