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的兩維空間

我喜歡無聊的事情。而且,我隻做我喜歡的事情。
個人資料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5)

(2022-06-16 15:58:44) 下一個

(二十)

如果說柴可夫斯基的交響樂是內心情感的寫真,記錄下個人的痛苦、悲傷、歡樂、希望與恐懼,是對生命和死亡和命運的歌詠,那麽,他的交響幻想序曲非常戲劇性,其中,《羅密歐與朱麗葉》、《暴風雨》取材於莎翁劇作,《弗蘭切斯卡·達·裏米尼》取材於但丁的《神曲》。它們不是戲劇配樂,而是音樂的幻想詩,性質的是介於柴可夫斯基的交響樂與舞劇音樂之間的大型作品。這些幻想序曲都是著名的傑作,非常迷人。梅克夫人可能正是聽了《暴風雨》之後愛上了柴克夫斯基,而我最喜歡的是《羅密歐與朱麗葉》和《弗蘭切斯卡·達·裏米尼》。這裏放一下《弗蘭切斯卡·達·裏米尼》。《羅密歐與朱麗葉》也不應錯過,不過,後麵談的普羅科菲耶夫也寫過一個極其經典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弗蘭切斯卡·達·裏米尼》是一個愛情悲劇故事。根據百度,故事大概為:拉文納的貴族基多出於政治動機,將女兒弗蘭切絲卡許配給裏米尼領主之子,醜陋、跛足的喬凡尼·馬拉泰斯塔。馬氏自知醜陋,特派弟弟保羅前往與弗蘭切絲卡見麵(一說:是由保羅代行的婚禮)。弗蘭切絲卡以為自己的未婚夫就是保羅,深深愛上了他。婚後,她與喬凡尼毫無感情,暗中仍與保羅幽會。喬凡尼聞知此事後,在妒恨中將妻子與保羅殺死。

詩歌開始時:

我幾乎暈倒過去,開始說:“詩人!
我真想跟那一對比翼雙飛的人談一談,
他們隨風飄蕩,似乎身輕如燕。”
他於是告訴我:“你可以看一看,
他們何時靠我們更近,你就以支配他們行動的愛情名義,
請求他們,他們一定會飛過來的。”

西方有過許多根據這個淒美的愛情故事創作的繪畫、雕塑和音樂。羅丹曾根據這個故事創作出他的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吻》。

羅丹在創作《地獄之門》的群雕時準備把這個因偷情被殺墮入地獄的悲慘戀情放入其中,他選取了親吻的情節,大概是:有一天,保羅和弗蘭切斯卡一起閱讀法國騎士傳奇《湖上的朗斯洛》,當讀到圓桌騎士朗斯洛與亞瑟王的王後圭尼維爾幽會親吻時,保羅激情難抑,全身顫抖的第一次親吻弗蘭切斯卡。1887年,羅丹單獨展出了這件雕像,當時將其命名為《保羅與弗蘭切斯卡》,可後來他又創作了一個同名浮雕,就把這件雕像稱作《吻》。羅丹的《吻》雕刻得極為優美性感,1887年初次在巴黎展出時,曾經被批評為“色情藝術的象征”,不過,後來到美國的“紀念哥倫布發現美洲400周年”博覽會上展出時,轟動一時,大受美國觀眾的喜愛。今天已經成為法國的國寶。

我看到一位網絡作者是這樣詮釋這部幻想交響曲的:

交響幻想曲《弗蘭切斯卡·達·裏米尼》一開始,銅管樂和弦聲中就升騰起一陣寒冷的霧雲,深重的氣氛把人們帶到陰森可怖的地獄門口,舉首望處,高懸銘文:“從我這裏走進苦惱之城,從我這裏步入罪惡之淵,從我這裏邁向幽靈隊裏……你們走進來的,把一切的希望拋在後麵罷”!與它並置,低音弦樂和低音大管在一個下行裝飾音之後,急奏出一個微弱的長音。它驚惺地聆聽著銅管樂發出的地獄之聲,立即化為但丁在獄界中的悲哀歎息;而後,木管樂與弦樂斷續奏出不協和的半音音列,構成一個三連音與切分交替的怪誕音型,散落在各個聲部;發出“痛苦的呻吟和絕望的哀號”。接著,音樂移高八度重複地獄的慘景和詩人的哀怨。正如原詩所寫:“這裏,歎息聲,抱怨聲,悲啼聲,在沒有星光的空氣裏麵應和著。我一陣心酸,不覺淚下。空氣裏麵騷擾不已,永無靜寂,好比風卷塵沙,遮天蔽日。”

