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30多年前,上海人“吃”的辛酸!---轉載自上海東方網

(2014-08-21 08:43:17) 下一個
說說那時的情形, 不管好壞, 有人不高興, 其實這不就是和當年的憶苦思甜差不多麽? 說說三十多年前的辛酸和尷尬, 正是為了證明現在的甜美和順暢, 將來一定會比現在還好, 信不信? 不信的話買塊豆腐撞死得了, 人不要活得那麽小心眼--轉載者

那個時候糧食定量供應,一般每人每月27-31斤,當年全國隻有上海發行過“半兩”的糧票,因而被人嘲笑,“嘿,糧票還有半兩的,真小氣到家了!”其實“半兩”的糧票用處甚多,可以買一根油條,或者一碗小餛飩,或者一碗號稱“雞粥”的醬油粥,或者一塊號稱“奶油”的白蛋糕。

買米,要帶兩票一證,即糧票、鈔票,以及購糧證,到住家附近指定糧店才能購買。每人每月27-31斤的定量中,規定了供應大米和秈米的比例,這個比例每月在糧店公布。糧食不夠吃的,會把自家的大米定量與別人的秈米交換,比如一斤大米可能掉換一斤半秈米,雖然秈米口感不好,有胃病吃秈米容易犯胃痛,但為了填飽肚子,也不去管它了。其餘的一切點心類食品,包括餅幹,都是要收票證的。

買肉憑票,每人每月“配給”豬肉1.50元(在全國看還是比較高的了),當時豬肉均價約每斤1元。認識賣肉的,讓他在操刀的時候有所“傾斜”,絕對是當時上海人無上的榮耀。而當時賣肉的這些“操刀手”們的氣勢之盛,絕對不亞於現在的執行總裁,當然,這是戲話。

買油要油票,買魚要魚票,買蛋要蛋票,買豆製品要豆製品票,香煙和老酒也都要票。蔬菜和醬菜雖然不要票。但受天氣等原因影響,蔬菜供應緊張時也要搞計劃供應。雞鴨鵝每年大節日(春節,國慶?)供應一次。按照戶口分“大戶”和“小戶”,供應的份量不同。每到這等時候,小菜場裏半夜三點鍾開始排隊,也有用菜籃子當作人參加站隊的,也有投機者,放一塊磚石充數。要買到這個可憐的禽類過節,大致得花6-8小時,腳也要凍僵,家中人多的,還可以替換,人少的隻有一個人死扛了。排隊過程中,當然爭吵難免,整個菜場人頭潮湧,東擠西軋,一片亂象,誰能不過節?誰能不抓住這個一年一度難得的機會打打牙祭?這個時候沒人提“素質”這兩個字。古人說“倉廩足而知亷恥 ”,倉廩不足,供應不足,肚子鬧飢荒,遑論廉恥、素質啊!

當年的上海,逛街,逛公園,妻子給丈夫和孩子買冷飲,自己欣賞著親人吃的;或者丈夫買了好吃的單給妻子和孩子品嚐而自得其樂的,不在少數。君子固窮,傷哉貧也!你沒有任何辦法改變自己的經濟環境,別說努力了,要賣命也沒有地方好賣,想做生意?那叫“投機倒把”,走資本主義道路?那是找死!當然有一條可以來錢,那就是賣血!

不少人在單位食堂吃午飯,為了省錢,隻吃一分錢一碗的湯下飯,被稱為“湯司令”的人還真不少。一些人營養不良,還要拚命在廠裏家裏幹活,結果弄得個一命嗚呼,按現在的話叫“過勞死”。

那時候,一般人都識相,非不得已,絕不到別人家裏吃飯。 然而,自家人就不同。從外地回家,家長疼惜自己的孩子,往往把肉票用到刀口上。看到大家都不去碰那肉,家長作主,用筷子夾了肉往歸來團聚的孩子碗裏揀,同時也不忘記揀給家中的小小孩 ―― 小孩子不懂事的,瞪著眼睛看,不能讓他們向隅啊。大人們自然都相讓。而外地歸來團聚的孩子呢,長者賜,不敢辭,嘴裏含著肉也不知肉味,眼裏噙著的淚水,禁不住滴落到喉嚨裏,倒是鹹鹹苦苦的。多年以後,長親墓木已拱。當年“推食”時的慈愛笑容,伴隨著血緣中的遺傳信息,在後人的心底和身上,就一樣留到了永遠。

不時會有外賓參觀。一般都安排好要參觀的市場。這裏麵魚、肉、水產、蔬菜自然供應充足,顧客不多,購物者也都是有關部門安排好的,假裝挑選購買,事後再退還市場。一般上海人都“懂經”“識相”,哪敢去買?甚至走近市場門口就有人出來“擋駕”了,弄不好還得擔心事後會不會遭受“調查”。

