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漯河見證了日本的投降

(2015-01-04 13:17:49) 下一個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結束了他們的八年罪惡侵略戰爭。漯河作為全國16個受降區之一,1945年9月20日,當時的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劉峙代表中國政府在漯河山西會館,現在的漯河二中院內,接受了侵華日軍2971部隊司令官鷹森孝帶領的31560名日軍官兵的投降。中國政府在漯河受降區的首席受降主官是第5戰區司令長官劉峙。日本方麵的代表是日軍第12集團軍司令官鷹孝森中將。有七八個美國軍事顧問參加了受降儀式。簽字後,鷹孝森脫下軍帽,連著鞠了9個躬,並把佩掛的指揮刀雙手舉過頭頂交給了劉峙。

曆史事件就是發生在照片上的這個戲台上,按四五十年前的曆史教材,似乎就應該寫成“蔣某某派劉某到這兒來摘了一個桃子”。如今的曆史向著“真實”靠攏了, 不這麽戲說了,絕對是個進步。




當年漯河民眾為了銘記日軍投降這一重大事件,教育子孫後代勿忘國恥發憤圖強,自發要求修建碑亭。消息傳開後,在漯河商會積極推動下,數萬名漯河人紛紛捐款捐物,出人出力,雖然經過戰爭洗劫的郾漯群眾雖然生活很困難,但還是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不少人甚至變賣家產,捐款捐物。當時百廢待興,人才奇缺,找遍漯河,竟沒有一個設計人選。最終在漯河商會的主持下,大家達成了“1亭4碑”模式的共識:模仿郾城縣八景之一——曆經千年的“龍塔古篆”經幢為造型,修建一座受降亭,亭內立4塊碑,主碑上刻3個大字“受降亭”,其餘3塊碑文分別為受降亭記、“抗戰祝勝詞”、“建亭記”等。第五戰區司令部指派秘書長負責籌辦,郾城知名人士郭尚武、李幼敬設計,又從洛陽請來著名石工和漯河潤芳齋的田金富、侯忠祥合作施工,當時,刻石場每天的刻鑿聲大都在14個小時以上。1945年12月上旬,在火車站南端花園內,受降亭建成了。亭為四方形主體,高6米,底座麵積8平方米,四周有8尊石獅護衛;4塊碑大小、質地相同,背麵相對,均高2.4米,寬0.75米。由於漯河是全國16個受降區唯一建亭立碑的地方,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十分重視,中華民國政府委員、考試院院長戴季陶、中央監察院院長於右任、司法院院長居正3位國民黨元老和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劉峙,分別為4塊石碑題寫碑名。
1947年,受降亭毀於內戰的戰火。受降亭毀後,亭內4塊石碑流落民間。現在四塊受降碑僅存一塊主碑和大半塊殘碑。

虧得石碑流落民間,不定是誰家豬圈的圍牆,如果被什麽機構保存了的話,這反共文人戰犯戴季陶題的詞,還了得,很有可能被“砸爛”再被踏上一隻腳而永世不得翻身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