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探母記(九)

(2011-06-01 19:12:59) 下一個
說著說著,大姑媽提起了她的女兒,宛秋的表妹。表妹與宛秋同年,隻晚出生半個月。大姑媽回上海生的表妹,做完月子回了新疆,表妹留給了她的外婆即宛秋的奶奶帶大。第二年,小姑媽生了個兒子,也就是宛秋的表弟。三個小孩子都由宛秋的奶奶一人照看,奶奶有點吃不消。宛秋的父親便和兩個妹妹商量,誰也不要急著再生第二個了,奶奶一個人帶不過來。再後來國家獨生子女政策出台了,就這樣,三家都沒有再要孩子。

宛秋和表妹表弟小時候一起長大,十歲左右回了各自的家。表妹一直在外婆身邊,和外婆最親。大姑媽回城返滬後,母女才開始在一起生活。大姑媽對女兒要求高,性子又急,碰到女兒不聽話,打罵起來很厲害。後來大家發現,表妹若是不想告訴你,無論你怎麽樣,她就是不會開口說一句話,不睬你最凶。家裏的人都為這對母女歎息,宛秋更是早早地立定主意: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自己帶大。表妹考上了上海一所大專會計專業,畢業後在一個私人朋友處做財務會計。宛秋離滬第二年,表妹結了婚,又和宛秋同一年生了孩子。她的女兒比宛秋的兒子小兩個月。

大姑媽說:“我還是擔心你表妹。你知道的,她什麽也不和家裏說。她告訴我要結婚的時候,我對她說‘你要有自己的家了,和老公和婆家的關係要搞好。你在娘家的床我想拆了,不保留了。’我的意思是斷了她娘家的路,要她好好過好她自己的日子,不要夫妻一吵架,就往娘家跑。她聽懂了,想了想,她同意了。結果後來還是要鬧離婚,這對我一下子打擊很大。”

宛秋從母親那裏聽說過幾年前表妹家鬧過離婚,但好像沒有離,便問:“現在他們關係怎麽樣?”大姑媽簡單地說“現在還太平。但她公婆對她總是有了成見的了。你表妹和老公生氣,自己跑出去,沒告訴婆家,公婆有想法,懷疑你表妹,要兒子和你表妹離婚,還不讓你表妹見她女兒。”

“如果那他們小夫妻倆關係好,就問題不大了。”

“問題是你表妹他老公還屬於那種沒斷奶的‘啃老族’,不負擔家用,女兒養在父母家,自己也基本在父母家吃飯,不交飯錢。其實他們剛結婚自己過日子時,他隻交給你表妹五百元家用,這是我後來才知道的。有了孩子後,一個月五百元怎麽夠?兩個人也是因為這才吵起來,他說你表妹生了孩子後不上班。你表妹因為現在公婆帶著孩子,每月交五百元給公婆,算是爭口氣,意思是現在是我在出錢養女兒。你表妹說女兒開始上學了,老人管不了功課,想把女兒接回來自己帶,公婆又不肯,說你表妹現在工作要翻日班和夜班,你表妹隻好平時有空去輔導輔導女兒功課。”

“你表妹和她老公兩人的錢是完全分開的,各用各的。兩人工資都不高,兩千多元。其實她老公要是那時候真離了,也難再找,上海哪個小姑娘肯跟你啊?說到底也隻有一套一室一廳的小房子,那時候吵著要離婚,也是不想讓你表妹知道房子其實還應該算是他們夫妻共同財產。你表妹嫁進的這份人家,根本不是什麽好人家,你表妹結婚前什麽也不肯說,我們做父母的有什麽辦法?”

“表妹現在工作怎樣?她的專業應該不難找工作吧?”

“她書沒好好讀,所以畢業時進不了好的單位。後來再找正規的會計工作就不容易了。現在的工作不是會計,但單位是正規的,三金都給她繳的,還算穩定。”

“表妹她有自己的工作,和老公女兒關係穩定,大姑媽你也不要太擔心了。”

“唉,我和你想法不一樣。如果你表妹婚姻真的穩定,我現在就可以給她錢了,我們的錢以後也總是她的。她女兒來我們這裏,我們給孩子的錢,都到不了她手裏。小孩子要會唱會跳會說英語的洋娃娃,我們四五百元買了給孩子,結果被孩子她奶奶扔到閣樓頂上,不讓孩子玩。。。”

宛秋聽大姑媽這麽說,隻能勸慰:“表妹自己明白的,會處理好這些關係的,你不用太擔心。大姑媽你自己身體要保重。我看大姑父身體最好了,沒什麽問題,是不是?”

大姑父在旁笑一笑,應道:“是啊,我還好。” 真的,宛秋想在上海所有直接的長輩裏,隻有大姑父最健康最精神。大姑父是個慢性子,話不多,要是大家都象他一樣,該多好呀。

大姑媽想起來,問宛秋:“你去看過你公公了嗎?”

“還沒有,婆婆讓我明天去,她明天去送飯。”

“那醫院就在我們馬路對麵。我去醫院看病時,去你公公的病房悄悄看過幾次,幾次都見他在睡覺。看見過他兩個妹妹。有一次看見一個人在那裏講話,大概是你婆婆吧,我不太認識她。”

“她們是隔天輪流去醫院的。那可能是我婆婆。聽我婆婆講,我公公這陣子很穩定。”

“唉,你公公那樣的生活質量是很低的,不過也沒什麽辦法了。。。”

宛秋提起打算明天去看小姑媽和小姑父。大姑媽說:“你小姑父還在私人老板那裏上班,你要事先約好,你小姑父好請假,否則你見不到他。後天禮拜天,你小姑媽照例要到兒子媳婦家去看孫子,給他們燒飯的。要麽就是大後天禮拜一。”

“我知道了,我回去打電話約時間。聽說小姑父血糖指數偏高,擔心有糖尿病?”

“他心髒也不太好,好象和你奶奶一樣的毛病。”

“那小姑媽她自己呢?”

“你小姑媽還好。她就是太忙,整天跑東跑西的,我擔心她身體是否吃得消,倒底是生過大病的人啊。”宛秋小姑媽七年前查出淋巴癌,化療放療一樣樣扛過來,後來康複得不錯。宛秋記得前幾次看到她還戴著假發套,非常消瘦的樣子。他們家也真不容易,小姑父得過腸癌,至今快二十年了。

又閑話幾句,宛秋一看時間已過了四點,便起身告辭。大姑媽把桌上的錢塞回宛秋手裏,不肯收。宛秋再遞回去,說:“我不在上海,我知道上次我爸爸的門診手術多虧姑媽你們幫忙。。。”大姑媽打斷說,“大家一家人,應該的。”宛秋又說,“那大姑媽你總不能讓我空著手來吧,一定要收下。”

聽宛秋這麽說,大姑媽取了兩百元放在一邊,說:“我收下這兩百元,你爸的短褲一共八十八元,剩下的就是你給我大姑媽的了。”她硬是把其餘的錢塞進宛秋包裏,讓大姑父送宛秋到車站,告訴宛秋回家和明天的公交線路,並叮囑在屋外更不要把錢再推來推去,別讓小偷盯上。宛秋再努力一下,說,“明天我去看小姑媽,我也一樣會給她錢的。”“你小姑媽收錢是她的事,我不收。”大姑媽頓了頓,又加一句,“以後有的是用錢的日子呢。”

大姑媽怎麽都不肯收,宛秋隻好拿起東西離開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