大概來說,這部作品分為三段,第一段“地獄的旋風”,描寫但丁看到的地獄入口的景象,氣氛十分陰鬱慘淡,烏雲翻滾;第二段是弗蘭切斯卡的愛情之歌,進入這一段音樂轉為平靜,陽光明媚,單簧管吹出的優美的弗蘭切斯卡之歌,略帶著一些冥想,但音樂突然轉變的狂暴,表示暴君馬拉泰斯塔突然闖入,接著管弦樂器匯成一股狂暴的洪流,到高潮時象征著馬拉泰斯塔用刀殺死弗蘭切斯卡,之後是一聲大號長長的哀歎;第三段又重回到地獄旋風的景象。但丁看到了地獄裏發生的這部悲劇後,傷心的昏倒在了地上。

但丁的這個悲劇愛情故事當年讓柴可夫斯基非常感動,以至於他在樂譜總譜的第一頁上親手抄下這個故事,抄了整整一頁:

“但了由維吉爾的陰魂伴隨;降臨地獄深淵的第二層。這裏充滿痛苦的呻吟和絕望的哀號。在墳墓般的黑暗中,暴風雨在奔騰、咆哮。地獄的旋風在狂暴馳騁。那些在世上陷理性於淫欲之中的人們正受到懲罰,被席卷到風雨旋渦之中,在無數飛旋的靈魂中,兩個擁抱著的靈魂引起但丁的特別注意。這就是美麗的幽靈弗蘭切斯卡與保羅。但丁為這一對情人的痛苦表情所震驚。他把年輕的幽靈喚住,請他們講一講犯下何種罪孽,要受如此可怕的懲罰。弗蘭切斯卡的幽靈淚如雨下,敘述了他們悲慘的身世。弗蘭切斯卡說:‘沒有比在苦難中回憶幸福更加痛苦的了。’她說,我愛上了保羅。但又不得不遵從父母之命違心迫嫁給自己情人的哥哥——裏米尼世族的一個駝背、獨眼、生性妒嫉的暴君馬拉卻斯特。強製的婚姻桎梏不前奪去弗蘭切斯卡對保羅的愛情。一次,他們相聚一起,共讀關於朗塞羅的小說。弗蘭切斯卡說:‘我們兩人一起毫無顧忌地讀著小說。有幾次我們困惑的目光相遇,麵色蒼白。但讓我們毀滅的卻是一瞬間。當我們讀到幸福的朗塞羅獲得最初的愛情一吻時,從此再不會和我分離的保羅,把嘴唇貼在我的顫抖的唇上,而那本為我們揭示愛情奧秘的書,也從我們手中跌落……’這時,弗蘭切斯卡的丈夫闖了進來,用匕首刺死了這一對情人。一個幽靈訴說著,一個幽靈哭泣著。然後,弗蘭切斯卡在保羅的懷抱中又被狂暴野蠻的旋風卷去。但丁心中充滿無限哀憫。他感到全身乏力,失去知覺,象死去一樣倒在地上……”

詩歌最後:

一個幽魂在陳述這愛情經曆,
另一個幽魂則在不住哀啼;這使我不勝憐惜,
我驀地不省人事,如同突然斷氣。
我暈倒在地,好像一具倒下的屍體。

 

1. 1. Tchaikovsky -Francesca Da Rimini Symphonic Fantasia in E Minor after Dante

1. 2. T chaikovsky -Francesca Da Rimini Symphonic Fantasia in E Minor after Dante 

1. 3. Tchaikovsky -Francesca Da Rimini Symphonic Fantasia in E Minor after Dante 

 

(二十一)

