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閑人

幾方田畝,耕耘不輟,樂在其中
正文

三個女人唱大戲 王光美 毛劉關係初探之四 毛劉分裂的原因

(2016-10-11 05:36:33) 下一個

                                            (4)毛劉分裂的原因

毛劉的分裂,是中共曆史上最令人痛心和惋惜的事情,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惡果,由於大家都基本了解情況,這裏不再贅述。現在分析其主要原因:

毛澤東無比信任劉少奇,放手讓其管黨。劉少奇在管理過程中,有意或無意間建立了自己的班底,成為毛劉分裂的溫床和隱患。而黨內其他領導大員均沒有自己的班底,比如朱德,在軍隊幹了一輩子,幾乎沒有任何私人力量,這也是他能夠善終的基本原因,盡管他在數次重大的路線鬥爭中,都站在毛澤東的反麵,毛澤東也沒有過分為難他,始終尊他為與自己並肩的革命領袖;再如周恩來和鄧小平,他們長期在中央工作,基本沒有自己的班底,因此也沒受到猜忌,周恩來一直受到重用,鄧小平一直受到器重和保護。陳雲也和周恩來一樣,沒有自己的班底,一直沒受到衝擊。再看林彪,也是因為後來有自己的班底,而且是帶槍的班底,遭遇比劉少奇更慘,倉皇出逃被燒死了,而且還搭上了妻兒。同樣的道理,彭德懷因為有自己的班底,結局也很悲慘。

為什麽有班底和沒有班底結局差距如此大?這反映一個人的思想境界是大公無私還是

大公有私。大公無私,就是在一切工作中、在一切境況下,始終把公字擺在第一位,黨員幹部必須把黨的觀念擺在第一位,隻有這樣才能任人唯賢、受寵不亂、受辱不恚,受到大家的尊敬,由此平安一生。而大公有私則是另外一番景象,盡管是在大公前提下的私心,弊端也顯而易見,其表現在任人唯親,凡肥缺、美差、重要崗位,首先想到的是安排自己班底中的親信或心腹,久而久之,則疏遠了大多數人。當然,使用親信心腹,得心應手。可就沒人會想到,親信和心腹是私心的產物,它往往是建立在為個人服務或者投機取巧的基礎上的。跟黨還是跟人,這是區別忠誠戰士、耿介之士和心腹親信的分水嶺。當你的班底中集聚了一幫親信和心腹,那真值得警惕了,這說明你可能已經孤立到千夫所指的地步。

所謂受寵不亂,是指事業風順時,不得意忘形。從政之路,機遇與風險並存,榮華與羞辱與共,封建朝廷如此,資本主義政府如此,共產黨政權中也是如此。自延安整風以來,毛澤東的威望日增,堪比日月,他的一句話,有山的重量。抵觸他,風險極大,有時是身家性命,王明、張國燾、劉少奇的遭遇充分說明這一點。但他的弱點是地位不穩定,這是因為,黨主席的產生不是通過黨員(最低限度上說是中央委員會委員)一人一票選出來的,是政治協調的產物,不具有天然的合法性,在關鍵時間點和特殊的環境下,往往會受到質疑。而常委會委員乃至政治局委員,也都代表某一方麵或某一集團的利益,他們為自己或集團的利益,隨時都可能對主席發出挑戰,隻要有足夠的力量,推翻主席也不是沒有可能,赫魯曉夫在克裏米亞度假,勃列日涅夫乘機將其推翻就是最好的例證。共產黨的首領和美國總統不同,他是民選出來的領導人,具有天然的合法性,他有將任何下屬撤職的權力,而且這種權利不會遭到任何形式的質疑和反抗,推翻他,必須通過一係列合法程序,所以,美國總統不怕有人搞政變。可見,美國有關領導人選舉的製度,是一個成熟的製度,它保持了幾百年的政權穩定。毛澤東雖然有至高無上的威信和權力,但他的位子卻沒有美國總統穩定,他得時刻小心他的戰友們,小心睡在身邊的“勃列日涅夫”。劉少奇雖是黨內二把手,處於“皇儲”的地位,但承擔的風險比任何人都大,稍有不慎便會遭受猜忌。縱觀曆史,曆朝曆代的“皇儲”,都處於最具風險的位子上,骨肉都如此,況乎戰友!

