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ZT. 老上海南京路四大華商百貨“成長史”

(2015-03-16 15:31:56) 下一個

關鍵是什麽? 全部都是老廣東, 工作人員自然幾乎也全是老廣了, 不但這四大公司, 南京路好些其他商店,也是老廣開的, 後來才有大批的人剝人(寧波人)在上海做生意, 一旦江浙人開始做起來, 就占盡地利的優勢了, 至於其他省份, 到上海做生意的不錯, 山東人福建人多些, 還是因為靠得近, 人口與教育大省入四川湖南湖北, 到上海做買賣的不少, 至於什麽貴州雲南的就幾乎沒有啦, 有此可見老廣對上海的商業發展起著先鋒隊的作用--轉載者

 

“到公司去”是“白相”代名詞

上海南京路上的四大公司,指的是先施(今時裝公司大樓)、永安(今永安百貨大樓)、新新(今食品一店大樓)、大新(今第一百貨大樓)四家公司。

記者從研討會上獲悉,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這四家華商百貨可謂家喻戶曉。那裏既有“血拚”的快感,也是上海人日常遊樂休閑的一大去處,如最早的出租汽車、空調、遊樂場、跳舞廳都與大型百貨公司有關。在當時最繁華的南京路(浙江路至西藏路段)上,四大公司先後自建了宏偉壯觀的營業大樓,成為南京路上的地標性建築。

“大百貨公司獨有的商業文化,既為上海城市發展提供了與眾不同的氛圍,同時也養成了上海地域的文化習俗。”上海市檔案館編研部主任刑建榕告訴記者,例如,“公司”這個詞就很有意思。

當年,上海形形色色的大小公司超過數千家,可是在太太、小姐們的口中,公司並不是漫無邊際的泛稱,卻是專指南京路上的四大公司。如果太太小姐們稱衣服是在“公司”買的,“懂經”的人馬上會明白就是指先施、永安、新新、大新而已,其他的都上不了檔次。“公司”買的,就說明了那件衣服不是精品就是洋貨。其中又以永安公司影響最大,公司先指永安,再及其餘。

邢主任介紹,在百貨公司內,一般附設有旅館、遊樂場、影戲院、跳舞廳、茶室等等,永安公司附設的大東舞廳,開創了商業與娛樂結合的先例。這家舞廳也是上海首先掛出“舞廳”招牌的。於是,“到公司去”,成為上海人外出遊玩、娛樂的代名詞。到了夏天,南京路上的永安、先施等公司的遊樂場就搬到了樓頂,號稱“屋頂花園”。

“懂得生意經的公司掌門人,在樓頂開辟露天遊戲場,招攬遊客,生意很興隆。這些屋頂花園門票便宜,每人四角,有時還買一送一。場內遍設花卉盆景,多種遊戲,還有演出:說書、大鼓、灘簧、戲法、雜技、滑稽、女子新劇等。”刑建榕說。而上海當年的“女招待”,就是屋頂花園服務員特有的名稱。
永安公司

多項第一開創新穎經營模式

自古以來,我國商業多以“隻此一家”為標榜,經售貨品單一,且不允顧客入內挑選貨品,而大型百貨公司則以“綜合百業,包羅萬有”為宗旨,專營高檔名牌環球百貨,場麵宏大,設施先進,顧客可以隨意挑選。商場格局也不同於以前的傳統店鋪。這樣的經營格局,迄今仍在沿用。

在《近代中國百貨業先驅——上海四大公司檔案匯編》中,“四大公司”中匯聚了上海的多項“第一”,如上海第一部手扶電梯就在大新公司內。大新公司是四大百貨中出現最晚的一家(1936年),出於商業營業的需要,它必須在硬件上出其不意,後來居上。

在該公司開幕日檔案中,還有專門對電梯的描述——“該公司計共裝沃的斯自動扶梯兩架,一架自底層至二樓,一架自二樓至三樓,外表極為美觀。該兩架均可同時向上或向下,每分鍾所行速度近九十,故每小時可以供四千人之上下行動。一日以十二小時而論,可供顧客四萬八千人之應用。而公司營業時間於晚上將近完畢之時,該兩架自動扶梯,即可同時向下,庶幾顧客無勞等候,順流而下,又不煩舉步。其便利與舒適,可想而知矣。 ”

