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錢學森, 丘成桐, 蒲蟄龍, 林書豪, 楊璟, 謝蜀生, 王水照, 朱鐵誌, 戴世強 (ZT)

(2017-08-03 09:29:43) 下一個
My point: 錢學森, 丘成桐, 蒲蟄龍, 林書豪, 楊璟, 謝蜀生, 王水照, 朱鐵誌, 戴世強 (ZT) - you can see that, they say and write from their own angle - no much, no less.

Find your own angle - from all angles of angle as listed below. How to write your own angle? 99% of known materials, but you contribute your own 1%, which was equation of Isaac Asimov, the greatest writer of science ever in history.

e.g., Let say "10 sentences = (9 sentences of known) + (1 sentence of yours)."

**

紐約時報啟示“錢學森之問”答案之鑰匙?!

已有 11927 次閱讀 2013-10-14 15:45 |個人分類:Opinion|係統分類:人物紀事|關鍵詞:紐約時報 啟示 “錢學森之問” 答案之鑰匙    推薦到群組

紐約時報啟示錢學森之問答案之鑰匙?!

““為什麽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錢學森之問是關於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一道艱深命題,需要整個教育界乃至社會各界共同破解。

“2005溫家寶總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時。錢學森認為: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不出傑出人才。錢學森之問,包括兩個層麵:一是學校培養創造發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創新創業型人才在社會上發揮作用脫穎而出的機製

舉例說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00年設立以來,共有20位科學家獲獎,其中就有15個是1951年前大學畢業的

專家回

據說溫總理2006年拿這個問題請教國內最有名的六所大學校長和教育專家,他們的回答是:要培養傑出人才,關鍵是教師;要將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貫通起來;高校大改革大發展起來之後,應該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還要做強高等教育

這種回答其實是不能讓錢老和總理滿意的

錢學森的為什麽中國培養不出傑出人才的答案是很簡單的。學校裏,關心科技發展的人已成少數----沒氛圍;提得出又打創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數----沒數量;關心的往往是創業問題並非科學研究----沒火候;社會現狀,人人祈求安貧樂道,不搞也不敢搞科技創新----沒手段..............總之,一般的,傳統的,不打破常規的思維是絕不可能造就出像達芬奇,牛頓,馮卡門,特斯拉,諾貝爾,愛因斯坦這種偉人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2978502.htm)


我們如何能打破一般的,傳統的,常規的思維?


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參考文獻1音樂是成功的關鍵?),我意識到,錢學森之問答案之鑰匙或許在他的太太蔣英. 這是為什麽?

“Almost all made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ir music training and theirprofessional achievements.(幾乎所有成功傑出人才,他們的音樂訓練和他們的專業成就之間有連接。)

The phenomenon extends beyond the math-musicassociation. Strikingly, many high achievers told me music opened up the pathways to creative thinking.And their experiences suggest that music training sharpens other qualities: Collaboration. Theability to listen. A way of thinking that weaves together disparate ideas. Thepower to focus on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simultaneously.Visualize all of the notes and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It helps train you to think differently, to process different points ofview — and most important, to take pleasure in listening. Music providesbalance. (音樂訓練銳化協作, 傾聽的能力,不同的想法交織在一起的一種思維方式,同時專注於現在和未來的能力,可視化所有的音符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處理整合不同的觀點,聽的樂趣,提供平衡等素質)

  • Paul Allen, the billionaire co-founder of Microsoft (guitar)(億萬富翁保羅·艾倫共同創辦微軟(演奏吉他))

  • the NBC chief White House correspondent Chuck     Todd (French horn)(NBC的首席白宮記者查克·托德(圓號))

  • CONDOLEEZZA RICE trained to be     a concert pianist. (美國國務卿賴斯是一個音樂會鋼琴家。)

  • Alan Greenspan, former chairman     of the Federal Reserve, was a professional clarinet and saxophone player. (前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是一家專業單簧管和薩克斯管演奏家。)

  • The hedge fund billionaire     Bruce Kovner is a pianist who took classes at Juilliard (對衝基金億萬富翁布魯斯Kovner在茱莉亞音樂學院是一個鋼琴家)

  • Larry Page, a co-founder of Google, played saxophone     (穀歌的聯合創始人拉裏·佩奇(Larry     Page),演奏薩克斯管)

  • The former World Bank president     James D. Wolfensohn has played cello (前世界銀行總裁詹姆斯·沃爾芬森演奏大提琴)

  • US President William Clinton plays saxophone (美國總統威廉·克林頓演奏薩克斯)。

錢學森先生談治學和科研:

首先介紹了他的治學經曆。他說,他一輩子改了六次行,大學裏是學火車頭的(機車車輛專業),到了美國,轉行搞航空航天,研究空氣動力學和火箭發動機原理;在被美國佬限製人身自由後,隻能做基礎研究,搞過工程控製論、星際航行;回國前後又研究了物理力學;再後來由於工作需要,又在做係統科學和係統工程研究。他在改行中的體會是:一要有紮實的數理力學基礎,二要理論聯係實際,對麵臨的社會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對研究的問題有深入的洞察力,這樣才能有所作為。(戴世強, Ref.#6, #7)

什麽能夠能使錢學森先生對麵臨的社會有敏銳的觀察力,對研究的問題有深入的洞察力,有所作為”?

錢學森先生酷愛音樂,上大學時就是校樂隊的小號手,對聲樂家妻子的才華和成就有透徹的認同。1991年,在國務院、中央軍委給錢學森先生授獎的大會上,他深情地說:蔣英是幹什麽的?她是女高音歌唱家,而且是專門唱最深刻的德國古典藝術歌曲。正是她給我介紹了這些音樂藝術,這些藝術裏所包含的詩情畫意和對於人生的理解,使得我豐富了對世界的認識,學會了藝術的廣闊思維方法。或者說,正因為我受到這些藝術方麵的熏陶,所以我才能避免死心眼,避免機械唯物論,想問題能夠更寬一點,活一點,在這一點上我也要感謝我的愛人蔣英同誌。這就是一位大科學家對一位大藝術家的深刻評價和理解,從中足見蔣英的藝術的魅力。科學中的藝術,藝術中的科學,可謂珠聯璧合。(Ref. #6). (All the following photos are from Ref. #5: 錢永剛:父母留給我的財富一生受用)


 

 

結婚使得向以嚴肅嚴厲著稱的Caltech教授錢學森發生了細微變化,連他的導師馮卡門也高興地說:錢現在變了一個人,英真是個可愛的姑娘,錢完全被她迷住了。有一位專欄作家這樣寫道:英的笑意始終浮現在麵龐上,她說話注意語感,和風細雨般親切溫柔,每句話都像長了腳似的向你走來。她時常為錢幽默而滑稽的語言發笑,笑得很開心,很可愛。那甜甜的笑聲,不時透出女高音歌唱家特有的那種靈氣來。錢欣賞著她的笑聲,像是很得意,錢捕捉到了她那漂亮脫俗的氣質。” (Ref. #5, #6).

 

我不知道如果中國有沒有酷愛音樂和成功傑出人才相關的資料介紹。但是,我知道一些老一輩的有成就的科學家也是有成就的音樂家,例如,蒲蟄龍院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博士學位)有專門從事音樂學習研究的經曆,卻有很紮實音樂的基礎。蒲蟄龍酷愛拉小提琴。蒲蟄龍,一個少有人涉足的昆蟲學領域孜孜不倦的研究者,有外國友人稱其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和教育家,更像一位風度翩翩的外交家”.

蒲蟄龍院士一生在科教界獲獎無數,然而說起最喜歡的獎項,卻是一張音樂家協會頒發的紀念獎您從事音樂逾四十年,為祖國音樂事業做出貢獻,特發榮譽證書,以資紀念。

蒲蟄龍院士作為小提琴演奏家, 喜愛薩拉薩蒂(西班牙作曲家寫於1878年薩拉薩蒂的小提琴和樂隊的音樂作品)“吉普賽”(Zigeunerweisen, Gypsy Airs),一直以來演奏記錄即興的旋律, 困難的奔跑,飛彈奏弓法, 靜音獨奏憂鬱的旋律,所謂的反向應用附點音符, 具有挑戰性的獨奏部分主要包括長彈奏運行,雙弦諧波和左手撥弦。作為小提琴家的氣勢,名家的雄偉,大氣滂薄,神采飛揚!

(Ref. #9)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7277-665781.html )


 

 

中學生的目標一切以高考為主,選拔人才以考試為主要指標,在大學的教育也受到影響,高考狀元或奧數金牌得主,自以為學業有成,不讀考試以外的有意義的文獻,很難成長” (Ref. #8).

也許,中國需要音樂作為一項強製性的培訓教育課程。愛因斯坦真正的激情:"我知道,在我生命中最快樂--我的小提琴演奏“

 

References (just for my own record ofreading library as I don’t believe in URL as it doesn’t work later on whenneeded.). 因為我不相信網址URL,因為以後需要網址的時候不連接到文檔。)

*****************************88888888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4]博主回複:難的是什麽樣的難題到了他的手裏都能較快地得到解決,而且手法巧妙。除了經驗之外,更重要的恐怕還是處理問題的直觀見識和科學方法。錢先生告訴大家,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就是要學會機敏地抓住問題的要害,要做到這樣,就要有知識的積累和開闊的思路。”(戴世強, Ref. #6)

 

如果說,錢學森是一座豐碑,是一座大山的話,那麽,蔣英就是豐碑旁的一片綠陰,大山上一片植被(https://www.google.com/#q=%E2%80%9D%E9%92%B1%E5%AD%A6%E6%B7%B1%E5%A4%AA%E5%A4%AA%E8%92%8B%E8%8B%B1&start=20)

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科學家錢學森的夫人: 而作為一位科學家的妻子,蔣英60多年來一直默默站在錢先生背後,支持錢先生的科研工作,是我國航天科學事業發展的 “幕後功臣”。蔣英是我國著名軍事理論家蔣百裏之女,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夫人,她也是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的表姐。

*********************************777777777777777777777

Ref. #1.

Is Music the Key to Success?

By JOANNE LIPMAN

Published: October 12,2013

·         

CONDOLEEZZA RICE trained tobe a concert pianist. Alan Greenspan, former chairman of the Federal Reserve,was a professionalclarinet and saxophone player. The hedge fund billionaire Bruce Kovneris a pianist who took classes at Juilliard.

Enlarge This Image


 

Anna Parin

Multiple studies link musicstudy to academic achievement. But what is it about serious music training thatseems to correlate with outsize success in other fields?

The connection isn’t acoincidence. I know because I asked. I put the question to top-flightprofessionals in industries from tech to finance to media, all of whom hadserious (if often little-known) past lives as musicians. Almost all made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ir musictraining and their professional achievements.

The phenomenon extendsbeyond the math-music association. Strikingly, many high achievers told me music opened up the pathways tocreative thinking. And their experiences suggest that music training sharpens otherqualities: Collaboration. The ability to listen. A way of thinking that weavestogether disparate ideas. The power to focus on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simultaneously.

Will your school music program turn your kid into a PaulAllen, the billionaire co-founder of Microsoft (guitar)? Or a Woody Allen(clarinet)? Probably not. These are singular achievers. But the way these andother visionaries I spoke to process music is intriguing. As is the way many ofthem apply music’s lessonsof focus and discipline into new ways of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ng — evenproblem solving.

Look carefully and you’llfind musicians at the top of almost any industry. Woody Allen performs weekly with a jazz band. Thetelevision broadcaster Paula Zahn (cello) and the NBC chief White House correspondent Chuck Todd (Frenchhorn) attended college on music scholarships; NBC’s Andrea Mitchelltrained to become a professional violinist. Both Microsoft’s Mr. Allen and theventure capitalist Roger McNamee have rock bands. Larry Page, a co-founder of Google, played saxophone inhigh school.StevenSpielberg is a clarinetist and son of a pianist. The former World Bankpresident James D. Wolfensohn has played cello at Carnegie Hall.

“It’s not a coincidence,”says Mr. Greenspan, who gave up jazz clarinet but still dabbles at the babygrand in his living room. “I can tell you as a statistician, the probabilitythat that is mere chance is extremely small.” The cautious former Fed chiefadds, “That’s all that you can judge about the facts. The crucial question is: why does that connectionexist?”

Paul Allen offers ananswer. He says music“reinforces your confidence in the ability to create.”Mr. Allen began playing theviolin at age 7 and switched to the guitar as a teenager. Even in theearly days of Microsoft, he would pick up his guitar at the end of marathondays of programming. Themusic was the emotional analog to his day job, with each channeling a differenttype of creative impulse. In both, he says, “something is pushing you to look beyond whatcurrently exists and express yourself in a new way.”

Mr. Todd says there is a connection between years ofpractice and competition and what he calls the“drive for perfection.” The veteranadvertising executive Steve Hayden credits his background as a cellist for hismost famous work, the Apple “1984” commercial depicting rebellion against adictator. “I was thinkingof Stravinsky when I came up with that idea,” he says. He adds that his cello performance backgroundhelps him work collaboratively: “Ensemble playing trains you, quite literally,to play well with others, to know when to solo and when to follow.”

For many of the high achieversI spoke with, musicfunctions as a “hidden language,” as Mr. Wolfensohn calls it, one thatenhances the ability to connect disparate or even contradictory ideas. When heran the World Bank, Mr.Wolfensohn traveled to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often taking in localperformances (and occasionally joining in on a borrowed cello), whichhelped him understand “the culture of people, as distinct from their balancesheet.”

It’s in that context thatthe much-discussed connection between math and music resonates most. Both areat heart modes of expression. Bruce Kovner, the founder of the hedge fund Caxton Associatesand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Juilliard, says he sees similarities between hispiano playing and investing strategy; as he says, both “relate to patternrecognition, and some people extend these paradigms across different senses.”

Mr. Kovner and the concertpianist Robert Taub both describe a sort of synesthesia — they perceivepatterns in a three-dimensional way. Mr. Taub, who gained fame for his Beethovenrecordings and has since founded a music software company, MuseAmi, says thatwhen he performs, he can“visualize all of the note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a skill thattranslates intellectually into making “multiple connections in multiplespheres.”

For others I spoke to, their passion for music is morenotable than their talent. Woody Allen told me bluntly, “I’m not anaccomplished musician. I get total traction from the fact that I’m in movies.”

Mr. Allen sees music as adiversion, unconnected to his day job. He likens himself to “a weekend tennis player whocomes in once a week to play. I don’t have a particularly good ear at all or aparticularly good sense of timing. In comedy, I’ve got a good instinct forrhythm. In music, I don’t, really.”

Still, he practices the clarinet at leasthalf an hour every day, because wind players will lose their embouchure (mouthposition) if they don’t: “If you want to play at all you have to practice. Ihave to practice every single day to be as bad as I am.” He performsregularly, even touring internationally with his New Orleans jazz band. “Inever thought I would be playing in concert halls of the world to 5,000, 6,000people,” he says. “I will say, quite unexpectedly, it enriched my life tremendously.”

Music provides balance,explains Mr. Wolfensohn, who began cello lessons as an adult. “You aren’ttrying to win any races or be the leader of this or the leader of that. You’reenjoying it because of the satisfaction and joy you get out of music, which istotally unrelated to your professional status.”

For Roger McNamee, whoseElevation Partners is perhaps best known for its early investment in Facebook, “music and technology haveconverged,” he says. He became expert on Facebook by using it to promotehis band, Moonalice, and now is focusing on video by live-streaming itsconcerts. He says musicians and top professionals share “the almost desperate need to dive deep.” Thiscapacity to obsess seems to unite top performers in music and other fields.

Ms. Zahn remembers spendingup to four hours a day“holed up in cramped practice rooms trying to master a phrase” on her cello.Mr. Todd, now 41, recounted in detail the solo audition at age 17 when he gotthe second-highest mark rather than the highest mark — though he stillwas principal horn in Florida’s All-State Orchestra.

“I’ve always believed the reason I’ve gotten ahead is byoutworking other people,” he says. It’s a skill learned by “playing that soloone more time, working on that one little section one more time,” and ittranslates into “working on some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or double-checkingor triple-checking.” He adds, “There’s nothing like music to teach you that eventuallyif you work hard enough, it does get better. You see the results.”

That’s an observation worthremembering at a time when music as a serious pursuit — and music education — is in decline in thiscountry.

Consider the qualitiesthese high achievers say musichas sharpened: collaboration, creativity, discipline and the capacity toreconcile conflicting ideas. All are qualities notably absent frompublic life. Music may not make you a genius, or rich, or even a better person.But it helps train you tothink differently, to process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 and most important, totake pleasure in listening.

Joanne Lipman is a co-author, with Melanie Kupchynsky,of the book “Strings Attached: One Tough Teacher and the Gift of GreatExpectations.”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Ref. #2

兩人在遙遠的天堂再次上演著令人傳頌的愛情

風姿卓越的一對夫婦,祝福他們在天堂裏也能繼續屬於他們的愛情傳奇。


 

  錢學森夫人蔣英簡介資料

  蔣英教授,蔣英是大軍事家蔣方震(蔣百裏)的三女兒。是中國著名的軍事戰略家、教育家、清末著名刊物《浙江潮》的創刊人之一。中國最傑出的女聲樂教育家和享譽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建國後長年任教於中央音樂學院...

