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神秘的“鑲牙工程” 認不出的外灘新建築——中山東一路15-1號

(2014-08-12 04:10:33) 下一個


2014年08月11日   解放周一10/11 :外灘故事                              稿件來源:解放日報
本報記者 龔丹韻 本報實習生 孫夢文

行走在外灘,徜徉在萬國建築群中,你或許會以為它們都是曆經百年的老樓。其實,2008年起,在外灘15號上海外匯交易中心旁,新建了一棟嶄新的樓,門牌號碼中山東一路15-1,它被稱為外灘的“鑲牙工程”。
原來的中山東一路15-1號建於上世紀50年代,是一幢普通的3層高的灰白色小樓,有居民樓、商鋪和車庫,環境髒亂,遠看色調昏暗,與周邊建築極不協調,仿佛外灘整排建築中少了“一顆牙”。這顆“牙”,又是怎麽鑲上的呢?

“找不到”是最高褒獎

“鑲牙”的目的,是為了外灘整體的和諧美,最擔憂的就是新樓與周邊老建築能否協調,決不能鑲一顆金牙齒。

在外灘這樣的地方要新建一棟樓,且外立麵正對黃浦江,那可是一件大事,事先需要上報國家文物局審批。大樓竣工後,國家文物局的同誌提出,想來上海看看這棟新樓究竟造得如何,但當時由於種種原因,上海這邊還沒來得及安排他們參觀,國家文物局的人就先自己跑到外灘看樓了。
沒想到對方在外灘轉了一大圈,愣是沒找到這棟新樓。恰好外灘14號剛剛修複好,看起來挺新,他們便以為外灘14號正是新樓。上海文物局的工作人員得知此事後,笑著說:“沒有找到,就是對它最高的評價。說明它真正做到了與周圍環境協調。”
不僅是外地人找不到,“鑲牙工程”完成以後,大多數來外灘的上海本地人,都沒有意識到這裏有棟新樓“突然冒出來”。偶爾幾個論壇上有上海網友提到,大家討論來討論去,都以為是外國建築師造的。竣工以來的三四年時間裏,這棟樓幾乎默默無聞。
聽到這裏,主持“鑲牙工程”的建築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時齡很是感慨:“沒有什麽聲音,就是對我們最高的讚美。”
這棟“看不出”的新樓,究竟是什麽樣子呢?記者前去現場,走過外灘14號時也差點犯錯,以為就是它。好在此前,鄭時齡院士再三提醒,“門牌號15-1,不是15,不是14,大樓呈現L型。”
外灘15-1與外灘15號外匯交易中心間隔約4米,與外灘14號上海市總工會間隔約2米,三座建築共同坐落於漢口路與九江路之間,麵朝黃浦江,見證著上海的日升日落。大樓周身花崗岩的色調,與外灘14號和15號形成了從左到右漸近的色調變化,視覺上錯落有致、自然和諧。
這是一幢6層建築,方方正正。規整的矩形細部設計與矩形門窗相得益彰。拾級而上的門廳很壯觀,成為建築的一個亮點。門廳的穹頂采用鏡麵吊頂,視覺上仿佛水波一樣倒映著建築,又擴展了空間。青銅色的大門裝點了整個門廳的效果,不失外灘建築的風格。
不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大樓並不是仿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而是一座簡約的現代建築。
門廳的裝飾、建築材料的質感、門窗的玻璃、鋼架材質,都十分現代。大廳內部空曠,層高很高,沿襲了外灘其他建築的風格,但整個裝飾簡潔敞亮,與現代寫字樓並無二樣。透過落地玻璃窗,可以看到隔壁外匯交易中心的樓身,密集的風扇吊頂別具特色。
裏麵的工作人員提到,這座建築還在裝修中,在不久的將來,作為上海金融博物館投入使用。
隔壁外灘15號的保安非常驚訝:“我知道它,但完全不知道是新建的。感覺上與外灘其他建築相比,現代些,挺好看。”采訪的幾位路人中,隻有一位72歲的老伯伯,由於是附近的老居民,才識得出廬山真麵目:“我知道15-1號建築是重建的。我見過以前的老樓,總覺得很影響外灘的麵貌。現在每天都會從這裏經過,感覺外灘越來越漂亮了。”

細節這樣去“摳”