重聽柴可夫斯基的交響樂,我感覺我們怎麽能不喜歡柴可夫斯基呢?薩岡寫過一篇以名字著名的小說《你喜歡勃拉姆斯嗎?》對於柴可夫斯基,這是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我們當然喜歡柴可夫斯基了,沒有人會不喜歡柴可斯基。可是,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交響樂是四、五、六,尤其是第六部,這三部交響樂可以看成是柴可夫斯基寫下的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第六交響樂《悲愴》既不悲哀也不虛無。我尤其喜歡第五交響樂,柴可夫斯基曾說這部交響樂始終貫穿著一個他稱之為“命運”的主題。實際上,他還創作過一個名為《命運》的第七交響曲,用的也是這個命運主題,這一主題貫穿了柴可夫斯基的創作始終。他在日記中他解釋了這交響樂的創作:“這部作品從完全聽從命運,到對命運發生質疑,最後,通過鬥爭來克服悲慘的命運,表現的是肯定生活的思想。”那個時代的音樂家很少有像後來的現代人那樣的虛無與絕望。不過,在創作第五交響樂期間,柴可夫斯基在給梅克夫人的信中曾說:“我雖然還不老,但已經開始感到年齡的威脅,身體極容易疲倦,精神不比往常,無論彈琴,還是夜裏讀書都感到非常吃力。”這時的柴可夫斯基48歲,這不禁讓我想到中國過去的那些文人墨客,白居易在三十多歲時就開始記錄他的衰老,他的第一根白發,脫齒,他的眼睛似乎有些問題,夜晚在油燈下視物不清,眼睛酸楚流淚,同樣的還有杜牧。傅雷在五十來歲時給兒子傅聰的信中同樣描寫了他的精力衰退,他再也不像年輕時可以長時間的工作,現在寫一會就疲倦了,寫不動了,到了晚上看書眼睛就看不清字跡了。賈平凹也是這樣的。這些真讓人傷感。但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響樂的第二樂章無比溫暖感人。這些對於生命的感傷是生命中最優美的成分。偉大的藝術家們把它們轉化成文字、音樂和影像留給了我們。

人類的藝術隻是情感發展的最高階段,而科學是理性的極地。

不過,柴可夫斯基早期一,二,三部交響樂也值得一聽。交響樂自貝多芬之後就變成了一種日益複雜和龐大的作品,往往它的創作貫穿到作曲家的創作生涯的最後,而聽一聽那些大作曲家的早期,尤其是第一部交響樂,總是很有意思的。

關於說到生命的虛無和絕望,這可能是過去的藝術家和現代藝術家們的一個重要區別。所以,這裏我再放上一段肖斯塔科維奇的最後一部交響樂,第15交響樂的最後一部樂章。如果說貝多芬的人類大同的勝利的歡樂頌是對人類終結的一種理想主義的表達,它以歡樂頌結束,那麽,肖斯塔科維奇就是現代的人對人類結局的表達,他極為天才的運一套打擊樂奇妙的敲擊出一串空洞,破碎和虛無的聲音直到它們消失沉寂。那就是人類的最終結局,無以得到,無以失去,沒有勝利,也沒有失敗,不是睡夢的醒來,而是幻影的破滅,人們消亡後的宇宙的空洞和虛無。用它來為今天俄烏戰爭的炮火作為背景是極為恰當不過的。

 

1. Tchaikovsky - Symphony 5 - II_Andante_cantabile_con_alcuna_licenza-LLS

2. Tchaikovsky - Symphony 6 - IV Finale. Adagio lamentoso

3. Tchaikovsky -Symphony 1 -I_Dreams_of_a_Winter_Journey-Allegro_tra-LLS

4. Shostakovich Symphony #15 In A, Op. 141 - 4

 

(二十二)

1990年,在蘇聯列寧格勒舉行的柴可夫斯基誕辰150周年紀念音樂會。隨著RCA的DVD和CD的發行今天已廣為愛樂樂迷所熟知。這是一次有蘇美音樂家的甜蜜的合作,獨奏全部由美國大師擔綱,小提琴是美籍以色列猶太人帕爾曼,大提琴是美籍的華裔馬友友,獨唱女高音是美國非洲裔的紐曼。樂隊伴奏則是由蘇聯俄羅斯實力強大、曆史最為悠久的管弦樂團的列寧格勒愛樂樂團和列寧格勒軍樂團承擔,指揮是蘇聯指揮家特米爾卡諾夫。那時,蘇美友好的氣氛達到空前熱絡的程度,演出在《1812年序曲》的隆隆炮聲和節日焰火的彌漫硝煙中結束。一年以後,1991年,蘇聯就解體了。

《1812年序曲》是老柴當年應尼古拉·魯賓斯坦之邀為莫斯科救主大教堂重建竣工而作。這座大教堂毀於1812年拿破侖入侵莫斯科的戰爭中。這首音樂非常著名,它適應於俄羅斯的自我吹噓的宣傳,但更經常的被用來製作成發燒音響的試音盤以顯示音響技術的高超和發燒音箱的強大。因為全曲不僅管樂雄壯,聲勢浩大,而且最後結束時還有大炮轟鳴。美國的一家很小的發燒唱片公司著名的Telrac曾在錄製時動用了真的加農炮,大炮轟鳴,震天動地。而1990年的紀念音樂會上,在序曲的最後為了進一步壯大聲勢,列寧格勒軍樂團參加進來,並且更是在俄國首次動用了真正的軍隊的據說是從印地安那南部部隊專門運來的大火炮,同時敲響全城教堂的大鍾,這還沒有完,這時天空又放起焰火,焰火在空中爆炸,照亮了整個列寧格勒廣場。這可真是一次令人永誌難忘的紀念慶典啊!這是蘇聯和美國的蜜月期,一切都那麽美好。隨後,蘇聯在美國的幫助下愉快的解體,烏克蘭自己把核武器送到俄羅斯消耗,本來它是世界第二大核武器國家了。

