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上海的住房 (ZT) -- 這才是上海實實在在的改變

(2019-01-05 05:02:26) 下一個
隻說有上海戶口的人。
若說到人均麵積的比較, 會發現1970年突然提高不少, 1980年又猛地降低了。1970年的增加, 並不是文化大革命的形式大好造成了大批建房, 而是上山下鄉帶來了近十分之一的戶口減少,, 而1980年呢, 形勢不好之後的大批知青回城, 家裏麵積沒增加一平方, 人均自然就下降了。
從八十年代開始,一路長虹, 住房條件越來越好,現在是否還有一家六口住一間房而且廚廁還是合用的呢? 即便有整個上海也找不出幾家了,這就是改開帶來的變化。--轉載者


上海小日子 │ 住進美好的年代
上海影像工作室 STV上海故事欄目 3天前

如今,站在陸家嘴金融區抬頭仰望,是一道道不斷刷新的“天際線”,回望幾十年前,住房困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上海老百姓,一家三代甚至四代擠在區區幾平方米的閣樓裏,床上、地板上都睡滿了人,外麵下大雨,裏麵下小雨,這是大量上海市區居民住房情況的真實寫照,而為了解決這一困難,上海啟動了舊區改造的民生工程,三十多年來,舊區改造的持續推進使得棚戶區一片片消失,多位一體的住房保障政策讓居民的住房條件今非昔比。


 

19491957
舊區改造 工人新村拔地而起

共和國成立後,上海依然存在大量危棚簡屋,許多人依然生活在條件極其惡劣的棚戶區。

住房困難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一直是上海最大的生活難題

1950年,根據黨中央的指示,時任上海市長陳毅指出:“目前經濟情況開始好轉,必須照顧工人的待遇和福利。”在此背景下,上海的曹楊新村“1000戶”工人住宅(實際建造1002戶,即曹楊一村)和“兩萬戶”住宅應運而生。曹楊新村既不是歐洲式的街坊,也不是老上海的傳統裏弄,而是郊區型花園式的居住區,這是政府主導的大型城市公共住宅建設的首例。此後,在上海乃至全國都開展了一場大規模的工人新村建造活動,這批住宅後來被稱為老公房。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曹楊一村


 

19581977
住房分配製難解住房困難問題

在建國後的20年裏,我國實行“統一管理、統一分配、以租養房”的公有住房實物分配製度,城鎮居民的住房主要由所在單位解決,各級政府和單位統一按照國家的基本建設投資計劃進行住房建設,住房建設資金主要來源於政府撥款,少量靠單位自籌。

住房建好後,單位以低租金分配給職工居住,住房成為一種重要福利,這種製度模式在當時消費水平較低的社會發展階段,較好地滿足了職工的基本住房需求,但是在這段時間裏,我國政府堅持以發展生產為先,住房基本建設投資規模逐年削減,因此,住房供給不足問題不斷顯現並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1959年國慶節前建成的閔行一條街,其在建築形式和風格上有別於以往,成為這一時期工人住宅建築的新樣板,當時建造的還有天山一條街和張廟一條街。

▲ 1959年閔行一條街建成

1960年天山一條街建成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蕃瓜弄是上海市第一批被列為改造棚戶區,1964年7月,第一期新工房竣工,部分居民歡天喜地搬入新居。


 

1978—1985
逐漸告別棚戶區  部分居民搬入新公房

據統計,1983年,全市人均住房麵積在4平方米以下的共有45.5萬戶,占全市160萬戶的28.4%;全市有38萬平方米的危房急待改建,棚戶、簡屋322萬平方米,占全市住房麵積13.7%;全市煤氣氣化率僅為49.2%,由解放初的全國第一位下降至第11位。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上海居民的住房條件十分困難,舊區改造麵臨的形勢十分嚴峻。1984年,為了向中央匯報上海新一輪城市規劃的思路和舉措,上海城市規劃局會同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拍攝了一部內參片——《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該片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上海市民居住條件的窘況。1984年7月,“改造上海、振興上海”作為全國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國務院正式提上議事日程。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影像資料

住房形勢嚴峻的上海在那一時期又迎來了知青返滬的高峰,住房困難進一步加劇,住房矛盾進一步突顯。1983年,中國第一棟鴛鴦樓在普陀區落成,作為大齡青年的結婚過渡房,之後各個區以及大的企業單位也先後建起了一批鴛鴦樓,切實解決了大齡青年們住房困難。

位於普陀區的中國第一棟鴛鴦樓——新儷公寓

即便這樣,住房困難依然是當時上海最大的生活難題,因而一部分上海居民也動起了換房的腦筋,他們在電線杆上或公交車站旁張貼小廣告,在馬路邊、到公園裏去碰運氣,在房屋不能上市交易的計劃經濟時代,換房成了當時百姓解決住房困難、家庭矛盾和鄰裏糾紛的唯一途徑。

