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閑人

幾方田畝,耕耘不輟,樂在其中
正文

三個女人唱大戲 江青 悲劇的誕生(二)

(2016-09-22 07:05:29) 下一個

       攻堅階段1966516日——1967830日的王關戚事件)之一

    文革的號角由姚文元的文章發表而吹響後,第一個戰役是打倒三家村。三家村中三個人物,分別是北京市委書記鄧拓、北京市副市長吳晗、北京市委統戰部長廖沫沙。這三個人隸屬於北京市委,當是彭真的羽翼。將楊尚昆逐出中央辦公廳,在軍隊中拔除羅瑞卿這根釘子後,圍剿劉少奇的大本營——北京市,當是首舉。所以,打倒三家村的目的是癱瘓以彭真為首的北京市委。再順手牽羊,打倒中宣部長陸定一。

       三家村名字的來源,百度詞條上是這樣寫的:1961年春,《北京晚報》編輯部從提倡讀書,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振奮精神的目的出發,請鄧拓寫一些知識性雜文。鄧拓考慮到“北京”二字和“晚報”二字的特點,就把欄目定名為《燕山夜話》。是年夏天,北京市委理論刊物《前線》也請鄧拓開辟雜文專欄。鄧拓感到力不勝任,就約吳晗、廖沫沙合作,三人各選土木,文責自負。欄目定名為《三家村劄記》;署名吳南星(吳晗的吳字,鄧拓筆名馬南邨的南字,廖沫沙筆名繁星的星字)。《燕山夜話》和《三家村劄記》中文章的主流是積極的、健康的。它宣傳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及黨的政策。其中有對曆史人物的評價,有對新人新事的讚頌,有對文化藝術的鑒賞,也有少數對當時“左”傾錯誤和不良風氣的批評、諷刺,具有相當高的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寫作技巧也很好,受到讀者的歡迎。

       鄧拓自1961年起在《北京晚報》的《燕山夜話》專欄,用馬南邨的筆名陸續發表雜文,後匯為五集出版,名為《燕山夜話》,共計150篇文章。《三家村劄記》從1961年10月開始到1964年7月結束,每人各寫20篇左右。這些文章,看起來見仁見智,喜愛文字的人津津樂道於其中的文字駕馭功底,熱衷於政治的人定能從中嗅出捧劉反毛的味道。

       有人稱三家村為文字獄的代稱,自有他的道理。但是誰也不能否認,他們作為彭真的羽翼,利用文章借題發揮、用寓言和典故影射當今、為本集團造勢動機的存在。所以,江青及其追隨者,在《評新編曆史劇海瑞罷官》一文發表後乘勝追擊,對包括吳晗在內的三家村小集團猛烈開火,算是瞄準了對象。這是打倒劉少奇集團的外圍掃蕩戰,凡屬於劉少奇集團的人,統統都在被掃蕩之列,不管你是什麽樣的人物,官再大,也大不過彭真,學識再深,也深不過吳晗,他們都在被打倒之列,其他人還在話下?結果呢,隨著三家村被徹底打倒,四家店也隨之垮台。劉少奇辛苦經營數年大大本營,數日間煙飛灰滅。用毛澤東的話說:有些地區(例如北京市),根深蒂固,一朝覆滅。有些機關(例如北大、清華),盤根錯節,頃刻瓦解。凡是右派越囂張的地方,他們失敗就越慘,左派就越起勁。

       掃蕩三家村、摧毀四家店的外圍戰告捷後,劉少奇被孤立在一個據點裏。但他的勢力依然存在,並很強大,如何將其打倒,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他周圍有一道厚厚的屏障。這道厚厚的屏障,是由組織上的優勢、觀念上的優勢、以及認識上的優勢堆砌而成。必須畢其功於一役,速戰速決,否則將會對黨的統一和團結產生不利影響。

為什麽要這樣說,因為共產黨的組織係統,是承襲蘇聯的模式,表麵上看是專製,其實其內部運作方式極其複雜,領導人毫無專製可言,凡屬重大問題,必須通過會議解決,一般都是通過表決的方式形成決議,然後付諸執行。遵義會議以前,在重大問題上的決議如何形成暫且不說,因為那時中共服從於共產國際,共產國際的指使就是聖旨。遵義會議後的一段時間,由於和共產國際失聯,黨內重大問題都是由表決的形式產生,每遇重大問題,毛澤東都不厭其煩地反複闡述自己的觀點來說服其他人,以求形成共識,毛澤東的超人智慧和力挽狂瀾的決斷能力得以充分地顯示,他的威信也就是在帶領工農紅軍完成二萬五千裏長征的過程中形成。七大以後,黨內形成了以毛澤東為中心的領導集體,盡管毛澤東此時已有如日中天的威望,但他在重大問題上依然也隻能通過會議的形式來解決。

既然是會議的形式,那麽每人手中的一票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在常委會,人數少,成員資曆高,想取得共識極為困難,一張票可以決定國運。所以,中國的領導人比美國總統要難當的多,美國總統是選出來的,一旦選舉成功,就握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在總統麵前,任何人隻能以幕僚的麵目出現。中共不同,每個常委都是由選舉產生,人手一張表決票,他們後麵都有一個山頭,黨的首領不能隨便罷免他們,每遇重大決策,首領隻能靠說服來取得共識。所以,毛澤東想要更換劉少奇的接班人地位,隻有會議一條路可走。如果一次會議解決不了,那就會出現大麻煩,很可能會導致翻船。試想一下,一次會議解決不了,說明在參與會議的人中間支持毛澤東的人不占多數,這樣還會有下次嗎?對手絕不會束手待斃,他會利用常委和政治局甚至是全會的形式進行反抗,到時鹿死誰手就說不準了。看一看赫魯曉夫戰勝馬林科夫,就是用全會的方式,朱可夫動用飛機把所有的中央委員火速運到莫斯科參與投票,為什麽用全會的形式,因為赫魯曉夫的支持者在全會占多數而在政治局卻是少數。再看一看勃列日涅夫戰勝赫魯曉夫,他用的是政治局等少數高官會議,因為當時政治局委員和高官中支持他的人占多數。

也許有人會說,可以用華國鋒的方法來解決呀!如果真有人這樣說,顯得太幼稚了,一個偉大的政治家,絕不會用政變這種下三濫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毛澤東清除張國燾這樣最棘手的政敵都沒有用槍來解決問題,解決劉少奇更不需要用政變的方式,那樣會使他一世英名毀於一旦。我們不要被“英明領袖華國鋒一舉粉碎四人幫”這樣的宣傳所迷糊,他靠什麽手段來對待持不同政見的人?靠的是槍杆子,靠的是陰謀,用槍杆子和陰謀來蔑視黨紀和國法。這明顯是無能的人采取了無能的舉措。無能的人當不了領袖,也不配當領袖,所以,鄧小平利用會議的形式解決他,上承天意下順民心,輕而易舉地從他手中奪取了政權。

       上麵所講的是劉少奇的屏障中的組織上的優勢。這種優勢決定毛澤東想要更換他的接班人的位置,必須也隻能以組織的形式,不能采取非組織的手段,而組織上,也就是在政治局常委和政治局委員中,支持毛澤東的人不占優勢,同樣的,在中央委員這一級,支持毛澤東的人也不占優勢,這就是劉少奇長期管黨的結果。不聽他的話,得不到提拔,反對他,做不成中央委員。這樣一來,誰還敢和劉少奇叫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Dataoying34 回複 悄悄話 這有點太捧毛的文革舉措了罷,順便不動聲色的眨低了華國峯,葉劍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