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真正的貴族

(2011-05-04 20:05:51) 下一個


真正的貴族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會。有社會的地方,就分階級,也可以說是階層。中外的曆史上,都有過貴族和平民之分。


無論中外,皇親貴胄生而為貴族,社會有功之人受封贈為貴族。


我接觸的第一個貴族人物,是Elton John。當年他是Waterford足球隊的老板,帶著球隊到中國度假比賽。Waterford不費什麽勁,以4:0取勝。那個震撼啊。自那時起,在我的心目中,英國足球隊的知名度,Waterford可以與利物浦並駕齊驅,曼聯也屈居其後。後來,在英國王妃戴安娜的葬禮上,又看到Elton  John彈奏Candle In The Wind。最近一次看到Elton John,是在電視上。節目臨近結束時,記者說“我們是不是應該稱您為Sire……”,Sir Elton稍頓了頓,回應道:如果稱呼Sire,可能要配以半跪才適當。…….大家都不禁笑了起來。


貴族,不僅僅在於有錢,更在於高貴。高貴的形象,高貴的氣質,高貴的舉止,高貴的談吐。富而不淫,鋪就貴族之路;富而不仁,常現暴發戶的嘴臉。貴族尚禮貌,平民貴直率。貴族大刀闊斧,平民謹小慎微。貴族目空一切,平民謙虛循規。有位偉人曾說: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


是的,貴族,不僅僅有錢,還應該有品。歐洲的那些王子們,多有從軍參戰的經曆。這讓我想起了中國現代的一位偉人,把兒子送上了戰場,說:“這是一場保家衛國的戰爭。……要作戰,我要有人,派誰去呢?我自己有兒子,不派他去保家衛國,又派誰的兒子去呢?人心都是肉長的,不管是誰,疼愛兒子的心都是一樣。”兒子去了,永遠地去了,屍埋疆場。中國的偉人如此,歐洲的貴族,亦不遜色。


在歐洲的征戰史上,貴族衝鋒在前。記得一戰時,英國參戰的第一天,就折了十多位男爵,同一日損了男爵兒子輩凡82人。男爵是英國爵位中的一個,爵位共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等到一戰結束,貴族的折損率是平民士兵折損率的整整兩倍。五位貴族上去,必有一位裹屍沙場,隻剩四位歸去。


剩存的貴族,依然是貴族,依然是上議院議員。這個上議院,亦稱貴族院。近年來,隨著世襲貴族的衰微,改革貴族院的呼聲不絕於耳,並見諸行動,貴族院雖還在,但已岌岌可危。


為挽救貴族乃至皇族的頹勢,皇家主動放棄了一些特權,采取行動展示皇家的形象,王子們也相繼送上戰場。三十年前戴安娜那場大婚,人們至今仍記憶猶新;前幾日戴安娜的兒子大婚,仍然帶來萬人爭睹的景象。但麵對著皇族和貴族的不甚確定的前景,皇家所能做的,也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可能皇家現在放在第一位的,是保持皇家作為第一道德模範家庭的形象。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戴安娜的悲劇是不可避免的。


現在世界上那些所謂的貴族,世襲貴族衰敗沒落,新貴們張狂地揮舞著金錢鑄就的權杖。但這些,還是貴族嗎?


或許,真正的貴族,已經成了過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0)
評論
yeefaye 回複 悄悄話 別人我不去評論, 但Elton John我的確非常佩服。他本人是戴妃的密友,經常在電話上談論皇室生活的種種,但他本人沒有像媒體透漏一句。現有的幾次,不是戴妃自己說的, 就是媒體用高科技偷錄他們的手機通話。他的人品, 甚至沒有媒體敢於就這些問題發問。前陣子,他來到紐約,參加saturday night live,並在madison square garden演出幾場,我還特意去看現場, 隨時和一個白胡子老頭一起,演出,上電視,我當時感歎:這麽胖,又老,還怪異,最近沒什麽新作問世,還出來幹嘛,剛生了孩子,掙奶粉錢。。。後來才知道,那個老頭是多年老友,很久沒有收入,所以,友情出演,提帶人氣。。。。佩服, 佩服
煥華 回複 悄悄話 請看 漢字解碼=貴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012&postID=15520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比較一下中國古代的“士”,那個可殺而不可辱的“以才智用者”,有貴族士大夫,也有更多寒士隱士,不必以門第相傳,而是以才智見長,以天下為己任,比歐洲貴族格局大太多了。
懶漢 回複 悄悄話 貴族依然存在,隻是換成了其他的形式。什麽是貴族?那是一些在行為上可以引導我們的人,並因此我們願意把國家交付給他們。就像家裏的兄長,為弟弟妹妹們遮擋風雨,幫助父母支撐一個家。貴族不是沒事擺闊,遇事多到眾人身後 -- 那是紈絝子弟。世事變遷,今天世襲的貴族正在淡出人們的視線。依然有那麽一些人在作著類似的事情:為身入困境者解囊,為周邊不平的事、不公的的人抗爭、呐喊。
XLD 回複 悄悄話 寫得非常好!精神層次,禮貌教養是身為貴族的第一體現。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