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也來談一談德洞山口守衛戰(一)

(2021-11-21 09:50:14) 下一個

有位網友在我的博客留言(見我的博客),談起了德洞山口守衛戰,我本不想對長津湖一戰談太多細節,但鑒於這位網友的認知與我所知道的相差較大,故在此與之探討。我在此所述,主要是參考《The last stand of Fox company》一書,該書主要根據參加過德洞山口戰鬥的陸戰7團F連的人員的回憶寫成,該書出版於2009年——戰鬥發生幾乎60年之後,當年20歲的年輕戰士已經暮年,盡管採訪時間應早幾年,但這些經曆者的記憶要打一些折扣。該書有點像中國的報告文學,感覺上一些地方可能有些誇大。不過,我在此處將該戰鬥的許多細節略去,僅將其大致輪廓展現給讀者。

德洞山口的美軍是陸戰7團F連並加強了一個火力排,不是E連,不過應是該網友敲錯了鍵。美陸戰隊的步兵連中本身就有一個火力排,配有60毫米迫擊炮3門、57毫米火箭筒外加輕機槍。加強的火力排則配有81毫米迫擊炮2門、7.62毫米水冷式重機槍2挺。加強後的F連有234名戰鬥人員外加12名衛生兵。

F連選擇的山頭雖然不高,標高約1220米(由於是高原,實際距山腳可能不到200米),但地形不錯。依美軍記錄,整個山脊成一個倒U形,U形底部朝北,最高峰在東北角,與其北麵更高的1653高地相望,間距約300米,兩高地間相聯的山梁有如馬鞍形;U形的西南麵山勢較為陡峭,難以進行攻擊,但正西方向坡度不是很大,可以為沿馬鞍形山梁的主攻進行牽製攻擊;由於中國軍隊集中在較靠近公路的1653高地--也就是圖一中的石山(Rocky Knoll)及西山(West Hill),這樣從東麵攻擊就沒意義了,因為中國軍隊要繞得很遠,爬較北麵更陡的坡。

U形口對著南麵, U形口處是一道高坎,下碣隅裏至柳潭裏的公路,就在高坎之下不遠處,東西向橫穿而過,高坎並不是很高,約2到3米,但高坎使得步兵衝擊無法進行。(見下圖,紅線為11月28日中國軍隊的攻擊路線,棕黃色是U形山脊。)

手繪的三維圖不太準確,但大致可見山形,由等高線看山南腰處應較平緩:

山上長著一些樹,這些不很茂密的樹林從山的西翼,延伸到南側的山腰,再越過東翼向北繼續延伸,我認為這些樹林在一定的程度上在11月28日臨晨的戰鬥中救了F連。

這個地形,容易使得從西麵過來的59師將主要進攻方向選擇為正北,因為從北麵的石山衝下來,沿著馬鞍形山梁一個衝刺,就可以攻上F連的山頭;次要的方向則是從南麵夾擊F連,從南麵進攻要麵對一個2到3米高的高坎,僅管高坎上有一段缺口,可以由此處登上高坎,但會麵對美軍的正麵火力,並會遭到山上西翼的美軍的機槍側後掃射,如人緊靠高坎來躲避機槍火力,則會遭到美軍從山上滾下手榴彈的殺傷。

美軍布署:第3排(排長麥卡錫McCarthy)在主峰,麵向北防守;第1排(排長頓恩Dunne)在東翼,麵向東防守,在靠近南麵之處,防線彎向內;第2排(排長彼得森Peterson)在西翼,麵向西防守,西翼的機槍火力,可以向西南橫掃公路;南麵由火力排防守,兩挺重機槍可形成交叉火力,封鎖南麵的高坎。(見下圖)

下碣隅裏陸戰11團H連有4門105毫米炮(射程11200米)專門用來支援F連,這個炮連的陣地在下碣隅裏北麵,在其最大射程時,可以剛好打到1653高地的南坡。這些炮的射擊諸元在F連選擇好陣地後,已經設定好,不管白天黑夜,隻要告知射擊目標坐標,炮火隨後就到。

盡管下著小雪,11月27日夜和11月28日臨晨有著明亮的月亮。28日臨晨2時,從下碣隅裏取回郵件的美軍,將吉普車停在路邊,開始向F連搬運郵件。大概是吉普車的到來,弄醒了西側及靠近公路的一些美軍,這些美軍突然發現公路上有支行軍的隊伍,從柳潭裏方向開來,在詢問口令沒有回答後,美軍開始開火射擊,公路上的中國軍隊也幾乎同時開始射擊,隊伍同時散開並攻擊前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