  錢學森之父錢均夫與蔣方震早年在杭州求是書院(浙江大學前身)是同窗好友,兩家過從甚密。蔣百裏有“五朵金花”,錢均夫膝下隻有獨子錢學森。錢均夫與妻子章蘭娟希望有個女兒,見蔣百裏的三女兒蔣英活潑可愛,懇求蔣百裏夫婦把蔣英過繼給他們。蔣百裏夫婦慨然答應,於是錢家辦了酒席,過繼蔣英,從此蔣英改名“錢學英”,並與奶媽一起住進了錢家。錢學森與蔣英從就小青梅竹馬。

  錢學森和“錢學英”以兄妹相稱,兩小無猜,青梅竹馬。他倆還曾一起合唱《燕雙飛》,博得兩家的喝彩。未幾,蔣百裏夫婦思念三女兒,還是把蔣英接回去了。蔣英後來畢業於柏林國立音樂學院,成為優秀的歌手、鋼琴家。沒想到,這個原本是錢家的過繼女兒的“錢學英”,最後還是嫁到錢家,變成錢家的兒媳。

  他們在上海舉行了婚禮。1947年蔣英於上海與錢學森結婚。同年9月26日,二人在美國波士頓安置新家,錢學森送給新婚妻子一台鋼琴。育有一子錢永剛、一女錢永真。1950年以後美國發生麥卡錫主義風潮,錢學森長期受到美軍方監禁、迫害,1955年10月,隨錢學森返回中國。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2/07/c_122665079.htm

*******************777777777777777777

Ref. #3:

錢學森夫人蔣英逝世 被譽為航天科學“幕後功臣” 

 記者  李佳傑報道

  我國傑出的女聲樂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蔣英,於昨日11點40分在北京301醫院逝世,享年93歲。蔣英是我國著名軍事理論家蔣百裏之女,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夫人,她也是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的表姐。

  作為一名聲樂教育家,蔣英50多年辛勤耕耘,曾輔導過傅海靜、祝愛蘭等多位活躍在國際歌劇舞台上的歌唱藝術家,翻譯和撰寫過眾多聲樂發展的著作和文章,在我國聲樂界被譽為歐洲古典藝術歌曲權威;而作為一位科學家的妻子,蔣英60多年來一直默默站在錢先生背後,支持錢先生的科研工作,是我國航天科學事業發展的 “幕後功臣”。

  蔣英自幼愛好音樂, 1936年赴歐洲遊學, 1941年畢業於德國柏林音樂大學聲樂係,隨後赴瑞士繼續深造。 1943年瑞士 “魯辰”萬國音樂年會上,蔣英在女高音比賽中奪得第一,開始引起歐洲聲樂界的關注,1944年蔣英畢業於瑞士路山音樂學院。


 

1947年5月31日,蔣英在上海蘭心大戲院舉行了歸國後首場演唱會,由鋼琴名家馬果斯基教授伴奏,讓當時的國內古典樂迷感受到了純正的歐洲之聲。同年,蔣英與錢學深在上海喜結良緣。

1955年起,蔣英任教於中央音樂學院,曆任聲樂係教研室主任、歌劇係副主任、教授。著有 《西歐聲樂藝術發展史》,合譯有 《肖邦傳》、《舒曼傳》等。

  無論是作為女高音歌唱家,還是錢學森的夫人,蔣英為人極為謙遜、隨和。

  當年組織上為改善兩人的居住條件,多次為他們分配 “部長樓”、“將軍樓”,可每次都會被他們謝絕。2009年正值蔣英90壽辰,錢學森98壽辰,由蔣英一手培養出的章亞倫、祝愛蘭、薑詠等名徒,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一場答謝師恩的音樂會。當時麵對媒體對其桃李滿天下的盛讚,蔣英卻非常認真地糾正到:“說實話,我並沒有教出太多的學生。有些報紙上說某老師教出上百個學生很有成績,這麽吹捧一個教師,是不對的,不真實的。因為我們的教學方式是單個教學,我在音樂學院教學這麽多年,頂多教過二三十個學生。”

  蔣英先生逝世的消息,很快引來了關注。中央音樂學院的老師和學生紛紛在微博上表示哀悼,滬上青年歌唱家沈洋也寄托了自己的哀思, “她到了另一個世界再次和錢先生相會,彼此繼續著藝術與科學的傳奇……”在即將於下月上映的電影 《錢學森》中扮演錢學森的陳坤也以微博進行了哀悼。

  據悉,蔣英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將於2月10日在北京301醫院舉行。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2-06/3647513.shtml

***************************77777777777777

Ref. 4:

真的,他家連台空調都沒有,我們3個工作人員有台彩電,可他連台彩電都沒有

上海交通大學成立第一屆“錢學森班”,對錢學森之問做出行動:“13年9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的著名專家、學者通過兩輪六場麵試,在高手雲集的13屆新生中精選出萬人矚目的“錢學森班”33名精英學員,采用本-碩-博連讀,完全實行導師製(兩位老師帶一位學生),其目的是培養錢學森式的國家科技領域的領軍人物和拔尖人才。錢學森班的班主任是國際著名的科學家、上海交通大學第三批“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王如竹先生。這是上海交通大學對錢學森之問做出的具體行動和回應。同時也是上海交通大學承載著培養錢學森式國家拔尖人才之重任。”

 

********777777888*****************************887777777777777777

Ref. 5:

錢永剛:父母留給我的財富一生受用

    時間:2013-6-19     點擊率:692

   

 錢永剛:父母留給我的財富一生受用

   不久前,中國科協原副主席、著名科學家劉恕同誌,給我們打來電話,說我國兩彈一星之父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在他母親蔣英的追思會上的發言非常感人,希望《中國婦女》報道蔣英這位傑出女性。幾經周折,記者找到錢永剛先生,聽他追憶在父母身邊的點點滴滴。


     
1  錢永剛、錢永真一雙兒女,給錢學森與蔣英夫婦的生活帶來無限快樂和情趣。
     
(攝於上世紀50年代初,美國)


     
他們過自己選擇的人生
     
38歲那年,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係讀研究生。在學院的圖書館前,我看到奠基石碑上刻著圖書館建立的時間:1966年。注視著這個年份,我心裏頓生感慨:我來晚了!如果爸爸不回國,我可能18歲就進入這個圖書館的大門了,早20年入學,我是不是會比現在優秀一點呢?
     
隻是人生沒有如果。30歲上大學的時候,老師看著我考試時感慨,如果再有半小時時間,錢永剛就是100分。我緊趕慢趕,還是有一道題來不及做,而做出來的,幾乎全對。我隻能苦笑,腦子沒年輕時那麽快了,大好年華都給了那個內亂的年代。
     
從那時起,我就一直在緊趕慢趕。一直很努力。
     
我從未對父母說起過自己那一閃而過的感慨,因為我知道,爸爸媽媽對於回國的決定從未有過一絲一毫的後悔。而且,之後爸爸再也沒有踏過那片土地,因為當年回國前,美國當局曾以錢學森行李中攜有同美國國防有關的絕密文件為由,將他拘留,並軟禁了整整五年。我爸爸說,美國人不跟我道歉,再也不登上美國的國土。
     1955
917日,我爸爸帶著全家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輪回國。那一年,我6歲,妹妹5歲。對孩子來說,爸爸媽媽走哪兒我們就跟到哪兒,後麵的意義和曲折都是長大懂事了才知道的。其實對我媽媽來說,也是丈夫走到哪兒,她跟到哪兒。
     
我外公蔣百裏三十多歲就是少將,和我祖父錢均夫是知交。早年兩家關係就很好,爸爸媽媽小時候一起玩耍時,曾共唱過一曲《燕雙飛》,兩人的緣分早已注定。
     
他們倆走到一起的時候,一個已經是世界知名的科學家,一個是世界女高音比賽的第一名。我媽媽當時在歐洲求學10年剛回國,我爸爸一句話,跟我去美國吧,她就把命運交給了他。
     
他們的結合被稱為科學和藝術的完美聯姻
     
多年後,我媽媽回憶起在美國的往事曾說:那個時候,我們都喜歡哲理性強的音樂作品。學森還喜歡美術,水彩畫也畫得相當出色。因此,我們常常一起去聽音樂,看美展。我們的業餘生活始終充滿著藝術氣息。不知為什麽,我喜歡的他也喜歡……”
     
而我爸爸則一直感謝媽媽帶他認識了最深刻的德國古典藝術歌曲,其中所包含的詩情畫意和對人生的深刻理解,豐富了他對世界的認識,學會了藝術的思維方法,才能夠避免死心眼,避免機械唯物論,想問題能更寬一點、活一點
     
有人說我媽媽為我爸爸做出了犧牲,我知道她不是的,她做的就是一件他喜歡,她也喜歡的事。
     
她當妻子,丈夫愛她;她當母親,孩子們熱愛她;她的事業也做得很漂亮。懂行的都知道,一個聲樂教育家,培養一個聲部的學生獲獎已經不易,但她從男高音、男中音到女高音、女中音,四個聲部都有學生在國際上獲獎。
     2009
1031日,爸爸走了,享年98歲。媽媽是一個節製的人,從不會大哭,但吊唁那段時間,她的耳朵聽不見了,腿搖搖晃晃站不住——他們共度了62年,他們的生命早已水乳交融。201225日,不到三年的時間,媽媽也隨爸爸而去。他們的離去都在社會上引起很大震動,我覺得他們這輩子挺值的,他們過自己選擇的人生,他們的快樂是那樣真實。


     
2  上世紀40年代的蔣英

     
3  上世紀50年代初,錢學森、蔣英夫婦與一雙兒女在美國家中花園

   兩人有一種不被金錢約束的默契
     
人們評價我媽媽,最常用的詞是:才華橫溢,美貌絕倫。她的學生形容她說:大街上行走著一萬個人,一眼就能認出哪個是蔣英。美籍華人作家張純如在錢學森傳記中則這樣描述:她見多識廣、美麗大方,加上一副好歌喉,加州理工學院優秀的男性全對她著迷不已,他們甚至說,我們全都愛上了錢太太!”
     
作為孩子,我對媽媽的漂亮並沒什麽概念,但我知道媽媽對著裝非常注意,穿衣服很注意搭配,普通衣服經她一配,穿出來就是比別人好看。我成年後,她還總數落我,你這襯衫顏色不對,瞧你這身,都不配。我趕緊說,那指教。於是她會告訴我,什麽上衣配什麽褲子,什麽襯衣搭什麽外套。
     
她和爸爸都出身名門,兩人有一種不被金錢約束的默契。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媽媽要麽不花錢,隻要花錢,還是帶著大戶人家的做派——買東西從來不會討價還價,人家要多少她給多少;所有東西一定要買最好的,無論是給我們買糖果還是買衣服。
     
她教學生一輩子沒收過錢,對此爸爸的說法是:學生哪有錢啊,向學生要錢的老師,我看不是好老師!
     
有了爸爸的支持,媽媽給學生倒貼錢更沒有顧慮。
     1979
年,媽媽的學生傅海靜到英國參加一個聲樂比賽,我媽媽給了他300元,說,你拿著,去置一身西服,買雙鞋。歌要唱得好,形象也要注意嘛!
     
上個世紀80年代,內蒙古自治區一個無伴奏合唱團到北京演出,因為演出效果不理想,住宿費都付不起,最後連返程的路費都成了問題。我媽媽不知道怎麽聽說了,把我叫去,說,你今天給我辦個事,去銀行取1200元錢送到學校。那個年代,1200元是多大一筆數目啊!當時還沒有100元的鈔票,最大麵額就是10元。我從來沒有在身上揣過這麽多錢,騎車在路上那個提心吊膽啊,生怕碰見歹徒把錢給搶了。記得走到一個路口,我停下來等紅燈,突然有人從背後拍了我肩膀一下,我嚇得魂飛魄散,回頭一看,還好,是我初中一個同學。總算把錢送到音樂學院交給我媽媽,我心裏才踏實下來。
     
這樣的事太多太多了。每次媽媽跟爸爸說起,這個月的錢都花給哪個學生哪個學生了,我爸爸就說,好!你做得對!
     
後來,我去美國讀書,她拚盡全力也隻給我攢了200美元,去機場送走我,她趕緊給她美國的學生打電話:永剛去了,幫一幫他。
     
他們不在乎金錢不在乎名利,對組織上給的任何好處,他們的反應都是拿走拿走。我媽媽在音樂學院退休的時候,還隻是四級教授。之前學校要給她升級,她都是說,別給我,給別人吧。
     
他們倆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很有分寸,喜怒不形於色。再高興媽媽都不會哈哈大笑,再大的事情也隻是淡淡一說,從不會絮絮叨叨。那時候,毛澤東、周恩來經常把我爸爸叫去,對他的工作表示肯定。這在很多人看來是多大的事啊,我爸爸卻幾乎不提,他從心底裏覺得這沒什麽可驕傲的。
     
我一再說,我很佩服他們,我經常反思,自己能不能做到寵辱不驚?我後來去外地當兵,因為知識分子的家庭背景,入黨一拖再拖,當時非常鬱悶,但回家見到媽媽,立刻被她的淡定感染,也就簡單說了兩句。
     
我從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畢業後,幾年後回國,看到爹媽老了,家中牆皮掉落,已顯破敗。而從事音樂教育的妹妹已經定居美國,我知道我必須回來照顧父母,因為他們有任何困難都不會向組織提要求。
     
很多了解他們的人說,你的父母簡直是聖人。我說不隻是他們,他們那一代人都這樣,都很愛國,淡泊名利,一旦國家有需要,自己的一切全能放下。


     
4  19874月,錢學森、蔣英夫婦訪問德意誌聯邦共和國期間留影

   讀書是我們家的家風
   在今年4月中央音樂學院組織的我媽媽的追思會上,我曾說,爸爸媽媽走到一起後,發現彼此認同的地方就更多了:都有對文化的愛;都有對科學技術對今天社會發展重要性的認識;而且,對於教育、教育子女都有非常一致的做法。
     
他們自己非常優秀,但對孩子的分數從不苛求。我小時候的成績單並不漂亮,總有幾個4分,他們看了,隻是笑笑,從來不說,你再努把力,考個滿分。他們知道丟個一分半分很正常,硬讓孩子吭哧出個滿分來,太累。他們也沒有教育過我要多讀書,但我爸爸有空就念書,夏天沒空調,他一邊打著扇子一邊看。這一切我從小看在眼裏,小學二年級就認識幾百個漢字,天天抱著大部頭小說看,看不懂也硬看。媽媽去開家長會,老師說,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可以多買一些孩子願意看的書。媽媽回來高興地說,老師誇你愛讀書。後來我每次問她要零花錢,她都給得很痛快,有時候甚至還多給一些。她知道我不會亂花,所有的錢都拿來買書了。
     
我記得上初一那年,班主任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問,看看你的成績單,有什麽問題?我看了半天沒看出來。老師說,這就是你的問題,對自己要求不高,像你這個條件,應該消滅4分,全拿5分。
     
吃晚飯的時候,我跟爸爸說起這個事,他一句話沒說,嗬嗬一樂,走了。
     
盡管那年期末考試我真的全拿了5分,但覺得自己虧大發了,少讀多少課外書啊。
     
《十萬個為什麽》剛出版的時候,有一年暑假,爸爸說話了:一天看70頁,有不明白的就攢著,我有空你問我。
     
平時他們工作忙,沒有太多精力管孩子,難得這麽明確地提出要求,我像得了令一樣天天埋頭苦讀。頭一天看70頁還挺緊張,因為畢竟不是小說,一天要讀十幾、二十幾個問題,看懂還真不容易。但我硬著頭皮往下看。爸爸也不檢查,到周末難得有點時間,他會問,有什麽問題嗎?我趕緊把做了標記的問題提出來。
     
那時候讀書,不像今天這麽功利,既不是為了達到什麽目的,也不是為學習寫作方法,一切憑興趣,讀就讀了,天曉得有什麽用。爸爸媽媽都認為學問是一種積累,要持之以恒,不能功利不能著急,積累到一定份兒上,你不想讓它起作用都不成。我爸爸自己就是這麽學成的,他不是天才,從沒有跳過級。一年一年的書讀下來,直到念博士,所有的積累終於將他的創造性徹底打開。
     
最近10年,我一直參與建設錢學森圖書館。我從小喜歡理工科,大學學的是工科。但是圖書館建設會用到很多文科方麵的知識,包括外形設計,陳列大綱的擬定,解說員的解說詞,各種活動的發言稿……大家認為我還能勝任,而且很多跟我聊天的人也覺得我知道的比較多,這都是緣於當年讀課外書潛移默化的積累。
     
所以我對書始終有著很特別的感情。文革中停課鬧革命,很多同學一聽不念書了,燒的燒、撕的撕,把課本全毀了。我卻找了個旅行袋,把所有的書、作業、筆記裝了一大包,騎著自行車馱回了家。後來我還為此受到了同學們的批判,說我對書的感情這麽深,是受修正主義的毒害。
     
盡管我沒有當成大科學家,沒有當成像我媽媽那樣有名的教授,但父母給我的影響讓我一生受用。

   (來源:《中國婦女》作者:蘇容 2012-12-11)

http://lxyd.imech.ac.cn/info/detail.asp?infono=17332

********************************888888888777777777777777777777

Ref. 6,

戴世強

老科學家的婚姻愛情(3) 錢學森的故事

已有3403 次閱讀 2010-9-1505:34 |個人分類:名人紀實|係統分類:人物紀事|關鍵詞:錢學森蔣英科學家藝術家科學與藝術

著名科學家錢學森(19112009)與著名聲樂家蔣英(1919-)相伴著度過了62個春秋,他們的結合,是科學與藝術的珠聯璧合;他們的伉儷曲,人生難得幾回聞!

 

珠聯璧合琴瑟和諧的錢學森-蔣英伉儷

 

大家對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的科技貢獻已經比較熟悉,可能對他的家庭生活知之甚少,這裏僅就見聞所及稍作描述。

 

名門之後錢學森是吳越王錢鏐的後裔,父親錢均夫是民初有名的教育家,曾在臨時政府的教育部任職,家裏隻有錢學森這個獨子。蔣英也出身於名門望族,她的曾祖父是浙江海寧的一位大藏書家,父親蔣百裏是著名的軍事理論家,曾任保定軍官學校校長,一生精研兵法,兼通哲學、曆史、經濟、文化藝術,乃至佛經、書法,著述頗豐。家有“五朵金花”,老三蔣英有音樂天賦,是蔣家的“小天使”。錢、蔣兩家是世交。

 

青梅竹馬錢學森的母親章蘭娟特別喜歡蔣家三千金,勸說錢均夫去求告蔣百裏,讓蔣英做錢家的閨女。有軍人豪爽氣概的蔣百裏經不住錢氏夫婦三磨兩磨,應允忍痛割愛。於是,蔣英更名“錢學英”,成了錢學森的妹妹,兩人業餘愛好相同,都喜歡音樂、運動,因此,總是粘在一起,同唱《燕雙飛》,同作郊區遊,同放大風箏,同堆小雪人,兩小無猜,建立了真摯的感情。

 

勞燕分飛隨著年齒漸長,錢學森走上了探索科學技術的道路,而蔣英則鍾情於聲樂。到了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錢學森赴美留學,而蔣英則到歐洲專攻聲樂。兩人雖遠隔重洋,卻始終心心相印。戰爭風雲阻隔了他們的鴻雁傳情,這一分手竟是漫長的12年!

 

故國重逢轉眼到了1947年,錢學森已經成為頗有名氣的空氣動力學家、火箭專家,而蔣英經過在德國、瑞士、英國的著名音樂學府深造,在聲樂界已嶄露頭角。是年,錢學森回到上海探親,蔣英在一年前學成回國,也定居申城。錢學森在回國次日就去見英子妹妹。兩個年青人久別重逢,百感交集,相互暢敘別後衷腸。情到深處,蔣英主動提出:“為學森哥唱一曲《友誼地久天長》!”她坐在鋼琴前邊彈邊唱,優美動聽的歌聲縈繞梁間,也縈繞在錢學森心間,姑娘的深情,深深打動了這位大齡小夥。幼時若明若暗的情愫明朗化了!

