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九十八)

(2011-12-13 13:29:18) 下一個



九十八、第一○六軍軍長王修身

第106軍來自於偽軍,追述其曆史可從郝鵬舉擔任汪偽的徐州綏靖公署主任開始談起。由郝鵬舉一手編練起來的這支偽軍輪番的換著主子,可謂倒戈之王。郝鵬舉最後一次從解放軍那叛變失敗被俘之後,殘部就被國防部收編為一個暫編師。可別小看這個暫編師,是兩旅六團製,規模和整編師一樣。於是在1948年9月的時候,這個暫編師改用了106軍的番號。106軍的這個部隊自打郝鵬舉死之後就反複多變,尤其部隊內的軍官和士兵組成十分的複雜,既有中共地下黨,也有國民黨的死忠者,於是這個軍在接下來的曆史中也是命運多變,坎坷的走完了最後一步。

王修身,字新民,河南項城人,生於1904年。王修身是行伍出身,跟著馮玉祥的西北軍發家致富,官拜少將師長之職,而且還是馮玉祥的特務師師長,身份與其他將領有所不同。不過王修身和大部分西北軍將領一樣,都在中原大戰後投了中央,他的部隊被改編為第32師,並且投入到圍剿紅軍的先頭部隊之中。

抗戰爆發時,王修身帶著32師也投入到抵禦日本侵略的戰爭中。淞滬一役,王修身動員全師與日軍拚命,這個師最後打到隻剩下500人才撤出戰場。32師的表現感動了軍委會和軍政部,這支沒有像其他被打殘的部隊一樣被撤消番號,反而受到照顧令王修身帶去後方補充新兵,並把這個師編入到由直魯聯軍演變而來的26軍去了。

王修身到26軍過的並不舒坦,雖然他的部隊和26軍其他部隊都是雜牌軍,可是派係不同,一個是直魯軍,一個是西北軍,雜牌與雜牌如果不能互相合作,那剩下的也就是互相傾軋了。王修身苦苦維持自己的部隊,最後仍不免被高他一等的26軍軍長丁治磐趕下台,掛了一空頭的副軍長之職,他的32師也就離開了他的掌握,成了丁軍長的附庸了。

抗戰勝利後,王修身一度賦閑,當過訓練團的主任也幹軍官總隊的總隊長,最後以國防部部員的身份度過了內戰的大部分時光。要說王修身的再度出山,和解放軍的捷報以及106軍的內亂是緊密聯係的。一方麵國防部需要建立新軍,一方麵106軍的內亂也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國防部一考察,正巧106軍有西北軍成分,王修身去當軍長正合適,於是王部員在坐了三年的冷板凳後複出了。

王修身到了106軍也頭疼。這個軍本來就兩個師,282師師長張奇帶著部隊起義了,就隻剩下一個281師了。那麽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一個師變成兩個師。好在282師有一個團沒跟著起義,王修身就拿這個團為基礎,並且從國防部那裏申請過來一個新兵總隊,於是282師的基礎有了,新兵總隊長吳劍秋當了新任師長。可王修身前腳把282師成立起來,後腳281師就在江防戰役中被打了一個殘疾,師長顧貫雲是顧祝同的親戚,王修身動他不得,幹脆保他為副軍長,把新成立的282師編進281師,由吳劍秋當了281師師長。不久吳劍秋外調96軍,部隊就由副師長陳永燦接管。

至此,王修身經過幾個月的折騰,106軍還是隻有一個師,而且還不滿員,別提有多難受了。他更沒想到,福州軍事會議決定把106軍裁撤,王修身調6兵團副司令官。這下王修身不幹了,他對前來接收部隊的96軍軍長於兆龍表麵客氣,實際推三阻四,一再拖延部隊並編事宜。於兆龍拿他也沒辦法,誰叫王修身現在是6兵團副司令官呢,官大一級壓死人啊。於是106軍拖到解放軍進攻福州的時候都沒結束,再往後,解放軍打過來了,也就不提編並啦,大夥一起齊心禦敵吧。這時候黨國內部矛盾又顯現出來了,96軍應該和106軍互相合作的,可在部隊編並的問題上兩位軍長弄的很不高興,幹脆大家各管各的抵抗,結果被解放軍各個急迫,全都落的一個潰敗的結果。

王修身帶著281師殘部好不容易經廈門抵達台灣,但這回他保不住自己的部隊了,國防部派著部隊監督他把281師並入212師。這樣一來,王修身隻能同意編並,最後他以國防部部員的身份退了役。根據《西北軍將領錄》一書記載,王修身死於1960年,但根據《項城文史資料》記載,王修身在1993年仍在世,究竟王將軍去世於何時何地,如有知情的朋友還請指點一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