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日本地震,到汶川地震

(2011-05-04 20:05:51) 下一個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學習的民族。正因為善於學習,才屹立於世界5000年不倒。在古代,中華民族融合吸收了各少數民族的文化,融入了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近代,則融入了西方文化。


中華民族好學,中國人好學。但中國人中,有學的快的,有學的慢的;有看中華文化是醬缸文化的,有看中華文化依然璀璨的。認為中華文化是醬缸文化的,大有恨爹媽沒給副藍眼睛的缺憾,主張全麵西化。認為中華文化依然璀璨的,把中華文化的象征人物孔夫子的塑像立在天安門廣場,供人瞻仰。


日本地震之後,反思中國的聲音在起。這很好。日本的防震理念和措施,日本的災後救援措施,都有值得學習借鑒的地方。學習別人,自己不吃虧,隻要不是為了抬高別人貶低自己。寬待他國嚴待母國,母國不吃虧,隻要不是為了踩母國幾腳從而表明自己是黃皮白心,是與其他中國人不同的。


有人看到了日本地震震級大而死人少,看到了汶川地震震級低而死人多,從而看到了日本在防震方麵的優勢。這很好。在中國地震多發區,也應該適當提高房屋的防震等級。日本地震死人少,還有一個主要原因,似乎被忽略了,就是這次日本地震震中不在本土,而在海底,100多公裏外的海裏,那裏沒有房屋,沒有人!


地震的震級,代表了地震的總能量。但地震破壞力,與當地的地震烈度有關。當地的地震烈度,不但與地震震級有關,還與地震震心的深度有關,還與相距地震震中的距離有關。地震震級越高,當地地震烈度越高;地震的震心越靠近地麵,當地地震烈度越大;離地震震中越近,當地地震烈度越大。為此,可以把日本地震和汶川地震作一比較:


      震級  震心深度 震中距離
日本地震  高    深    遠  
汶川地震  低    淺    近


僅僅從這個表上,很難判斷出那個地震烈度大。好在現在有實際數據為準。


先看一下汶川地震的地震烈度。在震中汶川,地震烈度為11級。地震烈度隨著距離的增加急速降低,到了70餘公裏之外的成都,地震烈度為6.9級。成都市區,沒有什麽房屋倒塌或死人。而在離震中30公裏的都江堰,房屋倒塌20%。所以,地震的主要危害,主要集中在地震震中周圍一萬平方公裏之內。對於成都、都江堰和成都的地理位置,大家可以看一下文末的圖示。


反觀日本地震,震中裏陸地在100公裏開外的海裏。換句話說,在震中周圍四萬平方公裏的區域內,沒有民房和居民,因此這個地震破壞力最大的區域內,沒有房沒有人,因此沒有房倒人亡。所以這次日本地震死人少倒房少就沒有什麽奇怪的了。須知,汶川傷亡主要集中在震中周圍一萬平方公裏的地方。


有人說,你不是說日本這次震級高,是8.9級,而汶川隻是8.0級,即使遠點,可能地震烈度也很大。那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這裏借用網友提供的一幅日本地震烈度分布圖,見下圖:


pumpkin   


(如果圖沒顯示,請到http://i56.tinypic.com/daanq去看)


在日本本島,地震烈度最高的,為6強,也就是說,不會超過6.9級。前麵提到過,汶川地震時,成都市區的地震烈度為6.9級,並沒有多少房屋倒塌和人員死亡,那麽考慮到日本房屋的仿真等級普遍高的因素,沒有多少傷亡,應該是正常的。


日本地震的傷亡和損失,主要是這次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