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這裏沒有喧囂最安靜

(2010-05-23 02:31:22) 下一個
徐春葉教授訪談
轉自:http://www.ustcif.org/default.php/content/791/
聲明:《海歸心聲,非誠勿訪》暨《海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訪談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新創基金會發布並擁有版權,歡迎轉載但敬請保留此聲明,並標注原文鏈接。

2010年5月16日下午4點,我們致電徐春葉教授,周日下午仍在實驗室的她接受了簡短的電話采訪。徐春葉教授是河北人,有著燕趙女性的直爽。她談及裝修科大花園的費時間,也提到國內落戶的繁瑣。我們無意於隱去這些細節,虛幻地構築完美的中國與科大。——有缺憾方為真實。

中國科大代表團訪美專題網站,點擊上圖可進入網站。

記者:請問您選擇回國,選擇中國科大的過程?

徐春葉:我2009年底,全職回到中國科大。最近幾年,曾到一些國內高校做報告。首先,國家發展觸動很大。其次,走過的學校裏,我非常喜歡科大,是安靜。第一次到科大做報告,司機接到專家樓住下之後,沒有別的大學排場。然後與教授們見麵、報告,沒有那些繁複的招待。開始覺得冷清,呆了兩天感到國外大學正是這樣!這裏沒那麽喧鬧和做作。教授與領導都忙業務,而不是花時間客套。此外,在美國,我們接觸不少科大校友與教授。他們的精神很感染人(記者:什麽精神?)科大人不張揚,做事很踏實,任勞任怨,不提條件,沒那麽多毛病。這是真正孺子牛的精神。

記者:在中國高校工作待遇與美國是否有落差?

徐春葉:從單純的工資待遇來說是有落差。可能在美國拿多少美金,在中國變成這麽多人民幣。但我更注重的科研環境,例如啟動經費,期望能有經費購買美國實驗室的設備,滿足工作要求。

記者:中國科大是否兌現了對您的工作與生活承諾?

徐春葉:中國科大給我們的承諾,無論是書麵的、口頭的,中國科大都努力的兌現或正在兌現,這點非常難得。一直有人提醒中國高校說了不算,要小心謹慎,這裏我還沒遇到這種事。(何為正在兌現?) 例如啟動經費是三年持續的兌現,不可能一次性兌現。

記者:您怎麽去上班?您如何評價周圍的同事與學生,融入這個環境是否有困難?

徐春葉:目前我們在科大花園的住所尚未裝修完成。在東區居住,從宿舍到實驗室,距離不遠,走路十幾分鍾,不過我還是習慣開車。 合肥的空氣比起北京要好,但比起美國當然有差距,不過同事們告訴我,合肥市這幾年在大建設,大規模建設將要過去,空氣會更好。

生活(從工資與空氣)是有落差,但工作遠比這更重要。我更渴望寬鬆的氛圍真正從事研究,而中國科大氛圍不錯,微尺度國家實驗室、化學與材料學院的環境不錯,與國外差別不大,沒大的不如意。

研究生生源質量,是所有中國高校麵臨的問題。中國科大學生確實優秀,當然有些研究生的動手能力與自我激勵(self-motivation)還要向科大同學看齊。

記者:在《海歸心聲》訪談者中,您並非科大畢業生,而且是唯一的女教授。請告知我您是否感受到了排外心態?科大教授中男性顯然是絕大多數,雖然學院也有謝毅、崔華等女教授。北美大學對於男女平等尤為強調,您在科大的感受,是否感受到對女性的歧視?

徐春葉:我第一次在科大開會就很吃驚,難道女老師們都這麽忙,一屋子參會者隻看到3-4位女性。同事們告訴我,本來就是這個比例,基本上就 10:1。但我倒沒有感受到對女性不平等的待遇。我畢業於日本的女子大學,這個大學學生都是女子。我們受到的教育是不要女性不能做什麽。這種心態一直影響著我,我沒有感覺到不尋常之處。您關於排外的心態,我現在並沒有遇到或者感覺到。

記者:科大學生優秀,而有公認女生更優秀,您是否接觸過?

徐春葉:我在校內實驗室還沒有接觸科大女生,但在國外,接觸過科大女生,她們確實優秀。有一位女生借用我們實驗室的設備,由於實驗安排,她隻有三周的時間利用得滿滿當當。有些女孩子,做實驗時,能把所有人折騰一圈(笑)。這個女孩所有問題自己解決,不給任何人添麻煩。她後來也在美國做教授,還曾寫信給我感謝我的幫助,其實我沒有幫太多忙。

記者:您裝修房子有些煩惱,遇到哪些困難?

徐春葉:在裝修科大花園的新房時,遇到的裝修承包商有扯皮現象。作為學者,又剛回國,很不了解行情。如果學校在這方麵能有所幫助,讓我們多花些時間在研究上就好了。對於研究,這裏與國外一樣,沒有什麽可以抱怨的。(房子裝修好了嗎?) 房子快裝修好了。本地的裝修市場並非特別規範,我們理解各個城市都有這個問題(這不是科大的問題)。房子挺大,功能也挺好,隻是新的科大花園周邊配套設施仍在完善當中。

記者:您是否介意談家庭。您的先生與孩子是否也回國了?

徐春葉:男生往往要回國更有歸屬感,我們兩個想得比較一致。先生和我經常回國做學術交流時,我們不約而同想回國發展。他也選擇到中國科大擔任研究職務。我們有兩個孩子:老大相當於高三,已考上美國的大學。老二上幼兒園,她比大人有著更多對西雅圖的特別懷念。我們非常注意不在她麵前對比西雅圖,而希望她自己適應生活。

記者:海歸人才回到中國都有些擔心,例如手續多,你花了多長時間辦戶口?

徐春葉:先生辛苦壞了,他想先回來,落實這些手續。我原來是西安高校的戶口,遷移還算順利。而先生原來供職的公司已經消失了。這些當然不該由科大負責,學校與合肥這邊應該說非常負責,該出的證明都出了。(西安)那邊有一堆問題。

記者:有人說海歸人才回國需reverse culture shock,你遇到沒有?

徐春葉:我想好多東西很多年沒接觸,有點兒忘了。花些時間可以回憶起來。例如先生跑西安辦戶口遷移,跑了兩趟,後來有人提醒應該送禮,結果第二次帶的禮物還沒等送,五分鍾問題又解決了,真有些莫名其妙 (笑)。

記者:你們的周末怎麽度過?

徐春葉:這點非常有趣的。我們與周圍的老師們一聊,發現大家都很勤奮。Weekday在working; 周末就是裝修或還是working。 好像不太有人留意休閑(雖然周圍有很多景點)。(記者:可能你們需要時間安頓,我知道一些教授假期到處逛逛?)或許是。我們還需要一段時間把家安頓好,周末都奉獻給布置科大花園的房子了。希望穩定之後能有時間觀賞周圍的風景。

徐春葉教授簡介

徐春葉,女,河北人,1987年和1990年分別在西安工程大學獲得學士與碩士學位。1998年獲得日本國立奈良女子大學理學博士學位,隨後2年日本JSPS 特別研究員。2000-2009年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先後擔任研究助理教授,研究副教授; 並擔任該校智能材料研發中心副主任。2009年出任中國科大教授,目前為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教授,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聲明:《海歸心聲,非誠勿訪》暨《海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訪談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新創基金會發布並擁有版權,歡迎轉載但敬請保留此聲明,並標注原文鏈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