 

曲折求婚錢學森回家後,急於向親人傾訴,因為那時母親已辭世,隻得向父親吐露心事:想要捅破窗戶紙,向蔣英求婚。錢均夫正好有同樣心思,滿心歡喜,取出了亡妻留下的當年用作陪嫁的一副珍珠耳環,交給愛子,讓他做求婚時的定情信物。過了幾天,恰逢七月初七乞巧節,錢學森上門求婚,言辭熱忱懇切。而矜持的姑娘的回答卻是:“這樣的大事,我需要一些時間考慮,今天,我不能回答,請你原諒!”但是,錢學森分明看到了她眼睛裏流露出來的摯愛與溫柔,並未氣餒。三天之後再次造訪蔣府,這回他用科學家的直率與明確的表述方式問道:“英子,怎麽樣,想好了嗎?咱們結婚吧!”蔣英忍俊不禁,爽朗大笑。姑娘終於接受了求婚。錢學森把外婆、媽媽傳下來的珍珠耳環給了蔣英。

 

喜結連理五天之後(1947831日,陰曆七月十五),兩位青年在上海國際飯店二樓大廳舉辦了隆重簡潔的婚禮(注:婚禮地點有新說,待改)。婚禮上,新娘舒展歌喉,為賓客演唱了當時風靡一時的電影《馬路天使》的插曲,立即贏得了“賽周璿”的美名。在甜蜜的新婚之夜,新娘透露了她差一點被“橫刀奪愛”的秘密:她手裏有一封意大利歌劇院發來的邀請信,請她前去擔任主演,待遇優厚,美好的前程在向她招手。但是,蔣英為她心儀已久的心上人,暫時放棄了自己的事業,隨錢學森赴美,過了八年相夫教子的生活。

 

琴瑟和諧錢學森一回到美國,西爾斯、馬勃(“大理石”)等一群好友紛紛湧到他家,參加他們的家庭party。他們知道了蔣英是女高音歌唱家後,就請她唱歌,蔣英連唱五曲,在和唱聲中的最後一曲《耶利亞》使聽者如癡如醉。結婚使得向以嚴肅嚴厲著稱的Caltech教授錢學森發生了細微變化,連他的導師馮卡門也高興地說:“錢現在變了一個人,英真是個可愛的姑娘,錢完全被她迷住了。”有一位專欄作家這樣寫道:“英的笑意始終浮現在麵龐上,她說話注意語感,和風細雨般親切溫柔,每句話都像長了腳似的向你走來。她時常為錢幽默而滑稽的語言發笑,笑得很開心,很可愛。那甜甜的笑聲,不時透出女高音歌唱家特有的那種靈氣來。錢欣賞著她的笑聲,像是很得意,錢捕捉到了她那漂亮脫俗的氣質。”不久之後,他們的兒女永剛、永真相繼降世,這個小世界裏充滿著笑聲和歌聲。

 

共度患難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個幸福小家庭突遭厄運。在他們婚後第三年,美國當局大肆推行麥卡錫主義,掀起一股反共浪潮,使得錢學森陷入長達五年之久的冤案。他被懷疑為共產黨員、危險分子,195097日,錢學森鋃鐺入獄,遭單獨監禁。麵對這飛來橫禍,產後不久的蔣英震驚之餘依然鎮定自若,立即告知Caltech校方和錢的朋友們,大力展開營救活動。大學的校長親自到華盛頓為錢學森說理;錢的導師馮卡門不斷為他的愛徒大聲疾呼,伸張正義;蔣英請來“大理石”先生的太太代她照料孩子,她與“大理石”先生等人四處奔波,為錢學森辯誣,一起去延請辯護律師;幾經努力,她被允許前往探監,看到憔悴的丈夫體重驟降(減輕了30磅),且已失去語言能力,蔣英不禁悲憤交加。她堅定地對錢學森說:“你放心,該辦的事情我都在辦。”錢學森會意地點點頭。經過加州理工學院的朋友們的抗議和多方努力,錢學森獲準被保釋,但保釋金是一萬五千元(在當時是個不小的數字),多虧朋友們的自發募捐,才湊夠此數。

出獄之後,錢學森仍處於受軟禁狀態,每月必須向移民局匯報,FBI的密探像蒼蠅一樣盯著他。其間,曾多次遭到無理審訊或詢問,錢學森總是大義凜然,嚴加駁斥,使得那些小醜理屈詞窮,手足無措。他被迫遠離原先的科研方向,做了數學教授,轉而研究工程控製論和物理力學。錢學森那時的憤慨和壓抑的心情可以想見。蔣英就成了他最可靠的後盾,把家庭經營得更加溫馨。為了避免連累別人,他們善意地婉拒了朋友的來訪(除了經常不期而至的可敬可愛的老頭馮卡門,他始終堅定地站在錢學森一邊);為了免於節外生枝,蔣英辭退了保姆,謝絕了一切社會活動,承擔起全部家務;為了躲開FBI密探注意,她把沙發搬進了衛生間,為錢學森布置了“絕密”的優裕的科研環境;他們摸清了密探的窺伺規律,每天清晨在屋後草地悠閑地散步,以便盡可能緩解錢學森心頭的憤懣和重壓。蔣英給了錢學森先生和風細雨般的關懷和溫暖。正如40多年後錢先生所說:“美國政府對我進行迫害的這五年間……蔣英同誌是做了巨大犧牲的,這一點,我絕不能忘!”

就在遭受軟禁期間,錢學森完成了《星際航行概論》和《物理力學講義》這兩本名著的初稿,寫出了《Poincare-Lighthill-Kuo方法》這樣的名篇。他們在等待著突出重圍,撥開雲霧見天日!

 

跳出樊籠錢學森夫婦在艱難的處境下攜手度過了五年。19555月,他們從當地的一張華人報紙上讀到了國內歡慶五一節的新聞,驚喜地發現錢學森的世伯陳叔通先生與國家領導人一起在天安門檢閱遊行隊伍。兩人懷著激動的心情,商議了通過陳叔通先生營救他們回國的妙計,連夜寫了給陳先生的信,情真意切地表示:“無一日、一時、一刻不思歸祖國,參加偉大的建設高潮”,“心急如火,唯恐錯過機會”。信寫成後,由於有密探監控,一時無法投遞。到了6月,錢學森夫婦決定破釜沉舟,采取行動,他們帶著書信,到了附近的一家小咖啡館,錢學森在門口與特務周旋,蔣英溜進咖啡館,把給陳叔通先生的信夾在給她在比利時的妹妹蔣華的家信中,投進了郵筒。沒有多久,此信輾轉到了周恩來總理手中。

195581日,中美大使級會談在日內瓦開始。周總理指示我方談判代表王炳南大使以錢學森的信為依據,與美方交涉。一開始,美方大使約翰遜還矢口否認美國扣留中國公民的事實,王大使當場宣讀此信,約翰遜立即啞口無言了。會後,約翰遜請示美國國務院和當時的總統艾森豪維爾,後者的一句:“讓他回去吧!”使得錢學森夫婦終於跳出樊籠,回到了他們日思夜想的祖國。

 

比翼雙飛跳出樊籠的雙飛鳥在祖國的天空裏自由翱翔了。錢學森先生一頭紮進了力學的研究和開拓工作,與周培源、錢偉長和郭永懷一起成了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四位奠基人之一;不久之後,他成了我國“兩彈一星”國防尖端事業的學術帶頭人。關於他這方麵的事跡多有報道,這裏略過不提。蔣英立即到中央實驗歌劇院擔任獨唱演員和聲樂教員,在我國城鄉的舞台上不時響起了她的天籟之音。1959年,中央音樂學院從天津遷京,蔣英受聘任教,迄今恰好50載。從此,她潛心聲樂教育,培養出一批蜚聲海內外的歌唱家,例如,吳雁澤、張汝鈞、傅海靜、祝愛蘭、薑泳……。她德藝雙馨,在行內威望極高。有意思的是:在我們科技界,一般都說蔣英是錢學森的夫人(盡管蔣英不喜歡“錢學森夫人”這一稱謂);而在音樂界,人們則說,錢學森是蔣英的先生;蔣英教授則強調:“我自己就是藝術家、聲樂教授。”

這位聲樂教授治家有方。她在飲食起居方麵把錢先生照顧得無微不至,井井有條,家庭生活簡樸、安寧、溫馨。他們不願搬到什麽“部長樓”、“將軍樓”,幾十年來一直住在一幢紅磚舊樓裏。她把一雙兒女教育得很好。錢學森先生九十壽誕的學術報告會上,我見到了他們的兒子錢永剛,活脫脫是我當年見到錢先生時候的那般模樣,而且一看就覺得他品行方正。

晚年的錢學森先生須臾離不開蔣英。有一次蔣英的心髒出了問題,會診時國防科工委來了兩位少將,部隊這樣重視的理由是:“老太太如果不行了,老頭兒也就完了……。”蒼天有眼,蔣英教授度過了難關,這對耄耋之年的伉儷繼續譜寫動人的雙飛曲,直至20091031日。

 

珠聯璧合他們都是祖國的驕傲:一位是科技界的巨子,另一位是聲樂界的名人。一對佳侶一世情緣,心心相印水乳交融,這來自他們彼此的深刻理解。錢學森先生酷愛音樂,上大學時就是校樂隊的小號手,對聲樂家妻子的才華和成就有透徹的認同。1991年,在國務院、中央軍委給錢學森先生授獎的大會上,他深情地說:“蔣英是幹什麽的?她是女高音歌唱家,而且是專門唱最深刻的德國古典藝術歌曲。正是她給我介紹了這些音樂藝術,這些藝術裏所包含的詩情畫意和對於人生的理解,使得我豐富了對世界的認識,學會了藝術的廣闊思維方法。或者說,正因為我受到這些藝術方麵的熏陶,所以我才能避免死心眼,避免機械唯物論,想問題能夠更寬一點,活一點,在這一點上我也要感謝我的愛人蔣英同誌。”這就是一位大科學家對一位大藝術家的深刻評價和理解,從中足見蔣英的藝術的魅力。科學中的藝術,藝術中的科學,可謂珠聯璧合。

 

還是那句話:錢學森-蔣英所譜寫的絕妙的伉儷曲,人生難得幾回聞!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

塗元季:人民科學家錢學森,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

 

附記:寫出此文初稿時,錢學森先生還健在;此次重發時,錢先生已駕鶴西去,不勝感慨。謹以此文紀念錢學森先生。

 

寫於2009727

修改於2010915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99530.html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3167.html

***************************8888888888888888888888777777777777777777777

Ref. #7:

戴世強

科學家風采(5)智者杯茶解難題——二記錢學森 http://blog.sciencenet.cn/static/image/blog/recommendico.gif精選

已有3689 次閱讀 2010-9-1505:55 |個人分類:名人紀實|係統分類:人物紀事|關鍵詞:錢學森鍋爐流固耦合共振科學方法論

幼時我讀《三國》,看到關雲長杯酒斬華雄那段,對關公不禁佩服之至。這裏講一個錢學森杯茶解難題的故事,是我親耳聽到錢先生講述的。

1963年春天,中科院力學所開全所大會,聽錢學森所長講話,主要談治學和科研。可惜當時的筆記找不到了,隻記住其中的點滴。

錢學森先生首先介紹了他的治學經曆。他說,他一輩子改了六次行,大學裏是學火車頭的(機車車輛專業),到了美國,轉行搞航空航天,研究空氣動力學和火箭發動機原理;在被美國佬限製人身自由後,隻能做基礎研究,搞過工程控製論、星際航行;回國前後又研究了物理力學;再後來由於工作需要,又在做係統科學和係統工程研究。他在改行中的體會是:一要有紮實的數理力學基礎,二要理論聯係實際,對麵臨的社會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對研究的問題有深入的洞察力,這樣才能有所作為。

說起用力學解決實際問題時,他給大家講了一件發生在講話前不久的事情。那時,我國幫助越南建造一個發電廠,製造了一個大鍋爐,誰知在試運行時碰到了障礙。鍋爐裏的水沸騰的時候,爐體發生了激烈的振動,聲音很響。援越工程師們盡管想了種種措施進行改進,但鍋爐一運行,依然振動、噪聲強烈。他們聽說北京中科院力學所有振動專家,就專門跑來求教,希望盡早幫他們解決難題。正好那時所裏有一位剛從海外歸來的年青學者,專學振動分析,所領導就讓他解決這個問題。這位學者拿著鍋爐圖紙,反複審視它的結構,關起門來進行結構振動分析,琢磨了十天仍然束手無策,把回京匯報的工程師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萬般無奈之下,隻好向錢學森所長求援。

錢學森先生把工程師們請到他的辦公室,聽他們講述鍋爐振動時的詳細情況,錢先生不時發問,仔細了解爐內的水沸騰的狀況和振動的周期和頻率。也就那麽喝一杯茶的功夫,問題就有了答案。錢先生說,這是流-固耦合運動激發的共振!沸騰的水產生的振動,其頻率正好與爐體結構的固有頻率相同,必定誘發共振!他還馬上開出藥方”——對鍋爐的上部結構稍加改變,同時適當加厚鍋爐的襯壁,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工程師們趕緊回去試驗,鍋爐改裝後,振動銷聲斂跡!

講完這個實例,錢先生告訴大家,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就是要學會機敏地抓住問題的要害,要做到這樣,就要有知識的積累和開闊的思路。最近我在讀馮·卡門自傳時,看到了類似的故事:錢學森1940年代在Caltech的火箭小組裏為了解決液態燃料火箭穩定性問題時,不就采用了改進燃燒室襯壁的辦法嗎?(見2009-2-19的樂乎博文——“自殺俱樂部的故事)。原來,不同的問題是有共性的!

事情過去了近46年,錢學森先生講的這一事例我始終未曾忘懷。這個錢學森杯茶解難題的小故事可以給我們不少啟迪。

 

寫於2009310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60710.html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3170.html

**************8777777777777777777

Ref. #8:

作者:丘成桐 來源:光明日報 發布時間:2013-10-14 13:03:20

選擇字號:  


 

 

丘成桐:對引進科學人才的幾點想法


 

 
 

中國要在2020年成為人才大國必須要走兩條道路,一是培養人才,二是引進人才。這裏我說的培養人才乃是培養一流人才,就是所謂領軍的人才,畢竟有軍而無將,不能成為科技大國。但是直至目前,中國在培養人才方麵采取的態度,一般來說重點在於講求公平,因此極難冒出極為傑出的人才。中學生的目標一切以高考為主,選拔人才以考試為主要指標,在大學的教育也受到影響,高考狀元或奧數金牌得主,自以為學業有成,不讀考試以外的有意義的文獻,很難成長。因此要培養一些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學生實在難乎其難。即使傑出青年的獎狀和院士的選舉都由自己填申請表,沒有尊重學術的意思。而且過多的獎項,包括院士的評選造成了許多不良風氣。

 

其實培養人才和引進人才息息相關,不可分開而論,“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不亦樂乎”。即使第一流的教授,沒有第一流的學生,一般來說這個學者的研究成果亦會逐漸落伍。這就是世界上的名校都激烈地爭取一流好學生的重要原因。這裏談談我個人的一個經驗。我從前在普林斯頓的高等研究所做教授,那是公認的一流科研中心,也是愛因斯坦晚年長駐的地方。但是我始終覺得沒有辦法跟大量出色的年輕人一起工作是一件遺憾的事,所以最後我還是離開了高等研究所。

 

現在我在哈佛大學數學係做係主任,不斷有其他大學的數學係想聘請我們的教授,但結果這些教授都留在我們係裏。其原因不在於我們能夠提供更豐厚的薪酬,而在於我們有最好的學生和年輕的學者一起工作。教授們留在本係教書,一方麵他們的研究做得更為起勁,因為年輕有為的學生往往比教授們更有想法,更有衝勁;一方麵他們可以影響下一代的傑出學者,使他們的學問和精神流傳下去。

 

所以中國要引進人才,要成為人才大國,首要的事情乃是培養拔尖的學生,從中學起。

 

中國和美國在研究和培養人才方麵的主要分歧在於:一些國內政府和學術界的官員注意力集中在少數年長的領袖身上,他們可能是院士,可能是政府官員,至於他們是否在學術的最前沿則不見得重要。美國學術界則唯才是用,幾乎所有精力集中在提拔和尊崇年輕學者身上。

 

1、中國從古到今都注重引進人才或者發掘人才的問題,君主的賢明大致上與人才的有效起用有直接關係。

 

從前堯舜禪讓,西周用薑尚,秦用百裏奚、商鞅、李斯,西漢用蕭何、張良,唐用魏征、姚崇、宋璟等都與重視人才、起用人才有關。

 

曆代政府有不同起用人才的辦法,隋唐科舉取士的方法影響至今,以考試為主的方法有其公平性,但也磨滅了最有創意的人才。

 

我們來看在科舉取士以前幾次求賢令。

 

高祖求賢詔:

 

……今天下賢者智能,豈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進……賢士大夫有肯從我遊者,吾能尊顯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禦史大夫昌下相國,相國酂侯下諸侯王,禦史中執法下郡守,其有意稱明德者,必身勸,為之駕,遣詣相國府,署行義年,有而弗言,覺,免。年老癃病,勿遣。

 

武帝求茂材異等詔:

 

葢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踶而致千裏,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禦之而已。

 

曹操則有求賢令:

 

*建安十五年下求賢令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嚐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建安十九年下求賢令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邪?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

 

*建安二十二年下求賢令

 

昔伊摯、傅說出於賤人,管仲,桓公賊也,皆用之以興。蕭何、曹參,縣吏也,韓信、陳平負汙辱之名,有見笑之恥,卒能成就王業,聲著千載。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敵力戰;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負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備舉所知,勿有所遺!

 

漢高祖求士,講求有道德和有能力。從自己到地方官吏都極為尊重這些賢士,但他也不勉強年紀過高的人出仕。漢武帝比較注重能力,但卻認為需要規範這些人才。諸葛亮前出師表說:“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先漢取士以道德為準,得以長治久安。而先漢文化科技發達,集兩周先秦之大成,蔚為大觀。兩漢四百多年可說是世界史上值得稱道的一段曆史。到曹魏則急功近利,隻求有能力而不講究品行,導致司馬氏篡魏,魏晉南北朝士風不振,國力不強。

 

大抵上,國家興起,需有能人,至於長治久安,非講求道德文章不可。科技以基本科學為基礎,而基本科學的發展乃是百年大計,不可不計較做學問和做人的態度。

 

2、中國引進人才,取士的方法不宜急功近利,不擇手段。

 

當今不少學校官員,為了講求政績,以非常手段聘請學者。這些學者,早年或許稍有名氣,但往往學業每況愈下,而又處處兼職,求田問舍,無論對研究對教育都是一個負累。反過來說,年輕有為,尚未成名的學者往往不受重視,與這些引進的學者薪酬相差十倍以上,使人灰心。

 

其實不少學校領導很了解這些兼職的院士和海外引進的學者在學校隻參加極為短暫的研究,但學校聘請這些學者後,往往可以從中獲利,一起獲得國家大的研究項目,所以很難不采取高薪聘請這些學者的手段。這種利益關係與中國評審製度的不健全有密切關係,因為教育部或媒體評判大學的好壞往往以聘請多少名學者為重要標準,並不太講究他們對學校,對培養學生,對研究的貢獻。況且學校官員需要良好的政績,短期內引進名學者對他們的前途大有好處,至於長遠的影響,則非他們所重視了。

 

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十多年來中國數學界未能成功地大量引進有用的人才,與學校在聘請學者時沒有正名有絕大關係。

 

我個人認為,引進人才不宜隻限於華裔學者,其實不少外國學者對中國興趣極大,雖然仍有不少問題存在,但國外一流學者願意來華兩三個月教導傑出學生的意向逐漸增加,而他們要求不多,人事關係也比較簡單。海外教授往往認為培育英才是學者的責任。他們也著實培養了不少傑出的年輕學者。舉例來說,清華大學聘請了一批法國學者,每年教學兩個月到三個月,效果極佳,已經培養出了一批傑出的年輕數論學家。

 

假使名校將用於兼職院士和海外學者的薪酬用在年輕有為的中國學者身上,並鼓勵國內年輕學者和學生成長,在2020年前成為數學的人才大國是可以成功的。

 

3、如何鼓勵年輕學者有誌氣,做一些有益人類的工作,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我們必須鼓勵學者培養高尚的情操,才可以移風易俗,單用諾貝爾獎或菲爾茨獎來鼓勵學者是不夠的。

 

據說傑出的中國建築學家梁思成問他的父親梁啟超:姚崇、宋璟與杜甫、李白,孰為重要。他父親說,前者領導並影響了唐代數十年的政治文化,後者則代表了整個中國文化的重要部分,曆久不衰,這是值得我們學者深思的。

 

現在我談談多年來我在中國培養人才的經驗。這些經驗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希望為大家提供一些借鑒,把人才培養和引進工作做得更好。

 

1979年時,華羅庚教授邀請我到科學院數學所訪問,1980年我參加我的導師陳省身教授在北京主持的國際幾何大會。“文革”剛過,一群中年的數學家興致勃勃地預備重振“文革”前中國數學的雄風,當時出名的工作有陳景潤,楊樂和張廣厚的名著。我也花了不少工夫,將我當時正在考慮的幾何上一些重要問題率先引進國內,希望國內數學家一同來研究這些問題。當時確也引起了國內同行的關注,數學所的王光寅教授和他的一位女學生在我提出的某個問題上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但沒有料到的是,王教授的另一位學生對此不滿,並挑起了北京大學極少數人和科學院的不和,可以說是中國科學界的不幸。這種因為嫉妒而引起的爭執,在資源缺乏時,來得特別嚴重。舉例來說,王光寅教授這樣一位優秀的學者,竟因上述的爭執而退出學術界。