平心而論,毛澤東對劉少奇的信任達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在延安,為了能使劉少奇順利開展工作,同意劉少奇將北方局的屬下調到中央,並不顧老紅軍的反對,將彭真、薄一波選進中央委員會。也許有人會納悶,中央委員都是通過選舉產生的,毛澤東怎能將彭真、薄一波選進中央委員會?真實的情況是,選舉前有關部門都會進行宣傳摸底,為某些人造勢,甚至動員某些人對某些人投票,另一方麵,選舉一般會進行差額選舉,比如,要選50個委員但候選人名單上安排了55個人,這樣就一定會差額掉5人。所以,毛澤東想讓什麽人當選,一般不會落空。更出人意料的是,為了劉少奇保證順利接班,毛澤東與1954犧牲了高崗集團,又於1959年犧牲了彭德懷集團,造成了幾十人、數百人落難。有關這兩個案例,上文及他人已有詳盡敘述,這裏不再重複。劉少奇在工作中屢屢出現較大失誤,比如土改中左傾、天津講話的右傾、吃小虧占大便宜的市儈,毛澤東都能容納並諒解。這容納和諒解的前提是對自己絕對忠誠,不得心懷二誌,這是一條不能觸動的高壓線,碰了它,是會被電死的。恰恰劉少奇碰了這條高壓線,落得什麽樣的結果,大家都看見了。

聰明的劉少奇為什麽會走上這條極度危險的路?就是因為他有自己的班底,有能夠挑戰毛澤東的力量。倘若他沒有自己的班底,他絕不會挑戰毛澤東,即便毛澤東有大錯,他也隻能以規勸的麵目出現。劉少奇對毛澤東若即若離,在自己的班底初具雛形時就已經顯現了。天津講話就可看出端倪,關乎建國初期黨對民族資產階級政策的那麽重要的談話,毛澤東竟然一點也不知曉。更為嚴重還在後麵,劉少奇、楊尚昆以中央的名義發出文檔,毛澤東對此非常惱火,1953年5月19日毛澤東專門發布命令予以批評。他說:“嗣後,凡用中央名義發出的文檔、電報,均須我看過方能發出,否則無效。”他責令中央有關部門“請負責檢查自去年8月1日至今年5月5日用中央和軍委名義發出的電報和文件,是否有及有多少未經我看過的(我出巡及患病請假時間內者不算在內),以其結果告我;過去數次中央會議決議不經我看,擅自發出,是錯誤的,是破壞紀律的。”(《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80頁,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第1版)毛澤東對權力的掌控是“大權獨攬,小權分散”,黨中央發出的文件,理應經過黨中央主席的核準,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劉少奇卻視而不見,這絕不是一時疏忽。是恃功自傲,還是覺得自己有實力可以獨斷專行,或者其他?對這種不正常現象,毛澤東做出了嚴肅的批評。應當說這種批判是正確的和善意的,絕不是有些人所攻擊的獨裁。遠了不說,假如當今的一個大公司,副總裁避開總裁,單獨發文檔指示下級達半年之久,看看總裁會有什麽樣的反應,會不會像毛澤東這樣善意地正麵地嚴肅地指正,相信此類事情一旦發生,副總裁可能立刻會卷鋪蓋走人。還應當指出的是,毛澤東在批判了他們之後,采取了一些組織措施,防止蒙蔽現象繼續存在。諸如五馬進京以分散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集中的權力,成立中央書記處綜合黨情和國情等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傳遞信息。下級蒙蔽上級,這是大國政治中絕對不允許的,弄不好會出大問題。就像1960年出現的大饑饉一樣,大饑饉的產生就是因為下級蒙蔽上級,下情不能上達,造成了一邊倉庫裏有存糧,一邊百姓被餓死的慘痛教訓。

對獨當一麵的助手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毛澤東都能給以充分理解。比如劉少奇在土地革命中的左傾和天津講話的右傾,引起了許多人的反對和質疑,毛澤東一方麵予以糾正,一方麵繼續放心大膽地使用。並在很多場合宣傳劉少奇,一而再地稱他為接班人,比如,1961年會見英國蒙哥馬利時,就說劉少奇是接班人,蒙哥馬利是這樣說的:“我接著就問到他的繼承人。我的經驗是,國家領袖們非常討厭提出他們的繼承人,我舉出幾個例子——印度的尼赫魯,葡萄牙的薩拉查,聯邦德國的阿登納,英國的麥克米倫,法國的戴高樂,誰將繼承他呢?他說,在中國,繼承是清楚的,並且已經確定了——那將是劉少奇。我問,劉以後又是誰呢?他說他不知道,也不過問;他本人將同卡爾·馬克思在一起,他們在中國能夠為自己解決這件事。”(蒙哥馬利:《三大洲》)1957年毛澤東訪問蘇聯,也曾間接地談到了此事。

那是在一次宴席間,毛澤東用莊重的口氣對赫魯曉夫說:“我準備辭去國家主席的職務了。”

赫魯曉夫並不感覺意外,因為半年前伏羅希洛夫已經帶回了這個信息。他問:“有人接替嗎?”

