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妙語

身在海外, 耳濡目染. 東西交融, 比較長短. 時有感悟, 不吐不快. 拋磚引玉, 與君分享!
正文

不要講團結,要講規矩

(2010-09-12 19:44:58) 下一個

在國內的時候, 在單位學習, 或官方語言裏, 經常聽到"要講團結, 講大局". 覺得有道理. 但是就很奇怪, 為什麽很多人, 當麵講團結, 背後捅刀子. 嘴上講團結, 行動拆台子!

到了國外以後, 發現洋人根本不講團結, 也不顧大局! 他們隻講規矩, 講法律, 講個人權益. 如果任何人, 任何團體, 侵犯了他們的利益, 他們小則complain, 大則打官司, 甚至抗議遊行. 按照中國人的說法, 這不是以自我為中心, 一盤散沙嗎? 結果偏偏是: 他們講了終級團結--維護了共同的價值觀, 講了最大的大局--保持了社會的長期繁榮穩定.

仔細想想深層原因, 豁然開朗.

國內的"講團結, 講大局"往往包含幾個意思講團結就是要同調, 保持一致, 不要發表不同意見講大局就是要犧牲局部利益, 個人利益更糟糕的是, 這個口號還經常給人利用, 借與排斥異己, 打壓異見. 或者冠冕堂皇, 假公濟私.

常言說: 有話要說, 有屁要放. 不讓放屁, 人一定生病. 不讓說話, 會有兩種後果, 一是隻好說假話不同意見的真話不能說, 隻好說阿諛奉承的假話二是當麵不說, 後麵亂說, 背後捅刀子. 長此以往, 這個社會會變成怎樣? 大家可以想見.

講大局如果是以長期犧牲某部分人的利益為前提, 是會有嚴重後果的. 就比如共產黨建國後實行的城鄉二元製, 目前中國的製造業壓低工人工資換來的繁榮這些都是不可持續的社會安定, 長期發展的大局也維護不了.

反觀西方社會, 不講團結, 不講大局. 卻講規矩, 講法律, 講個人權益. 你看他們的國會吵吵鬧鬧, 媒體醜聞不斷. 貌似一盤散沙, 互挖牆角. 但是這都是在規矩, 法律的範圍內允許的. 一旦碰到外部威脅, 共同利益受到侵犯, 馬上可以擱置爭議, 一致對外. 大家都按規矩辦事, 按法律辦事, 自然就團結了,大局自然就好了.  這是很高的政治智慧, 值得我們學習.

海外華人也經常碰到講團結的問題.  據我的觀察, 大部分華人還是很注意團結的.  注意維護華人利益, 維護華人形象.  但也有少數華人, 急功近利, 踐踏行規, 違法亂紀. 甚至有一些人脅洋自重, 欺負華人.  象這樣的人, 你怎麽跟他團結嗎?

既然要講規矩, 那這規矩要怎麽講?  首先要訂規矩.  這規矩應該是有關各方的共識, 也可能是各方妥協, 讓步的結果.  不是一部分人強加於另一部分人的東西.  訂規矩的時候,  有關各方應該仔細考慮自己的立場, 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  並且準備作出一些讓步.  不能開會不講, 會後亂講.  當麵不說, 背後亂說.

訂了規矩, 然後就要守規矩.  守規矩主要是靠自覺的.  大家應該有一個認識, 就是守規矩對大家都有長遠利益, 都有好處的.  如果貪圖眼前小利, 破壞了規矩, 吃虧的是所有人.  到頭來得不償失.  就拿行業規矩來說吧.  行規的目的往往是維護行業形象, 維持專業水準,  保護行業利潤.  如果行規破壞了, 行業形象惡化, 消費者反應差, 直接影響行業利潤.  沒有合理的行業利潤, 就不可能進行行業培訓, 研究開發, 技術創新.  就不可能維持或提高專業水準.  長此以往, 整個行業隻能是江河日下, 勉強生存.  據我的觀察, 這實際上是不少國內外華人企業的現狀.

最後, 對於不守規矩的人要怎麽辦? 如果觸犯了法律, 當然是由執法機構來管.  如果是破壞行規的, 行業管理機構應該調查, 通報大眾, 對犯規者進行處罰.  處罰程度一定要達到使犯規者損失慘重, 至少無利可圖.  如果使違規者有利可圖的話, 以後守規矩的人隻會越來越少.  最後規矩, 法律成為一紙空文, 天下大亂了.

說到最後, 套用毛主席的一句話.  規矩是綱, 團結是目. 綱舉目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