 

中國各個高等研究機構的互相爭執造成中國科研的重大損失,大家都不願意承認的一點就是:這種爭執的起源大部分可以追溯到既得利益和未得利益的學者之爭,庸才和有才幹的學者之爭,或者為維護某些團體利益之爭,這種爭執罔顧國家利益,罔顧年輕學子的前途,使人痛心。

 

在這些不良爭執的背景下,年輕有為的學者不願全職回國服務,即使回國,也不可能找到一個清靜的場所全心去做研究,去培養年輕學生,結果是他們寧願留在美國。為了保留他們的退路,大部分的學者不願放棄在美國艱苦得來的終身職位。

 

我在1995年時得到我的朋友陳啟宗和陳樂宗先生的支持,在路甬祥院長的帶領下,和楊樂教授一同創辦晨興數學所,就是為了打破這種局麵。我們首先舉辦了一個完全開放式的研究所,邀請全國高校有能力的學者和有才華的年輕博士後一同在中心做研究。每年有多個方向的研究團隊帶領,聘請海外專家來講學,很多年輕學者得益不少,回到自己的單位繼續他們的研究,這種方法沒有抵觸高校的利益,大家都樂意參加。但是國內某些院士的無知和獨斷專行還是阻礙了尖端學問的發展,年輕學者不能發揮他們的優勢。在1997年時,我的朋友漢密爾頓先生在Ricci流研究中已經開始有大成,我知道這個工作影響會很大,將會解決數學難題龐卡萊猜想。所以在所裏建議大家集中精力研究Ricci流,年輕人都興致勃勃,當時王光寅教授的那位學生已經做了院士,卻極力阻止讓年輕人去做這方麵的工作,理由是他自己看不懂這些文章,要出論文會有困難。最後隻有朱熹平回到中山大學繼續努力。而俄國人佩雷爾曼在5年後在龐卡萊猜想這個問題上得到重要的成果。亦可見院士在年輕人麵前的威力。這種事情在美國難以發生,卻在中國某些院士的霸道之下不斷地出現。

 

10年前,我希望能夠把大量地訓練本科生作為人才梯隊的基礎。因此在浙江大學成立了數學中心,我將我的一位傑出的學生劉克峰引薦到浙江大學數學係來幫忙。8年來辛苦經營,不但舉辦了一連串的重要學術活動,最重要的是我們培養了一大批年輕學者。博士畢業生中有被哈佛大學聘為助理教授的。其他中國名校中還沒有出現過這種傑出博士生。在我們培養的本科生裏,傑出的也實在不少,他們到世界各地名校深造,有數十位之多。除中國的名校外,包括哈佛、普林斯頓、斯坦福、耶魯、柏克萊、加大洛杉磯分校、哥倫比亞、芝加哥、杜克、威斯康辛、密歇根、牛津等等。

 

清華大學的領導非常開明,我與他們的合作非常愉快。在短期內,不但學生程度大幅提升,由於經費比較自主,我們也已經成功地引進了幾位全職的年輕有為的學者。我們希望他們能夠專心致誌,集中精力做大學問。引進人才,應該以學術的成就為主要吸引力,在住房薪酬的基本條件解決後,一切都以學問為主,則不愁不能短期內湧現出第一流的學者。(丘成桐,國際著名數學大師;現任哈佛大學講座教授,《微分幾何》雜誌主編。)

 

更多閱讀

 

專訪丘成桐:內地高材生帶動香港研究氣氛

 

丘成桐香港中文大學演講:如何成就科學大師

 

丘成桐:中國科技一流成果太少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係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0/283744.shtm

**********************888888888888888888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Ref. #9

蒲蟄龍:南方一條龍一生以蟲治蟲(組圖)

·        正文

·        我來說兩句(0人參與)

2011年10月13日10:55

來源:人民網http://photocdn.sohu.com/20061227/Img247292527.gif

·        複製鏈接

·        打印

·         


 

 


蒲蟄龍教授(中)在順德沙深蔗地調查。

 


1947年11月7日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

 


蒲蟄龍酷愛拉小提琴。

  蒲蟄龍,一個少有人涉足的昆蟲學領域孜孜不倦的研究者,有外國友人稱其“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和教育家,更像一位風度翩翩的外交家”。

一生在科教界獲獎無數,然而說起最喜歡的獎項,卻是一張音樂家協會頒發的紀念獎“您從事音樂逾四十年,為祖國音樂事業做出貢獻,特發榮譽證書,以資紀念。”

臨去世都沒有留下任何遺囑,可幾十年撰寫的100多篇學術論文自己卻一篇不落地完好保存著。

作為一名昆蟲學家,他沒有埋首故紙堆、關起門來搞昆蟲分類研究,卻耗費了近一生的時間和精力到農村下稻田、果園搞起實地昆蟲研究。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為國內早期的昆蟲生態領域培養了一大批人才,這句話他常掛嘴邊:當教師的,一定要設法讓學生超越自己,否則,國家的科學技術就不可能向前發展。

本期“世紀廣東學人”,我們走近著名昆蟲學家、中山大學昆蟲學研究所前所長蒲蟄龍,跟隨他的足跡,了解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生物防治的新成績、農業的新發展。

明遠誌

練“昆蟲分類”之功

壯“科學救國”之誌

1912年8月1日,蒲蟄龍出生於雲南,這片彩雲之南的土地,鍾靈毓秀,人傑地靈,見證了蒲蟄龍的幼年歲月。

因父親頻繁調動工作,童年時沒有固定的小學入讀,飽學經史子集兼精通醫術的父親,成了蒲蟄龍最好的啟蒙老師。父親蒲春榆是清朝秀才,時任地方文職官員,後又考取了中醫行醫資格證。一心望子成龍的父親希望蒲蟄龍繼承醫學衣缽,終未能如願。然而正如蒲蟄龍養女鍾鳳儀所說,蒲蟄龍一生專注於生物防治方麵的研究,而其父又是傳統中醫出身,“這一點,很難說與其父學醫的基礎毫無關聯。生物防治講究一種農業生態、農田害蟲益蟲的平衡,中醫是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也要講究陰陽二氣的平衡。”

蒲蟄龍上大學時選擇了昆蟲學科作為主攻方向,他深為當時中國農村的貧窮、農業生產的落後而痛心疾首,便萌發了要為中國農業改造和發展,為農民的幸福做點實際貢獻的信念。

大學四年,蒲蟄龍開始運用所學的昆蟲學理論知識,參與到野外觀察和實驗活動中去。針對廣東各地不少鬆林由於鬆毛蟲為害致枯死的情況,他親自到林區找來鬆毛蟲在學校喂養,在當時實驗設備簡陋的艱難條件下,鍥而不舍地觀察鬆毛蟲的形態結構、生活規律和生命過程,摸索防治鬆毛蟲的有效方法。大學畢業時,他經過實地研究後寫下的論文《鬆毛蟲形態、解剖、組織及生活史的研究》被稱為“廣東乃至全國首篇較全麵論述和防治鬆毛蟲的理論依據的重要文獻。”為此,大學畢業時,蒲蟄龍獲得了中山大學農學院頒發的“畢業論文獎”和“優秀成績獎”,這在當年的農學院是絕無僅有的。

蒲蟄龍後又師從燕京大學著名昆蟲學家胡經甫教授,研習了不少生物學基礎理論。1937年夏,蒲蟄龍完成碩士畢業論文,但尚未答辯,就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日寇的鐵蹄踏進了北平,學校解散了。蒲蟄龍懷著惆悵的心情告別京城,回到中山大學農學院任教。

之後廣州淪陷,中山大學緊急疏散。祖國山河破碎,民族苦難深重,顛沛流離的生活更加堅定了他“科學救國”的誌向。1939年秋,中山大學在大後方雲南澂江複學,已是農學院副教授的蒲蟄龍很快投入教學科研生活中。在這裏開始了他有生以來的第一次用微生物細菌防治蔬菜害蟲菜青蟲的試驗,實驗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在舊中國,昆蟲研究的家底相當薄弱,國內估計有昆蟲15萬種,但已鑒定的隻有2萬種,而且93%以上還是外國人作鑒定分類的,我國搞昆蟲分類的不足10人。作為一名昆蟲學領域的研究者,蒲蟄龍深感責任重大,可囿於當時動蕩的時局以及艱難的學術研究環境,蒲蟄龍感覺到心有餘而力不足。為此,他決計赴海外繼續深造。

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求學期間,蒲蟄龍師從著名昆蟲分類學家米卡爾教授,從事昆蟲分類研究,1949年秋獲明尼蘇達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其妻利翠英同獲碩士學位。聽聞新中國成立的消息,蒲蟄龍謝絕親朋好友的挽留,放棄國外優越條件,攜妻子踏上歸程。

言傳莫過身教。在這一點上,養女鍾鳳儀深受影響,“愛國方麵,他把自己的國家,自己熱愛的這片土地、家園看得比在國外的任何優越條件都更重要。他希望用自己所學到的昆蟲學知識來改變中國農業落後的狀況,這是他最大的心願。”

可舊中國遺留下來的經濟千瘡百孔、一窮二白,農業基礎十分薄弱,長期以來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蟲災嚴重時,農民們除了用原始的方法捉蟲外隻能聽天由命,時任中山大學昆蟲學教授的蒲蟄龍憂心如焚。

隨其做了幾十年教研工作的古德祥教授回憶說,當時蒲蟄龍已是國內聲譽鵲起的昆蟲分類學權威,他隻要專心坐在實驗室裏駕輕就熟地做他的昆蟲分類研究就可以,“然而,麵對農民期待的目光,想到自己科學報國的宏願,他還是把昆蟲分類學知識運用到"以蟲治蟲"的生物防治實際上來,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科學實驗一定要和生產實際緊密聯係,如果在實驗室裏搞科研,得出成果不投入實際生產應用,那隻是紙上談兵。這不是我們科學工作者要走的路。”這是蒲蟄龍常掛嘴邊的一句話。

敬事業

新中國推廣生物防治第一人

上世紀50年代,蟲害是影響我國農林業生產的主要問題之一。廣東作為甘蔗種植大省,種植的大量甘蔗深受甘蔗螟蟲(俗稱鑽心蟲)危害。甘蔗螟蟲的“天敵”之一是赤眼蜂,自然界的赤眼蜂不多,而且不聽從人們的指揮,於是,人工繁殖赤眼蜂,“教”赤眼蜂像孫悟空那樣鑽進害蟲肚子裏殲滅害蟲,是擺在蒲蟄龍等當時的昆蟲學研究者麵前的大問題。1950年,蒲蟄龍開始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蟲的實驗。

據古德祥回憶,當時在順德縣做實地研究時,開始仍沿用美蘇等國以往的試驗模式,即用小卵麥蛾繁殖赤眼蜂,但是效果很不理想,繁殖出來的赤眼蜂體弱、雄性多,壽命短,而且一個卵隻能繁殖一頭蜂,經過反複試驗發現,用蓖麻蠶卵,一隻卵可繁殖30多頭蜂,開創了大卵繁蜂之路。於是,大量繁殖赤眼蜂在各地蔗田釋放,治蟲效果不錯。

回想起當時的情形,有個故事至今令古德祥難以忘懷:當時人們聽說“蜂”,想像中的都是如蜜蜂或比蜜蜂更大的胡蜂、熊蜂,而赤眼蜂隻比人的頭發絲大一點,許多人都不相信這麽小的蜂能治蟲。“但一次強台風過後,普通的蔗地,甘蔗莖和節間受蔗螟的危害,台風一吹都斷了,倒了,連蔗種都沒有了。然而,放赤眼蜂的蔗田,甘蔗完好,這是由於赤眼蜂寄生了蔗螟卵,吃掉了卵中的營養,繁殖了蜂的後代,而蔗螟的幼蟲出不來,甘蔗免遭蟲害的緣故。這回蔗農相信小小的赤眼蜂治蟲的威力了,願意用赤眼蜂來防治螟蟲。”

1958年廣東省順德縣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赤眼蜂站以防治蔗螟。此後,廣東的中山、陽江、遂溪等縣也陸續辦起了20多個赤眼蜂站,並在廣西、福建、湖南、四川等地得到推廣。

用大寄生卵繁殖赤眼蜂在國內國外都是首創。值得一提的是,曾對我國實行經濟封鎖的某些西方大國,此刻由於利用赤眼蜂防治蟲害的試驗屢遭挫折而陷入低穀,而我國則從南到北迅速發展,赤眼蜂被廣泛應用於防治農林果蔬等多種作物害蟲,成為眾多害蟲的克星。

首開我國生物環保之先河,蒲蟄龍成為新中國推廣生物防治的第一人。直到今天,在我國利用赤眼蜂防治農業、森林害蟲,仍是一種重要的方法。這項研究成果在1979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文革”時期,學校停課,蒲蟄龍夫婦下到“五七幹校”,繼續深入田間地頭搞研究。慶幸的是,蒲蟄龍個人並未受到過多的責難,這在當年的弟子、現中大生科院教授龐義看來,“他是一名很純粹的科學家,一直都在切切實實地為人民辦事,解決實際問題。”

到1976年全國科學和教育工作者會議召開後,逐漸恢複教學、科研各項工作。“當時開完這個會議以後,父親回家後很興奮,拿了一卷長長的照片,是全國科學大會的照片,說"這回鄧小平說做我們的後勤部長,這才是科學家的春天。"鍾鳳儀回憶說。看到了祖國繁榮希望的蒲蟄龍當即寫下摘自郭沫若的一句詩:“春桃一片花如海,千樹萬樹迎風開,人從花底雙雙來。”

1972年冬,蒲蟄龍家裏來了兩位不速之客,他們來自廣東重要產糧區之一的四會縣大沙公社,那裏由於水稻蟲害嚴重,請求蒲蟄龍為其出謀獻策。

據當時陪同工作的弟子回憶,這個產糧區過去對水稻蟲害的防治主要靠化學農藥,那時每一造水稻均增加了農藥的投放量,但是害蟲卻越來越猖獗,“當時在國內外,尚沒有成功解決這一難題的先例,同行們為蒲先生擔心,怕搞不好會影響蒲老的"一世英名",然而,蒲老卻毫不猶豫地作出決定,一定要攻下這一難題。”

他們選取了安二大隊24畝蟲害嚴重的稻田,開始“以菌治蟲”、“以蟲(赤眼蜂)治蟲”和保護田間自然天敵的試驗。期間為防治三化螟,蒲蟄龍根據三化螟的發生規律,從降低越冬蟲源入手,提出每年驚蟄,最遲在3月15日前,提早灌水,犁耙漚田,消滅在禾頭越冬尚未羽化的三化螟,在大沙6萬畝水田,漚田70%~80%,天旱年也能漚田50%,果然,第一代三化螟發生量明顯減少,不用防治,第二代三化螟可不治,或局部挑治,第三代發生於晚稻秧地,秧地麵積小,用些農藥防治,發生在晚稻大田的第四代,就不需要防治了,這樣就解決了三化螟的危害。

經過幾年的研究、試驗,蒲蟄龍及同事們總結了一套以發揮害蟲天敵作用為主,包括以蟲治蟲、以菌治蟲、養鴨除蟲、農業技術防治、合理施用化學農藥的水稻害蟲綜合防治的有效方法。之後,盡管鄰近的農田蟲害較為嚴重,而大沙公社內的6萬畝稻田的蟲害卻較輕微。

原四會市副市長、當時的大沙鎮領導麥寶祥當年的日記裏有這麽一段記載:1975年8月27日,美國代表團來到大沙,一下車,代表即散開跑進田間,有的取昆蟲標本,有的用錄音機收錄小鴨在田間的聲音,有的用照相機拍小鴨除蟲和田間試驗牌。臨走前,團長戈登·蓋耶在田頭滿臉笑容地對蒲教授說:“你們在治蟲上做了大量工作,給我們很大啟蒙。”

在其它害蟲生物防治,如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椿象、引進澳洲瓢蟲防治吹綿蚧、引進孟氏隱唇瓢蟲防治粉蚧、總結和繼承中國古代的生物防治黃猄蟻防治柑橘害蟲、發現和利用鬆毛蟲質型多角體病毒防治鬆毛蟲、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殺蟲劑試生產等方麵,蒲蟄龍都做了大量的研究,為農業、林業生產解決了諸多實際問題。美國同仁譽稱其為“南中國的生物防治之父”。

“生物防治造福人類”是蒲蟄龍為第六屆全國殺蟲微生物學術討論會寫的題詞,也是其畢生的心血事業所在。如今,在蒲蟄龍教授創建的生物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裏,他的弟子們,繼續開展生物防治和綜合防治研究,並通過建立綠色有機茶園,生產有機大米,繼續促進中國農業的發展。

育英才

為人師表海內外萬古流芳

蒲蟄龍是我國恢複招收研究生後的第一批博士生導師,龐義是其首個博士,跟隨蒲蟄龍搞科研長達數十載。他告訴記者,蒲老從來不會擺架子,上至領導下至田間農民,都能相處得很好;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論多麽細小,蒲老也都耐心給予指導。

“為人師表,言傳身教,莫過於此。”有感於此,1987年龐義出國留學,五年後毅然選擇了回國工作,按他自己的話說,“是受了蒲老的感召”。

教學上,記者翻閱其部分弟子的相關文章發現,蒲蟄龍有一套與眾不同的教學思路,堅持啟發式教學,反對滿堂灌,講起課來深入淺出,使學生易於接受。有研究生弟子回憶,平時蒲蟄龍上實驗課,不會在一堂課上自己“唱獨角戲”,而是將擅長不同實驗手段的教師組織起來,一起指導學生。他倡導重視“三基”教學,強調學生要掌握好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操作方法,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他說,當教師的,一定要設法讓學生超越自己,否則,國家的科學技術就不可能向前發展。教學中這種信念滲入到積極扶掖年輕人的過程中,幫助其提高業務水平。

弟子王珣章有這樣一段經曆:1984年11月,中國昆蟲學會在北京召開成立40周年紀念大會和學術報告會。這時王珣章剛從英國回來,若論資排輩的話,是輪不到他出席這次會議的。但蒲蟄龍為讓其了解國內外昆蟲學科近年來發展情況,多接觸熟悉一些專家學者,極力主張讓王珣章參加這次會議,並在會上利用各種機會把他介紹給國內外著名的昆蟲學家。他這種扶掖後輩的做法,受到人們的稱讚。

當時,為促使中青年教師和研究生多讀書,拓寬知識麵,蒲蟄龍和學生定了一個口頭約定:規定自己和青年教師、研究生每學期閱讀若幹篇文獻,每周舉行文獻報告會。他自己帶頭上台作學術報告,其他人也輪流在會上作報告,弟子古德祥後來回憶道:“這對促進人才的成長起了良好的作用。”

除了弟子龐義和養女鍾鳳儀,在昆蟲研究所裏,還有一批學有所成的青年科學家為蒲蟄龍的愛國主義情懷和人格魅力所感召,甘願放棄國外優越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回到蒲蟄龍的麾下工作。

半個多世紀以來,蒲蟄龍為我國培養了大批專門人才,有的已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大學校長,不少是學科帶頭人,可謂桃李滿天下。在他帶領下,中山大學的昆蟲學、害蟲生物防治、昆蟲病理學、昆蟲病原微生物、分子生物學研究都有很大發展。1978年,教育部直屬的中山大學昆蟲學研究所成立,之後在“昆蟲學”重點學科、第一批博士點,以及博士後流動站的基礎上,又創建了“生物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大學生科院於2002年成立了蒲蟄龍學者科學基金,旨在推動和促進我國食品安全、昆蟲學和生物防治科技研究工作的發展。

同事蘇世炘在一篇紀念文章中寫道:“他是一位基礎厚實、學識淵博、造詣精深的昆蟲學家和教育家。”1989年,國家教育委員會授予蒲蟄龍“老當益壯,老有所為”精英獎。

“敬事業德高望重科教界一代楷模;育英才為人師表海內外萬古流芳。”這是在蒲蟄龍遺體告別會上幾位學子撰寫的一副對聯。蒲蟄龍夫婦為了祖國的科教事業一生不育,他們的學生尊稱蒲蟄龍為“師父”,亦師亦父,正是人們對浩浩師恩從心底裏流露出來的親切呼喚。

學人名片

蒲蟄龍(1912-1997),廣西欽州縣(原屬廣東)人,出生於雲南。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傑出的昆蟲學家、我國害蟲生物防治奠基人。長期致力於以蟲治蟲、以微生物治蟲和害蟲綜合防治的研究。1950年開始,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蟲的研究取得成功,並推廣到桂、閩、湘、川等省區。曾獲得其母校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頒發的“優秀成就獎”,國際同行稱他為“南中國生物防治之父”。

總策劃:楊興鋒 張東明

總監製:陳廣騰

采訪統籌:陳誌 戴學東 梅誌清

編輯統籌:郎國華 李賀

本版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胡念飛 實習生 周蔚華來源南方日報)

http://roll.sohu.com/20111013/n322051968.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7277-733007.html

上一篇:紐約時報-楊振寧催生2013年物理學諾貝爾獎上帝粒子
下一篇:推出天才的基因組測序遴選我國百名具衝擊諾貝爾獎潛力人才?!

