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博客

高勝寒先生歡迎閣下來到氣勢磅礴、壯吞河山的〝高勝寒博客〞!夾豪霸之筆,寫絕代文章!歡迎指正!歡迎討論!
個人資料
正文

綠黨是美國總統大選的最佳花瓶黨

(2012-07-03 11:01:49) 下一個
                               透視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7)


  每一次的美國總統大選,雖然是由民主黨和共和黨包辦與壟斷,但大批的在野小黨的參與,為美國的民主製度增添了許多的熱鬧,通過這些小黨的參選,使世人更加了解美國政治的多元化和開放性。

  在美國的眾多在野小黨中,創自1991年的〝美國綠黨(Green Party of the United States)〞無疑是一股清流,它的前身是80年代初期的〝北美生物規律協會(North American Bioregional Congress)〞受了〝德國綠黨〞精神影響而成立的美國政黨。

  〝全球綠黨〞的黨綱是反對戰爭、草根民主、社會正義、性別平等和種族平等,這些都是世人認同的普世價值,因而廣被接受,隻有極少數的獨裁政權視之為〝帝國主義的走狗〞,被逼成為地下黨。

  〝德國綠黨〞創始人之一彼得··(Petra Karin Kelly)是一位悲劇性的人物,她於19471129日在德國巴伐利亞省金茨堡市(Gunsburg, Bavaria, Germany)出生,她的原姓是〝(Lehmann)〞,她母親改嫁予一位美國軍官,因而隨繼父姓〝利〞。

  1959年隨母親移民美國,在喬治亞州和弗吉尼亞州讀書,並在首都華盛頓〝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就讀政治學,1970年畢業後,返回西德定居,她沒有歸化成美國公民,終身保留住德國公民的身份。

  利深受馬丁·路德·小金恩牧師〝非暴力但不服從抗爭運動〞思想的影響,她決定把這種無堅不摧的思想武器帶回分裂的德國。〝環保〞〝和平〞與〝反戰〞的觀念禰漫在七十年代的歐洲,數以千計類似組織的努力,使這種〝綠色〞觀念成為歐洲人民的共識和普世價值,為〝綠黨〞提供了一個發展的最佳環境。

  1980113日,利連同約·費希(Joschka Fischer)安特·沃爾(Antje Vollmer)·杜奇(Rudi Dutschke)昂黛··布洛特尼(Undine von Blottnitz)赫伯·格魯(Herbert Gruhl)等〝新社會運動(new social movement)〞大將在德國卡爾斯魯(Karlsruhe,Germany)成立了影響全世界的〝德國綠黨〞。

  〝德國綠黨〞在西德成立後,首先影響的是東德,著名的〝九零聯盟(Alliance 90)〞就是在〝德國綠黨〞影響下的產物。199027日,為了東德的大選,〝新(New Forum)〞〝 自由與人權協會(Freedom and Human Rights Initiative)和〝現在民主(Democratic Now)〞組成政治聯盟,進軍〝東德議會(Volkskammer)政壇。1993年,東德的〝九零聯盟〞與西德的〝德國綠黨〞宣布合並,成為目前的〝九零聯盟綠黨(Alliance90/Greens)〞。

  〝東德議會〞是東德的一院製議會,1990318日才有第一次的選舉,這個冒充民意的傀儡議會議員,全由〝德國社會主義團結黨(Socialist Unity Party of Germany)〞一手包辦,在1949107日成立的〝德國社會主義團結黨〞就是〝東德共產黨〞,乃一如假包換的蘇聯傀儡政黨,直到1989年的革命才被德國人民唾棄。

  利創建了影響全球的〝綠黨〞,她在1983年至1990年間當選為德國國會議員,也在1984年出版了〝為希望而戰(Fighting for Hope)〞鼓吹反對暴力、南北溝通、性別平等、環境保護,但最後卻以悲劇式的方法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1992101日,44歲的利在睡眠中,被69歲的情人·巴斯蒂安少將(Major General Gert Bastian)用手槍射殺,巴斯蒂安隨後亦舉槍自殺。一代才女,就此告別方興未艾的〝綠黨〞運動,世人為之惋惜不已。

