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灣蘭姐隨筆

時常讀到一些東西引發自己也想評論幾句
正文

文化的自卑?

(2012-02-16 21:19:00) 下一個
最近我在思考一個問題:是否我們作父母的在子女的教育上已經從小就種下了中國文化是低劣文化的種子?從而使孩子們逐漸有了自卑的心理?一個文化的傳承莫過於語言文字的繼續發揚。而我們在北美的中國人,特別是第一代的移民,非常容易就放棄子女中文的教育。我們太多地看到年輕的父母津津樂道地講他們的子女已經不講中文,而是全部用英語。我也注意到我的徳國人日本人同事和他們的子女用德語日語交流。這些小孩子們也是在美國出生長大。他們也很流利的用德語日語和他們的父母講話。我們在放棄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們用中文交流的同時是否也種下了自卑的烙印?我很悲哀地的看到我們的孩子們站在講台上不能用中文表達,而要有人翻譯。文化是一個很清晰又很微妙的個人及民族的標記。我們的孩子們為什麽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和其它種族的孩子們隔絕開了? 為什麽很多中國孩子不善於和人交往? 我認為一個對本身不自豪的人不可能和別的種族的人能平等相處。文化的微妙之處就在此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交友的範圍,影響了我們如何在人麵前表達我們自己。我們應當從自豪中學習別人接納別人,而不是在摒棄自身文化的同時來附就別人。如否,那隻能是邯鄲學步,貽笑大方。另外一點,許多中國人在學習及愛好上總是很短視功利主義。孩子們的一切都是和對上大學有沒有用。我們忽視了孩子們的愛好。有朋友講“中文在東南亞有很大的市場,因為它是一種經濟語言。 而在北美,它不是”。保持我們的語言文字並不僅僅因它是經濟語言。它是我們自身特征的一部分。拋棄了它就是否定了我們自己。自豪自信和排斥異己不一定是孿生兄弟。沒有自豪自信的人不可能和他人平等互惠。讓我們開口和我們的孩子們講中文吧!讓他們為中國文化而自豪吧!讓我們的孩子們是自豪自信的人!回頭看過去發生的事情總會覺醒很多。願與各位多分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