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魯迅是在詛咒“仁義道德”嗎? - 與驢兄探討

(2020-12-05 05:45:31) 下一個

魯迅是在詛咒“仁義道德”嗎? - 與驢兄探討

拜讀“孩子們,魯迅為什麽詛咒仁義道德”文章後,感到驢兄有個認識論上的錯誤。在那個中華民族迫切需要救亡的時代,魯迅的確批判過一些所謂的“仁義道德”現象。那樣的批判實際上是典型的曆史現象。當今的美國不也正在批判“政治正確”嗎?每當體係出現大問題時,這種現象就自然而然地出現了。問題的關鍵不在批判本身;而在批判的對象。魯迅真的是在詛咒“仁義道德”嗎?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這屬於認識論上的概念不清的問題。在所謂的“仁義道德”領域上,實際上存在著兩個不同的概念;即倫理與道德。讓我們從道德說起。什麽是道德?道德從本質上講是 - 之德;或者說,它是一種精神媒介,使得人能通向對本源的領悟。人們常常給這樣的道德一些通俗名字,如“平常心”,“包容心”,“慈悲心”。這個道德與以“謙虛,禮貌,尊重,孝順,… ”等等價值理念組成的倫理有本質的差別。此根本差別就是:倫理永遠會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 隨著文化的不同而不同;而通向悟道的精神媒介 – 道德是不會變的。人們隻能依靠慈悲心,平常心而走向精神自由。但是,倫理與道德是有關係的。道德是倫理之本,倫理是道德之表。如果道德像大海,那麽倫理隻是海麵的浪花。這就是為什麽,儒家的“修,齊,治,平”中,將修身放在第一位;因為它是形成“慈悲心”的根本途徑;也是區別倫理與道德差別的根本。喪失“慈悲心”,倫理一定會庸俗化。在體係出大問題時,通常都是倫理被既得利益集團庸俗化的時候。魯迅針對的就是這麽一種現象;而不是在詛咒以“平常心”,“包容心”,“慈悲心”為表征的道德。如果我們不加區別地論證魯迅在否定道德,那就如同:因浪花之素,從而嘲笑大海膚淺。中華文明幾千年,有多少嘲笑道德的人從這裏走向極端。但道德還是在那裏。不生不滅,不增不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yfz9465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ttt03' 的評論 :
是這樣
tttt03 回複 悄悄話 同意, 那是新文化運動特定時期的特定現象。中國5000年有很多重要東西需要發揚光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