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妙語

身在海外, 耳濡目染. 東西交融, 比較長短. 時有感悟, 不吐不快. 拋磚引玉, 與君分享!
正文

中國人的惡性競爭(race to the bottom)文化

(2011-04-09 14:51:38) 下一個
看多了中國人各行各業生意興衰的故事, 發現有一個普遍的周期規律.

首先是個別先知先覺者, 發現了某個方向的商機, 大膽開拓, 打開局麵. 這個時候, 因為這個生意是新鮮事物, 沒有競爭對手, 所以利潤高, 回報好. 而且為了打開市場, 往往注意質量, 注意售後服務.

然後有其他人 發現這個行業好賺錢, 他也加入進來. 他要與前麵的先行者競爭, 搶市場占用率, 他有幾個方法. 一是創新. 要麽功能更新更齊全, 要麽質量更好,要麽售後服務更好. 這樣的話他可以以相同或更高的價格出售他的產品. 二是價格. 如果他在功能,質量,服務上都沒有優勢, 等於是仿造, 他就隻能靠價格來競爭. 同樣的東西, 你賣1塊, 我賣9毛. 第三招就比較損了. 造搖中傷,貶低對手. 在這個階段, 市場還比較大, 利潤還可觀, 基本上大家能和平相處, 競爭手段大多用第一,二兩種, 很少用第三種.

再後來, 更多人發現這個行業還有利可圖, 他們也加入. 他們的競爭手法除了上麵三種外, 還多了造假. 這時候的市場,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真假難辨,秩序紊亂。

一個行業到了這個時候, 消費者信心崩潰, 利潤單薄,質量下降,服務低劣,研發沒錢,後勁乏力。基本上大家都是苟延殘喘,勉強為生了。

現在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四種方法.

第一創新, 這對後來者可能已經沒有吸引力了. 因為創新需要大量的投入, 需要人才, 需要時間. 這些後來者都是想賺快錢的, 都想低投入, 高產出.

第二價格, 這是後來者容易使用的武器. 相同的東西, 比便宜來吸引顧客. 價格戰如果能限製在一定的範圍內, 是對消費者有利的. 但是如果惡性價格戰, 整個行業都處於低利潤運行, 那就沒有資金投入到新產品開發, 良好售後服務, 品牌公關上. 長此以往, 行業發展就要走下坡路了.

第三造搖中傷, 這就往畸形競爭方向走了. 中國市場上經常會聽到一些傳言, 有一些後來證明是真的, 但很多是競爭者無中生有, 打擊對手的. 你這樣對人家, 人家也這樣對你, 那就開始謠言滿天飛了. 消費者們難辯真假, 幹脆誰都不信, 行業的苦日子就來了.

第四製假, 這是畸形競爭的進一步發展. 常言道, 假作真時真亦假. 如果消費者受騙上當過, 他對整個行業會失去信心. 比如對國產的某類產品, 直接就不買了. 前一段時間的毒奶粉事件, 就是明證.

中國人的惡性競爭的文化不改, 永遠不可能把我們的品牌做成世界性的頂級品牌. 老牌的歐美品牌不用說了, 就和我們亞洲的日本, 韓國比, 我們的差距也還很大.

那要怎樣減少惡性競爭?

首先要轉變觀念,建立大局觀(聽上去象中共的文件)。中國人有一種說法,同行是冤家。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同行是有競爭關係,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關係,就是共同營造良好商業環境,維護甚至提高行業形象,維持合理利潤空間,建立行業協作,維護行業互信。大家要認識到,急功近利的惡性競爭,最後受害者是大家,是自身。

第二要弘揚創新的文化。老是跟在人家後麵跑,人家有了新產品,我就搞“山寨”版。這樣不可能作出名牌產品,名牌企業。創新的文化來源於獨立思考。獨立思考能力既有先天的因素,也要靠後天培養,還要有寬鬆的社會環境。社會要容忍異見,鼓勵表達不同觀點,百花齊放,和平共處。

第三要發揮行業協會,政府及法製機關的教育,協調,監督,規範作用。行業協會要收集行業統計數據,發布行業動態信息,適時提出行業預警,還可組織行業培訓,同行交流。行業競爭必須有序進行。如果出現無序競爭,行業協會或政府必須幹預,使之回到正常軌道。如有違法行為,則由司法機關處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