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上海的打浦橋平陰橋

(2016-04-24 08:31:07) 下一個

看到網友加成兄的博文, 說到住家附近有條臭水溝一事, 想起上海離我家不遠的地方, 也有這麽一條, 當然距離較遠就聞不到其臭了。

上海的南部地區, 那條有名的肇家浜,一條臭河浜, 解放後很快政府就填浜修路, 一條美麗的林蔭大道建成了, 早上是老年人鍛煉的場所, 白天是孩子們玩耍的地方, 晚上則成了談戀愛的所在。

這條原先隻有浜北的徐家匯路, 如今改名成了肇嘉浜路,浜北的路還是那條路不過成了有東往西的單行道, 浜南也有了一條相同的從徐家匯往東的單行道, 這恐怕是全國比較早的單行道吧。

這條肇嘉浜路, 東行過了打浦橋, 又叫回了老名徐家匯路, 原因阿拉勿曉得。

這打浦橋, 如今出名的是被陳逸飛忽悠出來的新天地,以前則是上隻角和下隻角的交叉點, 往北瑞金路, 過了建國路很快就到了廣慈醫院(如今的瑞金醫院), 附近都是些很好的地方。 打浦橋朝南, 則是一條以前連接肇家浜和黃浦江的一條小河, 叫做日暉港, 這也是阿拉屋裏伊搭塊有個挺大挺有名的日暉新村的由來。

這條小河溝的東麵有條馬路名曰“打浦橋路”, 溝西則無馬路, 是徐匯區有名的一大片棚戶區,裏麵有條小路彎彎曲曲從肇嘉浜路可以走到斜土路, 有這條小路為主幹道, 分岔分支出很多條更小的小路, 聯係著這片棚戶區的每一個角角落落, 不熟悉的人進去恐怕一天半天自個兒走不出來,上方花園新康花園靜安別墅等地的人一般是不會來的, “這裏的人們愛和平, 也熱愛家鄉, 歌唱自己的新生活, 歌唱共產黨”, 但處於“地域政治”的原因,就是不招人待見, 不但被烏魯木齊路高安路的資本家們瞧不起,連康平路那些解放區來的共軍幹部及其家屬子女, 受十裏洋場的香風毒霧影響,也一樣忘了革命的目的是什麽, 以致照樣和資產階級一樣, 瞧不起平陰橋絕對正宗的勞動人民。

話說回來, 這條小河溝到了和斜土路交接的地方也有一座橋橫跨在河浜上麵, 這座橋名“平陰橋”, 這一片棚戶區則被大家成為“平陰橋那一片”, 如果此處居民到徐家匯被人問起“衲屋裏住阿裏嗒?”會比較扭扭捏捏回答的, 因很多出生於斯成長於斯的人, 就因為上海話說不好甚至不會說而精通的語言是蘇北話, 雖作為國家的主人的勞動人民, 而且一定會被其他浜北的人哪怕是非勞動人民認為是“全鋼”, 至少是“半鋼”。

插一句解釋,上海話“鋼”和“江”同音:gang, “江”者“江北人”也, “全鋼”爺娘都是蘇北人滴粒刮拉的, “半鋼”或一方或隻不過住蘇北人區等等。這是國人的地域歧視的最高段, 十分uggly。

再回到那條“日暉港”, 萬萬不幸的是, 這條河浜成了上海主要的“人造肥料”輸出站, 剛才不是說過河東有條路(不是有隻獅子)叫打浦路嗎? 打浦路從打浦橋到平陰橋這段, 是上海南部地區的主要糞車集中轉運樞紐。

由於曆史原因, 上海久被人詬病的“馬桶”是需要每日推糞車的勞動人民來收的,沒有衛生設備的人家, 大清早得把馬路“拎”出來放大門口,推糞車的工人將其中的排泄物倒入糞車裏, 不過不是義務勞動, 每個馬桶每月收費三毛五, 所以“三角五分”成了上海話中有特定含義的“貶義”詞了。

從政治正確的定義上來說, 付“三角五分”的領導階級要比不付的多, 但不是領導階級的照樣敢對勞動人民以“拎馬桶”來揶揄一番, 就和政治無關而是上海的社會習性相關了。