不過,後來證明美國把俄羅斯耍了一把。這是極其深刻的一次玩弄。在20年間,美國嚴厲製裁俄羅斯,俄羅斯經濟幾近崩潰,科技與民生衰敗,北約連續5次東擴,一直到俄羅斯的隨後的邊界烏克蘭。於是,俄烏戰爭爆發。而爆發的一個原因是,烏克蘭今天已經沒有核武器了。今天俄羅斯在打亞速鋼鐵廠時動用了可怕的重型火炮,“鬱金香”2S4,口徑240毫米,炮管兩層樓高,高爆彈一發重130公斤,可以發射戰術核炮彈,普通的5層樓房隻要一發炮彈就可以完全摧毀,還有鑽地彈,可以從樓房頂部直穿地下室,可以發射核彈的戰略轟炸機,甚至有亞核武器之稱的變態殺器——溫壓彈,這都讓《1812年序曲》黯然失色了。這的確有些讓人心碎的荒誕和令人唏噓的感慨。那些還活在地下的亞速營的士兵,在要求拿扣押的平民換糧食,他們說俄軍每3分鍾就有轟炸,但他們還要繼續戰鬥,他們說沒有糧食了就去抓鳥吃,可每3分鍾就轟炸一次,還哪有那麽不怕死的鳥啊。美國要和俄羅斯戰鬥的最後一個烏克蘭人,可沒有說要戰鬥到最後一隻烏克蘭鳥,烏克蘭根本沒有那麽傻的鳥。如果這些亞速營的成員活著離開了這裏,他們還會像過去一樣去屠殺俄羅斯人,他們就是一些新納粹,極其殘忍的恐怖分子。而當年這座歐洲最大的蘇聯鋼鐵廠是為了準備和美國打核大戰在地下建立了堅固無比的地下工程,有些地方有六七層樓,有些地方灌注的水泥厚達四米,裏麵甚至還有醫院、倉庫,很多入口有5到7層厚重的大門,可以防水、防電、防生化、防核彈、放蠅蚊。如今俄羅斯拚了老命要把它炸開,可炸了一個多月,結果還沒有炸開。可見,凡事有利於弊,而許多事情反反複複的出現在人類的曆史,但世事又是難料。在蘇聯解體一年後,1992年列寧格勒市又重新改名為聖彼得堡,列寧格勒從此不複存在。這場列寧格勒紀念音樂會也成為另一種含義上的紀念。

聖彼得堡是這座城市最早的名字,它是由俄國彼得大帝命名的。二戰時,德國入侵蘇聯三個月後就於1941年9月包圍了這座城市,這時的聖彼得堡已經更名叫列寧格勒了。然而,直到1944年初,德軍動用了80萬部隊攻城900天也沒有攻下這座城市。不過,蘇軍守衛這座城市損失軍人350萬,市民超過100萬喪生,城市解放時,城中幾乎沒有一座完好的建築了。

 

(二十三)

俄羅斯帝國誕生於1721年。這一年,彼得大帝將沙皇升格為皇帝,俄羅斯由莫斯科大公國正式成為帝國。自中世紀俄羅斯人尊稱羅馬拜占庭君主為沙皇,沙皇即拉丁語的凱撒,古羅馬“奧古斯都”是當政皇帝的名號,“凱撒”是皇帝指定繼承人或權利僅次於他的副帝的名號。俄國人自認為是拜占庭臣民。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帝國穆罕默德二世攻陷了西方名城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從此成為伊斯坦布爾,曆時千年的羅馬帝國就此滅亡了。然而,1496年教皇保羅二世安排逃到西方的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婭·帕列奧羅格公主下嫁莫斯科大公國的伊凡三世,自此以後俄羅斯上層精英人士就有一種認知,俄羅斯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是東正教的正宗傳人,承擔著末世彌撒亞即救世的使命。隨後,1547年1月16日,莫斯科大公國的大公伊凡四世將大公升格為沙皇,國號改為沙皇俄國。再到1721年,彼得大帝就直接自稱大皇帝了。

