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湖秋楓

邊跑邊看邊吃邊喝遊世界
個人資料
plum59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屠呦呦獲獎的啟迪:聽聽她的老師怎麽說

(2015-10-09 08:40:46) 下一個

今年十月五日,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消息一宣布,她的母校北京大學就立刻向她表示了祝賀。中國媒體也大張旗鼓地報道了她的獲獎信息。

四年前,當屠呦呦獲得拉斯克基金會臨床醫學獎後,我就想,屠呦呦肯定是大學時期學習成績出類拔萃的學生。為了證實這一點,我真得找人問問。教過屠呦呦的老師大多已經過世,所剩無幾。但我還挺走運,毫不費力就找到了一位老教授。論資曆他是屠呦呦的老師。

雖然退離教學科研第一線多年,但身體健康,思維敏捷。老先生很熟悉屠呦呦過去的工作和多年來圍繞她的爭議。得知她獲得拉斯克獎,他認為這是件好事,不管是對提高整個中國醫藥界的國際聲望,還是學校的知名度。

老先生介紹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屠呦呦在北醫藥學係時,他帶過她的班級。老先生還記得屠呦呦。可她在校時的專業基本功並沒有給他留下什麽深刻印象。顯然,屠呦呦不屬於最優秀學生的行列。我問教授如何評價屠呦呦個人在發現青蒿素的作用。他認為,“523項目”是一個全國性的協作項目,所有參與者都是有貢獻的。但如果隻把獎授給某一個人的話,屠呦呦還是能排在第一位的。畢竟是屠呦呦解決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從學術方麵,老教授提出了直率的批評。那就是,屠呦呦在工作中的屢次失誤:  她受傳統中醫學影響太深,隻認中藥水煎劑,造成提取有效成分的一再失敗(國內報道是失敗190次)。他說,提取植物成分的原則是要用不同極性的溶劑提取 (室溫下乙醚萃取包括在內 - 作者注),然後從各組分中尋找有效成分。這一直是開發植物藥的入門課,基本功,可卻被拋在腦後。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這一席話讓我思考了很久。的確,屠呦呦中學成績並不很突出【1】,20歲才考入藥學本科專業,本科成績平平,畢業沒被留校。工作中沒有一鳴驚人,取得成績後仍然磕磕絆絆,臨花甲之年才被評上正研,屬“三無”之列。連她本人也沒想到拉斯克,諾貝爾獎光環會降臨她頭上。

這給海外華人的子女教育很深的啟示。勤奮好學,學業優秀,學曆光鮮並不是成功的全部。性格,運氣,機遇有時會是更重要的因素。正是因為她的執著,在失敗麵前不放棄,最終找到了靈感。同時,她又是極為幸運的。她既受到體製的製約,又獲益於體製。由於美國同行的慧眼和力推,終於使她在耄耋之年名至實歸。

人的成功與否,既不在於起跑線上的輸贏,也不在於個人成績是否優秀。

原來,人生並不需要一張完美無疵的成績單。

【1】來自2015年10月6日《錢江晚報》

 

作者: 李子5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8)
評論
plum59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閑閑客' 的評論 : 有財就變得有才,哈哈哈哈。。。。
閑閑客 回複 悄悄話 大讚最後一句!好事!誰說炸藥獎不勢利,現在開始關注中國了.
plum59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QQ' 的評論 : 多謝來訪。祝周末愉快!
XQQ 回複 悄悄話 博主所言極是。成功的光環最終會落在執著不懈之人上,盡管他/她並非完美之人。
plum59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inna118' 的評論 : 的確,學醫學藥都有這個問題,就像小學生背書一樣。

多謝諸位光臨和評論。
linna118 回複 悄悄話 學醫藥就是死記硬背,靈活聰明的人還不適應。 上大學時我們班每次考分最高的那位就是一個智商很平常死記硬背的女生。 她的勤奮可能值得有些人學習, 但她那種讀法自己沒煩,把別人都搞煩了,每天折騰到淩晨。我對她的作法嗤之以鼻,我們大部分人的學習時間可能不到她的一半。她考研究生四次沒考上因為研究生考試內容突破了她所能知道的書籍範圍。最後提了教授了搞了一個在職的什麽破學位, 也算是中國特色。
ONCOCIDIA 回複 悄悄話 屠呦呦經國內外一些同胞的竭力舉薦,自2011年獲拉斯克獎後始被大眾知曉,也算實至名歸。先母當年是國內某中醫藥研究單位的生化室主任,也參與了523計劃開發抗瘧藥青蒿素,也在自己身上注射試藥,... ...。慶幸能替她見證這一曆史。
ljwxc01 回複 悄悄話 grit,堅毅,是最可寶貴的品質。孟子所謂天降大任於是人也,說的就是這個特質
一師是個好學校 回複 悄悄話 如果有機會去諾貝爾博物館參觀,大家可能會對若貝爾獎的評選有個更清楚的了解。感覺講解員的介紹,若貝爾獎得主確實有運氣的成分---因為每年評出來的預選名單中幾乎每個人都有此種機會,所以評上的不是比別人好,而是運氣。這幾乎就是講解員的原話。You really need to be in the right time at the right place.
playnice 回複 悄悄話 主要是解決了一個重要的難題,造福於人類。否則,沒人會想起她。
plum59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rmweak' 的評論 : 老兄所言恰如其分。中國的文化就是這樣, 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平凡。搞科學人要有坐冷板凳的心理準備,可能一生也得不到什麽大獎。
明海藍天 回複 悄悄話 棄而不舍,天道酬勤。有誌者事竟成,
yuan222 回複 悄悄話 需要愛因斯坦那樣的天才。也需要有堅持,堅韌,努力+運氣的科學家。屠呦呦和袁隆平都有努力和堅韌,同時他們二人又有運氣。袁隆平的運氣是發現了那株雄性不育係的野生水稻。屠呦呦的運氣則是碰巧讀那個古書,得到了靈感。

