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軍事與西方的區別:毛澤東化

(2012-03-15 09:42:45) 下一個


中國軍事與西方的區別:毛澤東化

昨天,咱寫了個《帖子》,那裏提到的人名是不配與偉人同日而語的,所以,咱必須專門為偉人寫一個帖子,這裏,隻有偉人的名字!

咱個人理解中國軍事毛澤東化的意思有三條:一,人民戰爭,戰爭的人民化;二,洋為中用,武器論,西方軍事思想的中國化;三,古為今用,不唯武器論,古代中國軍事思想的現代化。

第一條是政治的,第二條是西方的,所以,在形式上如果完全不看政治,也就是說在純軍事的角度看中國軍事與西方的區別的話,那麽,除了武器,也就是隻剩下古代中國軍事思想了。

當然了,中國軍事的毛澤東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長征前肯定還沒有完成,甚至抗日戰爭時期都沒有完成,解放戰爭應該認為是完成了,雖然那時的“中國軍事的毛澤東化”其實是“中共軍事的毛澤東化”。

要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才可以說“中國軍事的毛澤東化”,所以,“中國軍事的毛澤東化”跟“中共軍事的毛澤東化”是一回事,抗美援朝就是把的毛澤東化了中國軍事拿到境外去驗證了,由此也可見在中國“黨指揮槍”的重要性。

在昨天的帖子裏,咱提到了古代和現代戰爭的差別,歸根結底,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單兵殺傷力的增加。

咱還提到了:“單兵殺傷力的增加”這個現代熱兵器戰爭跟古代冷兵器的區別產生了兩個效果:第一個是“唯武器論”,在中國,他們的代表就是國軍,他們認為《孫子兵法》過時了,共軍中也有嘲笑偉人用《孫子兵法》和《三國演義》打仗的;第二個是現代戰爭使《孫子兵法》和《三國演義》煥發了新的生命。

由於西方沒有《孫子兵法》等古代傳統軍事思想和著作,因此,現代熱兵器戰爭給西方軍事帶來的就隻有這第一個效果:唯武器論。

當然,西方的唯武器論的正確性是有幾百年的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曆史證明了的,雖然西方也充分利用政治支持他們的戰爭行為,當年理由基督教,今天利用民主和基督教。

與歐洲沒有《孫子兵法》等古代傳統軍事思想和著作不同,因此,現代熱兵器戰爭給中國軍事帶來的還有這第二個效果,使得《孫子兵法》和《三國演義》等中國傳統軍事思想和著作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這裏,必須包括小說如《三國演義》,因為這跟人民戰爭,也就是戰爭的人民化有直接關係。

既然說了這些,我就再強調一下,歐洲沒有而中國有《孫子兵法》等古代傳統軍事思想和著作是中國中國與西方在軍事甚至思想方麵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差別。順便說一句,國軍被現代武器裝備和戰術衝昏了頭腦放棄,或在某種程度上放棄中國古代軍事思想也是導致他們“轉進”台灣的一個重要軍事原因,尤其是在共軍重視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條件下,也就是說共軍不是唯武器論者。

所以,單純從軍事上看中國的內戰,也就是解放戰爭,戰場上有兩支軍隊:一支是國軍,那是在武器裝備上西化了和軍事思想上西化了的軍隊;一支是共軍,在武器裝備上西化了(雖然程度上不如國軍)和軍事思想上沒有西化了的軍隊。

因此,今後,即便是中國的武器裝備可以跟西方不相上下甚至超過西方了,解放軍依然不可以放棄中國傳統軍事思想和著作,因為,否則,中國跟西方在軍事上就沒有什麽差別了,不是都變成中國化了,而是都西方化了,因為解放軍放棄中國傳統軍事思想和著作就等於成為唯武器論者,結果就是一個年輕的西方軍事和中國唯武器論者在中國保衛中國對付成熟的西方軍事和西方唯武器論者在西方。

如果,解放軍放棄中國傳統軍事思想和著作的事情發生了,那麽,解放軍就是一個唯武器論者組成的軍隊了,這時,解放軍在西方軍隊麵前是否有優勢難道不是明顯的嗎?

中國古人打仗最忌諱紙上談兵,可是同時中國古人卻寫下了浩瀚的各種各樣的兵法著作。由於冷兵器作戰中,士兵的戰鬥力就是個人的戰鬥力,因此士兵之間的戰鬥力變化很大,所以,中國古人打的冷兵器仗就跟中國古人寫的兵法之間有巨大的泓溝。

這個冷兵器戰爭跟中國古人寫的兵法之間的巨大的泓溝的存在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想到的事情基本上都做不到,比如說包圍、阻擊或埋伏等等,由於冷兵器的殺人效率太低,這些就都很難做到,或者隻有張飛或趙雲才有可能性,而且即便是做到了,也是殺敵一千自死八百。

所以,隻有能夠彌補這個泓溝的將軍才是真正懂得兵法和戰爭的將軍,否則就是紙上談兵。

但是,現代的熱兵器戰爭中,中國古人寫的兵法與冷兵器戰爭之間的巨大的泓溝就幾乎消失了。

這個熱兵器戰爭跟中國古人寫的兵法之間的巨大的泓溝的幾乎消失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想到的事情基本上都做得到,比如說包圍、阻擊或埋伏等等,由於熱兵器的殺人效率太高,這些就都不難做到,不需要張飛或趙雲,幾挺機槍一擺就差不多了,也不是殺敵一千自死八百,還可能是殺敵一千自己零傷亡哪。