彼得大帝統治期間大力推行俄羅斯全麵西化,為奪取出海口成為一個海洋大國,俄羅斯與瑞典進行了20年的血戰,奪下了瑞典在波羅的海邊上的一塊十分重要的土地——彼得要塞。過去這塊地方到底是屬於誰的很難說清,最早它肯定誰也不屬於。但從此之後彼得大帝在這裏建成了俄羅斯的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聖彼得堡對於俄羅斯的興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裏不僅是俄國波羅的海和大西洋的出海口,更是直接連接西歐的通道。城市建成後,彼得大帝將俄羅斯的首都由莫斯科遷到聖彼得堡,立誌要成為一個歐洲國家,聖彼得堡也成為俄羅斯最歐洲化的城市。這座標誌著俄羅斯崛起的城市,還是後來俄羅斯的兩次革命的發源地,導致了彼得大帝建設的沙皇帝國的覆滅。

聖彼得堡的名字並非是紀念彼得大帝,這裏的聖彼得是基督教中的使徒彼得。因為天主教認為是彼得創立了基督教,聖彼得堡的建築都是天主教風格,與對麵信奉新教的瑞典相對抗。但聖彼得堡的“堡”是德語。俄羅斯沙皇一直與德國皇室關係密切,保持聯姻,著名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本人就是德國公主。俄德關係親密時曾數次瓜分波蘭。但是,這個德語名字引起民間的許多不滿。當後來德國日益強大,英法這兩個老對頭又勾結在一起形成協約國,對抗普魯士和奧匈帝國的同盟國。這時,俄國出於地緣政治利益的考慮加入了英法的協約國,與德國開戰。這樣,俄國民間的反德的情緒更加高漲,有著德國血統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也不得不順應民意,在1914年7月把聖彼得堡改名為彼得格勒。這個名字是當年普希金對聖彼得堡的稱謂。“格勒”是俄語,意為“城市”。不過,一戰中俄國損兵折將國力消耗巨大,導致國內矛盾爆發,聖彼得堡這座最歐化的城市又成為革命的發源地,連續爆發兩次革命,首先是俄曆二月革命,革命由工人罷工開始,隨後鎮壓罷工的軍隊倒戈,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沙俄終結,數月之後,1917年11月7日,俄曆十月,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又推翻了剛剛成立的新政府,這就是十月革命,俄羅斯由此進入了社會主義新時代。為了安全列寧將首都重新遷回莫斯科,聖彼得堡作為首都的200年曆史結束了。1924年,列寧去世後,蘇共中央決定將彼得格勒改名為列寧格勒。在開始社會主義建設的20年裏,蘇聯迅速崛起,從一個落後、野蠻的農奴製的農業國迅速變成了一個強大的工業大國,最終打敗了納粹德國,發展成與美國鼎力的世界最強大的帝國。而在蘇聯解體的20年後,俄羅斯曆盡艱辛,衰敗潦倒,盡失大國尊嚴。這使得俄羅斯人又開始重新思考過去蘇聯時代自己的曆史,這樣2011年,聖彼得堡決定將在每年的列寧格勒解放日、俄羅斯建軍節、二戰勝利日,即2月18日,2月23日,5月9日,這三天城市恢複使用列寧格勒這一名稱。所以,列寧格勒成為世界上最詭異的一座城市,它周期性的從曆史中幽靈般浮現變成現實,然後又消失。這也顯示出俄羅斯作為一個衰落中的大帝國的矛盾、糾結與茫然,難以定位,無所適從。然而,世界帝國的自我認知卻從來沒有改變。

在聖彼得堡是決定定期恢複蘇聯時代的列寧格勒的市名三年後,爆發了克裏米亞戰爭,戰爭結束不到十年,又爆發了更大規模的俄烏戰爭。俄羅斯通過烏克蘭與整個西方世界艱難的作戰,再一次走向自己民族命運的關鍵的節點上。

聖彼得堡和莫斯科是對於俄羅斯具有特殊意義的兩座城市。莫斯科是俄國的發源地,聖彼得堡則既是俄羅斯試圖成為歐洲國家的象征,又是俄羅斯轉向社會主義的標誌。聖彼得堡在曆史上從未被攻克過,而莫斯科在曆史上幾次陷落。這些和柴可夫斯基有什麽關係呢?《1812年序曲》與莫斯科有關,這是拿破侖大軍攻克莫斯科後,俄羅斯開始反擊,最終打敗了拿破侖,導致拿破侖從此走向徹底的覆滅的紀念。然而,就在1990年列寧格勒舉行了一場蘇美空前親和的甜蜜的柴可夫斯基誕辰150周年紀念音樂會的同一時期,在莫斯科音樂學院著名的大音樂廳裏舉行了另一場完全由蘇聯音樂家演出的紀念音樂會。莫斯科音樂學院的大音樂廳曾經有過無處著名的俄羅斯蘇聯音樂學派的大師在這裏演奏。這場音樂會演出的曲目與列寧格勒的通俗流行的風格不同,它選擇的都是一些冷僻的,幾乎被人們遺忘但仍然極為精彩的柴可夫斯基的作品。這場音樂會長期不為外界所知,直到20年後才由俄羅斯的旋律唱片公司出版發行了當年音樂會的現場錄音唱片,演出曲目有《大雷雨》,交響音詩《命運》,幻想序曲《哈姆雷特》,《海姑娘的舞蹈》選自歌劇《司令官》第二幕和《奧普裏奇尼克斯家族與女士們的舞蹈》選自《奧普裏奇尼克》。

