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灰色的花----讀《悲觀主義的花朵》

(2015-04-11 20:27:02) 下一個
一般來說,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裝幀。我不懂這個,但什麽樣的書麵設計會吸引我,這我一看就知道。《悲觀主義的花朵》by 廖一梅,我也不知道這個作者。除了裝幀,同時吸引我的還有書名。



直覺上覺得這是自己想讀的那一類書,但不知為什麽擱在書架上有一陣兒了,也一直沒讀,直到有一天我把它從浮灰下抽出來,細細的審視了一下。那天我家老爺剛剛結束上一份做了許久的工作,準備去麵試下一個工作。我陪上一起去,順手就抄起這本書。

在這樣一個高緯度的城市,今年的冬天真不算冷,然而寒流陣陣襲擊的是工作市場。

老爺進去麵試,我坐在車裏等。幹爽到發白的路麵,挺拔而無葉的樹幹,捧在手裏的這本灰色調的書。我有點心猿意馬。看了前麵的作者介紹,廖一梅,著名但少產的編劇,作品廣為人知的是話劇《戀愛的犀牛》。



離開中國十幾年,也一並離開了它的文化環境,即使看著介紹,我也仍然覺得陌生。此書是作者的第一本長篇小說。

沒有前言沒有序跋,我就直接跳到最後去看作者的後記。

好的文字,是有一種味道的,人一下子就能嗅到,不外乎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你喜歡的味道,另一種是和你相似的味道。恰恰,廖一梅的味道,糅合了這兩種可能性。一時間,讓人不能分辨----卻越發的被誘惑起來。

麵對一個作者,無論是讀者觀眾,還是朋友,總會有個問題:“為什麽這麽寫?你是怎麽想出來的?”這是個永遠無法回答的問題,我很希望那一切是我“想”出來的,但是不是,那是整夜燃燒的蠟燭最後剩在托盤裏的那點兒蠟油,我將它們塑之成型。 

還有個作者的俗套,就是感謝。我從未這樣做過,但我決定這一次不再免俗。——感謝我的丈夫,迄今為止,我全部話劇作品的導演。作為一個曾經著名的憤青,他其實是寬的,厚的,是生命中好的那一麵。我知道我不是沒有優秀品質,但這些品質對世俗的平靜生活並無幫助。容忍我對日常瑣事缺乏熱情,急躁脾氣和抑製不住的冷嘲熱諷,是源於他對生命更大更堅定的信心,這種信心是我所沒有的,它即使不能改變,至少安定了我的情緒。當然,他的經常的不經意的正確也會激起我的不安,但他對我淩晨時分間或發布的奇談怪論和絕望言辭一直保持著溫和的態度,以朋友的善意將我的尖刻理解為聰明,以傾聽的無形之力暫時分散了要淹沒我的洪水。謝謝他

這後一段,是我認為夫妻間最好的甜言蜜語了。車裏慢慢就冷了,然而我被激發出的閱讀熱情卻漸漸熱起來。

悲觀主義的花朵,不見得就是一朵黑色的花,也許它隻是切實的再現了原本的樣子。它像一張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照片,看起來並不美豔動人,然而它真實到不會令你在看到實物時失望。



書裏的插圖都是廖一梅的丈夫畫的。插圖不多,偶爾的幾幅。在我看來,這是個溫暖的舉動,正好印合了作者後記裏的感謝。

不是生活淒切的人都是悲觀主義,也不是順利的人生都樂觀向上。有時候,我甚至不知道如何區分這兩者。

廖一梅在書裏寫了這兩種人,寫了這兩種人一段時期的生活狀況,寫了這種生活狀況裏以愛情為出口的希望破滅。故事不複雜,複雜的都是心情。戀情也不詭異,詭異的是即使在那樣飛蛾撲火的愛中,也一樣找不到生命裏的希望,明亮的出路。



在某一個時期,愛情是人的希望,代表著美好,唯一和長久的安全感,認同感。我們在惴惴不安中期待著另一個人,毫無保留的接納。像書中的“我”期待著“陳天”,掩飾著羞辱的期待,掩飾著脆弱的期待,直到其中一方生命隨逝,才敢把這份期待放到陽光下,桌麵上,鏡子前,小說裏。

我這裏說的愛情,是上年紀的愛情,不僅僅是荷爾蒙,更加入其它成分,比如血液比如眼淚。它更多的像一個指證----指向生命最後的希望,那些經曆過後,最後的,是否有的,明亮的歸宿感。

愛裏麵,都沒有指望,人,人生又到哪裏需找指望?書前麵的介紹裏,似乎提到有人把這本書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相比較。很多年前,我是看過這本書的,我甚至以為我會永遠記得----但是,還是忘了。隻是有某種真實的沉重感,在讀《悲觀主義花朵時》,偶爾浮現出來。

真實的沉重,就像那些灰色調-----當然不能說它是喜慶的,但是,其實灰色-----百搭。沒有這種基礎的灰色,我們看見花時,就不覺得明媚。

悲觀主義的花朵,到底也是開出花來,自圓其說了。我在最後看見作者創作以後的平靜,雖然她並沒有給出任何結論。也許,那也是不可能給出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閑閑客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你很堅強理性,我在心情好的時候都不能讀悲觀的東西。
外麵的世界 回複 悄悄話 親愛滴,買書除了朋友推薦的。我進書店買書先要是書的裝幀是我的茶,然後我才會翻。你的文字是我喜歡的味道。不過俺不喜歡看太沉重的東西。預祝你家老爺麵試工作順利!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文化熏陶人,在朋友這裏真的看出來了。雅致!問好!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