10 鄭小康 彭思龍 文雙春 謝力 曹聰 羅利 高召順 謝蜀生 楊正瓴 楊文祥

發表評論 評論 (34 個評論)

刪除 回複 [34]advogato  2017-8-3 07:07
too much info... overwhelming... less is better !
博主回複(2017-8-3 08:06)    thanks for stopping by. I collected stuff for my own - scattering around chasing my thought line - thought spirit.
刪除 回複 [33]楊文祥  2013-12-5 01:46
開卷有益——材料翔實,啟迪智慧,發人深思,催人奮進,適合不同年齡段的讀者從中汲取文化與思想的營養。
刪除 回複 [32]孫平  2013-11-19 01:54
錢學森已經成為曆史了,不可重複。但當今人才爆炸百家爭鳴的局麵已經形成.......................,曆史在複製、複製就是在倒退。
刪除 回複 [31]孫平  2013-11-17 00:12
中國如果沒有錢學森、沒有袁隆平......。今天我國的國防科技、糧食產量.......會怎麽樣呢?我相信——會更好、更先進。
我知道的糧食品種畝產超過1噸的是玉米(十年前就超過了1000公斤)、另一個雜交稻、旱稻(幾年前就實現了大麵積1000公斤的研究推廣).........,而我們的袁老師還在為雜交水稻實現1000公斤嘔心瀝血花掉數以億計經費。
博主回複(2013-11-18 11:53)也許你說得對!但是,這隻是假設。曆史不能被重建。事情發生是有原因的,我們可能不知道。
刪除 回複 [30]李勝文  2013-11-16 09:47
[轉載]你所不知道的錢學森
已有 278 次閱讀 2013-10-29 02:19 |係統分類:人物紀事|關鍵詞:錢學森

作者:侯磊

錢學森老人已經去世一年多了,在不久就會迎來他的百年誕辰。但是,有關錢學森的故事人們了解得並不多,已經出版的錢學森的傳記也不多見。一方麵是因為錢學森的光芒太過刺眼,另一方麵也是老人一向低調,生前基本上不接受采訪。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就有一部名為《蠶絲》的錢學森傳記出版,而作者日後的名氣也像錢學森一樣響亮的張純如。張純如是因為《南京大屠殺》一書而廣為人知的,而錢學森傳是她的第一部作品,在這本書中,就足可以看出日後張純如作品中的風格和她的犀利之處。在她的筆下,是一位與我們想象中不同的錢學森,即一個你所不知道的錢學森。

每一個成功的科學家都有著他獨特的一麵,而這其中的緣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性格。從這一點上看,有關錢學森一生的成就,以及他所經曆的坎坷,還有那些尚未解密的秘聞等等,都或多或少是由於他的個性。這一點所占的比例十分巨大,而它卻又恰恰是常常被人們所忽略的。毫無疑問,早年的錢學森確實過著神童一樣的生活,他有著眾多科學家都具有的天賦:天才到聰明絕頂、記憶力超群,小時候從來沒有為考試發過愁,輕鬆地大學畢業並進入了美國一流的大學,師從泰鬥級的專家馮·卡門從事火箭研究,很早就有了一位標準的英美式學者的範兒。

錢學森的一生中重大轉變的地方也就在於他參加了火箭研究小組,並最終走上了火箭研究的道路。由此,他的研究工作開始緊貼軍事和政治,在二戰期間,他到歐洲四處訪問軍事機構,並且在二戰後到了德國前去接收德國的火箭技術;他能夠閱覽美國的軍事機密文件,並且最終成為了錢學森上校。而從這時候,他最被人關注的事件開始了——回歸中國。

其實,錢學森走上火箭研究的道路,本來是他的性格使然。從在教書的時候就能夠看出,錢學森十分孤傲、內向,不善交際。他一向看不起在智力和能力上不如他的人,對自己的學生也是如此,所以他會用“你好好上課了嗎”來回答學生們提出的問題,並在考試中把題目出得非常難,以至於再聰明的人也隻能考到十幾分等等。同時,他也是個工作狂,除了對古典音樂的愛好,他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科研中去。因此,他不是一位受歡迎的教師。而這時的錢學森,就更走到了一個不問世事,而沉湎於自我世界中的“科學怪人”了。所以他才會去參加那個“敢死隊”一樣的火箭研究小組。當時的火箭研究小組並沒有什麽待遇,而且還十分的危險,參加這一研究項目的人本身都是些“科學怪人”,錢學森整天與他們為伍,就像當時的搖滾歌手們整天在一起狂歡一樣,雖然所做的事情差之千裏,但本質上是一樣的。從這點上看,錢學森到像個藝術家了。

然而,隨著美國麥卡錫主義的泛濫,錢學森最終遭到了厄運。他被美國政府無理地撤銷職務並且逮捕關押。本來,美國是本著“寧可錯殺一千,不肯放過一個”的態度來抓捕錢學森的。然而,這也是他們最為失敗的地方,錢學森的性格是決不妥協的,他連那些美國大學中的學者都不會放在眼裏,那麽美國的警察和議員在他眼中更成為了無知的暴徒。如果美國不先采取妥協的態度,那麽錢學森就更不會妥協,最終的結局就是他回到了中國,並且再也沒有踏上美國的土地。

錢學森像一個避世的孩子一樣要進入自己的科研世界,但是卻怎麽也躲不開政治和世界的侵擾。他隻能在課堂中黑板上的驗算時才能真正沉入自己的世界,而倒黴的就是那些聰明的外國學生們。從這點上,也可以理解一些錢學森為什麽酷愛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技術難題,為什麽喜歡理論而不喜歡動手幹活了。他天生就是個純腦力勞動者。

錢學森的生活太嚴謹了,在別人看來他的生活是那麽的枯燥,連求愛都太過直白。錢學森追求蔣英的方法十分獨特。他直接對蔣英說:“怎麽樣?你跟不跟我走?”被拒絕後,他過些天還是說:“怎麽樣?你重新考慮過了嗎?我們結婚吧,去不去?”他這等樸實的執著,在當今的女孩子看來也有可愛的地方。最終,他千辛萬苦追求到了出身名門的名媛,後來成為古典音樂家的蔣英。有關錢學森的一點小八卦也是與此有關,那就是他那些顯赫的親友們。如錢學森的表小舅子是金庸,同時他還是蔣百裏的女婿和徐誌摩的妹夫等等。還有,與眾多科學家一樣,錢學森同樣是位古典音樂的高手,如果他堅持下去,一定會成為愛因斯坦一樣的小提琴家。

錢學森是為數不多的,在世時就有外國人所著傳記出版的科學家之一。從本書的眾多細節中來看,他是一位十分值得挖掘的人。在這個臨近錢學森百年誕辰的時候,多講述些與他有關的故事給後輩的青年們,我想這就是對他最好的紀念。當然,這些故事張純如肯定知道得更多,隻可惜都被她過早地帶走了。

轉載地址: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3_10/29/30764329_0.shtml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6945-737174.html
刪除 回複 [29]李勝文  2013-11-13 17:33
成功從冷板凳開始 發布時間:2012-11-27
http://book1.news.cn/bookChannel.do?method=bookContent&cpId=103614
林書豪曾經坐過很長時間冷板凳。每一個有夢想和期待成功的人,都很懼怕坐冷板凳,因為這意味著你不受重視,更可怕的是,一旦坐下去了,你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把它換掉。
但是,要想成功,不坐冷板凳,是不太可能的。你看那些今天風光無限的大明星,哪個沒有演過幾年甚至十幾年的龍套角色?你看那些讓人高山仰止的企業家,哪個不是吃盡了苦頭才熬到了出頭的一天?你看那些極具名望的學者、藝術家,哪個不是默默耕耘了多年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所以,盡管冷板凳很可怕,但是我們沒有必要害怕。麵對冷板凳,我們不是沒有辦法。想成功,就不能怕冷板凳。
你是下一個坐冷板凳的人嗎
誰都不願意是下一個坐冷板凳的人,但無論是賽場還是職場,都充滿變數,今天受傷,明天就會遠離賽場。而對於大多數奮鬥在職場的年輕人來講,懂得判斷冷板凳歡迎哪一類人,對你遠離冷板凳大有益處。林書豪給我們的啟發:
一是業務能力差的人。業務是球隊的生存基礎,所以,假如你近來打球很一般,球隊就會認為你這個人可有可無,甚至沒必要存在,所以你就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加倍努力,改變目前的狀態。
二是經常犯錯的人。即便你業務能力很出色,但是你經常丟三落四,甚至屢犯小錯,那麽球隊也不敢重用你。職場亦然。因為公司擔心你哪天犯一個大錯,把公司都搭進去了。因此,假如你是這樣一個人,必須立刻改掉這些小毛病。
三是球隊或公司即將重用的人。什麽?這也算?沒錯。尤其是一個公司即將委以重任的人,高層也會出於一種考慮:看你在低潮的時候能不能帶領自己走出困境。因為公司不可能一帆風順,偶爾遭遇小風小浪是難免的。假如你一旦進入逆境就垂頭喪氣,那麽,公司會慎重考慮是否值得提拔你到更高的位子。所以說,無論何時,都要樂觀前行,這樣才會把握住更多的機會。
四是不團結人的人。團隊協作的好壞關係到一個人的前途。假如你經常得罪人,你的團隊協作肯定不好。不管你得罪的人是否罪有應得,都會對你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團隊協作中,如何把握進退的尺度,事關重大。
哪些人永遠不會坐冷板凳
認識到哪些人更容易坐冷板凳還不夠,我們還要知道哪些人最不可能坐冷板凳。尤其是職場年輕人,應學習林書豪的經驗。
一是公司不可或缺的人。需求是職場生存的關鍵詞。公司對你有需求,你就是紅人。因此,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你就不可能是坐冷板凳的人。每一個企業的領導者要麵對的困難,遠比中層和基層員工要多得多。假如你總是解決不了問題,把問題推給上級,那麽你就不可能成為公司最需要的人。你讓領導幫你解決困難,那麽領導還要你做什麽呢?
二是人脈廣的人。當今辦事都要靠關係,沒有關係寸步難行。特別是一些難辦的事,總是需要到處求人。假如你有這方麵的關係,公司就得靠你去打通關係網,把難辦的事變成容易辦的事。這樣,公司還會讓你去坐冷板凳嗎?
三是不輕易抱怨的人。一個人抱怨隻影響一個人的工作狀態,假如一群人抱怨,那麽這個公司就很難維係下去了,而抱怨是很容易傳染的。因此,假如你經常抱怨公司這不好那不好,那麽你就是坐冷板凳的極佳人選。相反,你不善於抱怨,或者說你知道如何讓自己不抱怨,那麽,你就是公司紅人的極佳人選了!
萬一坐上冷板凳怎麽辦
職場如戰場,很多事情不是你一個人就能決定得了的。萬一你某方麵出了差錯,坐上了冷板凳,怎麽辦呢?學習林書豪!
首先要充滿自信,不斷激勵自己。如果你是一個自信的人,並且還看好這個公司,那麽不妨暫時委屈一下自己,抓住機會打一場翻身仗。
其次,坐在冷板凳上,就不易太過招搖。既然公司暫時不看重你,你越高調,公司反而覺得你越招人厭煩,因而“冷凍”你的時間就越長。你不妨低調一些,看清周圍的情勢,趁機充電、養精蓄銳,伺機東山再起。
再次,不妨多向公司的元老學習。公司元老對於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司的情況他們最了解,因此,你身上缺少什麽,需要怎麽彌補,他們也心知肚明。因此,趁著坐冷板凳的時期,虛心請教,不僅能增長業務能力,還能博得一個虛心好學的好名聲。
這樣,你還擔心換掉冷板凳的日子太遠嗎?
由此看來,不必要害怕冷板凳,即便坐上了也不必擔心。林書豪坐冷板凳的時間並不短。從大學畢業到如今備受矚目,期間有一年多的時間,這段時間,他一直處於“流浪”狀態,過著居無定所、“工作”不穩定的生活。憑著對籃球的無限熱愛和對未來、對自己充滿信心的希望,在坐冷板凳的一年多時間裏,他勤加訓練,積極調整心態,蓄勢待發,所以才會在
NBA停擺結束後那麽短的時間裏一鳴驚人、一飛衝天。那麽,我們還有必要因為冷板凳而憂心忡忡嗎?
林書豪啟示
板凳要坐十年冷。冷板凳的鍛煉對一個成功者來說彌足珍貴,隻有記得冷板凳上的歲月,才能珍惜眼前的成功;隻有善於利用冷板凳上的時間,才能最終坐到熱板凳。
夢想不是一路跑到黑 發布時間:2012-11-27

夢想需要堅持而不是固執,夢想是最值得你珍視的東西,成功隻不過是夢想眾多結晶中最為耀眼的一顆。
林書豪的夢想照亮了他的人生,他實現夢想的方式則可以激勵無數人。夢想究竟是什麽,我們又該如何實現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定理解,但不是每種理解都能通往正確之路。夢想,有時候給我們苦厄的人生插上翅膀,讓我們經曆磨難、走向光明;有時候則讓我們寬闊從容的人生路變成一座獨木橋,把自己逼入到絕境。
林書豪的夢想也遇到過困惑和抉擇,他首先是給人生一個基本的保障,在這個保障前提下再去追求夢想。這是他給我們的一點啟發。
林書豪高中畢業申請大學時,一定很困惑。因為他麵臨一個選擇——如何選擇學校,以保證“日後的前途”。從他日後在哈佛大學的學習成績,可以分析出他的文化課成績相當不錯,甚至可以分析出他的 SAT(美國學術能力測驗)成績也相當不錯,但他仍然用體育方麵的特長作為籌碼申請學校,從那時就能看出,籃球對他是夢想,而這個夢想還成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但是結果讓他無語。他最想去的學校其實是 UCLA(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這座位於西海岸城市的大學,不僅環境優美,還是美國最頂尖的公立大學,而且學校的球隊也有著輝煌的業績,享有盛名,是每一個籃球少年的向往之地。林書豪信心十足地給這所大學遞交了申請,還把自己打球時的精彩錄像帶郵寄過去。但是,UCLA決定給他一個“試訓”機會,而且不提供獎學金。退而求其次,他想到了離家比較近的斯坦福大學,但過程仍然不順利,最後結果是這個當時不夠出色的籃球小子被拒之門外。
經過幾番周折,林書豪選擇了哈佛。哈佛也是世界名校,但籃球排名在美國大學中非常一般。進入哈佛,再入選NBA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誰都知道平台好、機會就多,有了機會才有成功的可能。沒有好的平台,就意味著沒有好的機會。被心儀的大學“拋棄”,是對少年林書豪的一次考驗。在盲目和理智之間,他選擇了理智。
看一看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有多少“特長少年”、“藝術生”、“體育生”早早地放棄了文化課,而專注於自己的特長,並把自己甚至全家人未來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特長”方麵。
每年各類電視台的“選秀”,每年藝術院校報考排的長隊,成功則全家歡慶,失敗則全盤皆輸。特長應該是增加的籌碼,而不是一種賭博。
人生哪能事事如意?當務之急,是必須進入大學,這是首要的、必然的選擇。在這個時候,夢想不得不向現實讓步。不管從事任何體育運動,有一個聰明發達的大腦和豐富的學識,雖然對職業球員來說不是第一位的,但至少肯定是有益無害的。即使不能順暢地走職業球員道路,一個貨真價實的真學曆,也能保證他有謀生之道,過著體麵的生活。
如果林書豪因為沒有接到心儀學校的錄取通知,心灰意冷之餘而放棄進入其他學校的機會,意氣用事,為了“追求夢想”而孤注一擲,放棄或待明年繼續申請名校,或直接棄學找球隊打球,也許經曆持之以恒的努力,他也能進 NBA,能成為賽場矚目的焦點。但是,他今天的成功和魅力,最打動人的並不僅僅因為他的高超球技,還因為他出身哈佛,他有優異的學業成績,他有過一度失意,甚至連找個球隊簽約都是擺在他麵前的難以完成的任務。正是因為他實現夢想的過程這麽曲折,他的成功才顯得“突然”,他的魅力仿佛在瞬間爆發,帶給人們驚訝和震撼,所以,他的魅力才是獨特的、格外動人的、與眾不同的。如果他從中學畢業就打職業球賽,他也像許多明星球員一樣,贏得榮譽和金錢,但很少有機會能深深打動人心。人們送給他的掌聲,因為他所帶給人們的激勵,他最感染他人的魅力,恰恰在於他進入大學前,那個看似“無可奈何”的選擇。
在哈佛的四年,林書豪做為運動員,不但在學習上不需要校方“開小宅”,還保持了優良的學習成績。在美國留過學的人都知道,美國的大學課業非常重,每門課都有讀不完的資料、寫不完的報告、考不完的測試,還有期末的課程論文或者考試,一個全職學習的學生都會覺得繁重,甚至苦不堪言。尤其是哈佛這樣的世界名校、經濟學專業這樣的熱門專業,學習壓力更大。林書豪在保證課程順利和學分優良的前提下,還能帶領球隊打得風生水起,改寫了無數校史紀錄,他也由一個懵懂少年蛻變為球場“領袖”,也正因為如此後來才被 NBA相中,成為哈佛自 1954年以來第一個進入 NBA的球員。這段經曆堪稱寶貴。
試想,如果讀大學的四年,林書豪進入他理想的大學,加盟一支有著光榮曆史、球星雲集的校隊,以他當時表現出的球技和他身高方麵的限製,注定隻能當“鳳尾”。做“鳳尾”會失去做領頭羊的責任感、壓力感,也會失去教練、學校和比賽活動中倍受矚目的機會,這也意味著失去許多磨煉意誌、鍛煉全麵能力的機會。
再試想,如果讀大學四年,林書豪在自己不太中意的學校中一心打球,為學校“爭光”,專職做“體育特長生”,而忽視了自己的學業,甚至要靠學校搞特殊待遇、教授特別關照“開小宅”,才勉強“混”個名校文憑,他的光彩和魅力也會大打折扣。
林書豪最寶貴之處在於他懂得如何追求夢想,如何保持夢想和現實的均衡。人生路可以很漫長,但關鍵處就那麽幾步。這幾步走對了,會慢慢走出逆境,人生路越來越寬;如果這幾步走錯了,即使一開始有若隱若現的希望,後麵的路卻會越走越難,越走越窄。四年光陰,正是一個少年向青年的轉變期,每天都有現實與夢想的衝突,在持續不斷的衝突中,林書豪日益理性和成熟,也一天天靠近夢想,這樣的人生曆練難能可貴。
夢想不僅需要熱情,也需要冷靜的分析和判斷,通向它的路不一定是筆直的,也很可能是迂回的。林書豪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了在逆境中崛起、沒有機會創造機會、培養球場領袖精神,都得益於他的夢想曾經遇到困難,而他選擇了一條代價最小的路,不主動把自己早早地置於死地。因為代價小,所以他和家人都不必承受太大的物質壓力和精神壓力,也因此他在球場上能神情專注地奔向既定的目標。
林書豪啟示
堅持是個技術活兒,選擇自己正確的道路好比泊車,左邊一點不行,右邊一點也不行,前後左右都正合適才行。
刪除 回複 [28]李勝文  2013-11-13 17:28
坐冷板凳和“文章不寫一句空”之間說白了,無非是個讀與寫、積累與產出的關係問題。範老的這兩句話相輔相成,揭示了做學問、寫文章的一般規律,對莘莘學子很有警示作用。但在具體應用中,卻常被人簡化為前一句,即重在“積累”、重在“閱讀”,而不重視“寫作”與“產出”對“閱讀”和“積累”的積極促進作用,甚至發展到鄙視“產出”,貶損“寫作”,為坐冷板凳而坐冷板凳的地步。能否坐得住冷板凳,成為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在一些人的觀念中,可以接受一個人庸碌一生毫無建樹,卻不能容忍年輕人大膽嚐試、積極動筆。前輩批評年輕人常用的語言是:你才喝了幾滴墨水,就要一鳴驚人了?
**************************************
板凳真的要坐十年冷?
朱鐵誌

        2005年03月09日15:11        【字號 大 中 小】【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常言說得好:“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是說做學問、寫文章,要耐得住寂寞,肯下苦工夫,不能急功近利、急於求成。傳統的學問觀念中,對於那些坐不住冷板凳、淺嚐輒止、淺入淺出的人,是很不以為然的。這個基本道理,恐怕到什麽時候都是毋庸置疑的。

但什麽道理都是相對的,都有其局限性。如果把相對真理強調到絕對的地步,就容易走向荒謬。

一般說來,“板凳要坐十年冷”與“文章不寫一句空”之間有聯係,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必然的聯係。沒有坐十年冷板凳的痛苦積累和艱難孕育,斷然不會產生“文章不寫一句空”的美妙結果。但是不是隻要坐上十年冷板凳,就必然文章一句不空呢?顯然也不見得。徹底把板凳坐冷,而一生所謂“述而不作”的所謂學者,我們見得還少麽?