其實,這一點唯武器論者也是看到了,隻不過唯武器論者走得太遠了一點,當然了,如果戰爭的雙方都是唯武器論者,比如說是蘇德,那就是一個張三一個李四半斤八兩旗鼓相當,沙盤上“推演”一下也就知了,雙方的武器裝備和人力物力都在那裏擺著呢,說好聽的叫“實力”,隻要希特勒的“閃電戰”和德軍的殘酷沒有能夠打垮蘇聯人的戰爭意誌,最後結果是沒有懸念的,所以,德軍的高速進軍也是為了在精神上打垮蘇聯人而設計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不能不說幾句共軍,二戰抗日是基本上沒有從老蔣那裏得到什麽後勤,還是內線敵後作戰,在那種情況下生存下來就是勝利,所以,不應該要求八路軍有什麽大規模的正規化的軍事行動,沒有後勤條件嘛,這也是“百團大戰”見仁見智的原因。

但是,後來的三年解放戰爭,本來是沙盤上“推演”一下也就知道了的三個月搞定共軍的,這不僅是國軍“推演”出來的,也是美軍“推演”出來的,因為那時的國軍的美式裝備比鬼子的都要先進很多,而且國軍的美式裝備的整編師(好象記得)是共軍的一倍!共軍呢,連鬼子的裝備都沒有!特別是,老蔣還用蒙古和東北的利益搞定了斯大林!

沙盤上“推演”一下吧,三個月搞定共軍恐怕都是非常保守的估計哪!

說到這實在是感覺太黑暗了太愚蠢了,那麽,咱就讓太陽的光芒和偉人的智慧來照耀一下吧!

由於美國對國軍的支持,由於美國對中國已經視如囊中之物,因為後來美國人問了那個著名的問題:“誰丟了中國?”

由於以上原因,共軍打敗國軍的方法是有限製的,而且不僅是有限製的,還是唯一的,因為不可以給美國以追加對國軍援助的機會,也就是說必須保證美國對老蔣的支持是一次性投資,更不可以給美軍以直接參戰的機會。

所以,共軍打敗國軍的唯一的方法就隻有是:一瞬間的否極泰來!

因此,放棄延安,然後似乎是過早的開始由防守轉為進攻打到“蔣管區”,等等等等,都是為了不給美國任何調整的時間和機會,也就是說共軍打敗國軍的過程不可以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必須是一旦真相大白就已經是無可挽回了。

同樣的,如果沙盤上“推演”抗美援朝的話,那也是賣克阿色印馬鴨綠江。

沒辦法,曆史沒有給偉人一個指揮大規模機械化戰爭的機會,咱的想象力也非常有限。

就寫這些吧!

最後,咱在這裏給大家咱的一個老帖子《從士兵角度說說野蠻戰勝文明 》看看,這裏,咱給大家抄幾段裏麵的話:

我為什麽選擇士兵角度說?

1,我選擇士兵角度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我是個老百姓,雖然我也沒當過兵,但是我更沒當過將領,因此我以為我選擇士兵角度是比較有意思的,至少還是要比很多人選擇戰略和戰術角度有意思一些,也就是將領角度說要有意思一些。

2,因為這類例子很多,事實是每一個例子都養了一批專家。這方麵的研究和文章甚至專著就是數不勝數而無法盡覽了,人的一生的時間有限嘛,也就是說皓首也窮不了這些經。我自己就是連這些經的九牛一毛也沒有摸到,根據我自己的孤陋寡聞,我以為這些經都有一個共同點,或者叫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陷,那就是它們都基本上是討論將領和戰略戰術而幾乎不說士兵的。這是我選擇士兵角度的第二個原因。

3,《孫子兵法》第一篇【始計】中孫子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這是我選擇士兵角度的第三個原因。孫子列了七條他以為知勝負的條件,無非是“天時、地利、人和”,其中屬於“人和”的占六條,而這六條裏基本上是“主”“將”跟“兵眾”“士卒”各占一半。

4,戰略和戰術角度在冷兵器戰爭中不如在熱兵器戰爭中更重要,或者說士兵的戰鬥力在冷兵器戰爭中比在熱兵器戰爭中更決定戰爭的勝負。舉個例子,我關公戰秦瓊一下,比如說熱兵器戰爭中給一個最普通的熱兵器,比如說一把槍,任何一個士兵都可以看住“人中呂布”,甚至於給小兵張嘎一把手槍就可以看住“人中呂布”了;而在冷兵器戰爭中呢,要看住“人中呂布”就沒那麽簡單了,反正給一個士兵一個最普通的冷兵器肯定是不夠的,反正是給小兵張嘎什麽冷兵器都是看不住“人中呂布”的。再舉個例子,冷兵器戰爭中包圍或封鎖都要比熱兵器戰爭困難得多,因為冷兵器戰爭中的“中刀”、“中劍”和“中箭”跟熱兵器戰爭中的“中槍”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冷兵器戰爭中即便是戰略和戰術非常正確也是隻要交手就有人們常說的“殺敵一千,自死八百”,不如在熱兵器戰爭中殺敵殺的舒服,以至於老美居然還要“零傷亡”。這是我選擇士兵角度的第四個原因。

5,戰略戰術的正確性是跟士兵直接相關的。舉個例子,比如說“背水一戰”和“破釜沉舟”對不同的士兵就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對於榮譽勝於生命的士兵就會“置之死地而後生”,對於“珍惜生命”的士兵就會投降。再舉個例子,比如說董存瑞,那是督戰隊逼也逼不出來的,如果有董存瑞,那個戰略戰術就是正確的,不然的話就是錯誤的。解放軍曆史中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英雄為了勝利犧牲了他們的生命,有了他們,那個戰略戰術就是正確的,不然的話就是錯誤的。

6,我選擇士兵角度的第六個原因是士兵在戰爭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往往被人們大大的低估了。

大家如果有時間浪費就點擊《從士兵角度說說野蠻戰勝文明 》咱的一個老帖子看看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