《命運》是柴可夫斯基的早期作品,創作於1868年。當年,年輕的柴可夫斯基把這首曲子獻給了巴拉基列夫。這個主題是柴可夫斯基一直著迷的,它貫穿他後來的音樂創作。但是,當它首演之後,柴可夫斯基就把樂譜銷毀了。這個作品是在他死後才被整理重新發表,所以編號Op.77。類似的事情在老柴一生反複發生。《司令官》,Voyevoda也被翻譯為市長,或統帥。柴可夫斯基創作過兩部這一名稱的作品,第一部是他的最早的一部歌劇,編號op.3;另一部是他在生命最後三年裏創作的弦樂作品。編號op.78。這部管弦樂作品是柴可夫斯基在1890年9月開始創作,它根據的是普希金翻譯的密茨凱維奇的同名小說,講的是一位波蘭地主參加保衛祖國的戰爭,回家後卻發現自己的妻子在情人的懷抱裏。司令官要殺死這兩個人,但他射出的子彈最終卻打中了自己,他就這樣悲慘的死去。柴可夫斯基對於這種含有命運的主題非常著迷,但開始的創作並不順利,到1890年10月4日,他又突然接到梅克夫人終止通信和資助的來信,柴可夫斯基的精神受到極大打擊。他的創作停頓下來,直到第二年1891年9月,在完成了《約蘭塔》草稿後,他才突然重新開始這個作品的創作,並僅用12天就迅速完成。11月18日,柴可夫斯基親自指揮在莫斯科首演,但首演之後,他又馬上對這部作品感到極度不滿,宣稱他“不應該寫這樣的垃圾”,並銷毀手稿。幸虧管弦樂部分被洛西蒂保留了下來,後來得以重建總譜。但柴可斯基還是在寫給出版商的信中表示,他不後悔對於《司令官》所的這些,並說“如果這種情況再次發生,我會把它撕成碎片,否則完全放棄作曲。”可見,這部作品對於柴科夫斯基的刺激相當大。這也是柴可斯基最短的管弦樂作品,屬於他的冷門,但非常精彩。阿巴多曾經有過一個錄音版本,這裏我放一下。至於編號op. 3的那部最早的歌劇,命運也十分奇異。柴可夫斯基在1867年左右完成了這部歌劇,並於1869年在莫斯科大劇院首演,但卻在1870年代銷毀了歌劇的樂譜,今天隻保留下來了第二幕的第四節。即莫斯科音樂會演出的那段《海姑娘的舞蹈》。

(二十四)

柴可夫斯基的《哈姆雷特》是我在寫這個係列的文章時才聽到的,以前竟然沒有聽過,現在一聽喜歡的不得了,所以這裏多放幾個片段。整部作品不長,隻有18分鍾左右。我對這部作品一點也不了解,裏麵還有一段女高音和男低音的演唱,但顯然這不是一部歌劇,而是一部管弦樂作品。我不想進一步去檢索了解了,反正我已經愛上它了。開始的序曲就相當精彩,第二主題的那支雙簧管的聲音一直漂浮在樂隊所之上,顯得超凡脫俗,極為優美。後來出於好奇心和個性的軟弱,我還是禁不住做了一點研究。原來早在1876年,柴可夫斯基就想根據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創作一部作品,但寫的很艱難,最後不了了之。12年之後,1888年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要演出話劇《哈姆雷特》,這個馬林斯基劇院就是前文提到過的來中國國家大劇院首演鮑羅丁的歌劇的那個,它是俄國的皇家大劇院,建於17世紀,今天已經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劇院了。所以,當年江澤民建國家大劇院也是一番苦心,很多人不了解還嘲笑,我們至今也沒有世界著名的大劇院。可是,光有大劇院還遠遠不夠啊,1888年馬林斯基大劇院請柴可夫斯基為此劇寫間奏曲。可是後來演出擱淺,也就不需要老柴寫這個曲子了。當然,也就不會給老柴稿費了。但是,這時的老柴已經激情澎湃,根本不可能因為沒有稿費就不寫他的曲子,相反他決定重新寫這個作品,不按劇情描寫故事,而是把它寫成幻想曲。這種幻想曲最適合老柴,他曾經寫過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和《暴風雨》都是這樣的幻想曲,不寫劇作情節,而是刻畫人物性格。老柴這次寫《哈姆雷特》一氣嗬成。在創作《哈姆雷特》的同一時期,他還完成了他的著名的《第五交響樂》。《哈姆雷特》的首演是在《第五交響樂》首演一周後舉行的。不過,《第五交響樂》大受歡迎,而《哈姆雷特》慘遭失敗。人們不喜歡這部柴可夫斯基用了12年的時間創作出的作品。這部作品有兩個版本,因為三年後,他又為別人的戲劇寫了一個《哈姆雷特》的配樂,這個配樂版中還有兩端人聲演唱。我更喜歡這個有人聲的版本。