  〝德國綠黨〞夾著驚人的發展速度橫掃歐洲,進而影響了全球。〝美國綠黨〞不是唯一受到〝德國綠黨〞影響的政黨,到目前為止,阿爾巴尼亞、安道爾、安哥拉、阿根廷、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寧、玻利維亞、巴西、保加利亞、布基納法索、布隆迪、加拿大、中非、得、利、哥倫比亞、科特迪瓦塞浦路斯、克、果、多米尼加、埃及、芬蘭、愛沙尼亞、法國、邦、格魯吉亞、納、希臘、危地馬拉、幾內亞、匈牙利、愛爾蘭、印度、意大利、日本、肯雅、韓國、拉脫維亞、盧森堡、馬達加斯加、馬耳他、墨西哥、裏、毛裏求斯、摩爾多瓦、摩洛哥、蘭、尼日、尼日利亞、尼加拉瓜、新西蘭、挪威、巴基斯坦、魯、菲律賓、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盧旺達、塞內加爾、塞拉利昂、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索馬裏、南非、西班牙、典、士、台灣、突尼斯、烏幹達、烏克蘭、英國、委內瑞拉、讚比亞、阿塞拜疆、白俄羅斯、克羅地亞、丹麥、法屬圭亞那、法屬玻利尼西亞、匈牙利、蒙古、尼泊爾、塞爾維亞、斯裏蘭卡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地,都有〝綠黨〞存在,是為〝全球綠黨(Global Greens)〞。

  〝全球綠黨〞的黨綱正是歐洲人民最注重的草根民主、工業汙染、核子發電、〝北約〞軍事和綠化環境。〝美國綠黨〞則根據〝全球綠黨〞的黨綱而製定了〝十條主要價值(Ten Key Values):草根民主、社會正義與機會均等、生態保護、非暴力運動、反中央集權、社區經濟、女權主易於性別平等、尊重異議、個人與全球責任和關注未來與持續性。

  由於〝美國綠黨〞反對大企業利用金錢影響政媒體和社會,因而拒絕任何的企業捐款。自1991年以來,除了今年推出·(Jill Stein)為美國總統候選人外,〝美國綠黨〞過去曾四度推出美國總統正副候選人:1996年和2000年的拉爾·(Ralph Nader)搭檔溫諾· (Winona LaDuke)2004年的··(David Keith Cobb)搭檔·拉馬(Pat LaMarche),2008年的辛西··麥金(Cynthia Ann McKinney)搭檔·克萊門(Rosa Clemente)

  布是苦學成才的典範,他於19621224日在德州聖昂市(San Leon,Texas)出生,1993年從〝休士頓法學院〞畢業,成為休士頓的執業律師,在他進入休士頓法學院〞之前,為了學費,他曾在捕蝦船上當漁夫,在建築地盤幹苦工,在餐廳裏任服務員。

  八十年代,布曾為民主黨的西·傑克遜牧師(Reverend Jessie Jackson)·布朗(Jerry Brown)競選,由於近距離的接觸這些政客,使他看穿了民主黨的虛偽和膚淺,自此遠離民主黨政治。

  2000年,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阿拉伯裔美國總統候選人德,雄心萬丈地代表〝美國綠黨〞爭奪白宮寶座,德請布為他主持德州的競選任務,布豪爽地答應下來,把自己的律師事務所關閉,全力投入選舉運動,同時出任〝美國綠黨〞的首席法律顧問。

  2004年,布代表〝美國綠黨〞競選美國總統,在全國僅得118,000張選票,或是0.096%的得票率打敗告終,為他的美國總統夢畫下了句號。

  2002年,布代表〝美國綠黨〞出馬競選德州司法部部長公職,以大敗告終。2003年,他搬到加州定居,並於2006年代表〝美國綠黨〞出馬競選加州堡縣(Humboldt County, California)市議員,不知是上帝的天意,還是現實的諷刺,這次他贏了。畢竟,一個偏遠地區的〝縣議員〞和〝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的職位,是有著相當現實的距離。

  2008年代表〝美國綠黨〞出馬競選美國總統的,是一位充滿了爭議的非洲裔美國人麥金尼,她於195537日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出生,她的母親裏歐拉.麥金(Leola McKinney)是一位護士,父親比爾·麥金(Billy McKinney)是喬治亞州警察,退伍後當選為喬治亞州眾議員。

  比爾是一位民權運動的支持者,在他身為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警察時,就讓小麥金尼騎在肩膀上,一齊參與在警察局外麵舉行的抗議遊行,一有機會,經常帶著小麥金尼參與各種民權集會和運動,因此她自由就對民權運動耳染目睹,有著深刻的認識。

 麥金尼在〝南加州大學〞國際關係係,又在馬薩諸塞州〝弗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取得學位,任教公立中學,後成為大學教授。1988年當選為喬治亞州眾議員,成為喬治亞州曆史上第一對父女同時議事的例子。

