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繼續跟百年一粉學文化

(2012-03-09 09:45:52) 下一個

 

繼續跟百年一粉學文化

本來呢,咱已經讀過百年一粉的《留學生(3)東洋留學》,比如說咱學習到孫科是幼兒園留學生,還寫了《X率一首》,咱的收獲很大啦!

其實咱挺滿足的,可是剛剛看到:•  寫得好啊,坐等下篇。 -亞洲飛蝗-

不僅“寫得好”!還有“”,還要“坐等下篇”哪!

所以,咱趕快又重讀百年一粉的《留學生(3)東洋留學》,一段一段的仔細讀,仔細發現裏麵的養分和營養,百年一粉的原文用斜體。

三、甲午戰爭之後,赴日留學高潮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在歸國的94名留美學生中,有10多人參加了甲午海戰,其中3人殉國。甲午戰敗,讓國人重新認識日本,由此開啟了留學日本的高潮。當然,日本為緩和日中關係,積極接納中國留學生,也促成這波留日高潮。

這一句“讓國人重新認識日本,由此開啟了留學日本的高潮”好象有養分!

國人應該是認識到日本很強大了,以前沒想到日本有這麽強大,也就是有很多值得國人學習的地方,“由此開啟了留學日本的高潮”似乎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為什麽咱用了“似乎”二字呢?

因為,也許這個現象或過程對很多人,或絕大多數人,甚至所有人都是自然而然的了。至少咱猜對百年一粉是自然而然的,因為他沒解釋嘛,而且從行文上看也很通順自然。

可是呢,咱是個例外,這個現象或過程對咱來說不是自然而然的。

咱請大家想一想啊,如果,咱隻是說如果啊,如果去年或前年中日海軍開戰,今年是2012年,去年或前年就是2011年或2010年,結果是中國海軍大敗,比如說就跟甲午戰敗差不多,咱隻是說如果啊,那麽,大家請想一想啊,今天的中國的國人會“由此開啟了留學日本的高潮”了嗎?

咱以為不會!

但是,今天的中國的國人也不是鐵板一塊,應該還是有國人會去留學日本的“由此開啟了留學日本的高潮”了的。

所以嘛,或者說甲午戰敗後的國人跟今天的國人想法很不同,也就是說那時的全部國人都跟今天的國人想法很不同,這是一種可能性;另一種可能性就是甲午戰敗後國人的想法也不都是一樣的,“由此開啟了留學日本的高潮”的那些國人隻是當時的一部分國人,當然了,具體這一部分有多大就不得而知了。

咱必須說明,咱這隻是問問題,而且今天跟當年也完全不同,咱的問題是否合情合理也是問題,大家見仁見智吧,唉,誰讓咱沒文化呢?

至於後麵緊接著的“當然,日本為緩和日中關係,積極接納中國留學生,也促成這波留日高潮。”倒是合情合理,日本至少是對這些中國留學生友好友好嘛。

下麵咱接著找養分

在這之前也有過留日學生。那是在1881年,清廷在召回留美學生的同時,向日本派遣過2名留學生。

這裏好象沒養分,下麵咱接著找

1896年,甲午戰爭剛結束不久,清廷派出13名留學生,到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自此開始,公費和自費留學日本的學生,逐年增多,這在科舉之後更為明顯。1901年留日學生有274人,1904年1,454人,1906年底達到17,860人。其後清廷和日本均對留學日本采取限製措施,這波留日高潮才漸漸平複下來。到清廷覆滅時為止,中國留學日本的學生,總計有38,000人。

這裏好象沒養分,下麵咱接著找

在這期間,留日名人有:唐寶鍔(1896)、戢翼翬(1896)、蔡鍔(1899)、曹汝霖(1900)、王國維(1901)、陳獨秀(1901)、王寵惠(1901)、吳稚暉(1901)、蔣百裏(1901)、廖仲愷(1902)、楊度(1902)、陳師曾(1902)、陳寅恪(1902)、魯迅(1902)、黃興(1902)、何香凝(1903)、秋瑾(1904)、汪精衛(1904)、胡漢民(1904)、閻錫山(1904)、李四光(1904)、宋教仁(1905)、章士釗(1905)、李叔同(1905)、王正廷(1905)、戴季陶(1905)、錢玄同(1906)、林長民(1906)、周作人(1906)、楊蔭榆(1907)、何應欽(1908)、蔣中正(1908)。

啊哈,這裏養分很大!咱找到《X率一首》,沒看見過的網友可以點擊進去看,這還倒真是花不了多少時間,不就是《X率一首》嘛。

下麵咱接著找養分

當然,留學歐美也沒有完全中斷,最出名的是宋氏姐妹,在美國Wesleyan College,其中宋靄齡(1904)、宋慶齡(1908)、宋美齡(1908)。這期間的歐美留學名人還有孔祥熙(1901)、李石曾(1902)、顧維鈞(1904)、馬寅初(1906)和蔡元培(1907)。

啊哈,哈哈哈,這裏養分很大!咱怎麽以前漏掉了呢?

