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ZT。 陳望道上海舊居尋蹤--從這兒可以看到為什麽複旦院係調整大占了便宜

(2015-07-21 16:12:51) 下一個
解放,陳望道任華東行政委員會高教局長,管的就是整個華東地區的大學,院係調整誰的意見不聽也不能不聽他老人家的, 外加他的黨的創建者之一(和老毛沒過節), 文教係統的頭兒誰會不給他麵子,自己是複旦的頭,胳膊自然往裏拐,於是好事占齊了, 浙大不是理科特棒麽? 蘇步青陳建功盧鶴紱談家楨,你們的統統地複旦的幹活---轉載者


除了在廣西桂林師專的兩年、在四川重慶複旦大學五年,陳望道先生從1920年5月來上海到1977年10月去世,一直居住在上海。
在上海,1949年前主要在江灣複旦大學任教,同時與陳獨秀、李達等發起成立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中國共產黨發起組),任《新青年》、《勞動界》、《共產黨》雜誌編輯,擔任上海大學代理校務主任、中華藝術大學校長等。1950年以後,他先後擔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部長、華東行政委員會高教局局長和複旦大學校長。因工作需要,望道先生的居所幾經變遷,每一處停留的時間少則幾年多則幾十年,都留下了望道先生一段鮮為人知的曆程。
1920年5月,陳望道從浙江到上海以後,暫住在山陰路三益裏李漢俊家。陳望道之所以來到上海,是因為1920年3月他接到了《民國日報》邵力子先生的來信,《星期評論》社戴季陶要他翻譯《共產黨宣言》。1920年5月,《星期評論》社又邀請他到上海擔任該刊的編輯工作。於是,陳望道帶著翻譯完的譯稿來到上海住在李漢俊家,並把譯稿連同日文、英文版《共產黨宣言》交給了李漢俊校閱。李漢俊校完後,又給住在環龍路老漁陽裏2號的陳獨秀再校,最後由陳望道改定。1920年8月,《共產黨宣言》在共產國際的資助下,由“又新印刷所”以社會主義研究社的名義,作為社會主義研究小叢書的第一種出版。
陳望道從山陰路三益裏搬出來以後在法租界找了一個住處,因為陳望道、陳獨秀、李漢俊等人都住在法租界,所以經常在一起交談。越談越覺得有組織中國共產黨的必要,於是,便組織了一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研究會吸收的成員,起初比較寬,隻要有興趣的都可以參加,沒有綱領,會員入會沒有成文的手續,後來就嚴格了。開始參加的人有陳獨秀、李漢俊、沈雁冰、陳望道、李達、邵力子等,以後又吸收了沈玄廬、俞秀鬆、施存統等,總共不到10個人。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是對外的公開名稱,內部叫共產黨,有組織機構,有書記。陳獨秀任書記,陳望道任勞工部長,陳獨秀、陳望道、李漢俊等為研究會核心。
1920年8月,在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的基礎上成立了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地點在法租界老漁陽裏2號《新青年》編輯部所在地。參加者有陳獨秀、李漢俊、陳望道、楊明齋、俞秀鬆、施存統、沈雁冰、林祖涵、沈澤民等,陳獨秀任書記。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函約各地社會主義分子也組織支部或小組。1920年下半年陳獨秀去了廣州後,陳望道為代理書記,主編《新青年》,當時就住在法租界老漁陽裏2號《新青年》編輯部內。“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後,除了出版《新青年》、《勞動界》、《共產黨》和陳望道譯《共產黨宣言》外,還在1920年8月籌辦了一個青年學校和一所平民女校,陳望道常去平民女校上課。
1921年6月,共產國際派馬林等到上海,與上海早期黨組織成員李達、李漢俊、陳望道等取得聯係,李達、李漢俊、陳望道與陳獨秀、李大釗聯係後,決定在上海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如期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11月,中共上海地方委員會成立,陳望道被推選為中共上海地方委員會書記。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又舉行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陳望道作為代表出席了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3年8月以後,陳望道開始轉去從事文化教育工作。這一年秋,他接到了一張署名“知名”的條子:“上大請你組織,你要什麽同誌請開出來,請你負責。”陳望道一看筆跡,就知道是陳獨秀寫來的。他接受了黨交給的這一項任務去了上海大學,先是擔任“上大”中國文學係主任,1925年後為代理校務主任,直到1927年“四·一二”事變後學校被查封。陳望道在“上大”工作四年,為黨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幹部。“上大”被查封後,陳望道又擔任了黨創辦的另一所中華藝術大學的校長一職。這段時間,陳望道同時在複旦大學任教,時任複旦大學中國文學科主任兼複旦實驗中學主任,家住現在北四川路(原西高塗路)附近的四達裏103號,與魯迅、茅盾的居住地相隔不遠,與他創辦的“大江書鋪”(上海東橫浜路景雲裏4號)也相隔不遠,極便於工作。期間,陳望道曾兩次邀請魯迅到複旦講演,同時完成了一部我國最早探究形式美的專著《美學概論》的出版工作。
