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簷的時空

以文會友,圖闡述人生哲理,表達生活態度,展示精彩生命之目的;能簡則簡,無須複雜。瀟灑人生本無需複雜。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熱愛生命與傑克•倫敦之英年早逝

(2011-09-05 07:20:41) 下一個

 

尚在年少的時候就曾有機會讀到過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作品,其中包括《熱愛生命》一文。今天重溫他的這篇名作,我感受良多,也思緒連連。

小說講到兩個美國人曆經艱險九死一生來到靠近加拿大北方領土的北極圈一帶淘金探險的故事。在他們滿載而歸的旅途中,兩人因艱難的長途跋涉而傷痕累累,其中一人後來拋棄了他的同伴。整篇文章用現實主義的手法重墨濃彩地著重刻畫了後者的經曆。他孤軍一人獨自穿越山林河川,飽經了饑餓的折磨、傷痛的摧殘、北極氣候的極端多變、孤寂恐懼的重壓、遭遇遺棄後的心靈重創、野獸的攻擊危害,到最後,軟弱得不堪一擊的生命也奄奄一息瀕臨死亡威脅。就在他要與一頭重病的野狼同歸於盡之際,他奇跡般地遇見一艘正停靠在北冰洋捕撈鯨魚的作業船最終獲救。小說場麵驚心動魄,故事情節一環緊接一環,扣人心弦,感人至深。

在《熱愛生命》中,作者以激越的文字,精到的筆觸,親切的情感,細致周密地描述了種種艱難險阻的場麵,栩栩如生,真實動人,使讀者讀後猶如身臨其境親自經曆一般,毫無扭捏造作閉門造車的無病呻吟。比如,

 

“‘真希望我們身邊還有兩發子彈,’走在後邊的那個人說……前邊的那個人一瘸一拐地爬上對麵的河岸,連頭都不回一下,一個勁兒地往前走……‘比爾!’他高聲叫道。這是一個堅強的男人在淒慘、束手無策時的求援似的呼叫聲。但是比爾的頭並沒有回轉過來。……他在白茫茫的河水裏向下蹲去,好像遼闊的荒野向他擠壓過來,用壓倒一切的力量壓在他的背上,得意、殘忍地摧毀了他,他像發瘧疾一樣哆嗦起來,最後手裏的步槍撲通一聲掉在了水裏,這個響聲終於把他驚醒了。他和心裏的恐懼拚命鬥爭著,讓自己鎮定下來,同時迅速地在水裏摸索著,拿出槍。……山穀中空蕩蕩的……孤零零的一個人……不僅在極力和自己的身體苦命抗爭,還在冥思苦想著,一直以為比爾並沒有拋棄他,以為比爾一定會在坑那兒等著他。他隻好這樣想,不然他也就不用拚命朝前走了,可能早已死去了……他時不時地彎下腰去摘幾個苔蘚上灰白色的漿果……分明知道這樣的果子根本就沒有養分,但是他卻起勁兒地嚼著……執拗地盼望可以靠它維持生命……他打開包袱,然後所做的頭一件事就是數一數包裏他存留的火柴。一共還有六十七根……他又數了三遍。他把很多火柴分成若幹份……把火柴放好後,他又不免心裏感到一陣不安,再將火柴包都一一打開,依然是六十七根……“

 

”他醒過來……一聲很大的呼嚕聲使他打了一個寒噤,他看見一頭公馴鹿在既機警又好奇地望著自己。這頭公馴鹿距他最多隻有五十英尺距離……他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抓起那支沒有彈藥的步槍,瞄準,扣下了扳機……有一次他爬到了一隻石鬆雞的窩旁邊……石鬆雞在他麵前從岩石的一個角落裏噗啦啦地飛起來……當他突然伸出手去捉的時候,握到手的隻不過是三根尾巴上的羽毛……他丟下包袱,跪著爬到燈心草叢裏,像吃草的牛一樣嘎吱嘎吱地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直至漫漫的傍晚來臨的時候,他才在一個小水坑中找到了一條孤單單的魚……他猛地把手伸到水裏,一直伸到水沒到了肩膀,但是小魚溜走了……情急之下他落到了水坑裏,將腰以下的半個身子全都浸濕了……水又一次被攪渾了……開始向外舀水……過了半個鍾頭,坑裏隻餘下還不到一杯子的水……那條魚不見了……他看到坑壁的石頭裏麵有一條隱蔽的縫隙……他懊悔地思忖著,四肢無力地躺在了潮濕的大地上。剛開始他隻是偷偷地流眼淚,然後就衝著把他團團圍住的冷酷的大荒野放聲大哭……又放聲嗚咽起來,但是沒有眼淚,顫抖了許久……”


