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鴉片戰爭 - chapter7

(2018-10-16 09:11:52) 下一個
  1. 甜言蜜語與海參

1840年7月4日,舟山群島外來了一支外國艦隊,島上居民先是困惑然後開始興奮,他們認為,由於廣州的貿易停止了,外國人想到此來進行貿易;但很快,這支艦隊到來的目的就開始明朗了。浙江的舟山群島距長江出海口僅約100公裏,順江而上,就可占領清帝國大米供應的起點南京,斷絕清帝國大米的供應線。占領舟山,封鎖中國東南沿海,迫使滿清屈服,這是加丁向巴麥尊所獻的計策。

7月4日,由22艘戰艦和27艘運輸船,3600名由英國和印度步兵所組成的遠征艦隊並未向舟山開炮,而是向滿清的定海守將遞交了一封限舟山在6小時內投降的通牒。定海守軍憤怒地抗議:“我們從未傷害過你們,你們應找那些傷害你們的人開戰。我們知道你們的力量,也知道反抗是無濟於事,但我們必須盡我們職責。”第二天早8時,15艘戰艦麵對滿清水師排成一列,希望舟山守將接受無條件投降,下午二時半,英艦開始射擊,一時間,水上飄浮著破碎的水師艦船,岸上滿目倒塌的房屋,受傷者的哭喊在岸上回蕩。9分鍾後,英軍停止了射擊,當硝煙散盡,可見遠處人們爭先逃命。兩個小時後,馬德拉斯炮兵營已登岸並將4門炮瞄準了定海,晚10時,定海失守,知府投河自盡,守將腿被炸掉,數天後死於寧波,約一百萬定海居民逃離了該島。然而,定海後來成為英軍的一個巨大墳場,448人死於痢疾,另有5329人病倒,這是後話。

9分鍾就結束戰鬥,這種巨大力量反差在隨後兩年戰爭中反複出現。清軍的戰鬥力為何如此低落?究其原因大致有三方麵:裝備及海防設施;組織和士兵個人品質。

在裝備上,清軍遠落後於英軍。清軍還在使用弓箭、刀劍等冷兵器,外加少許的用火繩引火的火槍,而英軍使用的是燧發槍甚至後膛雷管槍。清軍的大炮已有百年曆史,經久失修,更不具備轉動特性,也沒有瞄準具,無法對側方移動的目標進行射擊。在火藥上,清軍仍使用黑色火藥,威力低且多煙,既暴露自己位置又幹擾視線,而英軍早已使用威力更強的低煙火藥。清軍在戰船上的差距可能是最大的,清水師戰船比英國最為老式的商船還差的遠。這些武裝商船,在多年與法、西、荷等國在海上交火的經曆中發展起來,它以銅皮包裹,載有多達120門炮。而清水師戰船雖然個大,但僅有約10門炮,主要用於近海巡防。而作為海防的主體的炮台,並不是中國人自誇攻不進、攻進後但逃不出的“金關鐵鎖”,盡管它有數百米長,5米高,配有50到60門炮。首先,它無頂蓋,對手命中的炮火可造成災難性結果;其二,它僅麵對海上設防,對陸地則沒有防範。

清軍甚至沒能發揮人數上的優勢。理論上,清軍有80萬人,是7000英軍的114倍。但這些清軍分散在全國各地,用於治安、剿匪等事務,1840年8月,當英軍抵達天津,官府僅能招集起在津駐軍2400人中的約600人。在戰爭中,在內地省份招集了約51000名士兵支援東南沿海,但他們行動緩慢,還未到沿海,戰爭就已結束。調集臨近省份的軍隊需要30到40天才能抵達前線,相比之下,英軍從印度得到支援也僅用同樣長的時間。1840年6月,英軍僅用35天就由新加坡開到舟山並攻下定海;第二年清政府用了5個月組織反攻定海,於此同時,英軍從容地完成休整,在清軍還在由各地緩慢集中之時,南京條約已完成了簽字。