繼續說糞車糞碼頭。

慢慢地, 隨著國家的發展, 馬桶車逐漸淡出人們的目光, 很多拎馬桶的區域, 修建了一些集中化糞池, 家家可以自己把馬桶拎到化糞池邊的小屋子裏, 倒入糞便通道, 那兒還有水管可以衝洗衝洗馬桶。 然後環衛係統的機動糞車, 是改裝的汽車, 後麵整成了一個大型密閉容器並附有泵和管子, 到了化糞池的所在地, 隻需把管子塞進去, 打開泵一抽, 黃金萬兩很快抽走, 汽車“嘀嘀”一響, 開到了打浦橋路的糞碼頭。

打浦橋路一排小型碼頭, 鄉下(上海郊區和附近江浙)的小型船隻停泊就位, 接上管子, 人類排泄物就順著管子流向廣闊天地去了。

居住於平陰橋地段的老少爺們, 每日隔河聞“香”,隔窗聽泵響,日久天長習以為常見慣不驚, 十分淡定。

我成長於離這兒不遠的江南新村, 眾多同學哥兒們家住平陰橋地段,同學朋友之間的來來往往, 我可以很自豪地說從肇嘉浜路打浦橋到斜土路平陰橋的那條小路, 以其叉叉彎彎的小“小”路, 大概難不倒在下, 那兒隔河之氣味, 也能做到聞就聞了,不在話下, 因為牢牢記住小學時受的一種教育: 沒有大糞臭哪來大米香。

順便再添一點, 那個地方有一所小學,別看地處最最最下隻角的平陰橋地段, 五十年代有兩個老師, 一個是體育老師姓譚外號“譚草包”, 原因不詳, 特長在體操, 所以培養出了好幾個進了上海體操隊的運動員, 那三年裏譚老師進去了, 據說是“倒賣黃金”。

還有一位是音樂老師,忘了姓嘛,教出了也是好幾個音樂人才, 後來老師考入音樂學院。

老師走了或進去了, 學校還是那個學校, 學生還是那些學生, 沒了合適的老師, 體育音樂人員就出不了了。

下回再寫日暉港通向黃浦江的康衢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華府采菊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hilipl88' 的評論 : 九間頭, 據說是一場大火燒後隻剩下了九間房子而得名, 那也是一片棚戶區。
philipl88 回複 悄悄話 大木橋路斜土路西北角稱為九蓋頭?
鄉野一村夫 回複 悄悄話 我的初中年代,在南洋中學度過,同學中有不少來自平陰橋和中三街裏地區,的確,他們幾乎都是"全鋼"(毫無鄙視成分)。我去過日暉港一次,那裏臭氣衝天。實際上,是那時上海城郊結合部的slum(貧民窟)不少,是當時所謂的"國富民窮"的一個生動寫照。


bryceelebar 回複 悄悄話 這條肇嘉浜路, 東行過了打浦橋, 又叫回了老名徐家匯路, 原因阿拉勿曉得。
=======================================
肇嘉浜打浦橋以東段更早時就填沒了,打浦橋至斜橋的原河道上建了棚戶,兩岸路名沒有改,北岸徐家匯路,南岸斜徐路。肇嘉浜沒有填沒時這兩條路都是從斜橋到徐家匯。
bryceelebar 回複 悄悄話 這條小河溝的東麵有條馬路名曰“打浦橋路”, 溝西則無馬路。
此處有誤。
日暉港東岸是日暉東路,北起打浦橋,南至龍華路,屬於盧灣區,96路公交車由北向南行駛。西岸是日暉西路,其實隻是一段弄堂,不通機動車,屬於徐匯區。
日暉港填沒之後,加上兩岸的道路,建成了現今的瑞金南路。
打浦路是日暉東路東麵的一條平行路,96路/隧道一線公交車由南向北行駛。
華府采菊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加成' 的評論 : 不是一般人搞得清楚的, 其寬度的“規範”是一輛馬桶車推得過去, 這是上海再小的“徑”也得滿足的條件。
加成 回複 悄悄話 我在平陰橋那個下隻角住過近五年。那裏曲裏拐彎的小徑,我一直沒搞清楚。之所以稱為小徑,因為隻有不到一米寬,根本稱不上是路,連弄堂都稱不上。那時我經常想,要是日本鬼子再打到上海來,何不就在平陰橋打遊擊戰,十個八個日本鬼子,到了那裏麵肯定連路都認不得,有進無出的。
簡妮HU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