又比如,

“雨已經把地上的雪融化了……太陽升起來了……他知道自己已經迷失了方向……饑餓導致的痛苦已經不太敏銳了……他的心髒也來給他添亂……使他胸口憋得透不過氣來,頭暈眼花……他已經到達了一塊陌生的地帶,從他麵前走過的馴鹿愈來愈多。荒野裏經常有狼的嚎叫聲傳到耳朵裏,有一回他看見三頭狼偷偷地從他前邊的小路上走過……到了山穀底部的沼地裏……有一次他正在處於脫離實際的遐想中時,忽然被麵前突然出現的東西猛地驚醒並且險些驚詫得暈倒……他使勁兒地揉了揉眼睛……看見……是一隻大棕熊……正擺開攻擊的姿勢用狐疑的目光打量著他……這時由恐懼而產生的勇氣讓他振奮起來,他嚎叫了一下,這響聲那麽凶狠、恐懼,叫出了生死攸關、潛藏在生命根基處的恐懼……直到脫離了危險才哆嗦起來,跌倒在潮濕的苔蘚上麵……快要到傍晚的時候,他在大路上看見了很多零亂的骨頭,是狼在這裏咬死過動物以後遺留下來的殘骸……這些殘骸已經被咬得發亮了,那粉紅色表示骨頭中的細胞生命依然活著。也許天黑以前他就會變成這樣一堆骨頭!……他坐在苔蘚地上,將一根骨頭放到嘴中,吮吸著讓骨頭依然微微地泛著淡紅色的剩餘生命……他用牙齒緊緊地咬住骨頭,嘎吱嘎吱使勁嚼起來。偶爾嘎吱一聲骨頭咬碎了,偶爾嘎吱一聲卻咯碎了他的牙齒。於是他把骨頭擱在岩石上砸,把骨頭壓成醬,然後吞到肚子裏去……”

 

再比如, 

“ 有一天他醒過來的時候神誌還比較清醒,那時他正躺在一塊突出地麵的石頭上。陽光燦爛而暖和。遙遠的地方傳來小馴鹿的洪亮的尖叫聲。他模模糊糊地記得曾下過一場雨、括過一陣風、下過一場雪。然而卻不清除自己到底被大風驟雨或者暴雨雪吹打了兩天還是兩周。他紋絲不動地躺了很久……他聽見背後有噴鼻子的聲音──是那種喘不過氣來的喘息或者咳嗽的響聲。由於身子已經極端虛弱,非常僵硬了,他極其緩慢地把身子翻了一個個兒。他沒有看到麵前有什麽,可是他耐著性子等著。總算又聽到了噴鼻子和咳嗽的響聲。在離他沒有二十英尺遠的地方矗立著兩塊呈鋸齒形石塊,他模糊地看到那兩塊石塊間有一頭灰狼的腦袋。這頭狼那兩個尖尖的耳朵並不像他所看到過的別的狼的雙耳一樣筆挺地豎立著;那雙眼睛黯淡五光,布滿了鮮紅的血絲,那腦袋看起來苦惱的無力地低垂真……好像是一頭生病的狼……遠方的大海仍然在閃著光芒,那艘船依然曆曆在目……終於搞清除了……那片發著亮光的大海肯定就是北冰洋了。……他爬起來坐在那裏……他已經穿破了包腳的毛毯布,兩隻腳沒有一塊好肉,腫得都不成樣子了。最後一條毛毯也已經用完了,步槍和獵刀都找不到了,帽子也不知道扔在了哪裏,裏麵的那份火柴也就一塊兒丟了。……他行動遲緩。因為肌肉的抽搐,使他渾身都在不停地哆嗦……他做了一回又一回毫無意義的努力,最後不得不用手和腳一起向前爬行。不停地爬著,他居然爬到了那頭病懨懨的狼身邊。……這一夜他總是能聽見那頭病懨懨的狼的咳嗽聲和經常傳過來的幼馴鹿的哀叫聲……那個時刻他心裏知道病狼之所以緊緊地尾隨著自己這個生病的人是希望他第一個死去……第二天清晨,他剛剛睜開眼睛就看見那頭狼在注視著他,那眼神充分地表明了這頭狼的欲望和饑餓。那頭病狼把尾巴夾在兩條腿之間,蹲在那裏,好像一條滿麵愁容、可憐兮兮的倒黴狗。清晨的冷風凍得它瑟瑟發抖,當他用沙啞的聲音低低地對它講話的時候,它無精打采地撇了撇嘴。……他順著那個在地上掙紮前進的人的痕跡往前走,但是很快就走到了那痕跡的盡頭──一大堆剛剛被啃光的骨頭,骨頭四周潮濕的苔蘚上麵有很多狼的爪印。他看見了一個厚實的麋皮口袋,和他自己的那個完全一樣,這個麋皮口袋已經被尖銳的狼牙咬爛了。……比爾居然至死都拿著它,哈哈!……他的笑聲粗野、可怕,像烏鴉在呱呱地怪叫一樣,那頭病懨懨的狼也跟隨著他淒慘地叫起來。……到第五天夜幕降臨的時候,他看到那艘船距他還有七英裏,而他卻每天連一英裏路都爬不上了。他不斷地爬行,不斷地暈過去,不停地挑著好路向前爬行。那頭不斷地咳嗽、呼哧呼哧地喘氣的病狼始終緊緊地尾隨在他的背後。他的膝蓋像他的腳似的也磨得鮮血淋漓了……他轉回頭去看了一眼,看見那頭狼正在貪得無厭地舔著他遺留下的血跡,這個時候他突然明白了──除非他把那頭狼殺死,不然落入狼口就是他的下場。於是一場從來沒有演出過的求生的殘酷的悲劇又開始上演了:一邊是一路拚命爬行的病人,另一邊是費力地一瘸一拐的病狼,雙方都在拖著垂死的身體在荒野裏穿行著,雙方都想先結束對方的性命。……他又開始神誌不清了,經常被幻象困擾著……有一回,靠在他耳旁的呼哧呼哧的喘息聲將他從昏迷的狀態中驚醒過來。那頭病狼跌跌撞撞地蹦著往後退去,由於衰弱那野獸腿一發軟跌倒了……當他漸漸地從夢中蘇醒過來的時候卻感到那發幹的舌頭正在舔自己的手。他靜靜地等著,狼牙慢慢地咬住了,噬咬的力量不斷地在增加。那頭狼用盡最後的一點兒力量,想把尖利的牙齒咬到肉裏……那隻被咬破的手抓住了病狼的牙床。那頭病狼軟弱無力地扭動著身體,那隻手虛弱無力地掐著,這個時候另外一隻手緩緩地摸過來將狼抓住了。五分鍾過後,這個人全身的重量都壓在了病狼的身體上。他的兩隻手已沒有太大的力量能把它掐死了,但是他的臉卻緊緊地壓住狼的咽喉,他的嘴裏已經全是狼毛了。過了半個鍾頭,這個人覺得自己的嗓子裏流入了一種暖和的液體……此後,他翻了一個身,仰麵睡熟了……捕鯨船上麵的人員……在甲板上看見陸地上麵有一個東西,那個東西正在沙灘上向水邊這裏挪動……兩眼緊緊地閉著,沒有了知覺,像一條龐大的蚯蚓一樣在地麵上爬動著……他始終在繼續爬著,他搖晃著、屈伸著,一個小時大約能爬二十英尺……”