毛澤東說:“有。我們黨裏有幾位同誌,他們都不比我差,完全有條件。第一是劉少奇。這個人在北京和保定參加了五四運動,後來到你們那裏學習,1921年轉入共產黨,無論能力、經驗還是聲望,都完全具備條件了。他的長處是原則性很強,弱點是靈活性不夠。”

毛澤東支持劉少奇最大的具體措施就是把國家主席職務交給劉少奇,並在兩年後的1961年在和浦壽昌談話時講了下麵的話:“前年(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改名換姓了,不再姓毛名澤東,換成姓劉名少奇,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來的。以前,兩個主席都姓毛,現在,一個姓毛,一個姓劉。過一段時間,兩個主席都姓劉。要是馬克思不請我,我就當那個名譽主席。”(熊向暉:《我的情報與外交生涯》)這說明毛澤東對劉少奇充分信賴。當時,政治局常委有七人,他們是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林彪、鄧小平。除毛澤東為黨中央主席外,其他六人都是獨當一麵。讓劉少奇擔任國家主席,使得他一馬當先,突出了他的接班人地位。但禍根也由此種下。

劉少奇擔任共和國主席不久,國家就出現了曆史上罕見的大饑饉,國民經濟基本崩潰。此後,黨和國家進行了一係列補救措施,挽狂瀾於既倒。劉少奇依靠陳雲,出台了許多切實可行的措施,為恢複經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實事求是地說,劉少奇在克服三年自然災害時所做的一切,並沒有借機貶低毛澤東、突出自己。七千人大會上,肯定三麵紅旗是黨內的共識,因為他們都清楚,如果否定了三麵紅旗,他們這一幹人都得承擔責任,這和遵義會議之後王明集團堅持黨的政治路線是正確的有同工異曲之妙,曆史就是這樣作弄人,當年劉少奇致信張聞天,提出要清查六大以來的政治錯誤,張聞天硬是利用集團力量把這個問題捂下去。彭德懷在廬山會議上就是這麽幹的,卻落個牆倒眾人推。現在有人說劉少奇說大躍進的失敗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是影射毛澤東,有些誇大其詞。在這個嚴峻的時刻,毛劉必須同心合力鞏固聯盟,兩個偉人怎麽會糊塗到在眾目睽睽時拳腳相向呢!劉少奇是一線負責人,共和國主席,大饑饉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共產黨政治有個特點:凡出差錯,倒黴的一般都是行政領導人,而且副手居多。何況在大躍進中,他的講話比毛澤東要左得多。至於在遊泳池的那次談話,也不能完全說明劉少奇落井下石。

劉源在《毛澤東為什麽要打倒劉少奇》一文中記述了他們遊泳池談話的細節:1962年7月上旬的一天下午,陽光熾熱。在中南海遊泳池,毛澤東遊 興正濃。劉少奇快步走到池畔,親熱地問候毛。見劉來了,毛就在池子裏發出質問:“你急什麽?壓不住陣腳了?為什麽不頂住?”劉少奇一驚,似乎覺得不便談話,就在更衣棚裏坐下,等毛上岸,坐到跟前,才說:“陳雲、田家英是在黨內談意見,不違反組織原則,他們有想法跟你講,沒有錯。”毛澤東說:“不在組織原則,而是談的內容!他們都找了你,鄧子恢吵了那麽久,西樓說得一片黑暗,你急什麽?”雙方顯然都有些動感情。毛長期淤積內心的不滿,傾瀉而出,劉也要一吐為快:“餓死這麽多人,曆史要寫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書的!”毛澤東說:“三麵紅旗也否了,地也分了,你不頂住?我死了以後怎麽辦!”劉少奇冷靜地講了自己的想法,大意是三麵紅旗不倒,人民公社不散,高指針不搞,公共食堂不辦,等等。毛澤東也平靜下來,同意經濟調整還得繼續。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出,遊泳池這次談話,至多說明毛澤東麵對反對派“一片黑暗”的指責,堅持要頂住,劉少奇則擔心餓死人要被史書記載的。一個擔心當下,一個擔心未來。理想型的毛澤東此時很務實,而務實型的劉少奇則理想起來。但是,稍加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於毛澤東而言,劉少奇仍是可信任的戰友,所以講話直率任性,而劉少奇似乎在顧左右而言他,縫隙稍微可見。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