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鴉片戰爭 - chapter13

(2018-10-17 09:25:21) 下一個
  1. 為滿清中國而戰

盡管乍浦不象杭州那樣有著漁類豐富、遊船蕩漾的湖泊,美麗的花園和假山,但在經年與日韓貿易的滋潤下,她極為富庶。也難怪“複仇女神號”艦長遠遠地望著乍浦,就感歎她讓他想起了多文郡(Dovenshire)最美麗之處。在乍浦的城裏,駐紮有8000滿洲八旗兵和他們的家屬。

1645年,清軍南下,在經曆過對南方征服過程中的一係列的屠殺之後,旗人與漢人大抵和平共處。旗人早期居住在一起,他們是士兵,這些旗人居住點象在中國其它各處一樣,為朝廷安排而形成,用以維持它的統治。第一代的旗人是努爾哈赤善戰的八旗兵,剽悍的弓箭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旗人和他們的後代,逐漸被優裕的生活磨滅了意誌,聲色犬馬取代了騎射狩獵。很快,駐防這些地方成為對多年戍邊後的軍官們的獎勵;清政府的財政拮據,使得很多旗人尋求其它補貼家用的途徑,這使得他們的戰鬥力進一步降低。

1840年7月,英艦隊第一次北上,向乍浦開了幾炮,炸死了6個旗人,乍浦的都統僅奏報所暴露出的一些城防漏洞,仍向朝廷保證無恙;隨著廈門、舟山、鎮海、寧波的接連陷落,危機感從1841年秋季開始增長並持續到冬季。1842年5月17日,載有補充了由印度增援的近萬人的英國艦隊,出現在乍浦的海麵上。

5月18日,820名英軍在海灘登陸,向城周圍的炮台進攻,和以前一樣,清兵被趕下了炮台,但出現與前不同的一幕:一名並未受傷的八旗兵在麵對著一名逼近的英軍軍官,不是投降,而是用他的腰刀自刎了。當英軍逼近城牆,近300名八旗兵頑強地堅守著天地廟,射殺了好幾個試圖接近的英軍。英軍隻能用火藥將廟燒著,坍塌的燃燒著的屋頂,吞噬了絕大部分旗兵。僅43名未被燒死、被抓俘虜的八旗兵,被英軍將辮子綁在一起,一名未被燒死的旗兵從一堆死屍中站起來,手裏拿著他的刀,並未向英軍刺去,而是割開了自己的喉管。

隨著各城門的陷落,剩餘的旗兵不願做俘虜而自刎。最慘的是他們的家眷:母親絞殺子女或將他們投入水井溺死;丈夫絞殺或溺死妻子,然後自刎;如果父親允許子女逃離,則要求他們在被英軍抓到後一定要自盡;一些家庭則集體服毒自盡。這些觸目驚心的恐怖,應與兩個世紀前揚州屠城不差上下。目觸這些場景的英國人無不暵息,如果這些清軍投降,他們就會知道英軍的憐憫。同時期的中方消息來源則披露平民被英軍冷血地射殺,隻因為他們無法出具為英方可接受的證件;婦女們被英軍刺倒後仍大罵不止;內陸的女人們慘被強奸等。

1841年中,格蘭威爾-洛克(Granville Loch),一名剛過30的英國海軍上校,在完成了一趟地中海的航程後返回英格蘭,在百無聊賴地渡完他的無薪休假後,想找件事情來做。當時,英軍遠征軍橫掃阿富汗,誰也沒料到兩年後英軍會向阿富汗起義軍投降,並被迫執行一個災難重重的冬季退兵,最終僅一名蘇格蘭軍醫帶著他的斷劍活著走出阿富汗;相比之下,中國的遠征則沒那麽令人興奮,但洛克還是決定加入對中國的遠征,他於六月初到達香港,在慘烈的乍浦之戰後不久加入英軍。他所留下的回憶錄,對研究鴉片戰爭最後數月的戰鬥非常有幫助。

洛克在6月19日隨英軍攻占了上海,他漫步於戰後的茶館、花園和廟宇間,厭惡地目睹了一些參與戰後掠奪的中國人貪得無厭的行徑“這些人有如一溜螞蟻一樣,背著掠奪來的東西沿街上下穿梭。。。爭搶、踢踹,用各種野蠻的手法對付對手,緊緊抓著所搶來的包裹。”與此同時,英軍強行進入已逃走了的富戶的豪宅裏中,大肆糟蹋:有著精致綢緞裏料的毛邊大衣被扯成一片片,用鏤花雕刻的家私生火,並用針繡刺花的團扇扇風。