這是標標準準的“7率一首”啊!

大家看看

宋靄齡(1904)
宋慶齡(1908)
宋美齡(1908)
孔祥熙(1901)

李石曾(1902)
顧維鈞(1904)
馬寅初(1906)
蔡元培(1907)

是不是標標準準的“7率一首”啊?

括號不讀!括號不讀!可別讀括號啊!

可別讀括號啊,因為如果讀了括號就不是7個字一行,而是9或11或13個字一行了!

寶藏啊,寶藏啊,寶藏啊!

寶藏被咱找到啦!

咱真是太高興啦!

下麵的對帖(嘿嘿,就是對話)雖然跟咱沒什麽關係卻有很多養分,也就是文化,嘿嘿

-cavebear-說:“你那名單裏麵很多都是留歐美的不是留日的。老實說, 留學生恐怕絕大多數都是猥瑣不堪之人,到現在還被人崇拜,十分可笑.

-雲騎都尉-不同意,他說:“未必都是英才,但是“絕大多數都是猥瑣不堪之人”從何說起?

-百年一粉-解釋說:“他常有驚人之語。不必見怪。就好像心有不平之氣,一直在努力壓抑著,臉漲得紅紅的。一旦抑製不住,迸發出來,那肯定是要語驚四座的

-cavebear-解釋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的事情

男的是小開,賣家裏幾畝水旱田,出國回來就算舉人,謀個職位, 三妻四妾

女留學生一般都是妓女或者二奶出身, 過去經曆清零, 回來從女教授作起

哎呀,別看-cavebear-的話似乎不中聽,可是大概好象似乎也許可能跟咱上麵的問題有關係哪!

-百年一粉-還補充了以下養分,也就是文化:

唐寶鍔和戢翼翬,派往日本官費留學的13人中的兩個(1896)
陳師曾、陳寅恪和魯迅是1902年同船去的日本,好像還是入的同一所學校。
蔡鍔、蔣百裏、閻錫山、何應欽、蔣中正都是日本軍校出來的
戴季陶是那時在日本留學時認識蔣介石的吧?才有了蔣緯國出身的問題
黃興、何香凝、秋瑾、汪精衛、胡漢民、宋教仁等留學日本,應該沒有異議吧
周作人在日本留學,還娶了個日本老婆。
閻錫山在日本,與土肥原是同學
廖仲愷、宋教仁、錢玄同、林長民等都是早稻田的
曹汝霖與何應欽有點像,都是留日留成了親日派
王國維、陳獨秀在日本時間短,也就一年半載,但與歐美沒什麽關係

楊蔭榆是中國官費留學的第一位女性,去的是日本。大約10年後才又去歐美的
李四光是先到日本留學,學了五六年。後來才到歐美的
章士釗是先在日本學了3年,後才轉歐美的
吳稚暉是先到日本留學,3年後才去的歐美
王寵惠是先到日本留學,1年後轉去歐美

隻有王正廷一個比較可疑,他先在日本呆一年多,又去了美國讀書。在日本可能真沒有讀書

咱不知道你怎麽想或想什麽,咱自己是四仰八叉被養分,也就是文化雷得仰麵朝天啦!

-百年一粉-肯定不是搜來的! 有文化就是有文化嘛 絕對跟韓寒讀三十七史有一拚 難怪他倆兒猩猩相惜哪 :-))

被雷到的還不止咱一個哪,大家請看:

-白梅格-說:“哈阿!洞帥,走廊這兒靜水流深的:) 

-cavebear-說:“哈,那我多學習,準備沾染一點文氣 

-白梅格-說:“父輩的電影《早春二月》與我們這一代看過的《城南舊事》裏的主題曲是同一《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李叔同創作這一流芳百世的絕唱是借鑒他留日之時一日本歌詞人的作品,曲同意境近,格調優雅蘊味深長。此日本歌詞人的曲也非原創,借用的美國一作曲家的曲調。

怎麽樣?

有文化吧?

所以,

-亞洲飛蝗-說的“寫得好啊,坐等下篇。

此言不虛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