在我看來,坐冷板凳和“文章不寫一句空”之間說白了,無非是個讀與寫、積累與產出的關係問題。範老的這兩句話相輔相成,揭示了做學問、寫文章的一般規律,對莘莘學子很有警示作用。但在具體應用中,卻常被人簡化為前一句,即重在“積累”、重在“閱讀”,而不重視“寫作”與“產出”對“閱讀”和“積累”的積極促進作用,甚至發展到鄙視“產出”,貶損“寫作”,為坐冷板凳而坐冷板凳的地步。能否坐得住冷板凳,成為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在一些人的觀念中,可以接受一個人庸碌一生毫無建樹,卻不能容忍年輕人大膽嚐試、積極動筆。前輩批評年輕人常用的語言是:你才喝了幾滴墨水,就要一鳴驚人了?

我讚成做學問、寫文章要耐得住寂寞,但我反對把“耐得住寂寞”的作用誇大到不適當的地步。因為“耐得住寂寞”隻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要學有所成,隻靠“耐得住寂寞”是遠遠不夠的。事實上,坐冷板凳的過程,既是磨煉意誌、培養定力的過程,也是通過量的積累達到質的飛躍的過程,是積聚實力準備爆發、積攢能量期待突破的過程。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量的積累本身並不隻是一個“量變”的過程,也是一個“質的漸變”的過程,大的量變由無數個小的質變組成。在這個過程中,適當地“釋放”和“產出”,就好比合理的消費,是可以促進積累、擴大生產的。那種重“積累”、輕“消費”,甚至隻“積累”、不“消費”的觀念,不利於更好地“積累”。從某種意義上說,學問也像鈔票,不進入流通領域,隻是廢紙一張而已,再多也沒用。

做學問當然要厚積薄發,不能薄積而厚發、寅吃卯糧,更不能“貸款”、“賒賬”、“借米下鍋”。但厚積薄發不等於積而不發,而是要“積”、“發”有度,形成良性循環。經常動筆寫東西的朋友恐怕都有同感,那就是“寫然後知不足”。越寫越覺得自己捉襟見肘、窘迫不堪,越激發努力讀書的強烈願望;越讀越有新的體會,越想動筆嚐試。在寫與讀的良性互動中,達到不斷進步的目的。這個過程,絕不隻是“坐冷板凳”的過程,而是把板凳越坐越熱、越坐越愛坐、越坐越有味兒的過程。王力先生教導學生,一向主張“以寫帶讀”。他是深諳既不能“死讀”,也不能“冷讀”的道理的。當然,“以寫帶讀”不是“以寫代讀”,還是要以讀書為主,厚積薄發,這是不用多說的。

在市場經濟的洶湧大潮中,時速的物欲誘惑何其多也。一個人為了心中的理想而甘於坐冷板凳,當然是令人敬佩的。但從社會的角度講,應該給甘於寂寞的人創造適當的物質條件,讓冷板凳也有一點溫度。原子彈不如茶葉彈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不是每一個甘於寂寞的學者都有了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呢?我看也不盡然。古希臘人把“閑暇和財富”作為哲學思考的兩大前提,我認為這“閑暇與財富”就是冷板凳起碼應該具有的溫度。在我們這樣一個初級階段的社會裏,暫時還不能指望每一個學者都擁有“閑暇和財富”,但讓甘於寂寞的人做到衣食無虞、沒有後顧之憂,總不算什麽過分的要求吧。

要言之,不論從社會完善的角度,還是從個人成才規律的角度,都應該使“冷板凳”具有一定的溫度。在我看來,甘坐“冷板凳”固然令人敬佩,但溫暖的板凳可能更有利於人才的成長。學者沒必要過分迷信“冷板凳”的神話,社會更不應該在學者的“冷板凳”麵前麻木不仁。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劉克)
刪除 回複 [27]李勝文  2013-11-13 17:24
當年的北大中文係正值其曆史上最輝煌的時期,錄取難度奇高,全上海市一千人報考,才錄取了十個,他是其中之一。北大中文係向他展開了一個寂靜而廣博的學術世界,彼時的燕京校園名師薈萃,才子雲集,他見識到許多大師的風采,直到今天回憶起那些恩師、前輩的言談舉止依然是曆曆在目。
印象最深刻的是1957 年,範文瀾先生到北大做講座,當時大二的王水照聽範先生說了一句話:“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後經考證此話出自南京大學教授韓儒林先生),給了他深深的觸動,在大半生的學術生涯中時刻以此砥礪自己。
講座中範文瀾先生還提到做學問要受得起“二冷”,要甘心“坐冷板凳,吃冷豬肉”。就是在唯利務實的體製下,即使得到外界的評價是很冷淡的,也要用心苦讀、潛心治學,不製造學術泡沫,不生產學術垃圾。那一場講座,那一番話,王教授一直記到了今天。

文章來源:《複旦》第948期/徐盛潔 鄭偉莉
文章鏈接:http://news.fudan.edu.cn/2013/0417/33111.html

人物簡介

王水照(1934— ),男,浙江餘姚人,複旦大學中文係教授。1990年10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唐宋文學方向)的博士生導師。1992年10月獲“有突出貢獻的國家級專家”稱號。1998年9月當選為複旦大學首席教授。現任中文係學術委員會主任。兼任中國宋代文學學會(籌)會長、全國蘇軾學會副會長、中國韻文學會常務理事、上海作家協會理事、《文學遺產》編委等職。2012年獲得“上海哲社學術貢獻獎”。

人物故事

王水照教授的辦公室沒有舒適的沙發座椅,沒有先進的電子設備配置,入眼可見皆是各類大部頭著作、學術文獻、報刊,層層疊疊幾乎堆滿了整間屋子。先生年近八十依然精神矍鑠,言辭低調、條理清晰,笑聲爽朗、溫和親近,言談間旁征博引皆是信手拈來。

澹泊真實閑雅內斂
王水照教授是當代宋代文學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者之一,所獲學術榮譽頗豐。談起新近獲得的上海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學術貢獻獎,他笑說:“圈子裏這個獎有個說法叫‘老人獎’,自己領獎,同時要給後輩頒新人獎,寓意學術傳承。‘獎勵’二字,‘獎’的目的在於‘勵’,所以這獎項我更看重的是對年輕人的激勵作用。”而談起該獎對他個人的意義,他直言“年紀大了,這個獎容易使我回憶起一生的學術道路,做出了哪些成績,以及還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夠。”
王教授最感恩的是三個單位:首先是給了他學術啟蒙的北京大學中文係,其次是正式讓他走上學術道路、工作了18 年的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的文學研究所,第三是複旦大學,是他完成主要學術成就的地方。王教授特地提到,自從1978 年調來複旦工作,他在這裏感受到了深深的包容氣息,在學術研究上很少受到隔閡,一路走來都較為順遂,反複強調“複旦對我不薄”。
談及自己與中文係的不解之緣,王教授回憶道,高中時期他的各科成績都很優秀,出於對文學的熱愛,填誌願時選擇了北大中文係。當年的北大中文係正值其曆史上最輝煌的時期,錄取難度奇高,全上海市一千人報考,才錄取了十個,他是其中之一。北大中文係向他展開了一個寂靜而廣博的學術世界,彼時的燕京校園名師薈萃,才子雲集,他見識到許多大師的風采,直到今天回憶起那些恩師、前輩的言談舉止依然是曆曆在目。
印象最深刻的是1957 年,範文瀾先生到北大做講座,當時大二的王水照聽範先生說了一句話:“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後經考證此話出自南京大學教授韓儒林先生),給了他深深的觸動,在大半生的學術生涯中時刻以此砥礪自己。
講座中範文瀾先生還提到做學問要受得起“二冷”,要甘心“坐冷板凳,吃冷豬肉”。就是在唯利務實的體製下,即使得到外界的評價是很冷淡的,也要用心苦讀、潛心治學,不製造學術泡沫,不生產學術垃圾。那一場講座,那一番話,王教授一直記到了今天。
而王教授與宋代文學的不期而遇,也要追溯到他的大學時代。當時北大55 級學生自己動手編寫文學史,王先生被指派為宋元文學小組的負責人。他與同學們投入諸多心血編寫這套“紅皮”《中國文學史》的經曆,給了他最初的學術訓練,也大致奠定了他今後的治學方向。或許是緣分或許是注定,從此宋代文學與“王水照”的名字就聯係到了一起。

寂然凝慮思接千載
談起蘇東坡,王教授總是神采飛揚,枕籍今古,征舉詠歌。他說蘇東坡從海南歸來作《自題金山畫像》雲:“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係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三個地方是蘇東坡的貶謫之地,他卻自嘲為建功立業之地。“他對人生的了悟,無論麵對順境逆境的心態,給我啟發很大,人生麵對困境的時候不能失去信心”。“蘇東坡還讓我知道一個人的才能能發揮到怎樣的極致,詩人、散文家、詞家、畫家、書法家、美食家等等,每個領域都是佼佼者,這是其他文人都難以望其項背的。”
另外,“散文的問題一直是我比較關心的,我在文學所工作時得到契機編寫《宋代散文選注》,這本書定位為通俗普及讀物,但我沒有因此就馬馬虎虎對待,當時把文學所有關散文的選本、著作等基本都讀過了,每個禮拜都抱一捧書回去研究”,但是由於散文尤其是南宋散文的發展脈絡連線不清晰,各方說法不一,王教授決定對中國文章學做一點係統的梳理、研究。經過多年的努力,他主編的十卷本《曆代文話》於2007 年出版,目的是希望帶動“中國文章學”這個學科的建立。他坦言“目前普遍對散文的特點把握不清”,但好在現在學術界對文章學的研究已頗有起色,王教授今天依然致力於這方麵的工作,在複旦已經召開過兩次中國古代文章學研討會,並計劃以後每兩年召開一次。
在經濟快速膨脹發展的今天,學生求學的心思日益浮躁,能潛心於學術的人少了。但難得的是,王教授從沒有對中國古典文化的傳承和中文係的未來喪失信心。他說,“中國傳統文化和其內含的生命力是打不倒的,隻要中國民族存在,它就會每時每刻影響每一個人。另外還要相信這些傳統文化是有自控、自我調節能力的,當這個社會的文化離傳統道路太遠的話,它會自己做出調整反彈”。“中國這麽大,喜歡古代文學的這個群體基數依然很大,其中也不乏優秀人才,他們依然能引領文化的薪火相傳。”
王教授收學生的第一條標準便是敬畏學術、敬畏文學傳統。他強調讀書人不能僅僅把學術當成謀生的手段,而是要將之內化成為一種“誌業”。正是這種“誌業”,成為了先生一生的堅持。
“我這一路走來,不能說是陽光一片,但也不算是風雨人生,應該說還是較為平穩的。”王教授這樣總結:“現在我越發覺得,待人、接物、處事都應該有平常的心態。如今雖然工作效率不如以前了,但是每年還依然能寫一點文章做一點研究。”為了防止年歲日長思想僵化、和時代脫節,他每周都要到學校給博士生、博士後上討論課,指導學生做研究。
傾一生心力做學問是寂寞的,卻也是踏實的。王水照教授的文字和著作早已為其做了最好的注解。他安坐在書齋一隅,恰是一種厚實的力量,一束並不刺眼的光輝。
刪除 回複 [26]李勝文  2013-11-13 17:23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
2釋義

做學問的人要耐下心來坐十年冷板凳,毫無怨言;文章卻寫得實在,沒有半句浮華的空話。
3出處

出自南京大學教授韓儒林先生的一副對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但這幅對聯常被誤認為是範文瀾所作。
範文瀾在華北大學甚至還早的時候,他提倡二冷,就是要“坐冷板凳,吃冷豬頭肉”,他這種談話很多,見諸文字的就是1956年他在北大的講演,在北大學報登過。他這“坐冷板凳”無非是幾個意思,要專心致誌做學問,不慕榮譽,不去追求名利,甘於寂寞,同時也包括你做學問當中不去追隨時尚,隨風倒,而是要堅持自己的學術方向,不怕別人不重視,甘於寂寞。所以他這個坐冷板凳的主要意思就是專心致誌地追求真理。所以後來南京大學有一位韓儒林先生,他見到範老,他們一起到內蒙去訪問,他和範老接觸後很有感觸。
他回去後給學生寫了兩句話,叫“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這句話後來就流傳開了。他這個板凳需坐十年冷,對學生來說呢當然也可以,但是,這不是範老的本意,他的本意不同於過去“十年寒窗苦,一舉成名天下知”,不是這個意思。他的意思呢是要甘於寂寞,這個應該是終身的,不隻是十年。我在近代史所裏做了五十多年冷板凳,範老也坐了幾十年冷板凳。所以說“板凳需坐十年冷”這話是不確切的,有毛病的。“文章不寫半句空”也是絕對化的,範老一直提倡寫文章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但是也不能說一點理論分析也沒有,那就變成資料了,所以這句話是不準確的,不對的。但是後來誤傳是範文瀾同誌的話,這個話不對。我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院報上寫了一封信,糾正這個事情,澄清這件事情,院報的編者加了一個編者按給我登出來了。現在我手頭沒有,找不到了,最近我看有些人寫書還這樣寫,說範老原來是說坐冷板凳,後來怕說他是尊孔,所以改成……有很多解釋,這完全不對,所以說這個事情是需要訂正,需要澄清的。他說的“坐冷板凳”不是“板凳需坐十年冷”,不是這個意思。http://baike.baidu.com/view/4381892.htm
刪除 回複 [25]李勝文  2013-11-13 17:15
李賀軍
創新文化:板凳要坐十年冷
已有 462 次閱讀 2013-10-30 16:11 |參賽分類:教學筆記|係統分類:科研筆記|關鍵詞:創新

創新文化:板凳要坐十年冷

在人民日報上刊登的科學網博文《士兵搬磚與千裏走單騎》批判了機械式搬磚的創新工作,聯想起自己這些年在企業做技術研發的經曆,企業裏的創新卻是一定要搬足夠的“磚”、有足夠的積累以後才有可能產生真正有價值的創新產品,這就是公司倡導的“板凳要坐十年冷”。要求員工無論是搞研究、做產品、幹文秘都不能急功近利、好高騖遠、急於求成,而是踏踏實實地從小事做起、積累底蘊、沉澱自己、夯實功底,最後質變成公司骨幹、社會精英。

就拿我認識的一位曾經的總監助理來說吧,小夥子國內名牌大學畢業、儀表堂堂、談吐不凡、工作能力極強,但入職後被安排的是竟然是為總監報銷發票、處理郵件、打印資料等瑣碎事務。但是他沒有怨言,悄悄地把報銷數據整理成表格並進行數據分析,細心地發現了財務流程的弊病,找到了節約成本的辦法,後來公司按其辦法改進財務管理製度,節約了大量運營成本,他不僅成為當年的優秀員工而且迅速提升為主管,前途一片光明。

其實無論是在企業界還是學術界,人們都喜歡做“築萬裏長城”這樣的大事、做“千裏走單騎”一般的英雄,但是別忘了長城也是士兵們一磚一瓦砌起來的,英雄也是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在我們能力還不夠的時候就規劃得太高、太high level,往往是“好高騖遠”不能實現的。記得有一次問一個新員工,你到公司來的目的是什麽?他說多少年後要成為科學家。我跟他說,你要把姿態放低點兒、先把自己的本領練好、慢慢積累先成為一個合格的工程師吧,他很不以為然。我知道他還需要時間來理解這句話,就像我們很多新員工都對公司“小建議、大獎勵,大建議、隻鼓勵”的倡議不理解一樣。大家都帶著很高的心氣兒來到公司,有的人一來公司就給公司提了很high的戰略規劃,其實若幹年後回頭看看都覺得自己好笑。當時自己對產品和技術的客戶需求都一無所知,竟然還在不著邊際地高談闊論企業的發展戰略,真是“無知者無畏”!