軍紀則是滿清軍隊的另一大問題。被英軍攻下的炮台內存有大量物資,如清軍盡力抵抗而不是逃跑的話,會造成英軍不小的傷亡。清軍結構是由少數的旗人組成的八旗精英軍隊位於頂層,之下是近三倍於八旗的綠營,這些軍隊在全國駐紮,旗人由政府發給土地、糧食和俸銀。到了十八世紀中葉,由於通貨膨脹,早期的俸銀已無法使這些旗人維持他們原有的生活水平,於是他們開始抗議、開小差及另尋開源。到了十九世紀初,這個係統已徹底腐爛:買官賣官、隱瞞死亡和虛報出生來騙取俸銀。

軍費開支縮減的直接損害就是武器的更新停止和軍事訓練停頓,弓箭朽爛,刀劍生鏽,旗人整日熱衷於聲犬色馬的生活。在整個鴉片戰爭中,無論清朝的主戰派還是主和派,都同意一件事,就是這支軍隊已是毫無希望。數千人的軍隊,被幾百英軍,甚至幾十名英軍,在大炮的支援下,包圍消滅。林則徐在分析清軍不願與英軍交手時指出,廣州水師中油水最大的職位的收入中,百分之一來自俸銀,其餘來自鴉片走私中的受賄。一禁煙,百分之九十九的收入化為灰燼,他們怎麽願意與英軍交戰。

而滿清在戰爭中所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各級督府否認戰爭的嚴重性,甚至根本不承認與英國正在進行著戰爭。在整個戰爭階段,英國人痛苦地嚐試向中國人展現文明世界的作法,每一次戰鬥,在他們將這個可憐的對手打的落花流水之前,盡力嚐試將他們的主張和要求送交對手。在整個7月份,英艦隊數次嚐試投遞巴麥尊致滿清皇帝信,但均不得要領。第一次在7月2日,在英艦隊將舟山炸成一片廢墟之後的第三天,英艦隊派遣一名翻譯,也是怡和的一名雇員,前去廈門尋求當局接納該書信,結果這個翻譯在一片怒吼,外帶著槍炮的轟鳴聲中,狼狽地逃回,幾乎被一箭穿身。英軍隨即採取報複,對此段曆史中英有不同的紀錄:英方紀錄是英艦隊對廈門進行了兩個半小時的炮擊;而中方則是福建巡撫鄧廷楨聲稱擊沉英方一艘大型軍艦。這種傳奇式的報告隨著戰爭的進行不斷地湧現,最初就是林則徐1839年11月的對英偷襲大獲全勝。謊報戰情使清廷判斷錯誤,到了1841年,一直盲目相信地方大臣奏章的道光徹底糊塗了,他不得不另派人去查清。8天之後,在定海安定後,查爾斯-義律在艦隊司令,其堂兄弟喬治-義律的陪同下,在定海對岸的鎮海又嚐試投遞巴麥尊的信。這次信被當地官員收下後又隨即退回,解釋說他不敢遞交。查爾斯-義律無奈,決定去天津與中國皇帝直接對話。

所有這些交火均未向清廷詳細匯報,鄧廷楨,他在1839年廣州戒煙時為林則徐的副手,有充分的對英交手的經驗,然而他堅持這支艦隊是一支鴉片船隊,盡管道光在廣州的眼報都已看出了戰爭的苗頭。一般,普通奏章需30到35天由粵抵京;加急快報需15至20天。林則徐在6月所發送的奏章,告知英艦隊抵達澳門,7月初才到京城。奏章中報捷:隱藏在澳門的水勇,燒沉了36艘英艦,殺死英軍無數,可英國方麵根本沒有此事。3天之後,令人震驚的消息傳來,英軍占領了舟山,火冒三丈的道光,將原浙江提督撤職換上餘步雲。兩天後,道光下令加強東南沿海的海防,並由內地調兵數千。8月3日,道光接到林則徐7月3日奏折,告知更多英艦抵達澳門,他聽說英艦隊將赴舟山,而後天津。道光下旨給直隸總督琦善,要求他,如洋人舉止言行絕對服從的話,則令洋人回廣州去繼續作生意,不許在北方作生意和麵奏;如不服從則將其剿滅。道光至此仍認為英國的要求隻是商業性的,允諾通商即可撫慰。隨後數天,英軍偱白河西上天津,混淆的奏報繼續傳到北京。先是鄧廷楨的廈門交火,接著是鎮海匯報英軍嚐試遞交什麽聽上去假裏假氣的“部長”信件;其間,林則徐的充滿信心的奏折認為英艦僅能在外海稱雄,一旦進入內河,則如魚入鐵鍋,能被輕易捕獲或擊毀。8月9日,道光決定接收英國的信件;他下旨琦善如英國人要下書則接收,無論是以何種文字書寫的。

