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妙語

身在海外, 耳濡目染. 東西交融, 比較長短. 時有感悟, 不吐不快. 拋磚引玉, 與君分享!
正文

為什麽中國人很難相互信任?

(2010-12-29 18:29:45) 下一個

最近看了好幾個報道, 關於中國地方政府或企業雇傭外國人, 開會坐台, 迎來送往, 虛張聲勢的故事.  還有就是海內外華人相互傾軋, 相互拆台的故事.  這是一個反映中國人的深層心理問題, 信任問題,值得好好探討.

一個人對別人的信任感往往來源於幾個渠道. 

一是受教育的結果.  如果我們的父母, 親屬告訴我們不能相信某人, 我們就很難再去相信這個人了.  如果長輩教育我們這社會到處都是陷阱, 遍地是騙子, 我們也就很難相信這個社會了.  很不幸的是, 我們大多從小就接受了這樣的教育. ( 我甚至有聽過華人在孩子麵前, 把華人叫作中國豬的.  可以想象她的孩子以後對華人的態度, 以及他對自己身份認同的矛盾)

二是國家,文化的曆史.  如果一個國家的曆史上, 一再發生背信棄義的事情, 可以想見它對普通民眾的惡劣的示範作用. 最近剛剛看完明朝那些事兒” , 相信朱元璋殺開國元勳的故事, 大家都印象深刻.  一個領導者, 為了一家私利, 基於懷疑的心態, 可以對一起艱苦創業的人大開殺戒, 這是多麽醜惡,可悲的行為. 據說毛澤東是對明史很有研究的, 不知他用引蛇出洞的策略發動反右運動, 以及利用群眾運動發動文化大革命的時候, 有沒有借鑒朱前輩的經驗?

三是媒體的宣傳. 現代的媒體非常發達. 地球一個角落發生的事情, 過幾秒鍾另一個角落就知道了. 但有一個基本規律千百年來沒有改變, 就是好事不出門, 壞事傳千裏”. 大家注意一下你看的各個渠道的新聞, 有多少是正麵的, 多少是負麵的. 如果你天天在媒體上看到的,聽到的, 都是坑蒙拐騙的故事, 你就很難再相信人.

這裏順便談談新聞審查的問題. 中共的新聞審查製度是被廣受批評的, 我無意為之辯護. 但客觀的說, 西方民主國家也有新聞審查. 他們可能沒有中宣部這麽明目張膽的部門, 但各媒體會根據自身的價值立場, 決定報道的內容, 側重點. 另外就是媒體和利益集團的關係, 西方媒體絕大多數是商業性的, 要有資金來源. 要麽來自廣告客戶, 要麽來自幕後金主. 自然是收人錢財, 替人說話. 這是商業社會的規律, 無可厚非, 隻是普通大眾要知道這個道理. 西方社會的優勢在於, 它是開放多元的社會, 你能控製,買通幾家媒體, 你不可能控製所有媒體. 這樣普通老百姓能聽到不同的觀點, 作出自己的判斷.  社會走向不至於走到違背大多數人利益的軌道上去.

四是自己的親身經曆. 最近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情, 正好可作談資. 我被一個印度人騙了, 還是個大生意人, 很富, 在印度社區很有聲望. 沒想到就被這麽一個人明目張膽的欺騙了! 我對整個印度族群的信任感也大幅度降低. 但冷靜下來想, 其實每個族群都有騙子, 不管有錢沒錢的.

中國大陸發生過河南人的誠信大討論. 一部分輿論認為河南人個個是騙子, 這部分人大概是被河南人騙過的. 另一部分輿論認為, 不能一概而論, 應該具體情況, 具體分析. 

上麵這兩個例子, 都說明個人經曆對個人觀念行成的巨大影響. 即使知道這種觀念可能是偏頗的, 都很難改變. 沒辦法, 這就是人性的弱點.

五是與人交往前的心理假設. 這一點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 卻是最深層的東西, 就是潛意識.  經過上麵四個方麵的潛移默化, 你對某個族群, 地域的人已經形成了固有的看法. 當你再次與他們打交道時, 你的初始行為會基於這種看法. 如果你不信任他們, 你會有意無意地顯示出懷疑的態度, 作出懷疑的舉動. 相應的, 對方發現你不信任他, 他也會懷疑你. 一旦雙方沒有信任基礎後, 沒法開誠布公, 就隻剩下猜疑了. 猜疑的可怕後果是誤判, 沒事變有事, 小事變大事.  世界上的個人悲劇, 家庭悲劇, 國家悲劇, 很多都源於誤判. 這就形成了缺乏互信的惡性循環.

缺乏互信的社會是艱難的社會, 換句話說, 大家都活得很累. 據我觀察, 這也是全球華人社會的普遍現象. 要建立華人間的信任感, 從上麵五方麵著手, 應該會大有裨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歡顏展卷林中閑坐 回複 悄悄話 可以談一下印度富商如何「騙」你嗎?
我的觀察是印度人對誠信的想法與其他民族不同,他的行為他可能不認為他在「騙」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