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工業中學農業中學

(2023-09-15 13:34:42) 下一個

先說工業中學, 文革前上海大約在1964年開始, 在毛主席學製要縮短教育要革命的偉大指示指引下,除了正規的中等教育, 不少廠辦起了半工半讀的工業中學。

其實在這之前, 很多有點規模的工廠, 也都辦得有技工學校,找那些或成績比較差考不取高中或中專的學生, 但還是有些學生, 因為家境太差,也願意上個技工學校,又學習又在車間學技術,畢業基本上就留在這家工廠,享受得是學徒出師的待遇,但三年技校不算工齡, 對十幾歲的人來說, 多三年少三年工齡沒多大關係, 誰也料想不到後來的工齡晦氣那麽大的作用。

於是, 初中之後的中等教育排名次, 就有了頂尖的六七所高中, 如交大附中複旦附中等,然後還有一批重點, 排下來就是區重點了, 再下去一般中學,更低一層是民辦中學,不準備讀大學的,有一批部屬中專錄取難度也很大, 上海的老工人,對子女上中專的希求比較大, 因為畢業就是技術員”幹部“, 在舊社會就是穿長衫的”寫字間先生“,比中專低的非高中教育, 才是技工學校。

殊不知毛主席發了號召, 底下總得山也笑水也笑地落實一番,整個政府的行政機構,具體措施上一般還是聽劉少狗和周恩來的話, 因為執行細則不是毛主席發布的, 而是國務院教育部頒發的。

老劉早在1958年就有過辦半工半讀學校的念想,於是這時正好把這個概念搬過來,既實施了老劉的設想, 又糊弄了偉大領袖。

於是一些工廠試辦了工業中學,和原來的技工學校基本上是換湯不換藥, 唯一的不同是不包分配,嘿嘿, 這不又是甩掉一個潛在的包袱嗎?

在城裏,這就是工業中學, 在農村呢, 就是公社辦的隻能叫做”農業中學“了,反正讀完還是回農村做農民伯伯。

加說一段。

以前的農村, 除那些文化非常發達的區域, 或某處很久以前某個鎮上就有個一所高中,一般都高中就得到縣城。那麽初中畢業的農村戶籍學生,無論是在公社(鄉鎮,區)或縣城初中畢業的學生,要想讀高中, 隻得去縣城乃至地區, 甚至可以報考全省最好的高中(比如長沙一中就著手全省最好的初中畢業生),也可以報考勝利或省外的部分中專,但是,一定不能報考哪怕就是不行幾裏路的某家較大工廠辦的技工學校,這個規定好像是1960年還是61年開始實行的,就是說工農差別非常嚴格地把城鄉戶籍區分開來了。

我在河南就認識有1958年在縣城初中畢業的農村籍學生, 考到洛拖技校, 1961年學校關門,好在黃泛區農場伸出一個裝有南瓜的車隊,把該技工學校的不願回農村的學生, 統統換到農場,場部汽車隊工業單位和各個分場的機務隊, 百兒八十個人一下子就消化了。 也認識一個職工子弟,1964年初中畢業沒考取高中或中專,被洛拖技校錄取了,讀了一個多月, 不知咋的,回來了, 據說是到農場時間太短, 還沒弄成”非農業戶口“,雖說搞得妾身不明,洛拖技校不能等太久, 這哥兒們隻好回農場,以職工子弟的名義被安排了, 慢慢地還是把戶口辦成”非農業“了。

農村戶籍學生當然可以報考農業中學,反正也不算農齡, 算了也沒有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