陳望道在複旦大學任教期間,1924年開設了新聞學講座課程,並在擴充新聞學講座為新聞學組的基礎上,於1929年成立了中國高等學府的第一個新聞學係,為複旦大學新聞係的創始人之一。1930年陳望道因保護複旦中文係左派學生被迫離開複旦,此後他在北四川路的住所完成了今天人們所看到的《修辭學發凡》和《因明學概略》兩部名著。《因明學概略》是我國第一部用白話文寫作的因明學論著,《修辭學發凡》則是我國現代修辭學的奠基之作。
在1945年至1949年期間,陳望道繼任複旦大學新聞係主任,1949年3月,為了逃避國民黨的抓捕,陳望道暫住到了辣斐德路(今複興中路)1257號乙的朋友葉波澄先生家中,直至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陳望道被上海市軍管會委任為複旦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協助軍管會代表接管複旦大學,於是陳望道又回到廬山村17號居住。
1950年4月,陳望道擔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部長。因工作需要,陳望道搬到離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較近的淮海中路新康花園(現複興中路1360號)一號3室居住。因為這裏離文化部很近,陳望道常在晚上去文化部審查擬發行的電影。兒時的我,時不時有機會看到新發行的電影,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在新康花園大約住了兩年,1952年11月,陳望道被任命為複旦大學校長,同時兼華東行政委員會高教局局長,於是陳望道又回到廬山村17號居所。1952年,複旦大學迎來了建國後的第二次院係調整。複旦的法學院、商學院和農學院全部調出,而華東地區的浙江大學、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安徽大學等14所大專院校的有關文、理係科則並入複旦大學。
在1952年秋季的開學典禮上,陳望道就複旦大學進行全麵改革的問題向全校師生作了一次長篇的演講。從1954年開始,複旦大學在每年校慶的同時舉行科學報告討論會。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陳望道倡導科學研究和新學風發展複旦大學理念的影響下,複旦大學的方方麵麵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廬山村17號默默地見證了五,六十年代複旦的崛起。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陳望道除了擔任複旦大學校長、華東六省一市的高教局局長,還是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民盟上海市委主委,外事活動十分頻繁。為了接待外賓的需要,1956年,陳望道搬入了位於複旦大學第九宿舍東南角的國福路51號居所,這是一座歐式的三層樓綠瓦別墅,原本是一位資本家的私家花園,建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為了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也為了接待外賓的需要,複旦把國福路51號買了下來,裝修後請陳望道校長入住。當時隻有三口之家的陳望道,怎麽也不願遷入這一新居。後來經學校再三說明並答應將校內的語法、邏輯、修辭研究室遷至國福路51號底層,問題才得到解決。
1956年,陳望道遷入後不久,底層即為語法、邏輯、修辭研究室所用。這是全國高校中最早成立的一個語言研究中心,由陳望道親自主持。著名教授郭紹虞、吳文祺、周有光、倪海曙、濮之珍、李振麟、胡裕樹、蔡葵等都曾受聘於研究室,鄧明以、程美英、杜高印、範曉、宗廷虎、李金苓、陳光磊、李熙宗等教授也都先後是研究室的成員。這個研究室就是今天複旦大學中國語言研究所的前身。
1956年入住國福路51號以後,身為校長的陳望道,為了五十年代複旦大學的發展,可謂嘔心瀝血。五十年代的複旦大學擁有了許多“中國第一”,正是這些“第一”,使它成為東南第一高等學府,中國的名校。1973年,陳望道作為建黨初期老黨員的代表,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的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國福路51號光榮地見證了這一切。從入住到1977年10月29日去世,他在國福路51號居住了整整21年。
陳望道1920來到上海,半個多世紀來為追求真理,始終不渝。他為黨做了大量工作,資望很高,卻不張揚,凡事低調處理。這樣一位人格魅力的老人,理應得到人們的崇敬、得到人民的認可。
(作者陳振新  係原複旦大學教授、陳望道先生之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