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哀將——國民黨的末代軍長們(八十四)

(2011-12-13 12:26:31) 下一個



八十四、第八十一軍軍長馬惇靖





第81軍是馬家軍係統的一支部隊,在廣義上屬馬鴻逵一派,要再往細裏分,那就是馬鴻賓的私有財產,這軍隊國家化的原則,在81軍中是實行不開的,全軍上下,除了黨務、政務人員,全部都由81軍的老軍長馬鴻賓所指派,中央隻不過是追加一個委任狀而已。81軍和馬步芳的82軍、馬鴻逵的11軍一樣,都在圍剿紅軍的時候出過力,但是相對於82和11軍來說,血債少,這就對81軍走向起義的道路有了一個鋪墊,此外81軍還在綏遠抗過日,對傅作義反攻五原出過力,還立下些許戰功,在全民族抗日的原則上,也是82軍和11軍所沒法比的。於是這支作為馬家軍曆史上唯一一支起義的部隊,以完整的建製成為了人民解放軍七十個軍的一員,軍官的命運也要遠比其他投誠或者被俘的馬家軍軍官要好。

馬惇靖,字立青,甘肅河州(今臨夏)人,生於1908年。馬惇靖是81軍掌舵人馬鴻賓的第三個兒子,也是馬鴻賓最為寵愛的一個兒子。這主要是因為馬惇靖生來就比其他六個兄弟要聰明,而且具備天生的領導才能。此外他的生活也十分樸素,作為馬家公子,他不像大多數“富二代”一樣紙醉金迷,而是學會從小一切自理,屋中家具也隻放置必需品,不多花一分錢。如此守家懂事的聰明孩子,又怎能不被老子喜歡呢?於是在馬鴻賓的心裏,繼承人造就認定由馬惇靖來繼承了。

馬惇靖所在的部隊先後跟隨過馮玉祥的西北軍和蔣介石的中央軍。不過在西北軍時期,馬惇靖還隻是青海軍官教導團的一名學員,等他畢業時,部隊已經被中央收編,成為新編第7師,馬惇靖就被父親直接任命為營長。馬家軍投靠中央後,送了一大批馬家子弟去中央軍校接受軍官養成教育,他們都希望借此機會學些真本領,使自己的軍閥部隊在作戰指揮上都能更上一層樓,這馬惇靖就是在部隊改編為35師的不久,去了軍校高教班第三期深造。

在高教班畢業後,馬惇靖和大部分“少帥”一樣,直接被提拔上了團長的崗位,後來又調任第35師參謀長。而在35師在圍剿紅軍的時候,馬惇靖在南京讀書,其後就輪到抗戰的全麵爆發,馬惇靖就作為師參謀長的身份跟著35師跑到綏遠打日本人去了。前麵說過,馬家七兄弟中就屬馬惇靖最受馬鴻賓的喜愛,於是在經過師參謀長曆練之後,馬惇靖被老子保薦為35師的繼任師長,此後又在內戰爆發後不久,於陸軍大學將官班甲級第三期深造歸隊後,馬鴻賓正式把部隊交給了他,出任由第81軍整編而來的第81師中將師長,並且參與過進攻陝西解放軍的戰鬥。

對於馬惇靖來說,他和解放軍到沒有什麽深仇大恨,再加上為了保證自己部隊的實力,也不便與解放軍蠻幹著把家底拚光,這就使整編第81師在內戰中不像整82師那樣有過多的損失。馬惇靖帶著部隊長期在甘肅固原駐防,有事的時候和友軍應個景,沒事的時候喝喝茶茶聽聽戲,日子過的到也逍遙自在。

可到了1948年的時候,在西北主持大局的胡宗南已經明顯應付不了局麵,其部隊重創的重創,覆滅的覆滅,保留戰鬥力的就沒幾支部隊了。又過了一年,解放軍經過三大戰役後,取得了絕對的壓倒性優勢,西北野戰軍也接連大起幾次攻勢作戰,把胡宗南打的灰頭土臉,這西北局勢就更加不利於國民黨一方。在這種情況下,本來是乙種軍建製的整81師在恢複81軍番號後,國防部又給增加了一個師的編製,把它擴充到甲種軍建製。

對於國防部的“慷慨”,馬鴻賓、馬惇靖父親自然是十分樂意接受,但是要他們帶著81軍在黨國的最後關頭還要出力賣命,他們可就十分的不願意了。前麵說過,81軍和82軍或11軍不同,馬步芳和馬鴻逵對解放軍有著大多的血債,而81軍卻沒有什麽。既然黨國大勢已去,馬鴻賓和兒子馬惇靖一商量,幹脆走和平解放的道路,以換取一方平安,何樂不為呢?

於是當其他馬家軍在和解放軍做殊死一搏的時候,已經是81軍軍長的馬惇靖指揮著全軍上下,對於西北軍政長官馬步芳的命令是隻聽不受,坐看他們的成敗,而當解放軍已經逼進81軍防區時,馬惇靖秉承著父親的旨意,派出了和談代表,並於1949年9月19日,在寧夏中衛正式通電起義,宣布脫離國民政府。此後,81軍被改編為西北獨立第2軍,馬惇靖官拜軍長,成為了解放軍的高級將領。再往後,馬惇靖帶著縮編為獨立第1師的部隊參加了大西北的建設,其本人被任命為寧夏省軍區司令員。1953年轉業後先後出任寧夏省國營農場管理局副局長、甘肅省國營農場管理局副局長、甘肅省政協副主席等職,於1972年10月1日因胃癌在蘭州去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