1992年,麥金當選為喬治亞洲美國眾議員,成為喬治亞州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美國人國會代表。前後六次連任。2008年,〝美國綠黨〞提名她為該黨的美國總統候選人。麥金尼的激進式民權思想,導師使她的美國總統大選成績一塌糊塗,在全國的總票中,得票161,603張,與大鴨蛋差不多,甚至於比2000德的2,882,000票也相差甚遠,僅占全國選票的0.12%

 也許是對美國民權運動期待太高,也許是對種族問題過於敏感,麥金尼經常站在種族的角度上來看問題,也站在種族問題的角度來處理問題,2000年,戈爾在與小布什競爭白宮寶座時,她放冷槍說戈爾是個種族主義者,因為他身邊的助理和工作人員,〝從來就沒有見過一個黑人(I've never known him to have more than one black person around him at any given time)〞。

 戈爾競選總部反唇相譏說:戈爾的現任競選總經理·巴西爾(Donna Brazile)不僅是一位黑人,而且是一位黑人女性。

 19591215日在路易斯安那州納市(Kenner, Louisiana)出生的·巴西爾是美國曆史是第一位策劃和操作全國性美國總統大選的非洲裔美國人,這個事實,使麥金尼的胡亂抨擊行為顯得藐視事實和過於主觀論事。

 2002年,麥金尼被被另一位非洲裔美國人法官丹尼·耶特(Judge Denise Majette)趕了下台,她把這種失敗歸咎於共和黨的〝陰謀〞,於是共和黨變成了她的主要政敵,她到處旅行,發表演講,抨擊共和黨的〝陰謀〞,在拿不出任何足以使人信服的證據下,麥金尼咬定了小布什與〝911 事件〞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

 麥金尼認為小布什在事前就知道了〝911事件〞的陰謀,但是故意不采取製止行動,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而故意使之發生,根據邁克·巴羅(Michael Barone)200289日〝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告周刊〞的報道說:〝大家都知道小布什的父親,在911襲擊時正透過`卡萊爾集團(Carlyle Group)'與賓·登的建築公與及其它許多的國防合約工程進行投資,那些股票在911 事件後大漲特漲。〞

  也許沒有人能夠確實知道麥金尼的指控是否屬實,但是許多人知道〝卡萊爾集團〞是全世界排行僅在TPG基本公司(TPG Capital)〞和〝高盛資金投資公司(Goldman Sachs Principal Investment Area)〞之後的第三大投資公司。

 2007年鼎盛時代,被美國金融界〝PEI300〞評選為全球第一大財團投資公司,2010年,美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將之列為當年的〝私人財物風雲公司(private equity firm of the year)〞。

 卡萊爾集團〞內部的領導人,非富則貴,其董事局成員更是一些赫赫有名的權貴,布什父子、前美國國防部長法蘭克·查爾·卡盧(Frank Charles Carlucci)、前美國國務卿詹姆·貝克(James Baker)、老布什與克林頓政府預算部部長理查··達爾(Richard Gordon Darman)、前菲律賓總統費德·瓦爾德·拉莫(President Fidel Valdez Ramos)和前英國首相約翰·(Prime Minister John Major)等,全是卡萊爾集團〞的高層領導人,〝卡萊爾集團〞的股東群亦是網羅全球各地富豪、中東石油大亨和皇家成員,更是比比皆是。

 前世界銀行財長艾弗漢尼·白慈羅斯(Afsaneh Mashayekhi Beschloss)與共和黨財神爺·貝爾(Wayne Berman)都是卡萊爾集團〞的〝員工〞,〝卡萊爾集團〞為了〝請〞貝爾曼加入,〝禮金〞就付了一百萬美元,貝爾曼曾是老布什總統最大的金主,現在又在全力支持羅姆尼,看來歐巴馬總統要加緊到處找鈔票了。

 根據2010年的〝卡萊爾集團〞財政報告,他們掌管著84種共達1,500億美元截然不同的基金,〝卡萊爾集團〞共雇用了890位員工,其中495為是經驗豐富的投資專家,在全球20個國家裏設有辦公室,全球總員工多達415,000人,在全球71個國家裏有股東1,300人。

 前陣子有消息報道說,中國政府正在談判收購卡萊爾集團〞10%的股權,這個消息又把這個充滿了神秘的金融公司擺在新聞媒體的閃光燈下。

 美國作家丹·布賴奧(Dan Briody)2003年出版了《鐵三角:卡萊爾集團內部的秘密世界(The Iron Triangle: Inside the Secret World of the Carlyle Group)》,對於〝卡萊爾集團〞有著驚人的揭發和報道。

