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卡梅倫傳連載7:卡梅倫進入牛津前的蘇聯奇遇

(2010-09-06 14:51:13) 下一個


[導言]卡梅倫的蘇聯奇遇,給他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

卡梅倫在香港的實習結束之後,他選擇了坐火車,橫穿西伯利亞回到歐洲。卡梅倫先是坐輪船到了當時蘇聯在遠東的港口哈巴洛夫斯基,也就是中國所說的伯力,從那踏上回家的路。在這一路上,卡梅倫親曆了傳說中的蘇聯帝國,給他留下了終生難以磨滅的印象。

卡梅倫曾經告訴他的傳記作者,“1985年1月,在戈爾巴喬夫改革之前,我來到蘇聯。也許和很多人經驗一樣,我覺得可能在那之後的四十或者五十年,都沒有什麽變化。進入這個國家,好像一場60年代的電影,邊防警察看起來緊張得可笑。我們帶上所有的貨真價實的西方貨去換東西,比如CD,李維斯牛仔褲”。

當時的蘇聯,已經是進入了戈爾巴喬夫時代,但是斯大林的痕跡還是依稀可見。卡梅倫和同行的朋友,在抵達聖彼得堡之後,南下去了黑海邊上的雅爾塔,這是當年斯大林、丘吉爾和羅斯福三巨頭會麵的地方。

一段戲劇性的經曆發生了。在當地,卡梅倫和他的朋友遇到了兩位俄羅斯人,其中一位講著非常流利的英語,很友善。對於社交能力一流的卡梅倫來說,與陌生人談話,並不是什麽難事。很快,卡梅倫與這兩位俄羅斯人談起了很多話題,包括對於政治的見解。兩名俄羅斯人出手闊綽,邀請卡梅倫和他的朋友一起吃飯,席間談起了他們在英國的生活。

這樣的態度,讓兩名年輕的英國人受寵若驚,也感到奇怪。如此闊綽的俄羅斯人,也讓他們感到一絲懷疑。這兩名俄羅斯人,似乎意猶未盡,邀請卡梅倫他們第二天再次一起吃飯。卡梅倫答應了,也許這是他借機擺脫這兩個過分熱情的俄羅斯人的權宜之計。

在離開了這兩個俄羅斯人之後,卡梅倫他們決定不再和這兩個人見麵,他們坐上火車,取道基輔,一路西行,進入了東歐,直到英國。作為007小說的愛好者,卡梅倫認為那兩個俄羅斯人很可能是克格勃的間諜。或者,也許他們是在找同性戀伴侶。

進入大學前的這一年,卡梅倫體驗到了東方和西方的差異,也在政治和商業之間思考自己的未來。1985年9月,他帶著這些思考和經曆,踏著家族的足跡,進入了牛津大學。在那裏,卡梅倫開始了一段更具有挑戰性的人生經曆。

2009年,英國電視台第四頻道(Channel 4)推出了一部政治紀錄片《當鮑裏斯遇到大衛》(When Boris met Dave)。鮑裏斯永遠是英國政治和媒體的話題,他是現任倫敦市長,中國人對他的印象,停留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閉幕式上:一頭亂蓬蓬的金發,衣冠不整,與北京市長郭金龍走在一起,後者風度翩翩,極為斯文。鮑裏斯接過奧運會大旗,極為笨拙地揮舞,看起來更像是一頭北極熊。

切勿低估這位不拘小節的“北極熊”, 他畢業於牛津大學,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很可能是當今英國最聰明的政客。在2008年,他擊敗了頗具傳奇色彩的政客利文斯通(photo),拿下了倫敦市長的職位,大大振奮了保守黨士氣。當時,卡梅倫還處在反對黨黨魁的地位,而自己這位大學時代的老朋友,又一次領先了自己一步。

《當鮑裏斯遇到大衛》photo是一部值得細看的紀錄片,它對卡梅倫和鮑裏斯人格特質的刻畫深入骨髓,而紀錄片中采訪的對象,基本上都是伊頓生和牛津本科的畢業生。當他們為了自己早年的兩位同學在鏡頭前再次聚首,你可以看到時間如何把這些昔日的英國精英少年雕琢成今天的樣子。

出處
http://www.talktone.co.uk/cn/?q=node/12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