1840年8月11日清晨,義律所帶的艦隊接近塘沽,一艘小船劃破四周的寂靜由塘沽向艦隊劃來,幾個滿清官員上船來接收巴麥尊的信,並向義律保證信會交到琦善手上,並由其決定是否轉交給皇帝。

琦善在接到聖旨之後,立即加強了天津防務並親到天津檢查,但天津海防經久失修,在英軍抵達塘沽時,白河兩岸的炮台看上去幾要坍塌,大量民工們正在搶修。琦善不得不麵對這些未經邀請的“客人”,8月13日,他向英艦隊送去了一批牛、羊和雞鴨表示善意,英軍由於長期未享用新鮮食物,收到禮物,非常高興。8月15日,他派人通知英軍他會將信送到北京,但需要時間——10天,在此期間,請英軍耐心等待。

8月19日,道光讀了巴麥尊的信,不知何故,他忽略了英國的賠款、割地和領事要求而隻是專注於對林則徐的投訴,他很快地作了懲罰林則徐的決定,希望事態可由此平息。第二天,他招見了琦善親授“撫夷”之計,並任命琦善為欽差大臣負責此事;要琦善通知英軍返回廣州解決此事。

在中國曆史書中,英雄和惡徒是有明顯界限的:一麵是英勇抵抗侵略者的臣民;另一麵則是邪惡的英國人和叛徒。在過去的一個半世紀以來,中國傾向於指責當時的統治者而不是英國侵略者,指責清廷的腐敗、猶豫不決和無能,而當時的統治者為異族則有助於此宣傳。琦善則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他被指控破壞林則徐的禁煙;收受英國人的賄賂出賣中國;拆除海防及解散民勇。在中國人眼裏,琦善比英國人更為卑鄙無恥;在中國的曆史教科書裏,琦善是無恥的投降派和竊賊。

但琦善是不可能背叛滿清的:琦善出身於滿族貴胄,其族上恩格德裏跟隨努爾哈赤東征西討,為努爾哈赤最為信任的助手之一。琦善從1808年開始進入官場,在三十餘年中他不斷升遷,在1831年出任直隸總督;盡管在其官宦生涯中多有起伏,但每次都在皇帝的關照下從新崛起。不同於林則徐,他犯了許多錯誤仍毫發無損,並積累了相當的財富。他是那種有經驗、有關係、願意承擔責任,並能在出錯時能靠其旗人的背景逃過劫難。毫無疑問,他在這個係統中如魚得水,斂財無數,他為什麽要背叛?1841年他被問罪抄家時,他的家產有1000萬銀洋,340處房產,等等。英國人得向他行什麽樣的賄才能使他背叛呢?琦善對英交涉的失敗,並不是背叛,而是他不明白英國人的意圖。

8月30日,琦善身著官服在天津宴請義律,他試圖以這種極度友好的方式降低英方的敵意,他的方法非常有效。義律曾在廣州飽受屈辱:巴麥尊不授權;鴉片商人譏笑他是不切實際的怪物;被廣州官員敲頭兩次;被林則徐教訓。。。在琦善的殷情招待下,義律大受感動。琦善讚同義律所有的投訴,對他們的遭遇表示同情。與此同時,義律的副手和顧問們在周圍的一些較小的帳篷內享用精致的牛羊肉、燕窩、海參等諸多蒸煮食品,種類之多,數量之大,使他們有如進入童話世界。

義律在6個小時的討價還價會談中僅取得微薄的成果,除了對他的奉承和對林則徐的責怪,琦善什麽都沒有答應他,但給他的印象是他所有的要求均有可能答應。義律後來向巴麥尊承認他無法向琦善施加壓力,就這樣,琦善用甜言蜜語和海參將義律阻擋在天津;後來,兩位義律在商量後,同意回廣州等待新的欽差大臣。

道光和琦善都非常興奮,幾句話就把英國人給打發了,但琦善聽到他被委任為新的欽差,去廣州接替林則徐完成與英交涉,他又頭大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