作為高科技企業的員工,如果你致力於做出用戶認可的創新產品,是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經驗積累的,絕對不可能一蹴而就。這跟學術界需要做試驗、寫文章,要耐得住寂寞、肯下苦功夫一樣,在企業裏做新產品、新技術還需要具備市場時機把握和創新“Sense”這些真本事的積累。這些都需要摸爬滾打、流汗流淚甚至是流血以後才能夠獲得,所謂“台上一見,台下三年”,企業的創新更是這個道理,隻有流汗流淚攢足了“搬磚”的資本、嚐夠了“山寨”倒塌後流血的教訓,你才知道產品該如何創新,才有“千裏走單騎”狂飆市場的衝勁。

年輕的朋友無論你是在學術界還是企業界,平時多“搬磚”強身健體,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多一些耐心和細心,就能夠找到創新的機會,讓自己從瑣碎的“搬磚”事務中不斷發現問題並致力於把“磚搬到有需要的地方”來解決問題,和第一個小夥子一樣成為“搬磚大軍中的大師”,不僅成就自己也成就企業,豈不是兩全其美!到那時,坐了“十年冷板凳”的你就變成了炙手可熱的鋒線殺手啦!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5459-737576.html
刪除 回複 [24]李勝文  2013-11-13 17:09
執著精神:“燒不死的鳥是鳳凰”
已有 797 次閱讀 2013-11-4 22:36 |參賽分類:教學筆記|係統分類:科研筆記|關鍵詞:鳳凰 執著

執著精神:燒不死的鳥是鳳凰

     常常看到科學網上怨氣很重,很多人受點兒委屈之後就怨聲載道、民不聊生,老師抱怨單位風氣不好、受壓抑,學生抱怨壓力大、沒有奔頭,海歸抱怨國內環境差,土鱉抱怨海歸搶飯碗;實際上,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土鱉還是海歸,在國內還是海外,工作中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肆意抱怨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聯想到所在單位倡導的“燒不死的鳥是鳳凰”的企業文化,要求員工積極麵對挫折、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每人都是一塊包裹了外衣的金子,就看自己是否勇於去承受失敗和挫折這樣的烈火曆練,讓滾燙的高溫剝去庸俗的外衣,最終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
     拿我的親身經曆來說,曾經從事過創新產品的設計工作,半年過去了,連續幾個Idea得到了反對,連續2個季度的績效都排在後麵(公司實行績效考核製度,排在後5%的人就有被“末位”(解除合同)的可能),壓力很大也非常委屈,自己加班加點,怎麽還是這樣的結果?是牢騷滿腹、怨天尤人、就此破罐子破摔、撂挑子走人,還是理性麵對、重拾鬥誌、繼續奮鬥?無意中看到牆上張貼的標語:“燒不死的鳥是鳳凰”,雖然當時還沒有充分理解其內涵,但“不服輸”的勇氣使我堅持了下來。通過挖根因、找辦法、提效率,不斷努力,終於績效從排在後麵的10%,提升到了A或B+,進入了團隊的前列。
     每個人的一生中,會有高潮,也會有低穀、痛苦和沮喪,但如果沒有失去對自己的信心,就會感受到改變自身命運的生命張力。遇到的眾多艱難險阻,取決於用什麽心態去麵對,擺正心態,挫折就會變成人生的寶貴財富。在這個競爭殘酷的社會中,隻有自己克服困難和戰勝各種挫折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才能有所擔當,才能成為一個對公司、對社會有用的人。
     對於年輕學生和剛來公司的新同事,經曆的挫折相對少些,承受委屈的能力要弱些,很可能由於一些小委屈,而自暴自棄,失去了繼續證明自己和長期成長的機會,社會不可能保證每個角落和環節的絕對公平,但長期來看,對奮鬥者而言,機會是均等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正是所謂“牢騷太勝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要相信,曆盡磨礪後,終能成為鳳凰!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5459-739232.html
刪除 回複 [23]李勝文  2013-11-13 17:03
創新需要時間
已有 236 次閱讀 2013-11-12 06:44 |係統分類:觀點評述|關鍵詞:創新 時間

   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用更少時間做更多事情,我們如何讓自己明白產生新奇、高效的想法需要更多時間呢?這段視頻闡述了“創新需要時間”的道理。我們發現,時間壓力無法令人獲得靈感,創意需要的是自由、樂趣和興趣。效率提升也是一項創新工作,需要我們去探索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工具。匆忙的腳步殺死了創造力,誰來給我們更多時間?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5459-741243.html
刪除 回複 [22]李勝文  2013-11-6 12:25
不能把諾貝爾獎當奧運冠軍培養 (2013-11-01 10:09:40)轉載▼
分類: 教育、科技和創新


         前不久南京某大學校長宣稱,若幹年之後中國拿諾貝爾科學獎將會是家常便飯。前兩天《人民日報》又刊文說,中國有個萬人資助計劃,其中選拔第一梯隊100人負責“衝刺”諾貝爾科學獎和世界科學大師。這種上進心我欣賞,這種美好的願望我也希望成真,然而不得不說,這是錯把諾貝爾獎當成了奧運冠軍來培養,因為它不符合科學研究的規律,結果可能適得其反,會進一步拉大中國與世界發達國家在科學上的距離。

         1983年在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實現了零的突破。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金牌第一;2012年倫敦奧運,中國第二。這極大地提高了民族自信心。那麽,奧運會的輝煌能否在科技上再現?回答這一問題,首先要認清奧運冠軍與諾貝爾獎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

         一、奧運項目有200多個,不同民族各有優勢。短跑、籃球,黑人占優;足球,歐洲拉丁美洲稱雄;羽毛球、乒乓球,亞洲擅長。射擊之類的項目隻要勤練就行。中國實際上是拿到了自己擅長的項目,加上苦練巧練,又獲得了不少誰都沒優勢的項目的金牌。
         然而在科學上,並沒有特別適合中國人的學科。如果按照曆史傳統和研究隊伍素質來說,中國在物理、化學、生物和經濟領域與世界水準還有很大的差距。

         二、奧運會新陳代謝非常快,然而科學上則需要長期的積累。一般運動員的黃金時期都不會超過10年,他們下來後,則自然把冠軍的空缺讓給別人。而且奧運會的所有項目都是獎給“第一名”,而不要求一定比前屆運動員的水平高,所以隻要參賽人中最好就能拿金牌。
         然而諾貝爾獎的準備需要長得多時間。獲得科學獎的平均年齡為69歲。最重要的是,研究的成果必須是在前人基礎上有重大突破,這就要求研究具有連續性,必須建立在前人基礎之上。所以以前沒這個傳統的國家肯定在競爭諾獎上不利。

         三、科學的突破需要的能力與體育成就的獲得大相徑庭。體育主要需要先天的生理條件,所以很小就知道一個人是否適合體操、舉重等,選拔好苗子到體校,天天苦練,最後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
         然而科學研究所依賴的是想象力、創造力和靈感,這是無法量化,也無法預測的,所以科技最發達的國家,也沒有以培養“諾貝爾獎”為目標的學校,更沒有聽說“以培養科學大師為職業的教練”。

         四、經濟投資對體育立竿見影,然而科學發展則遠沒有這麽簡單。如果錢多就可以培養諾貝爾獎,那麽像阿聯酋、卡塔爾等這些中東石油國家就會包攬所有的科學諾貝爾獎,因為他們有的是錢,他們有能力為這些科學家提供比美國高得多的工資,購買世界最先進的儀器。科學成果的獲得需要一個複雜的科學生態係統,財力隻是眾多因素之一種。

         五、奧運冠軍是“圈養的”,諾貝爾獎則是“野生的”。沒有聽說哪個奧運冠軍是在“自學成才”的,都得依賴教練,集中訓練。同時,也沒有聽說過哪個諾貝獎是某位“高人”訓練出來的,即使在斯坦福、哈佛這樣的大學,誰也不敢保證哪個人一定能獲獎。
          既然諾貝爾獎是野生的,那就必須有一個合適的“生態環境”。有了這個產生大師的生態環境,必然會產生諾貝爾獎。如果缺乏這個環境,隻能是一種奢望了,即使一個國家有某個人偶爾能夠獲得此獎,也就很快沉寂下來,與世界先進國家的距離並沒有縮小。曆史上,印度有1位本土諾貝爾科學獎,阿根廷有2個,然而因為它們缺乏合適的生態環境,隻能曇花一現,科學技術仍然遠遠落後英美。

         總之,正如錢學森先生所期待的那樣,各個領域產生大師是國家強盛的標誌,然而千萬不要把它看成一次“新時期的大躍進”,更不能拿培養奧運會的辦法來培養科技人才,否則效果適得其反,反而不利國家科學的發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af05000101s1fb.html
刪除 回複 [21]謝蜀生  2013-11-3 19:02
博文可以一篇講一個問題,如內容相關,一短篇寫不完,可以分一,二,三…來分別寫(所謂“係列”)。這樣閱讀效果會更好。
博主回複(2013-11-4 10:18)謝謝您的指教。會去試試。
刪除 回複 [20]謝蜀生  2013-11-2 18:31
文如其人。這麽豐富的資料可不是可以臨時湊出來的
博主回複(2013-11-3 17:02)Thanks so much for your blog posts, which have been eye-opening experience for me. Grateful to have someone with your caliber to read my blog posts. Thanks so much for your insightful comment. Of course, as you pointed out,  I've read a lot as my mind was fascinated with those great scientists I've known and read about. However, only recently I posted here.  It's my hope someone may read and find interesting and useful.
非常感謝您的博客文章,這一直是我開眼界。感謝有你的才幹的人來閱讀我的博客文章。非常感謝您的見地的評論。當然,正如你所指出的,我已經讀了很多,心裏卻迷上閱讀了我知道的那些偉大科學家。然而,隻是在最近,我貼在這裏。這是我希望有人可以讀取並覺得有趣和有用的。
刪除 回複 [19]李勝文  2013-11-2 09:34
"楊璟能對每一張唱片,每一個曲子講出許多東西來,於是一張張的唱片就具有了某種形象,生出一種神秘的感覺。一旦唱片放出的旋律飄出,楊璟便會逐慚進入一種幌忽的狀態,好象靈魂離體在空中飄蕩。一曲既畢,楊璟還得過一陣子“還魂”。同場的小聽友們都靜黙著,帶著奇怪的神態看著他,卻沒有一個進入過他的那種“洋涇浜”狀態。我曾問楊璟,怎麽唱片聲音一響,你就變成那樣?他說,聲音的旋律會在他頭腦中生出各種畫麵,或是奔流的河水、遼闊的草原、或是無邊的森林,寧靜的鄉間田園…沉浸其中,十分放鬆愜意,“啥事體都忘記了”。對他的解釋我長久都抱懷疑的態度,心想多半是他在“擺噱頭”。音樂有那麽神?我怎麽感覺不到?

大學期間,看到馬克思說的一句話:“對非音樂的耳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是不美的。”這才知道,對各種美的形態的欣賞,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楊璟對音樂具有非凡的天然感悟力,"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5675-716266.html
刪除 回複 [18]李勝文  2013-10-31 15:52
作者:楊照 來源:南方周末 發布時間:2013-10-25 16:07:04 選擇字號:小 中 大
台灣作家楊照:感受大學的高貴

“這是一個人一生中難得幾次的強烈震撼。我做夢都想不到他會出現在我眼前,一個在世界上投下巨大陰影的幽靈,不是現實人物。這種震撼隻能以突然遭逢白朗峰來比擬,完全沒料到自己就在白朗峰近鄰的人,竟然看到那插天的高塔莊嚴地站在那裏……”

這段文字是馬克·吐溫寫的,時間是1892年,馬克·吐溫到德國訪問,在柏林大學,不預期地身邊大學生同時站起來,大叫、跺步、拿手中的酒杯敲桌子。學生們的反應,不是針對馬克·吐溫而來的,盡管馬克·吐溫已經是個重要的名人了;學生們的反應來自看到了學校裏的一位大教授──蒙森(Theodor Mommsen)。

“一個在世界上投下巨大陰影的幽靈”,馬克·吐溫如此形容蒙森。而蒙森對世界投下陰影的方式,純粹出於他對於羅馬史的辛勤不懈研究。蒙森一生共發表了超過一千四百多篇史學論文、超過七十部專著,1902年,憑借“現存的最偉大的曆史寫作藝術大師”,特別是他的裏程碑著作《羅馬史》,蒙森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蒙森是柏林大學的“講座教授”。中文稱為“講座”的這樣東西,英文裏就是chair,就是椅子。這個名字源自中古歐洲,那時候,剛剛成立的大學,有著和修道院、教堂一樣的神聖地位。大學教授是一群取得特殊資格的人,才得以在一張特別為他準備的椅子上,對學生們宣讀嚴整的授課內容。

雖然英國早早就有了牛津和劍橋兩所大學,但其中有幾百年的時間,英國維持著就隻有這麽兩所大學,沒有能力新增其他大學。最難的,在於找到對的師資,沒那麽多有學問的人,更麻煩的,有學問的人不見得願意接受牛津和劍橋的條件來當教授。

那幾百年間,為了維持其神聖地位,牛津、劍橋的教授必須和修道院修士般誓言終身守貞,不能結婚。修道士為上帝守貞,大學教授則是為了真理守貞。當時的人相信,沒有這種自我約束的話,大學教授就無法一心向學,將自己貢獻給知識學問。

盡管這些極端的做法後來消失了,然而大學的地位、大學教授的地位,在西方社會長期維持一定的高度,也才得以經由大學的存在,涵養、保存社會對於知識的熱情與尊重。

偉大的,不是大學教授,而是他們身上煥發出來對於知識的熱情。最珍貴的,不是大學教授教的都是真理,而是他們願意認真追求真理來讓學生吸收理解的態度。是這一點,讓大學和其他不同的學校機構,尤其是和補習班決然區別開來的根本原因。

鼓勵孩子上大學,很好。用各種方式協助孩子通過嚴格激烈的高考,也是人情之常。但若是在這樣努力拚高考的過程中,讓孩子失去了對於知識的根本熱情,以為知識不過就是補習班裏教的那些用來考試的材料,以至於孩子進了大學,也無從感受大學的高貴之處,追求大學提供的真理探索機會,那恐怕就有點本末倒置、得不償失了吧!

(作者為台灣作家)
刪除 回複 [17]李勝文  2013-10-31 10:48
因為畢竟形勢不給他創造條件,非常可惜。因為同樣的原因,任繼愈先生、季羨林先生,他們晚年也放棄了自己曾經堅持的東西來迎合潮流。他們本應有更大收獲,應該是輝煌的,但實際上並沒有。反而他們往往隨波逐流,講一些人家願意聽的話,放棄了自己真正的獨立思考。當然我對他們是非常尊敬的,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問題。
在學術上不要老是要講統一思想,什麽都統一了,還怎麽能有特色,怎麽能有創造呢?所以錢學森最後提出來的關於為什麽培養不出有創造性的人的問題,我覺得這是很大的問題,因為你老統一在一個思想上,你就沒法創造。
None of these is reasonable: If you have a theory, you may get it out sooner or later. Do you have a theory?
刪除 回複 [16]俞強  2013-10-30 21:31
柏拉圖認為音樂和哲學是知識分子的基本訓練。
博主回複(2013-10-31 10:03)音樂就像是呼吸新鮮空氣,必要和必需的。Music is like breathing fresh air, essential and required.
刪除 回複 [15]李勝文  2013-10-29 14:45
諾獎獲得者崔琦談中國高等教育和中國諾獎希望  精選
已有 6334 次閱讀 2013-10-27 14:57 |個人分類:社會文化曆史|係統分類:觀點評述|關鍵詞:高等教育 中國

最近,美國華裔諾獎獲得者崔琦時隔62年重返河南故土

http://www.chinanews.com/hr/2013/10-25/5422368.shtml

http://news.163.com/13/1025/02/9C0G3KUR00014Q4P.html

http://hn.ifeng.com/zixun/yaowen/detail_2013_10/25/1374616_0.shtml

http://news.dahe.cn/2013/10-25/102482195.html



現年74歲的崔琦出生在寶豐範莊村。當年崔母堅持把崔送到香港求學,崔琦離鄉後在香港培正中學讀書,1958年負笈美國,1982年起任教普林斯頓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另一教授發現「分數量子霍爾現象」,1998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現與挪威籍太太居美,育有二女。

1998年崔琦得諾獎後,河南地方官員把崔的故居大肆修葺,題名為「全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如下圖。



有兩個要點需要格外重視:

1。崔琦談中國教育:

教育發展不是一兩天的事兒

昨天上午,崔琦先後到河南工業大學和鄭州大學參觀考察並與學生交流。

關於高等教育,崔琦說,現在很多人批評中國的高等教育,其實中國和國外教育有很多傳統的不同,有不同的曆史背景。中國從漢代以來遵循的八股模式束縛了人們的思想,使人們遵循前人,沒有創新,缺乏新意。他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不是一兩天就能發展起來的,需要慢慢地進步,不要給太大的壓力。





2。崔琦談中國諾獎:

要有所建樹,要遵從自己內心

“中國為什麽總出不了諾貝爾獎獲得者?是不是中國的教育製度有問題?”麵對同學們的疑問,崔琦說,教育是個很大的問題,想要出成果,需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從個人來講,一個人內在的力量最為強大,隻有由心而發的熱愛,才能激發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如果內心沒有願望,那麽無論外界的刺激有多大,都很難取得成就,“不要迎合社會,要摒棄功名利祿,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


過來人的看法, 他不看好中國的高等教育體製,更不看好目前的科研激勵機製能拿到諾獎。

這一盆冷水,重重澆在中國頭上。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9360-736677.html
刪除 回複 [14]李勝文  2013-10-29 14:15
徐明昆
科技高手多孤傲
已有 222 次閱讀 2013-10-29 19:40 |個人分類:教育|係統分類:教學心得

水平越高,能力越強,無意中也會傷人自尊。

這種人,碰到組織部征求群眾意見,都不會得到讚成票。

所以科技界的領導,和其他領導一樣,多半是好好先生的庸才,

隻有錢學森個別人,得到最高領導的保護,才得以施展,他也隻是顧問性質,不是有權那種領導。

在國有單位如國企,領導很難容忍技術人員比自己收入高,對科技人員,一聽要價,比我們領導還高,那就byebye了。所以國企不管世界幾百強,沒一個科技驅動的。

國有科技單位,大大小小的領導依靠權力,得獎搞經費搞資源就比一般科技人員多,所以更容易混到院士首席之類的地位,盛名之下,未必全符。



私有體製沒有行政級別,也沒有組織部,對技術人員的收入和固執能容忍。



[1]錢學森的另一麵:看不起智力能力不如他的人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3_10/29/30764329_0.shtml

從在教書的時候就能夠看出,錢學森十分孤傲、內向,不善交際。他一向看不起在智力和能力上不如他的人,對自己的學生也是如此,所以他會用“你好好上課了嗎”來回答學生們提出的問題,並在考試中把題目出得非常難,以至於再聰明的人也隻能考到十幾分等等。同時,他也是個工作狂,除了對古典音樂的愛好,他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科研中去。因此,他不是一位受歡迎的教師。而這時的錢學森,就更走到了一個不問世事,而沉湎於自我世界中的“科學怪人”了。所以他才會去參加那個“敢死隊”一樣的火箭研究小組。當時的火箭研究小組並沒有什麽待遇,而且還十分的危險,參加這一研究項目的人本身都是些“科學怪人”,錢學森整天與他們為伍,就像當時的搖滾歌手們整天在一起狂歡一樣,雖然所做的事情差之千裏,但本質上是一樣的。從這點上看,錢學森到像個藝術家了。

然而,隨著美國麥卡錫主義的泛濫,錢學森最終遭到了厄運。他被美國政府無理地撤銷職務並且逮捕關押。本來,美國是本著“寧可錯殺一千,不肯放過一個”的態度來抓捕錢學森的。然而,這也是他們最為失敗的地方,錢學森的性格是決不妥協的,他連那些美國大學中的學者都不會放在眼裏,那麽美國的警察和議員在他眼中更成為了無知的暴徒。如果美國不先采取妥協的態度,那麽錢學森就更不會妥協,最終的結局就是他回到了中國,並且再也沒有踏上美國的土地。

錢學森像一個避世的孩子一樣要進入自己的科研世界,但是卻怎麽也躲不開政治和世界的侵擾。他隻能在課堂中黑板上的驗算時才能真正沉入自己的世界,而倒黴的就是那些聰明的外國學生們。從這點上,也可以理解一些錢學森為什麽酷愛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技術難題,為什麽喜歡理論而不喜歡動手幹活了。他天生就是個純腦力勞動者。

錢學森的生活太嚴謹了,在別人看來他的生活是那麽的枯燥,連求愛都太過直白。錢學森追求蔣英的方法十分獨特。他直接對蔣英說:“怎麽樣?你跟不跟我走?”被拒絕後,他過些天還是說:“怎麽樣?你重新考慮過了嗎?我們結婚吧,去不去?”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7101-737191.html
刪除 回複 [13]李勝文  2013-10-23 08:51
eLife and early career researchers

Randy SchekmanCorresponding Author, Fiona M Watt, Detlef Weigel
DOI: http://dx.doi.org/10.7554/eLife.01633
Published October 22, 2013
Cite as eLife 2013;2:e01633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submitting your best work to eLife, especially if you are an early career researcher.