現在供應豐富了,新的問題又隨之而來了,有毒有害食品,過期食品,令人防不勝防,什麽時候我們老百姓既能吃飽,又能吃好,不再為“吃”再勞心費神,這才是真正的好日子到了。(這兒指出的是現在的不足, 和對今後的希望, 正是向上的正能量--轉載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5)
評論
robato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華府采菊人' 的評論 : 算一筆賬,以那時的人均gdp來算,餓死一個上海人等於餓死二十萬的中國人.
robato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老煤OldMike' 的評論 : 你老記性有誤了吧!那時上海哪來甚麽稅嗬?我家收到的豬油,花生油,白脫油,起士,糖,等等等等,還有錢,但從未聽說要付稅的嗬.是否你把香港的日子搞到那時節了吧!
robato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華府采菊人' 的評論 : 說實在,那時上海產出1/4的dgp,不讓上海人吃飽這1/4gdp去那找?所以不必感謝任何人.
老煤OldMike 回複 悄悄話 robato ,,,,,,,,,,,,,,,,,,,,,,,,小老弟這個因為您家長沒有與您講,我們收到都是吃的,大多是炒米粉呀,二磅裝的油呀,曾經收過一大袋白米粉,這個白呀,當時我奶奶摟上摟下鄰居每家一小碗,油和炒米粉打銳一元八毛,或二元八毛,俺忘記了,不過一定有八毛的末數,因為那時候,我是跑腿將軍,所以大至記得,打銳打得凶的是西瓜子和花生之類,那年代的錢太值錢了,最便宜的洋細米才一毛三,大白一毛六,
華府采菊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知無為' 的評論 : 想必仁兄年歲較輕, 全國餓死人數中央從未公布, 所以才會有否認, 至於其主要原因在這兒不討論, 天災也好人禍也罷, 甚至那個時候幸福無邊高興得吃不下飯都可以,上海的好一些是源於中央的"上海北京等地餓死了人國際影響不好"的初衷, 不是上海自己要求的啊, 當然上海七百萬人民十分感謝這種舉措, 也非常感謝柯大鼻子那時沒像李井泉那樣充大個兒, 包括文革中的張春橋, 專左全國各地不左上海, 使得上海在三年災荒和十年文革期間, 小日子較之全國, 還算得上OK.
香港寄東西, 海關有要打稅和不打稅的不同物件.
回老煤, 一段時間內醬油也是要票的.
robato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老煤OldMike' 的評論 : 那時我沒聽大人說過受香港寄來的包裹要打稅的.???六十年代初的十元差不多得一人一個月的夥食費了.那是很大的錢啦.
老煤OldMike 回複 悄悄話 無知無為兄呀,這您就有所不了介了,那時候如果手中有金條的話,也不至於挨餓了,我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看見過的,像麻雀牌一樣的一兩金條就在那時候,有一個人在店裏出賣這金條,好像值九十多元,那年代,我家香港有人,也多少會寄點食物油之類給我們,但要打銳,有的打得很凶,十元八元一個包裹也會發生,一般是二元左右,好多人收到後不舍得吃,退回去又怕人家以後不再寄,所以拿出去賣,叫自由市場,離我家不遠的唐山路上就有,所以有錢人就算在那個年代也是能吃得飽的啦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我猜樓下幾位都是拿了老蔣出逃之前發的金條之家的後代吧?應該慶幸你們逃過了
老煤OldMike 回複 悄悄話 robato兄呀,所以在俺老煤的人生字典裏,貧苦是人生最大的悲劇,做人千萬別做窮人,因此俺老煤非常發奮,不像好多家長終是指望下一代,卻沒有想到為啥不從自已開始,而我總對自已說,上幾代人因為不發奮,因為環境,沒有留給子孫財產,也沒有留給孩子機會,所以我必須從自己開始,讓孩子能生話得好,讓孩子們也可以無憂無慮的讀書,並不對他們受教育的花費封頂,
robato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老煤OldMike' 的評論 :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啊.
老煤OldMike 回複 悄悄話 無知無為兄,其實大寄都是洋派邪教共慘黑幫控製下的受害人,您隻要看看現在還有人挨餓嗎?基本上沒有了吧,就是因為他們少管閑事了,餓死人的事,前幾天才聽得一個北方老人說了,他家死了三個,最恐怖的是聽得我以前女朋友親人所說.他那邊還吃死人,
老煤OldMike 回複 悄悄話 那年代在上海雖然餓不死人,但也餓得夠要命了,偏偏共慘幫還把605克的十六兩的一斤製,改為500克的十兩製,俺老煤雖然是小學生,可早上買菜是我的事,因奶奶是小腳關係,那時候(以十兩製為準)每月油票二兩半,肉二兩半,魚半斤,雞蛋五一和過農曆新年各一個,(曾經有過打好冰凍的放在紙盒裏的)菜最差時候每天隻一兩,糧食25斤,最差時候隻有二斤米,其餘全是什糧,吃過麥片,發不起來,吃起很香,但很快就餓了,吃過紅著糧票一斤當六斤,其它是雜糧粉,那年代啥都要配給,啥都要票子,連擦屁股的黃色草紙也要配給,男的30張,女同胞優待60張,除了醬油和salt,常有外地人槍東西吃(比如買給小孩抓在手上吃的包子餅幹之類)他們一搶到手,一邊跑,一邊往咀裏塞,大家追到他們打了幾下後送去派出所,抓到了派出所後,幾個警察也就大門口裏拳打腳踢一番,然後把他們趕走,很可憐,也有居民問為啥不把他們關起來,警察回說你給他飯吃呀,派出所離我家走路五分鍾不到,
沈成涵 回複 悄悄話 寫的真實!我也經過那些年,一天在學校食堂吃六個小窩頭,沒兩個小時就餓暈了,聽講精神難集中。學校的菜除了熬白菜幫子就是熬蘿卜、土豆。沒有一點油星。直到元旦才有一頓每人四塊紅燒肉,一個燉雞蛋,那餐飯全校學生沒下第四節課,生活委員就去排隊了,鈴一響,同學們拚了命往食堂跑,好像是去搶飯,就這樣我度過了那最困難的幾年,留下的記憶是隻有挨餓的滋味!
老田321 回複 悄悄話 看標題我猜可能是采菊人的文章,一讀果然是。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你大概是當年那個問“去雲南坐幾路電車”的年輕人吧?三年自然災害中國各省餓死了多少人多半是為了保證上海人不挨餓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