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自然總是關乎於生與死、存在與虛無這些人類生命中無法解決的困境。這是一部偉大的悲劇。肖斯塔科維奇也寫過一個《哈姆雷特》,這是為電影配的音樂和劇情的場景配合。這也是《哈姆雷特》最著名的音樂,尤其最後一章,《決鬥和死亡》。老肖的電影音樂非常精彩,這一段既富有活力又流露出沉重的悲劇色彩,並且和柴可夫斯基的風格如此的不同,都是天才之作。

01_Hamlet, Op. 67a, Incidental Music for soprano, baritone & orchestra_ Overture 

02_Hamlet, Op. 67a, Incidental Music for soprano, baritone & orchestra_ Andante

03_Hamlet, Op. 67a, Incidental Music for soprano, baritone & orchestra_ Andantino 

04_Hamlet, Op. 67a, Incidental Music for soprano, baritone & orchestra_ Andantin

05_Hamlet, Op. 67a, Incidental Music for soprano, baritone & orchestra_ Andante 

06_Shostakovich- Hamlet - Duel & Death

07_Tchaikovsky -Fatum, Op. Posth. 77 Tonepoem for orchestra II

08_The_Voyevoda_Op_78_Symphonic_Ballad-LLS

 

 

不談戰爭談音樂——俄羅斯的音樂家隨筆
不談戰爭談音樂——《基輔大門》
不談戰爭談音樂——前蘇聯的大美女
不談戰爭談音樂——鮑羅丁
不談戰爭談音樂——裏姆斯基-科薩科夫
不談戰爭談音樂——收音機和小提琴
不談戰爭談音樂——巴拉基列夫
不談戰爭談音樂——魯賓斯坦兄弟、柴可夫斯基(1)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2)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3)
不談戰爭談音樂——柴可夫斯基(4)

肖斯塔科維奇的優美
善良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貝多芬的男情人們-Op.109(2)
靜夜鋼琴聲
那些讓人生顯得太短的聲音
從貝多芬的“晚期風格”到崔健上“中國好聲音”
Vocalise:練聲曲
阿根廷探戈: 那幾乎就是愛情了
歲末漫談貝多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申嵐 回複 悄悄話 90年聽辛辛那提交響樂團在勞工節的露天音樂會,結尾是1812序曲,也是排炮轟鳴,震耳欲聾。奇怪這麽一個美國本鄉本土的節日,怎麽以俄羅斯音樂慶祝,還以為是他們別出心裁。後來聽到每年勞工節DC的音樂會, 國家交響樂團也總是以1812序曲結尾,也是排炮轟鳴,才知道這是個傳統。這麽多年聽下來,都不知道沒有大炮,這曲子怎麽演奏。
90年代美蘇/美俄關係好,以後年代關係緊張,都沒有影響這個傳統。1812年正是美國和英國打仗,由於拿破侖在俄國大敗,無暇支援美國,致使英國艦隊長驅直入切斯皮克灣,1814年直取華盛頓,燒了國會和白宮。從這段曆史看,用慶祝拿破侖失敗的曲子慶祝美國節日似乎曆史不正確。可美國人就是大大咧咧,滿不在乎。聽著喜慶就好。希望今年的勞工節能一如既往,別搞政治正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排量有限' 的評論 :

你寫的太好了。謝謝,我以前隻聽到過傳說中有人專門收集這個序曲,他們就是要聽最後的大炮。聽黑膠唱片看著唱片的旋轉發出極其輕微的聲音還有唱針真的顫動真是一種享受。不過,我沒有玩過黑膠,這是我瞎琢磨的。這些都是傳說中的事情。

