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比念長,德比謀遠
人性是善還是惡對國人來說,原本不是問題。在孩提時,我們就背誦著“人之初,性本善, ... 。”但在西學東漸興起,傳統文化淡薄的潮流下,它漸漸地成為可爭議的哲學論點。特別在“我思故我在”的口號下,思想被賦予【存在本質】的標簽。然而,儒釋道經典卻常常用“心”來描述人的特征。人們尋“心”難得,使得儒釋道學說在現代被人忽視。但“心”卻是真實的存在;其基礎就是人的感覺。真正的“心”超越普通感覺;它是一種靈敏度與空靈性改善了的直覺圓融。在這種“心”下,人能敏銳地識別自身謊言。因此,人們又稱其為“良知”。良知充滿慈悲,還常常顯現於惻隱,或者被感動的時刻。其實“人性屬善還是屬惡”根本就不是一個爭論不清的哲學命題,而是一個可檢驗的實踐問題。在這種“心”下,答案一目了然。隻有自身的感覺,因為欲望與貪婪而喪失了靈敏度與空靈性後,才會在這個問題上陷入困惑。人隻有在自身靜心實踐中(MEDITATION)明白:在心與腦之間,哪個才是更真實的存在。
靜心中念頭時起時落。但是隨著深入,念頭起落的頻率漸漸降低。深入靜心,人通透念頭的真正緣起成為可能。那些因分別感受現象,從而產生欲望動作的念頭永遠是善惡兩分;它們沒有根。這類念頭及思想是屬於“識”的範疇。隨著靜心,這類念頭漸漸降低,以致消失。而剩下的是純淨心,這心永遠伴隨著自己。當靜心產生悟道時,人就完全擺脫了“識”的束縛,從而走向自然;即行為由“心”而發。一種直覺心性的自然。這時的念頭被智慧代替。由“識”推動的思想行為表現為線性的,即從原因到結果。這種邏輯特性往往通向片麵與局限。而純淨心才具備圓融各種理的功能,以及圓潤各種事的能力。難怪常言說,不寧靜,無以致其遠。無論人多麽喜歡思想,思想隻是大海表麵的浪花,隨著時代變遷而變,而“心”始終承載著變遷。靜心使人們知道,體現良知的“心”才是存在的本質,才是人性的根基。而念頭(識)隻是一種分別習性而沒有根;如同人穿漂亮衣服的習性。因此,相信人性本惡的人是將衣服當成自己了。是自以為是與精神缺失的文化現象。從根本上講,感覺是思辯的根基;心總是比念長的。
什麽是德(道德)呢?德常被誤讀為倫理。倫理觀念總是隨著時代改變而改變,所以倫理僅是道德在某個時代的認識表述。而德卻並不如此。德是“心”對社會事物的自然反應。它常常表現為氣質(GRACE),含有“平常心”,“包容心”與“惻隱心”的特性。在深層,德更是通向精神覺醒的媒介。然而,當人們崇尚思想,謀略就成了時尚。而且,謀總是與圖相連,圖謀,圖謀;沒有圖,哪來謀。為實現所圖,謀至高,成戰略,謀至低,為戰術。但是,謀略是否成功,往往在其是否符合道。如果背道而馳,謀略再高不會長久。從曆史的觀點看,不存在任何謀略能長期以損害別人來實現所圖。謀略要想能成功,必須符合道。而符合道首先要有德;道由德近。所以,無論主義有多大魅力,無論謀略有多麽高超,人們最終是跟著道德走的。由心而發的道德,通常都是圓融各種理,圓潤各種事;往往在矛盾的激烈對立中看到智慧。如同山西商人的名言 – 學吃虧。吃虧實際上是另一種意義的占便宜。從這個意義上,德總是比謀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