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閑人

幾方田畝,耕耘不輟,樂在其中
正文

天使之城之二 亨廷頓圖書館

(2016-06-23 06:29:38) 下一個

亨廷頓圖書館是洛杉磯著名的藝術景點,以圖書館、藝術館、植物園見稱於世。下麵分別介紹這三個方麵:

              圖書館

顧名思義,圖書館當是這個藝術景點的骨幹機體。館內收收藏的珍本書籍與手稿,為英美曆史和文學領域之翹首。對學者而言,亨廷頓是美國規模最大、收藏亦最完整的研究型圖書館之一。對一般大眾而言,在這裏可以看到歐美文明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書籍手稿,全部收藏的作品約有六百萬件。

在展覽廳裏展示的珍貴作品包括:喬叟 (Chaucer)《坎特伯裏故事集》(Canterbury Tales) 的愛爾斯米爾(Ellesmere)手抄本,羊皮紙印刷的古騰堡聖經 (Gutenberg Bible),大型雙象對開版本的奧杜邦(Audubon)《美洲鳥類圖鑒》(Birds  of  America),以及世界首屈一指的莎士比亞(Shakespeare)作品早期版本。「迪卜納科學史展覽廳」(Dibner Hall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 則陳列了關於科學、醫藥、工藝等豐富的圖書史料,從托勒密、牛頓一直到達爾文、愛因斯坦。「圖書館西廳」(West Hall of the  Library) 則不定期舉辦特展,展出主題廣泛,包括:攝影、美國開國元勳、重要文學家與文學運動等。

亨廷頓也是美國最重要的西部史研究機構之一,收藏資料涵蓋整個美國西部開發史,例如:橫跨大陸的拓荒過程,淘金熱,南加州的開發等。

                     藝術館

藝術館建成於 1911 年,原來是亨廷頓夫婦的住宅。該館展示的歐洲藝品為美國境內最佳收藏之一,室內擺設也呈現了亨廷頓夫婦當時的生活品味。

亨廷頓永久收藏的藝術品,分別陳列於兩座展覽館內。短期的主題展則陳列於「瑪麗婁與喬治·布恩展覽館」(MaryLou and George Boone Gallery)。館內的十八世紀英、法重點藏品包括:根茲伯羅(Gainsborough) (Gainsborough)的《藍衣少年》(Blue Boy)、勞倫斯(Lawrence)的《小粉紅》(Pinkie)。藝術館全部空間為伍萬伍仟平方英尺,陳列大約一千二百件作品如:十五世紀荷蘭、意大利的藝品,英國的「崇高風格」肖像畫,以及十九世紀英國的「設計改良運動」(Design Reform) 風格作品。

費吉尼亞·斯蒂爾·史考特美國藝術館(The Virginia Steele Scott Galleries of American Art)展示的作品,時間從殖民時期到二十世紀中期。該館占地一萬六千平方呎,其中重點作品有瑪麗·卡薩特(Mary Cassatt)的《床上吃早餐》(Breakfast in Bed)、愛德華·哈潑(Edwrd Hopper)《風帆》(The  Long  Leg)以及費瑞的獵課·邱齊((Frederic Church)的《欽博拉索火山》(Chimborazo)等。除了繪畫,還包括雕塑以及裝飾藝術作品。同時永久陳列的還有二十世紀初來自帕薩迪納的薩迪納與亨利·葛林(Charles and Henry Greene)建築兄弟的設計作品。

費吉尼亞·斯蒂爾·史考特美國藝術館一旁附屬的蘇珊與史蒂芬·錢德勒藝廊,則提供短期展覽的空間。

    走進藝術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非常逼真的靜物油畫。畫麵是掛在壁櫃門上的生活物品,包括一把獵槍、一支銅號、一把牛角號、一頂禮帽、一隻獵物(野鴨子)和諸如刀、包等零碎物件。起先,我以為這是展示的物品,佇立定睛,方才看出這是一幅畫。我被畫家的高超技藝所折服,讚口不絕。也不由得聯想起幾年前在上海藝術館觀看的法國(?)畫展,裏麵有一幅大型壁畫,畫麵有十餘平方米,畫麵主體是一個圓輪,非常清晰,可走進一看,卻如同一盤灰沙,仔細看,其中沙粒清晰可見。是日,我是和一位畫家朋友一同參觀的,朋友也驚歎畫家的技藝,我們兩人遠遠近近看了好幾遍,除了讚歎,還是讚歎。我對繪畫藝術了解不深,自認缺少鑒賞力,可以說看不懂梵高的畫。曾仔細端詳過諸如《向日葵》、《鳶尾花》、《麥田裏的鴉群》等名畫,最終也沒看出名堂,隻能自認愚拙。但有時也會為一些莫名其妙的現象而心存疑問。比如,梵高在世,窮困潦倒,一幅畫也賣不出去。怎麽一死了,其畫立刻被捧上了雲霄,幅幅畫都成為價值連城的珍品,幾次創下拍賣行的記錄。是不是他在世的時候,世界上所有的繪畫鑒賞家都沒出世?或者是他在世時魔力附身,鬼使神差地把所有的藝術鑒賞家的頭腦都灌了汙水?這究竟是藝術,還是炒作?畢加索的畫也是如此,無論那些鑒賞家怎樣的巧舌如簧,怎麽也提高不了我對那些莫名其妙的作品的觀賞興趣。大概是繪畫太深奧了,我這樣的愚拙之人,入不了其“高雅”的殿堂。但是,我還是改不了見有人用掃帚作畫就呲之以鼻的陋習!我愛齊白石的蝦,也愛黃胄的驢,更愛徐悲鴻的馬,就是不愛用掃帚作的畫。