占領了上海之後,艦隊向西順長江而上,直指南京――中國京城糧食漕運的始發點。大雨迫使艦隊延遲了對鎮江的進攻,洛克則趁機登岸進行他的“探險”:蘆葦袤密的河曲,泥濘的鄉村和空無一人的廟宇。7月17日,聳立在渾暗崖壁岩石上宏偉的鎮江城牆浮現在眼前,一麵紅和黃顏色組成的旗子在城門上飄揚,沒有一絲人類活動的跡象。對於洛克而言,這座城市已是“死掉了的城市”。

多日以來,英軍即將打來的消息早已傳至內地,鎮江猶如一年前的廣州,象爆發了一場內戰一樣,不過這一次較為簡明。廣州那次內鬥,發生於廣州人與湖南人之間、城鄉之間、村與村之間,而這一次是滿族人與當地人之間。

鎮江的軍事是由京口副都統海齡負責,他在多年駐防東北之後被獎賞此職位,他在此戰中的表現被同時代的學者們認為是“弱智”。他在1841年曾建議整修殘破的城牆,但他的要求被拒絕了;他後來又請求雇請“水勇”協助巡江,被他的上司、兩江總督牛鑒參了一本,說他散布恐慌。到了1842年7月,麵對著即將到來的英軍進攻,海齡的心情應是焦急且窩火。在此時,盡管牛鑒一開始仍明顯地低估了英方的實力,但經吳淞口一戰,配備有175門大炮的炮台失陷於英軍,他迅速轉變了他的態度。盡管海齡得到了增援,但他的情緒變得極為疑神疑鬼,於是他用他的主要精力來對付叛徒——真實的和想象的。

7月13日,在英艦隊距鎮江僅有30公裏左右時,牛鑒短暫地來了一下鎮江,他的到來是為了鼓勁,隨後就跑到南京去了,留下海齡和他的3300名八旗兵麵對沿江而上的英軍。海齡宣示市民無需驚慌,他已有製敵妙策,但最終人們發現海齡的計策是什麽都不做:他既未準備守城的糧食等物資,也未組織民間義軍,而是日夜抓捕過往路人,懷疑他們是“奸細”,並屠殺他們。

7月17日,英軍開始炮擊鎮江,海齡的反應是“鎮江到處是叛徒”,他命令將城外山上的一座大炮對準鎮江內的城堡,同時他將鎮江各門關閉,不許出入。閉關的鎮江因無糧食儲備,出現糧食短缺,士兵以茄子充饑。饑餓使軍心不穩,7月20日,英軍進攻前夜,城外駐軍因饑餓出現騷亂,士兵揚言要攻進城將海齡生吃掉。由於當地平民和八旗兵的嚴重對立,也許一些平民更希望英軍來解放他們,戰後傳言英軍原本計劃在22日才開始進攻鎮江,當英軍司令聽說海齡要殺戮平民,因而下令提前進攻,並在攻城時不許使用大炮,以免傷及無辜。

7月21日,這一天格外炎熱,以致於17名英軍死於中暑。7000英軍在長江南岸,鎮江以北登陸,駐守城外的2700名清兵不戰而逃。鎮江西門很快被英軍工兵用炸藥炸垮,中午時分,英軍已沒費什麽力就占領了西城牆。但英軍在北門的遭遇就完全不同了,英軍在一座樹林茂盛的小山上的廟宇一側,靠城牆樹立了三架長梯,英軍借梯爬上了城牆,在此,1500名旗兵與英軍死戰了一個半鍾,刀劍拚殺和肉搏,扭打著從城牆上一同摔落死亡。

城牆上的爭奪戰極為慘酷,而往城內去則是令人恐怖。當英軍因沒料到有如此強的抵抗而暫時收縮時,殘餘的八旗兵則跑回家,將他們的家眷殺死並自殺,鮮血淋漓的場麵,讓見慣血腥的“複仇女神號”艦長都感到不寒而栗。他回憶說,英軍發現一旗兵正在用一把鈍刀割他的妻子的喉管,英軍射殺了丈夫,救起了妻子和被扔到井裏的孩子,被救活的妻子對這些救了她的命的人,卻隻有咒罵。在許多家裏,發現多至14具甚至20具懸梁自盡的屍體,而絕大部分被俘的人,在隨後的數日內絕食而死。

對於象洛克這樣剛加入對華戰爭的人,他們的反應最為震驚。洛克在下午的陽光下沿城牆上行走時,他看到下麵有數十名老人、婦女和兒童在相互割頸、自溺而亡,無人有意上前去救他們,態度有如這些人是一匹死馬,被抬著,穿過倫敦的街道送去喂狗。入夜後,洛克和一群英軍走進一家滿族人的院子,眼前是一幅難以忘懷的恐怖景象:

“我們走進敞開的院子,院子裏到處是值錢的東西和凝固的血跡,在通向供奉先祖的大堂台階上,倒斃著兩具僵硬了的年輕韃靼人的屍體,他們相貌相近,明顯是兄弟倆。。。跨過這些屍體,我們。。。麵對著三位坐在椅子上的婦女,一位母親和她的兩個女兒,在他們腳前是兩具年長男性屍體,喉嚨被齊耳割開。。。就算一個畢生生活在搶劫和殺戮、心情最硬的、最老的盜賊也會為之動容。。。母親臉上,因那無法描述的絕望而表現出的冷酷,轉變成厭惡和仇恨,最終爆發成詛咒,伴隨著洪水般的淚流。。。她的姿態述說了她的悲慘——她的恨和她的(我深信不疑)複仇。”

在無法使她們明白,她們的最好的選擇是由他來保護她們後,洛克為她做了他可以做的最好的事:阻止了英軍刺殺這個家族裏最後一個活著的男人。為這些滿洲士兵絕望的勇氣所震撼,他為他們的死提供了一個軍官為一個非歐洲人在1842年所能提供的最大讚譽:如果是軍官,由白人士兵殺死;如果是士兵,則由印度兵殺死。

海齡死於城中廢墟裏,一種說法是他發現他已失敗之後,他返回家中,將易燃的卷宗堆成一堆,然後坐在中間自焚而死;另一種說法是他在吊死他的妻子和孩子後,上吊身亡;還有說是他被他的部下殺死。僅管多種嚐試,把他塑造成林則徐或裕謙那樣的愛國英雄,但無法舒緩中國公眾的記憶,在人們的回憶中,他是一個精神失常的獨裁武夫而已。

和一個月前乍浦、去年的三元裏相似,在鴉片戰爭中唯一對英軍所進行的有效抵抗,並非是因愛國主義或者利益,而是為他們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這些戰死在城內的旗人,也許奇怪為何城西的清軍未前來支援,那些來自中國西部和中部的清軍,與英軍剛開始交火就逃之夭夭了,因為打這仗不是為他們自己。死亡統計顯示,7月21日戰鬥中,旗人死亡了30%,而其他省的漢族援兵僅死亡1.6%。“滿洲人的事務而不是中國人的事務”,當滿族人被英國人打垮之後,被他們所欺壓的漢族則趁亂報複。在乍浦陷落後,英軍情報官員注意到,漢族人對那些無助的滿族家眷下手搶劫,窮凶極惡,將所有可拿走的東西強行搶掠一空。(也許是對數十年前,滿族人慘酷鎮壓漢族人宗教反抗的報應,那次鎮壓造成了數十萬人死亡。)在乍浦,據說發生至少兩起滿漢對立事件,其中一起是八旗兵惡劣對待漢族士兵,以致後者投靠英軍充當第5縱隊:來自福建的水勇在城中放火使得英軍趁勢爬過城牆,攻入城中。

緊張的戰鬥在城內外激烈的進行著時,許多沒有打仗的人繼續他們的生活,顯然對發生在幾百米之外他們的國人的情況漠不關心。在向鎮江攻擊時,洛克和一隊英軍,冒著清軍的還擊穿過一個鎮江邊上的村莊,村民們不是逃離這個已成戰場的地方,而是站在街上饒有興趣的欣賞這一戰鬥,“雇傭來的苦力們一邊吃著米飯。。。冒著被槍彈擊中的危險,由如觀看著一群外國人和他們的國人進行的比賽。”

這一次,中英雙方對此戰的評價得到了一致:這是一個災難性的失敗,通往南京的大路對英國已敞開。英軍受到在開戰以來的最大損失:死39,傷130,失蹤3人。英方毫不遲疑地承認了滿族人的頑強抵抗叫他們吃驚,但雙方仍有許多分歧,特別是有關英軍搶劫的指控。“複仇女神號”艦長記得英軍發布嚴令來防止城市遭到洗劫,並且逮捕搶劫的中國人,這些人在此和其它例子中,都是自己國人的最壞的敵人。一但城池陷落,整座城就象一個敞開的阿拉丁洞穴:磁器、銅具、緞子、絲綢、刺繡和蠟封的鴉片球。洛克對英軍有無大規模的強奸和劫掠的行為含糊不清,他僅說犯罪的人比預計的要少。朱士雲的《草間日記》則沒有諉轉,日記中記載了英軍抓捕平民,剪去他們的發辮,強迫他們為英軍服務;數日之中許多婦女被強奸或掠走;占領者冒犯神靈,試圖斬斷一座鐵塔根部,想將它挖倒後作為戰利品運走;英軍慘忍的毒打(另一說是碎屍)了一位試圖用假銅錢從他們手裏購買他們搶來的財物的騙子;使用法術,綁架了數百名中國人,給他們強灌了一種藥,使他們失聲,然後將他們變成“黑鬼”印度士兵。

當英軍完成了他們在鎮江的占領後,繼續向南京進發。8月的第一周,由70餘艘軍艦組成的英艦隊逼近了南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