換房小廣告

1984年,西淩家宅的居民終於搬進了新公房,他們再也不用擠在狹小的空間裏,再也不用睡在地板上,再也不用在公共走道裏燒飯,據當時的新聞資料顯示,西淩家宅地區改造牽涉到3000多戶居民,54個企事業單位,建成後的西淩家宅住宅小區由15幢高層建築和12幢多層建築組成,這裏已成為上海市區又一個新型居民住宅區。


 

改建後新落成的西淩家宅小區


 

1986—1993
福利分房製度改革深化階段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正是國家經濟體製從商品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時期,1987年頒布的《上海市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辦法》和1991年出台的《上海市住房製度改革實施方案》標誌著上海市的土地使用製度改革和住房製度改革拉開了帷幕。

隨著經濟形勢的好轉和個人購買力的增加,上海市民逐漸成為住房消費的主體,這大大推進了房地產一、二級市場的興起與發展,帶動了舊住房更新的實施,並擴展為整個舊城的大規模更新,上海開始有人住上了商品房。


1994—1998
“三灣一弄”改造開始  “365”工程卓有成效

1994年7月18日,國務院下發《關於深化城鎮住房製度改革的決定》,確定房改的根本目的是: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相適應的新的城鎮住房製度,實現住房商品化、社會化;加快住房建設,改善居住條件,滿足城鎮居民不斷增長的住房需求。

“三灣一弄”是“兩灣一宅”潭子灣、潘家灣和王家宅與鄰近的朱家灣、藥水弄的統稱。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政府先後對“三灣一弄”棚戶區組織實施大規模的改造工作,吹響了舊區改造的前奏曲。

改造前的“三灣一弄

1998年,潭子灣、潘家灣和王家宅被正式列入上海市區365萬平方米危棚簡屋改造範圍,鄰近的朱家灣和藥水弄相繼得到改造,而“兩灣一宅”的改造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取得實質性進展。“兩灣一宅”地處中山北路以南,恒豐北路斜拉橋以西,蘇州河以北,光複路以東,在這片49.5公頃的區域內,有147家企事業單位,其中市屬大中型工廠13家,居民萬餘戶,是上海中心城區麵積最大、危房簡屋最集中、影響最廣泛的棚戶區,建築密度和人口密度是全市之最。

潭子灣拆遷工程啟動

藥水弄改造工程啟動

1998年8月10日,在王家宅召開的誓師大會拉開了“兩灣一宅”首期動遷的帷幕,整個動遷工作持續到了1999年5月27日,“兩灣一宅”終於圓滿完成了萬戶動遷的浩大工程。1999年6月30日,伴隨著幾聲巨響,“兩灣一宅”最後的房屋化為瓦礫,標誌著這塊延續了幾十年的棚戶區從上海的版圖上徹底消失。

1999年6月 “兩灣一宅”動遷工程結束

“兩灣一宅”舊址上建立起來的大型居民社區

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隨著浦東的開發開放,上海進入了大建設、大變樣的黃金發展期,上海第一輪大規模的舊區改造也隨之啟動,上海市政府確立了一個剛性目標,要在二十世紀末以前,拆遷改造二級舊裏以下的危棚簡屋365.6萬平方米。


1996—2013
虹鎮老街陽光新政緩解動遷難

說起虹鎮老街,上海人恐怕無人不知,這裏曾經是上海中心城區裏最大的棚戶區,全市聞名的“下隻角”,這裏危棚簡屋密集、生活環境髒亂,居住困窘的情況在上海曾經是出了名的。

1996年開始,虹鎮老街啟動舊區改造,隨著舊改工作加速進行,這片“最後的棚戶區”正在逐漸從上海版圖中消失,“兩次征詢”、“ 陽光動遷”是近年來上海舊區改造動遷中實施的新政,虹鎮老街的動遷公司把所有居民的基本情況、整個基地的安置房源和簽約家庭的補償方案全部公示出來,絕不暗箱操作,避免以往動遷中出現的一些弊端,堅決杜絕早走的人吃虧,後搬的人占便宜,前緊後鬆、首尾不一的現象。舊區改造工程使很多居民告別了棚戶區,喬遷到新家園,動遷使生活變得更美好。

改造前的虹鎮老街地區

虹鎮老街舊區改造動遷安置小區——中虹家園

改善民生,安居為先,上海市政府正在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受益麵,上海住房難的那一頁曆史已經翻過去了,“居者有其屋”這個曾經的上海之夢終將夢想成真。

作者:《上海故事》節目編導  李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