 2004年,布賴奧迪又出版了第二部大作《哈利伯頓程:金錢與石油政治(The Halliburton Agenda: The Politics of Oil and Money)》,指證了錢尼副總統與石油貿易的直接關係。

 哈利伯頓〞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貿易公司,在全球70個國家裏有60,000名員工,總部設在美國德州休士頓與阿聯酋的拜,錢尼曾是哈利伯頓〞的最高領導人之一。

 為了加強共和黨的〝陰謀論〞,麥金尼成為〝911公民委員會(The Citizens' Commission on 9-11)〞的主要大將,20041026日,她聯係了100位美國公民和40位〝911 事件〞家屬,成立〝911真相運動(9/11 Truth Movement)〞,可是八年過去了,還是沒有拿出有力的共和黨〝陰謀〞證據。

 2004年,耶特法官轉選美國參議院,麥金尼重獲美國眾議員席位,她除了重彈小布什的〝陰謀〞老調外,還因為反對伊拉克戰爭而在美國眾議院提出彈劾小布什總統、錢尼副總統和萊斯國務卿的議案。

 這些異常行為都可以用政見不同來解釋,但最能顯示麥金尼囂張跋扈性格的,則是〝國會警察事件(Capitol Hill police incident)〞。事情發生在2006329日,當麥金尼進入國會大門而沒有在胸前掛上特別通行的胸針,被白人國會警察·麥克(Paul McKenna)攔住她,要求檢查她的身份,麥金尼認為這是〝白人歧視黑人的行為〞,她不但不肯合作地出示證件,還在與警察爭論後,揮拳擊打警察。

 這件囂張跋扈的〝國會警察事件〞使麥金尼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但在2006年失去了民主黨的支持,還被逼在2007年離開民主黨。在這種情況下代表〝美國綠黨〞出馬競選美國總統,怎麽會有希望?

 在〝美國綠黨〞前後推出的五位美國總統候選人中,德無疑是最為使世人熟悉的一位。他曾六次參選美國總統,1972年和1992年的民主黨書麵競選提名、1996年和2000年的代表〝美國綠黨〞、2004年和2008年的獨立候選人,可謂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精神可嘉。

  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競選,終於在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中扮演了一個深具殺傷力的攪局(spoiler)〞角色。雖然在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夾殺與排擠下,德不允許參與公開的電視辯論,但是在〝第三勢力〞的衝擊下,德依然在全國各地拿下了2,883,105票,占總數的2.74%

 德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競選美國總統的阿拉伯裔美國人,他於1934227日在康乃狄克州溫斯特德市(Winsted, Connecticut)出生,他的父親納特·(Nathra Nader)和擔任中學老師的母親露絲·齊亞(Rose Bouziane)因為逃避政治迫害而從黎巴嫩移民美國,來美後經營點心店和餐廳業務。

 德與全家包括與在美國出生在內的兩位姐姐羅拉·(Laura Nader)克萊·(Claire Nader)和哥哥薩菲克·(Shafeek Nader都是以阿拉伯語兼雜著英語在交流。德的家族全是優秀分子,他的母親布齊亞內在中學裏教授法語,深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經常教導她的四個子女有關民權運動的典故,影響甚巨。她於2006120日在康乃狄克州溫斯特德市謝世,享年99歲。

 德的大哥薩菲克是康乃狄克西北社區大學(Northwestern Connecticut Community College)〞的創辦人,不幸於1986年病逝,遺留下來的財產全部移交〝薩菲克·德社區公益基金會(Shafeek Nader Trust for the Community Interest),由他母親管理,遺愛在人間。

 德的姐姐羅拉在馬薩諸塞州劍橋市拉德克利夫大學(Radcliffe College)〞師從美國人類學大師克萊·克盧克霍恩教授(Professor Clyde Kluckhohn)進修,1961年取得博士學位後,於次年成為〝加州大學〞人類學係教授,她是該係中第一位獲得終身教授職位的女性。

  納德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曆任律師、檢察官、作家、演講家和政治活動家,他的主要政見有四:環境保護、人權主義、民主政府和保護消費者權益。

 德在1965年出版了《什麽速度都不安全(Unsafe at Any Speed)》,抨擊美國汽車工業的產品弊病,其中最為大眾注意的是〝雪佛蘭克維爾型號(Chevrolet Corvair)〞的失控問題,有一百多件因為〝克維爾〞型號的安全設計問題而發生的交通意外法律訴訟,最後導致通用公司決定停止生產。