對於你說的聽管弦樂時音量的變化,我的確有同感。那些為了顯示自己思想深刻或者音樂天賦的音樂家往往唉愛搞極端的對比,在音樂廳裏專心致誌的聽倒還可以。當然,聽音樂打瞌睡很正常。我在寫作時遇到這樣的吵鬧有時會很生氣,比如布魯克納。在公寓樓裏就的夜晚尤其會帶來一種心驚肉跳的感覺。

不過,我很少聽老柴的這個序曲,尤其到最後的大炮轟鳴。太熱鬧了,但有一種就要曲終人散的感覺。老柴這裏使用大炮,我想與俄羅斯人對音樂的喜愛也是有關係的。當年每次演出都是一件盛事。想一想二戰被圍城的莫斯科、列寧格勒這些城市裏還不斷的演出著音樂會,以及後來有關斯大林的那些與音樂相關的傳說。這些都是我們中國所不曾有的。偶爾心情high時,我倒更喜歡聽奧涅金中的波蘭舞曲,感覺過癮。

要是聽大音量,我還是選擇貝九。貝九和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小提琴奏鳴曲都是終極性的音樂,當然貝多芬的,像馬勒、布魯克納隻是流行的時尚,是品位格調隨著時間的變化。俄羅斯的音樂也是一樣,老柴的音樂是終極性的,斯特拉文斯基、斯克裏亞賓、肖斯塔科維奇則是此起彼伏的流行風。喜歡這些人的音樂需要一定的思想的深度和修養。而老柴的音樂隻需要去聽就可以了。

當然,理解總是困難的。也總不免是一種錯覺。這些都是我的個人偏見。偏見,有時讓人喜歡,有時讓人厭惡。但表達偏見是愉快的,而且偏見都是真實的。就像你聽著旋轉的黑膠唱片時,心裏擔心唱針會突然跳起來時,那種快樂是非常真實的。這是非常個人的體驗,也是非常真實的。而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一個有過同樣快樂的人時,那時就是一種幸福。當然,這也是我自己的瞎猜的。
影雲 回複 悄悄話 這一篇寫的極好,音樂詩歌藝術融合一起。

在第一組音樂裏,我更喜歡肖斯塔克維奇的樂章。更容易喚起某種感覺。不過還得細聽。



”關於說到生命的虛無和絕望,這可能是過去的藝術家和現代藝術家們的一個重要區別。所以,這裏我再放上一段肖斯塔科維奇的最後一部交響樂,第15交響樂的最後一部樂章。如果說貝多芬的人類大同的勝利的歡樂頌是對人類終結的一種理想主義的表達,它以歡樂頌結束,那麽,肖斯塔科維奇就是現代的人對人類結局的表達,他極為天才的運一套打擊樂奇妙的敲擊出一串空洞,破碎和虛無的聲音直到它們消失沉寂。那就是人類的最終結局,無以得到,無以失去,沒有勝利,也沒有失敗,不是睡夢的醒來,而是幻影的破滅,人們消亡後的宇宙的空洞和虛無。用它來為今天俄烏戰爭的炮火作為背景是極為恰當不過的。”
排量有限 回複 悄悄話 本人收集了十幾張1812 的黑膠,幾乎所有的裝幀都以大炮作為噱頭,尤金奧曼第指揮費交的除外。
其中最為生猛的大炮當屬塔萊卡出品的孔澤爾指揮的辛辛那提交響樂團的那張。
黑膠的溝紋是條阿基米德螺線,孔澤爾這張黑膠在大炮處,肉眼明顯可見線距加寬,橫向跳動明顯加大。
坊間盛傳這張大炮太猛,以至於摧毀音箱無數。
所以每每聽時小心翼翼,總是要反複調整音量旋鈕在9點處,因為前麵描寫俄羅斯風光樂句為了抒情,音量又過於太小,所以後麵如果不控製一下的話,那炮聲猛然想起真的可能要出事。每每至此,我總懷疑這老柴是不是受了海頓驚愕的啟發,可人家交響樂之父的這個創意是為了調戲一下那些附庸風雅去假裝聽交響樂的貴婦,而這個老柴此舉則讓天下人都驚愕一把。
當然,還是別怨老柴了,各家演繹的大炮其實有所不同,比較一下,個人覺得最差勁的大炮當屬DG出品的卡爺指揮的柏林愛樂了。
今天我不談音樂談大炮。
tobyd_媽媽07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對於古典音樂這些細致的講述,以前隻是喜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現在去聽更有感覺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