 

傑克•倫敦能夠寫出如此上乘之作,與他豐富而厚重的人生經曆和殷實的社會積澱是密不可分的。一八七六年出生的他出身於舊金山一個貧困潦倒的底下階層家庭。從童年到青年,他一直生活在美國普通窮苦勞動大眾的社會層裏。他曾經當過童工,做過街頭流氓,在海上漂泊,在深山雪原裏跋涉,而且堅持半工半讀。他進過監獄,到過北極地區淘金,做過戰地記者。他甚至讀過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在思想上同情貧困大眾,鼓吹社會主義。所有這些不同反響的生活經曆和閱曆,為他日後成功地寫出震動美國甚至世界文壇的優秀文學作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充足而珍貴的素材。

他一生著述頗豐,留下了19部長篇小說、150多篇短篇小說以及大量文學報告集、散文集和論文,最著名的有《馬丁伊登》、《野性的呼喚》、《白牙》、《熱愛生命》、《海狼》、《鐵蹄》等小說。他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早的商業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在全世界廣為流傳,是最受中國讀者歡迎的外國作家之一。據說,俄國革命的導師列寧在病榻上,曾特意請人朗讀《熱愛生命》這篇小說,並給予很高的評價。

這是一篇激勵人生命的傑出短文。如果你的健康、事業、婚姻、家庭、友情亮起了紅燈,出現了某種你不願意看到聽到更不願意接受的困難,如果你願意讀一篇勵誌鼓舞人向上的文章,如果你打算安慰關懷某個身處悲痛憂傷中的親朋好友,不妨讀一讀這篇。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他的死卻給後人留下了撲朔迷離的一個謎團。一九一六年的一天晚上,他被發現服用了過量的嗎啡而不幸死去。年僅四十一歲。

死時他的桌子上擺放著一個本子,上麵寫了許多計算藥量的數字。據此,許多人猜測他死於自殺。其實,他成名之後的後期生活中出現了諸多的問題,婚姻的破裂,女兒的疏遠,朋友的背叛,新舍的突然焚毀,巨額的債務,經營的生意瀕臨破產,都使他心力交瘁,不堪重負。心理上極端的孤立,身體上巨大的病痛,以及逐漸越發地沉湎於酒精裏,也在不斷地折磨摧殘著他。或許,他以為,用嗎啡來結束自己的一生是他唯一的出路。

 

      一切都失去惟有生命殘存──

      他們經曆過了生活的磨難;

      物競天擇中生存就是獲勝,

      盡管再賭的骰子已然失卻。

 

這是傑克•倫敦在《熱愛生命》開首的時候寫下的題詞。在曆經生活磨難之後,生命之火雖已殘破飄搖,卻依然在那裏閃閃發光,因為在慘淡的暗色裏,希望依舊頑強:生存就是獲勝。他在文章中說得多麽好、多麽有力、多麽震撼人心!然而,當生命走入坦途之後,命運的骰子卻非常遺憾地沒有繼續倒向他那一側。他賭輸了,他迷失了,他放棄了,最後,他選擇徹底地從這個充滿苦難的世界裏消失了。

我們不禁要為他的英年早逝,輕輕地歎息一聲!


2011年9月1日

中文版《熱愛生命》由汪念湣翻譯;部分資料來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