Main text
Science students and active researchers are evaluated and assessed many times during their career as they progress from high school to university to graduate school to one or more postdoc positions to eventually—most of us hope—a secure job. As high school students, we were judged by exam results, grade-point averages or standardized test scores. Later, from graduate school onwards, we are mostly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of our research. Performing well in such evaluations is essential for anyone who wants to advance in a research environment, so it is crucial that these assessments are performed in a way that is fair and transparent.

The system of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places substantial pressure on early career researchers, especially when looking for a fellowship or a tenure-track position in a university or research institute. It is not uncommon for job or fellowship announcements to attract hundreds of applications. Many scientists, especially those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ir career, believe that their chances of succeeding (or even getting an interview) depend primarily on the impact factors of the journals in which they have published. This is more true in some institutions and countries than in others (Ching, 2013). Although more and more funders and institutions are emphasizing that the intrinsic quality of the research is what really matters (DORA, 2013; Schekman and Patterson, 2013; Schmid, 2013), too many scientists still have an unhealthy obsession with getting published in the rarefied world of ‘top-tier’ journals that are characterized by review processes and acceptance policies that often appear opaque and capricious.

And the pressure does not go away after you have landed a tenure-track position, because the next challenges are to secure grant money and to convince your new colleagues that you deserve tenure. (Plus you have to show that you are a good colleague). Again, despite what senior investigators tell them and what the grant-awarding agencies say, many pre-tenure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the number of papers in top-tier journals is the key to professional success and happiness. It is worth repeating here that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was never intended to be a measure of the quality of individual research papers: it was designed as a tool for comparing journals (and even then it has certain limitations), and scientists themselves are largely to blame for allowing it to influence decisions about hiring and promotion to the extent that it does (Curry, 2012).

At eLife, we recognize these pressures and have introduced a number of measures for the benefit of our colleagues who are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ir careers. First, we encourage corresponding authors who do not have tenure to mention this in their cover letter. The Senior Editor who handles the manuscript will take this into account when deciding whether or not it merits in-depth peer review by a Reviewing Editor and one or more external referees (Schekman et al, 2013a): as a result, a higher-than-average percentage of manuscripts from early career authors receive in-depth peer review. However,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manuscripts from early career authors are more likely to be accepted than those from more established investigators. Rather, it means that early career authors are more likely to receive (and benefit from) the sort of considered, in-depth feedback from referees that will help them to improve the manuscript and increase its chances of publication in eLife (or a different journal). And if the Senior Editor decides that a manuscript from an early career researcher should not be sent for in-depth peer review, the authors will in general receive more than just a standard rejection letter.

Second, we recognize that graduate students and postdocs require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when they are applying for jobs and fellowships. Therefore, the Senior Editors of eLife have agreed to write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on behalf of the first author in support of job or fellowship applications, and many authors have requested and received such letters.

The Senior Editors of eLife have agreed to write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on behalf of the first author in support of job or fellowship applications.

In a new effort, we are identifying a small number of particularly outstanding eLife Research Articles by early career researchers and inviting the first or corresponding author on each article to give a presentation at a meeting organized by one of the three agencies that sponsor the journal (the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the Max Planck Society and the Wellcome Trust). Since most eLife authors are not funded by these agencies, this initiative gives these early career researchers a valuable opportunity to publicize and discuss their work with audiences that will include many leading researchers in their field. The names of the first four authors to be invited to give such presentations have just been announced (Table 1).

View this table:View popupView inline
Table 1.
The first four eLife-sponsored presentations by early career researchers

Figure1
ILLUSTRATION: RIPE.COM
Obviously, we welcome submissions from researchers of all vintages, and we have introduced a number of innovations to improve scientific publishing for the benefit of all authors, such as our innovative approach to peer review, our policy of accepting all manuscripts that meet our (admittedly high) scientific criteria, our commitment to open access, our policy of making the most of digital media by not restricting the number of words, figures or references in a Research Article, our ability to integrate data and video into articles, our sharing of referee reports for rejected articles with a number of other journals, our commitment to extending the reach and impact of articles through plain-language summaries, Insight articles and podcasts, and our progressive media policy, which allows authors to share their results with others ahead of publication if they wish (Schekman et al., 2013b).

We also promise that the initial decision on submissions will be quick—the average is presently 3 days—and that manuscripts will not be subjected to needless cycles of revision and re-review before they are eventually accepted or rejected. Those near the start of their career may have time on their side, but when you have an exciting story to tell, and the competition on the career ladder is intense, the last thing you can afford to happen is for your work to languish in a seemingly endless editorial process.

References
Sort by:original orderauthortitleyearcited in paper
1
Fame is fortune in Sino-science
N Ching
Nautilus, 2013
cited 1 time in paper
http://nautil.us/issue/5/fame/fame-is-fortune-in-sino_science
2
Sick of impact factors
S Curry
2012
cited 1 time in paper
http://occamstypewriter.org/scurry/2012/08/13/sick-of-impact-factors/
3
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
DORA
2013
cited 1 time in paper
http://am.ascb.org/dora/
4
Reforming research assessment
Randy Schekman, Mark Patterson
eLife, 2, e00855, 2013
http://dx.doi.org/10.7554/eLife.00855 — cited 1 time in paper
HighWireCrossRefPubMed
5
The eLife approach to peer review
Randy Schekman, Fiona Watt, Detlef Weigel
eLife, 2, e00799, 2013
http://dx.doi.org/10.7554/eLife.00799 — cited 1 time in paper
HighWireCrossRefPubMed
6
A year in the life of eLife
Randy Schekman, Fiona M Watt, Detlef Weigel
eLife, 2, e01516, 2013
http://dx.doi.org/10.7554/eLife.01516 — cited 1 time in paper
HighWireCrossRefPubMed
7
Beyond CVs and impact factors: an employer’s manifesto
S Schmid
Science Careers, 2013
http://dx.doi.org/10.1126/science.caredit.a1300186 — cited 1 time in paper
CrossRef
- See more at: http://elife.elifesciences.org/content/2/e01633#sthash.UuW5LZCR.dpuf
刪除 回複 [12]李勝文  2013-10-23 08:50
Neuroengineer • 2 hours ago −
Fantastic, article. Thanks eLife for the innovations and giving a fair chance for upcoming young scientists. When I was in high school, I had a dream to explore and to understand the secrets of nature. But slowly that dream seemed to vanish in the craziness of the scientific industry. I think we need these newer tools for those practicing science to make it more fun for them. After all great ideas can only be generated in the mind at peace!
1  •Reply•Share ›
Avatar
Petros Ligoxygakis • an hour ago
"Again, despite what senior investigators tell them and what the grant-awarding agencies say [...] scientists themselves are largely to blame for allowing it to influence decisions about hiring and promotion to the extent that it does".

It is not true at all that senior investigators tell early career scientists (ecs) to not go for the impact factor and to that extent it is the culture that ecs are coming into, which dictates what they are doing to secure tenure (and even then...). So don't just imply that they do it because they somehow aspire to publish in those journals: they are forced to do it and senior people should openly recognise their share of responsibility for it.
刪除 回複 [11]李勝文  2013-10-21 08:38
"癌症算什麽,易經早已解釋其起因及根治方法!"  我見過很多病人,包括我的親戚,死於癌症。你能不能更詳細的談論這個易經早已解釋其起因及根治方法?"約翰遜先生癌症的新思路-通過自己的癌症見癌症世界"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7277-720832.html ) --
"哈佛研究創新是基層草根的努力而不是權威專家從前麵領先的結果"--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7277-722667.html
我相信,精英不能得到答案; 研究創新是基層草根的努力而不是權威專家從前麵領先的結果.
您可以發送" 私人消息", 更詳細的談論這個易經早已解釋其起因及根治方法. 幫助患者受益。
刪除 回複 [10]小木蟲  2013-10-19 16:33
我們的文化是:出頭的椽子先爛,槍打出頭鳥
刪除 回複 [9]李勝文  2013-10-19 16:02
北大老師送給學生的十句話 (2013-07-03 17:22:20)轉載▼
標簽: 文化        分類: 美文共賞
第一句話,結交“兩個朋友”:一個是運動場,一個是圖書館。
    到運動場鍛煉身體,強健體魄;到圖書館博覽群書,不斷地“充電”、“蓄電”、“放電”。
    第二句話,培養“兩種功夫”:一個是本分,一個是本事。
    做人靠本分,做事靠本事,靠“兩本”起家靠得住。
    第三句話,樂於吃“兩樣東西”:一個是吃虧,一個是吃苦。
    做人不怕吃虧,做事不怕吃苦。吃虧是福,吃苦是福。
    第四句話,具備“兩種力量”:一種是思想的力量,一種是利劍的力量。
    思想的力量往往戰勝利劍的力量。這是拿破侖的名言。一個人的思想走多遠,他就有可能走多遠。
    第五句話,追求“兩個一致”:一個是興趣與事業一致,一個是愛情與婚姻一致。
    興趣與事業一致,就能使你的潛力最大限度地得以發揮。恩格斯說,婚姻要以愛情為基礎。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也不會是牢固的婚姻。
    第六句話, 插上“兩個翅膀”:一個叫理想,一個叫毅力。
    如果一個人有了這“兩個翅膀”,他就能飛得高,飛得遠。
    第七句話,構建“兩個支柱”:一個是科學,一個是人文。
這是大科學家錢學森一再強調的。一個大寫的“人”,必須由科學與人文這兩個支柱來支撐。
    第八句話,配備兩個“保健醫生”:一個叫運動,一個叫樂觀。
    運動使你生理健康,樂觀使你心理健康。
    第九句話,記住“兩個秘訣”:一個是健康的秘訣在早上,一個是成功的秘訣在晚上。
    黎明即起,鍛煉身體,強健體魄,爭取健康地工作50年。必要時晚上還要加班加點,主要用來讀書、思考、寫作。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人的差異產生於業餘時間。業餘時間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毀滅一個人。
    第十句話,追求“兩個極致”:一個是把自身的潛力發揮到極致,一個是把自己的壽命健康延長到極致。
    現在人們的潛力一般才發揮到3%-5%,據說如能發揮到10%,你就能過120部英國的百科全書,所以要爭取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刪除 回複 [8]小木蟲  2013-10-19 15:16
心有餘力不足,習慣了被領導和被代表
博主回複(2013-10-19 15:27)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彭端叔
刪除 回複 [7]李勝文  2013-10-19 12:10
作者:陳建強 來源:光明日報 發布時間:2013-3-4 13:39:50 選擇字號:小 中 大
龔克代表:創新的根本是培養創新型人才




南開大學校長龔克代表:

南開大學校長龔克代表認為,如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是我國大學教育麵臨的重大課題。大學要真正成為新觀念、新知識、新人才的源泉,就必須徹底摒棄功利化的辦學趨向,以“人的全麵發展”為終極目標。

記者:在采訪高等教育時,感覺大學的一切工作都是圍繞“創新”展開的。

龔克代表:普遍認識到創新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固然可喜,但是必須避免實用主義與功利主義的傾向。創新型教育模式的形成要在教育理念、管理體製、培養方式等諸多方麵下大力氣。創新是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創新型人才也不會在一朝一夕湧現出來。創新人才首先是全麵發展的人才,個性的自由獨立發展是創新人才成長與發展的前提。大學作為創新型人才的“搖籃”,首先要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麵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記者:培養創新型人才是大學的使命,也是社會的共同期待。

龔克代表:大學創新的根本要義就是培養創新型人才,這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

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有人試圖以深化專業教學和訓練培養創新人才,其實工具化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是南轅北轍的。創新人才首先應該是高素質的“人”,然後才是“才”。世界上一流大學實行的博雅教育等,其實就是著眼於人的素質提升,貫徹的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要開辟創新人才培養的生動局麵,首先要修正“以知識和技術為本”的觀念。

需要轉變培養機製實現自主學習。“拔尖人才”是“冒”出來的,而不是“拔”出來。主動學習是創新人才必備的特征,也是其成長的引擎。教育不是要灌滿一桶水,而是要點燃一把火。視學生為“被”教育者的培養機製,很難讓人才“冒”出來。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培養計劃,應該“以學為主、教學相長”,給學生選擇和發揮的空間,同時給予有效的激勵和引導。

需要改善評價體係。當下對學生的考核主要是著眼於其對知識掌握和運用的程度,這是“以技為本”或“以知識為本”的評價體係,不利於形成促進學生自主全麵發展的導向。所以,轉變評價體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南開大學的校訓是“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我們推出了《素質教育實施綱要》,目標是構建以“公能”為特色的素質教育體係,特別強調要形成一套“公能”評價體係。這個探索也遇到了種種障礙,尤其是思想觀念上的障礙。

大學要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己任,必須進行深刻的教育變革,既要堅決大膽,又要潛心靜氣,切不可急功近利。

相關專題:2013年全國兩會專題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係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分享到:

打印  發E-mail給:      

以下評論隻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科學網觀點。

2013-10-20 4:09:11 LongLeeLu
“拔尖人才”是“冒”出來的,而不是“拔”出來。給予有效的激勵和引導=“拔”; 尖=冒
刪除 回複 [6]李勝文  2013-10-19 11:23
作者:馬超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3-10-19 23:11:31 選擇字號:小 中 大
南開大學校長龔克:素質是不能灌輸和傳授的

“素質是不能灌輸和傳授的,要求學生主動發展,因此素質教育要求從以‘教’為主轉變為以‘學’為主。”在南開大學剛剛召開的2013年百所重點中學校長論壇上,南開大學校長龔克做了關於素質教育的主題演講,他如此表述。

此次論壇主題為“加強大學與中學相互銜接,全麵推進中學素質教育”,來自全國各個省市的106位校長與會。龔克介紹了南開大學推進素質教育的思路。他說,這個思路的邏輯起點是大學以育人為本;大學育人主要是靠教學和科研兩種方式,其中教學處於基礎性地位,要給予優先保證;育人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全麵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龔克提到,《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把素質教育作為我國各級各類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意義十分重大。過去,在中小學階段講素質教育多一些,而大學則強調“專業培養”。上世紀末,華中科技大學楊叔子教授本人曾提出“要在工科院校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將素質教育概念引入高等教育階段。實事上,學生文化素質的問題不僅僅存在於理工科院校。所謂文化素質,並不是學了古文、背幾篇經典就是能夠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比如學了曆史也許能夠知道很多曆史知識,但未必能夠從中體會到人文情懷。同樣,在文科生中加強科學精神的教育也是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所以,大學的素質教育也走上了全麵的、綜合的素質教育的發展階段。

龔克說,雖然大中小學的素質教育各有其特點,但定是一脈相通的,大學中學的對接就是相互學習、借鑒,希望能從中學的實踐中汲取經驗,獲得啟發。

他指出,南開素質教育的核心轉變是突出“公能”培養。“公能”出自“允公允能,日新月異”,這一校訓的核心理念是“責任,能力,創新性”。南開校訓不是從《詩》、《書》、《禮》、《易》等經典中提煉出來,而是老校長張伯苓總結30年辦學精神,總結概括而來。“公”是天下為公的情懷,“能”就是服務社會的能力,“允公允能”就是把為“公”做到最好;“日新月異”就是與時俱進,與當今提倡的德才兼備和培養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是異曲同工的。

龔克表示,南開“公能”素質教育所追求的是將“德智體美”的教育結合起來。“德智體美”是相互融通又各有側重的“四育”,而不是分門別類的“四課”。而當前包括南開在內很多大學將“德智體美”作成了知識性的課程,而沒有相互融合。比如“德育”,不是把政治理論知識了解記熟了就完了,德育是要培養滲透到學生各種行為之中的品行。像大學生搞科研,科研誠信就是其中的“德”。又比如體育,體育的直接目的是身心健康,同時也是發展學生品行的載體,所以鍛煉學生承壓能力、培養學生遵守規則、團隊合作的精神,正是張伯苓先生所說的“體育精神就是民主法治精神”。

龔克說,實施素質教育,最大的難點在於“素質評價”,這是牽牛鼻子的,南開正在探索,希望從兄弟中學那裏汲取經驗,大學中學攜起手來,創造素質教育的新局麵。

更多閱讀

龔克代表:創新的根本是培養創新型人才

南開校長龔克:大學育人要以“學生為本”
刪除 回複 [5]小木蟲  2013-10-19 02:07
我還是相信他知道。
我相信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都愛國。但是你愛國就等於你可以在暢所欲言嗎,我覺得不是。在美國也一樣,你罵奧巴馬也得分你是公務員還是個端盤子的,如果有人舉報,前者的後果可能很嚴重(丟掉飯碗)。
博主回複(2013-10-19 11:00)你得有具體的,建設性的建議。您可以發起一項草案,說服立法者發出一項法律--做你想做的--這是美國人的方式。中國發展以同樣的方式-關鍵是星鬥小民公眾為了政策幫助政府。
刪除 回複 [4]小木蟲  2013-10-16 14:52
當然是錢啦,這麽聰明的人,經曆過民國、美國和中國,他能不知道答案?否則他也問不出這個問題。當然啦,這個問題很多人尤其是搞科研的人都會問,隻不過從錢的嘴裏說出來就成了xx之問。
博主回複(2013-10-18 12:37)是什麽讓你認為他有答案?隻是你的猜測,對不對?我敢打賭,他不知道。他得到了中國給了他所有的榮耀, 如果他知道, 他會說。我真的相信他是愛國的。
博主回複(2013-10-16 16:11)要是如你所述,他不厚道哦 - 知道而不說?!讓我們瞎矇。浪費多少血汗錢!
刪除 回複 [3]李勝文  2013-10-16 11:40
“我的父親是中國最早一代留美並研究數論的學者。他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大、以及後來的雲南師範學院做了很多年的工作。”楊振寧在揭幕儀式上這樣評價他的父親:“他是一位智慧的父親,也是最優秀的數學家”。

“生活在今天,你們是很幸運的。我希望你們每一個人記住這句話的含義,以及自己所能在在曆史上扮演的角色,我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努力,為自己、為民族、為國家創造一個非常好的未來。”楊振寧說。
楊振寧攜妻出席父親塑像揭幕儀式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0/283874.shtm
刪除 回複 [2]小木蟲  2013-10-16 06:02
明明知道,不說出來
博主回複(2013-10-16 08:54)你指哪一個?是錢還是你?如果你知道,你可以與我們分享?
刪除 回複 [1]socoolsohot  2013-10-16 02:08
真正的人才一定是全才,盡管他們可能隻是在某個領域做出成就,這是因為時間有限和資源有限而已。

現在培養的都是“匠”,大家就是學一門手藝,好混碗飯吃而已,真要做什麽大事,還是不要想了吧。

還有:你的文章太長了吧!我估計沒幾個人能看完。
博主回複(2013-10-16 08:46)感謝您的閱讀和評論。我寫了告訴你,我閱讀這些文章中。老實說,隻是我自己的紀錄。"現在培養的都是“匠”,大家就是學一門手藝," - 很難像他們一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