大新公司雖開設最晚,但因設施先進,場地寬廣,加上店方營銷有方,營業額很快成為四大公司之首,資本總額躍居中國百貨業第一位。

檔案中還披露,當時一般企業或商店職員都是男性,百貨公司卻雇用女職員來推廣商品,這在當時也是新鮮事物。如百貨公司的煙草櫃台,大多是女職員,個個長相秀氣、略施粉黛;相反化妝品櫃台卻多為英俊瀟灑的男營業員。為吸引顧客,各家公司紛紛亮出“奇招”,如新新公司開設了一家被稱為“玻璃電台”的廣播電台,就設在新新公司的六樓,電台四周都是玻璃牆,顧客通過玻璃可以看到裏麵的播音,可以看到平時難得一見的名演員和名主播。廣播內容除了新聞、音樂之外,還日夜不停地為新新公司及其商品大做廣告,很像今天的“消費指南”。來這裏的顧客可以一邊購物,一邊觀看播音和演出的情形。喜歡新奇的上海人一傳十、十傳百,紛紛相邀前來光顧
 

“顧客永遠是對的”

聖誕節搞促銷和特色服務,其實早已有之。記者從《檔案匯編》中看到,“四大公司”能在全國百貨業獨占鼇頭,與其經營管理和服務理念棋高一著不無關係。

如上世紀30年代著名的大陸銀行在南京東路興建大陸商場 (解放後改名東海大樓,今為353廣場),原是想與四大百貨公司一爭高低,起初也熱鬧了一段時間。但總體來說,大樓內部格局狹小,功能混雜。加上租金仍較高昂,廠家、商家望而卻步,經營情況一直不佳。

四大公司的經營者,由於原先都是澳洲華僑,與國外貿易商、廠商聯係廣泛,除了進口大量國外的高檔商品,更要求服務生都受過培訓,懂英文、廣東話和上海話,對所售商品極為熟悉,如綢緞部的營業員,往往來自絲綢之鄉的蘇杭一帶,介紹起商品來自然如數家珍。

更重要的是,顧客進入百貨公司,往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有一條霓虹燈做的英文標語:Customers are always right(顧客永遠是對的)。

邢主任介紹,當時各大百貨公司接待顧客的規章中,便有:在聖誕節前後各一個月期間,特別備有白色加印五彩花紋的包貨紙和五彩絲帶,用以包紮售出的商品,不另收費;顧客遇現鈔買賣不夠時,代客往銀行提取現款或兌換外幣;代客送貨,甚至免費搭送非本公司貨品。憑當天購貨**,免費贈送香皂等服務。其經營理念與管理方法對現今的百貨商業仍頗具借鑒價值。
先施公司的屋頂花園
 

創始人全為中山人

雖然存在競爭,但四大公司卻有一個顯著的共同點。記者在研討會上獲悉,2009年,在複旦大學沈渭濱教授的引薦下,廣東省中山市社科聯尹緒忠主席特意與上海市檔案館編研人員接洽。原來巧合的是,四大公司創始人全部來自廣東香山縣 (其中先施公司和永安公司的創始人經考證確認在今中山的南區)。他們最初都在澳洲積累財富,創業成功,之後分別在香港、廣州、上海等地開辦新式百貨企業。

先施公司由馬氏家族掌管,永安公司由郭氏家族掌管,新新公司由李氏家族掌管、大新公司由蔡氏掌管。例如,上海永安公司是由以郭樂、郭泉等郭氏兄弟為核心的永安資本集團創設的。郭樂家裏世代務農。17歲那年,他赴澳洲謀生,後經他的堂兄郭標介紹,進了永生果欄。郭樂於1897年自籌資金開辦了“永安果欄”。永安果欄曾多次為孫中山的革命活動捐款。1907年,郭氏兄弟回香港創辦香港永安有限公司,經營百貨業務,居然一炮走紅,業務蒸蒸日上,至此,郭氏兄弟開始將業務重心移往國內。

1933年,郭泉的長子郭琳爽調來上海任永安公司總經理。解放前夕,在地下黨的說服下,郭琳爽決定留在上海。當時郭泉、郭樂都十分惦念他的安全,一再勸郭琳爽去香港,或去美國,結果都被他婉言謝絕。他回電說:“此間兩公司當局諸同事,俱深明大義,同喻斯理,並深知目前情形,應共同維護,用是俱能嚴守本位,不輕離職。”解放軍進入上海後,南京路上的第一麵五星紅旗就升起在永安公司綺雲閣樓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DUSA 回複 悄悄話 後來呢?郭琳爽的結局可以說是很多資本家的縮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