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靈魂放飛的日子

(2012-02-17 03:14:15) 下一個
以前,星期天是休息日,睡懶覺,想心事兒,浮想聯翩,是最為多夢的一天。有時,這一天排得滿滿的還不夠,累得像頭豬倒下來就想睡,忘卻所有興致,盼望無事可做的自由;有時,沒有安排,無所事事,渾渾噩噩,打發著時間過日子,又盼望有事可做的自在。因為隨意,因為自由自在,沒有時間去約束,沒有地點去束縛,更沒有意誌願望引領,所以不充實,不快樂,無意義。自從偶然走進教會後,蒙昧的我還根本不懂教義,就被那裏聖潔的音樂和沒有人世間利欲的氛圍所包圍著,吸引著,一種從來沒有過的身心愉悅,精神淨化,隨靈魂一道放飛。

存在與不在存,
在還沒有找到不存在的理由,
不舍不棄。

信仰與不信仰,
在還沒找到不信仰的理由,
不喜不悲。

祈禱與不祈禱,
在還沒有找到不祈禱的理由,
不急不躁。

自由,平等,信仰,權利,
從來離不開人精神的引領。
誠實,厚道,知足,感恩,
從來都是人類的道德底線。

…… 注意到市政府樓頂放飛的燕子,成群排隊的燕陣,時而成人字,時而又被一個掉隊的改變形狀,集體的力量固然氣勢之強大,已然龐然大物之威色,掉隊的弱小,無足輕重到處躲避逃竄,也許是勢力範圍之紛爭,也許有意保持距離也說不準。

弱小者產生感動,對孤獨的力量產生敬意,敢於出汙泥而不染,勇於標新立異,獨守寡居,需要多大的氣魄和信念才行。上帝造世間萬物,人類,動物,植物,當然鳥也是其一,那麽鳥會祈禱嗎?它又是以什麽樣的方式祈禱的呢? 通常人以為鳥不會祈禱,隻會不停地覓食,我注意到鳥之間在交流,鳥語好像也有感情色彩。因為無人明白鳥語,說鳥不會感激,不如人會創造,所以它不如人類高級。春來秋去的候鳥,在天與地之間徘徊,在天堂與人類的大地之間尋覓。

而自認為比鳥聰明的人,隻有在夢裏才會有鳥一樣自由翱翔的境界。誰又能說得清楚是人活得比鳥更豁達出色,還是鳥比人活得高瞻遠矚呢!“懷疑一切是愚蠢和低能的表象,因為人的有限,不可能事事親眼見證過,所以沒有見過不證明不存在”。就像孩子總是對世間是否有聖誕老人而爭論不休,如果持否定態度,那人就沒有了夢想。沒有聖誕老人,聖誕節還有什麽意義?

信仰上帝,就像我們對一切美好的事物所抱有的態度一樣,一切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其實,人類的信仰就是夢想的放飛,理想的展望,是對未來美好的寄托,人類與其生存的環境和諧相處。與人為本,與人為善,是信念的堅持,就像人活著沒有夢想,沒有追求,沒有夢的日子是痛苦的,就像婚姻沒有愛情一樣的可怕。沒有夢就沒有希望和未來,沒有希望和未來的日子與死囚又有什麽不同呢!

讀周國平的《對理想的思索》,認為他的言論甚有道理,很對路的思考角度:“對於不同的人,世界呈現不同的麵貌。在精神貧乏者眼裏,世界也是貧乏的。世界豐富的美是依每個人心靈豐富的程度而開放的。對於音盲來說,貝多芬等於不存在。對於隻讀流行小報的人來說,從荷馬到海明威的整個文學寶庫等於不存在。對於終年在名利場上奔忙的人來說,大自然的美等於不存在。想一想,一生中有多少時候,我們把自己放逐在世界的豐富的美之外了!那麽,你們還要說對崇高精神生活的追求是無用的嗎?”

是呀,對於不懂生活的人,生活是枯燥無味的,對於不懂得欣賞的人,可能音樂的聾子,文學的啞巴,繪畫藝術的瞎子,有人認為生活隻有殘酷和無情,美是生活的點綴和附庸品,難以實現的理想和信仰最好沒有更好,不如看得見摸得著的錢權更管用。

我以為,越懂得美、越懂得欣賞的人,越是生活的主人,才不枉人生一回。獨享這份恩賜,從中吸取的多,思考的多,領略的多,容易知足。珍惜人生在世的真情,領略了生命沿途之美景,不卑不亢,不急不躁,不悲不喜,一生享受其中的豐富和富足。 反之,名利貪欲,容易一葉障目,自我膨脹,欲望溝壑,給你個地球稱王,你還要去宇宙稱帝。錢權是帶不走的身外之物,不懂人生的真諦,活著沒有精神的引領,那也隻是無法消受的人生。多麽可悲可歎的人生,就像有人一輩子也沒有愛過,不懂得愛情為何物一樣,還會認為那是詩人的自尋煩惱,生活之外的奢侈和多餘,現實利用的遊戲。

在還沒有體會到上帝的啟示前,寧願相信他存在,因為隻有神對人類才是無私的關愛和奉獻,讓人擁有一顆感恩、感激的心,才會麵對變化無常的世界而不懼;寧願尊崇信仰的美好,帶著希望上路,才會有信心,有力量,做精神的富足者;寧願從祈禱中說出很久不與人說的心裏話,才會釋放自己,包容他人,願來日的同安康,共富足。

沒有信仰的日子是高傲的,狂妄的,自私自利、自欺欺人的曆史。誰會忘記人定勝天,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人類可讓日月換新顏的教訓,違背大自然規律和法則的愚蠢成為曆史的笑柄和災難的報應,沒有信仰的人,也許是沒有靈魂歸屬的孤獨者,精神上的寂寞者,失意者。

走近他才明白,站在哲學、文學、音樂、建築、科學翹首之位的大師們,大都誕生在他的國度裏。從牙牙學語到姍姍學步,無不離開宗教意識,有著妙處難與君說的宗教情結,被他的精神所寵愛和庇護。走近他才真正走進融入國的精神生活,哪個節日不是宗教節日,哪一個傳統民俗不與宗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走近他才理解,他的子民們價值觀的取向和民族性的根深蒂固。

那裏人生平等的願望從來不被拒絕,不會因為身心障礙而遭白眼,也不會因為人色衰而遭人厭惡,不會因為是異域他鄉而受人歧視,也不會因為能力不及而遭人唾棄。那裏是人的靈魂安住和放飛的地方,一顆上下求索的心靈釋然了。星期天,是個靈魂放飛的日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