 納德的揭發激怒了通用公司的財團,許多新聞媒體報道說,通用公司決定用跟蹤、威脅和妓女等手段來摧毀德的名譽和信用,19663月,德以〝侵犯隱私〞的理由,一狀把通用公司告進法庭,結果獲賠$425,000,自此財團們再也不敢招惹他。

 德終身未娶,因為他認為政治事業難與家庭並存,是美國政界著名的石王老五。早期的德不太願意介入同性戀或同性婚姻的政見,近年來已經公開支持〝四性權利〞與同性婚姻。

 2004108日,德因率領群眾,用非暴力方法在密蘇裏州聖路易士市抗議〝總統辯論委員會(Commissionson the Presidential Debates)〞排出第三黨參與電視辯論的不公平行為而被拘捕,導致他的律師執照被永久吊銷,至此不得在美國境內從事律師業務。

 200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決定小布什和戈爾美國總統命運的佛羅裏達州票數,在重新點票的結果是小布什以537票之些微差異獲勝,而德在佛羅裏達州獲得的選票是97,421票;根據事後的統計,德在佛羅裏達州獲得的選票是97,421票中,有25%是來自支持小布什的票源,有38%是來自支持戈爾的票源,因此有美國新聞媒體說:不是戈爾輸了,而是德把小布什護送進了白宮。

 在共和黨和民主黨來說,這種〝攪局〞的力量是不容輕視的,自戈爾敗在第三小黨的〝攪局〞後,美國政壇特別重視在野小黨的動向,以免〝戈爾事件〞的再度發生。

 德是〝美國綠黨〞成立以來最具影響力和號召力的領袖,在他以後,每況越下,一代不如一代,今年推出的美國總統候選人坦是一位醫生,她於1950514日在芝加哥市出生,她的丈夫理查·羅雷(Dr.Richard Rohrer)也是一位醫生,兩位孩子班·羅雷(Ben Rohrer)·羅雷(Noah Rohrer)都已長大成人。

  坦在1979年畢業於哈佛大學醫學院後,即在馬薩諸塞列克星敦市(Lexington,Massachusetts)定居並為執業醫生,2002年參選馬薩諸塞州長,僅得76,530張票,占馬薩諸塞投票率的3.5%,在五位候選人中排行第三。

  坦的政治生涯裏,最〝輝煌〞的雖敗猶榮公職參選是2004年代表她老家列克星敦市馬薩諸塞州眾議員選舉,她得了3,911票,占全市選民的21.3%

  20063月,坦被〝綠彩虹黨(Green Rainbow Party)提名參選馬薩諸塞州州務卿公職,得票353,551張,占全州選票的18%,雖然落選,但這已經是綠黨在馬薩諸塞的最佳戰果。

  201028日,坦在波士頓議會大樓台階前,鄭重宣布參與馬薩諸塞州長選舉,結果慘敗而歸,在全州的2,287,407選民中,她僅得32,816張選票。

  坦的競選活動中,唯一當選的職位是在她老家列克星敦市的〝街坊會議代表Town Meeting Seat〞,在那場20053月舉行的地區〝街坊會議代表〞中,她終於〝揚眉吐氣〞了:在16位候選人競爭7個席位中,她獨得20.6%的選票----539票。

  唯一參與的群眾運動是在201110月的〝占領波士頓(Occupy Boston)〞,她在公眾場合發表了幾句無關疼癢的高調:

  〝這個占領運動的訴求是要求改變,美國的工作已經搬移到海外,年輕人的前途被政客們偷走,他們寧願替華爾街服務,而不是美國人民,人們被大銀行的高額利息逼離家園,這個地球被政客們的利益而犧牲和汙染。〞

  的競選口號是〝新綠政(Green New Deal),所謂的〝新綠政〞內容有四:基本工資權利、有效的綠黨經濟、為美國人民提供經濟服務與公民權利為大。

  坦的政治名言是:〝我們不需要像生意或軍事般的管理美國,我們隻需把美國更像民主就行了。〞我研究了老半天,始終看不出在說些什麽。

  除了參與醫學領域的個別組織外,沒有任何的公職行政經驗,她連地區議員的公職都沒選上,更不用說全國性的總統大選了,用這些這些陳腔濫調去競選一個市議員恐怕都不會勝出,用這些小學生水準的政見來競選美國總統,來領導美國這個超級強權,簡直就是在辦家家酒,在開美國人們的玩笑,看來在這場美國總統大選中,坦唯一的收獲就是一頂曾是〝美國總統候選人〞的高帽子。(待續)



201272日 高勝寒 在 美國 華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