實際上,那個古方子治不了瘧疾。近幾百年來的中醫們也從來沒有能夠治療瘧疾。這就是運氣了。(當然他們也努力了。同時還有成百上千的科學家也努力了)。
plum59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飄飄欲仙' 的評論 : 歡迎仙子下凡 :))
Armweak 回複 悄悄話 俺真服了。在屠呦呦拿諾貝爾科學獎以前,中國學生家長的最大目標是爬藤。現在杠鈴上陡然加了50公斤 --- 要向諾貝爾獎的新目標奮鬥了。:-)

俺敢說,獲諾貝爾獎的沒有人會從小立誌,人生目標就是拿諾獎。芸芸眾生中每個人都有一條人生之路,拿諾獎的人,享受也好,消磨也罷,走著他們特別的人生之路。諾獎獲得者,看重的隻是他們從事研究工作的過程,享受過程中看到的各種風景,而這個過程和看到的各種風景,對於他人來說,簡直就是一種人生苦難。天朝醬缸國中“人上人”名利文化熏陶出來的人,總是想著成功以後的鮮花和美酒。不享受諾獎的研究過程,隻企盼諾獎的最後結果,那麽,最後結果肯定很失望很難如願,這就是為什麽至今天朝用來裝諾貝爾獎的口袋,依然幾乎空空如也的重要原因。為了成功曆盡艱難,即使在頭懸梁錐刺股以後,成功地拿到了諾獎,那也是苦逼的一生。頭懸梁錐刺股所帶來的人生磨難,遠遠和諾獎的得到不成正比。

中國的文化,太畸形啦。


飄飄欲仙 回複 悄悄話 人生並不需要一張完美無疵的成績單。--說的太對啦
plum59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十全老人' 的評論 : 多謝老兄到訪。基本功要學紮實,但別追求滿分而忽略其它。國內學術界進來急功近利者多,潛心做學問的少。大張旗鼓地宣傳屠呦呦的得獎,恐怕會導致今後以得大獎為目的的科研熱潮。
plum59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eibao' 的評論 : 同感。謝謝評論。
plum59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snyy' 的評論 : 沒錯。不能追求滿分忽略其它。
plum59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ea_fan' 的評論 : 回去叫你家大娃二娃好好念書,前途遠大。
plum59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農家苦' 的評論 : 農兄言之極是。青蒿素類藥物的發現並不應該理解成中國學術的Excellence。忽視基礎知識,肯定要增加探索的盲目性。
十全老人 回複 悄悄話 "靠讀書出國"已經是把讀書當成改變命運的手段。這是一種無奈,但絕不是高層次的思維。這種古代書生考科舉的思維方式注定了不會有大境界和大成功。好,到此為止,不想辯論也不針對誰哈。
十全老人 回複 悄悄話 很多走到成功巔峰的人都不是什麽學校裏的第一名,雙百分。記得丁肇中也講過類似的話,他和他認識的得諾獎的人,沒有一個在讀書的時候是第一名,因為第一名僅僅意味著你把既有的知識掌握得最好,不意味著你有獨到的貢獻。
十全老人 回複 悄悄話 這給海外華人的子女教育很深的啟示。勤奮好學,學業優秀,學曆光鮮並不是成功的全部。性格,運氣,機遇有時會是更重要的因素。正是因為她的執著,在失敗麵前不放棄,最終找到了靈感。
======================
完全讚同。書讀得“出類拔萃”也隻是“讀”得出類拔萃,和真正意義上的執著和靈感,並產生自己的東西並不是同一件事。
weibao 回複 悄悄話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功德五讀書" 深有同感。我們這代人靠讀書出國的,書都是讀得出類拔萃的。可大多數就是沒有命。
wsnyy 回複 悄悄話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功德五讀書。。。
比她勤奮努力聰明能幹有才華有的是。問題是你有這個命嗎?
年輕時俺對於命運之說嗤之以鼻。可現在是深以為然。
tea_fan 回複 悄悄話 在失敗麵前不放棄, 這條關鍵.
謝謝李子哥分享.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李子兄總結的是。

我個人始終認為,見識和基本功還是海外華人科學家更具優勢。遺憾的是,大多數身在海外,尤其是在美國從事科學研究的華裔,對中國傳統的東西抱有太深的成見,束縛了自己的思維。

曹公曾言:學我者生,仿我者死。總是在別人手下做科研助理,難免擺脫不了西人導師的門見。尋門而入是基本功;破門而出才是創造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