    請看下麵的一段文字:

“這幾年,貧窮麻木了他的神經,幻覺有時會轉變成活生生的現實畫麵。劉夢福的幻覺是誇張的,在他的眼裏:麥田無邊無際,一片金黃,麥穗碩大飽滿,有時會變成遍地的白饃饃,讓人淌口水;香澗湖在他的眼裏,全是遊動的魚群,一條接著一條,塞滿了湖底,魚兒肥美,一次次勾起他的食欲。他走在路上、躺在床上滿腦子都是這種幻覺,有時候竟然大笑不止。有人說劉夢福要瘋了,說話都沒有準弦。隻有他的老婆了解他,說他是餓的,隻要有一頓飽飯吃,保準他三天不說胡話。”

這是拙著《香澗湖》中的一段文字。劉夢福是一個不得溫飽的人。讀者看看這段文字,是不是和梵高的《麥田上的鴉群》意境有些相似。

藝術館門口的靜物畫,可能是相機的功能有限,和近距離觀察實物,觀賞效果相差甚遠。

     

庚斯博羅 的《藍衣少年》                      勞倫斯的《小粉紅》

 

                     植物園

亨廷頓的植物園裏總是色彩繽紛,讓人賞心悅目。亨廷頓圖書館的總麵積大約有207英畝,大大小小的十多個植物園,總共占地約 120 英畝。其中最特別的有:布滿仙人掌的「沙漠園」(Desert  Garden),設有傳統木造拱橋和屋宇的「日本園」(Japanese Garden),以及展現人類兩千多年玫瑰種植史的「玫瑰園」(Rose  Garden)。亨廷頓圖書館內秀麗的中國園林「流芳園」(Liu  Fang  Yuan)裏,則有湖泊、亭台樓榭、茶堂、茶鋪、石橋等。其他重點花園還包括「亞熱帶園」(Subtropical Garden)、「香草園」(Herb Garden)、「叢林園」(Jungle Garden)、 「棕櫚園」(Palm Garden)等等。

    我們是2015年11月8日去亨廷頓圖書館的。它位於洛杉磯聖馬力諾,和著名的加州理工學院相距不遠。途中經過一段富人區,透過樹林可見其中有許多深宅大院,裏麵的建築形態各異,有意大利式、西班牙式、英倫式,棟棟都氣勢非凡,住宅前後都有較大的空間,分布著草坪、花園或者樹林,顯然都是豪宅。這是我第一次見識美國西部富人區,和讀過的西方小說中描寫的景致差不多,算是一種實地體驗吧!

    去亨廷頓圖書館之前,看評論了解到,這原來是富豪亨廷頓夫婦的莊園,後來他的子孫由於繳不起地稅,而將莊園捐獻給了國家。我們大約在上午10點之後不久入園,入園後直奔沙漠園,因為聽說這裏的仙人掌很有特色。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我們竟然在這個園子裏觀賞了二個多小時,占去了大量的時間,使得該館的主體——圖書館也沒去成。雖然如此,我們也不遺憾,認為這兩個多小時消耗的值得。因為這個園子太耐看、品種繁多的仙人掌美不勝收,每移一次步、換一個角度,都有美景入目。印象裏沙漠荒涼,誰會知道沙漠裏會有這許多姿態妙不可言的仙人掌!這可能是世界上品種最全、管理的最好、觀賞價值極高的沙漠植物園。

    時間流逝飛快,眼看著到了下午1點多鍾。繞了幾個圈圈,來到一家餐廳。我們找位置坐下,小牧去前台交款,前台小姐卻問:“知道這兒是什麽地方嗎?“小牧回答說:“吃飯喝水的地方。”小姐說:“這兒吃下午茶。”小牧淡然一笑,交了錢走人。回來和我說,我看看左右的人,大都在低聲交談,他們穿著得體,女士均淡施朱粉。再看看那氣勢雄偉的前台小姐,堪為“火雞立鶴群”。

    吃完了午餐。我們在玫瑰園裏流連片刻,便走向園林。轉了幾圈,覺得沒啥看頭。說實話,無論是中國園還是日本園皆屬乏善可陳。也難怪,熟悉蘇杭天地,世界上還有能吸引人的園林嗎?當我們走進藝術館,在門口又被那副靜物畫耽擱了一段時間,進入正館沒看幾時,關門時間已到,隻能草草地瀏覽個大概,不得不懷著遺憾的心情離開。而此時,對麵的圖書館早已木門緊閉。

    亨廷頓圖書館,我沒有完全看清你的真麵目。如再來洛杉磯,我一定會補償此次的遺憾。

      

     仙人掌也可以成樹。                      它的果實也很鮮美。

 

錯誤更正:上一節最後一張讓?安東尼?烏東 (Jean‐Antoine Houdon) 的《狩獵者黛安娜》(Diana the Huntress)銅像的圖片,為亨廷頓圖書館珍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