2003年,“鑲牙工程”開始了國際招標,許多全球著名的設計師都熱情參與,比如日本的建築大師黑川紀章、意大利的設計大師格裏戈蒂。老外們的方案是往後讓出一塊,而非填滿外灘的立麵。我方覺得不適合,最終棄而不用。2005年4月至6月,“鑲牙工程”的國內設計招標開始,鄭時齡團隊的方案中標。
然而大樓直到2008年才開始動工。中間足足四年,都在為設計方案進一步完善而糾結,修改了無數細節、無數版本。所以,別小看這占地麵積不大的樓,前期設計就經過四年,方才一錘定音。
回憶起當時“摳”細節的程度,鄭時齡記憶猶新。比如說,反複站在外灘各視點推敲建築的高度和體量,對於外牆立麵的石材,究竟用什麽材料、什麽顏色,才能與外灘萬國建築群和諧,頗費心思。
鄭時齡回憶,當時這個項目的業主是浦江辦,浦江辦特意把外灘20多棟老樓的外立麵都取下一小塊石材拿去化驗,分析這些萬國建築群的石材成分,最終提取一個公約數,方才確定新樓的石材原料。
然而事情並未到此結束。鄭時齡的團隊把擬定的幾種石材掛在室外,天天日曬雨淋,有的石材刷上塗料,有的沒有。“那時候大家天天看,晴天看、雨天看、有塗料的看、沒塗料的也看。觀察究竟哪種顏色更適合。”鄭時齡說,最後確定下來的石材來自福建,顏色偏淺。因為考慮經過歲月的洗禮,外牆石材的顏色會自己逐漸加深。
當時團隊做了數不清的方案,每一個都用模型搭好,匯報了無數次,力求精益求精。
比如說,它麵對黃浦江的外立麵是一個正方形,高度和寬度都是24米左右見方。“最完美的比例就是正方形,古希臘的花瓶都是正方形。”鄭時齡解釋,石材貼法、窗框、簷口、門,所有細節盡量考慮和外灘14號上海總工會相呼應。這棟新樓能看到外灘15號的南麵。原本15號南麵被變電站擋住,經過修正後,南麵露了出來,非常漂亮,設計時新樓的北麵就做成玻璃幕牆,以便觀賞到15號美麗的外牆。此外,建築呈現L  型,意味著一部分立麵延伸到九江路,還需要充分考慮與九江路的關係。鄭時齡團隊花了很大功夫,力求恢複九江路老建築立麵的曆史原貌。
“我們當時覺得頂部做到6層太高,所以頂部退後一塊,有一個平台,屋頂平台風景獨好。”鄭時齡說。
當時工期緊張,卻也隻能力求世博會之前把沿江的外立麵做好,背麵肯定來不及。
“因為當時造這棟樓時,邊上都是保護建築,施工需要非常小心,絕對不能趕。比如說15號外匯交易中心的變電所,就有影響,但變電所不能停。施工方案經過好幾輪探討。”鄭時齡說。

重複百年前的風格沒意義

許多人找不到外灘15-1,部分原因是,腦海裏總覺得與周邊和諧,新樓必然“仿古”。然而鄭時齡說:“方案一開始就確定,這是一座現代建築,隻是特別需要與環境融合。”
在鄭時齡看來,如今已經是21世紀,當代人造樓,再重複一百多年前的風格沒有意義。何況當時外灘的那些精美的大樓,也都是反映那個年代全球最流行的建築。
其次,大樓的形式風格,最終需要與功能內容相匹配。考慮到外灘金融聚集帶的建設,這棟現代化辦公樓最終必須滿足現代金融發展的功能。
據鄭時齡介紹,這棟樓依然采取鋼筋混凝土結構,有地下停車庫。窗占據較大比例,光線透亮,局部窗框呈現長方形,與外灘14號協調。大門較高,與周圍老建築呼應。底層層高6.3米,上麵樓層高4.2米。兩層地下室中,地下一層高4.85米,地下二層高3.5米,建築物總共8000多平方米,在外灘建築群中算是中上體量。
“它的地理位置太重要。怎麽和外灘環境協調,又不能太突出,作為新建築難度很大。”鄭時齡說。
15-1號一開始設計時是作為外灘公共服務中心。隨著外灘區域功能定位進一步明確,需要一個窗口來詮釋自己新時代的金融使命,因此,外灘15-1號正在由“外灘公共服務中心”轉身為“上海金融博物館”。
走到馬路對麵,回身觀望,外灘15-1號無論是建築形狀,還是色調,都與周邊建築融為一體。年輕,卻毫無違和感,真正繼承了一個世紀以來,外灘萬國建築群所共有的一種精神——反映當下的流行風格、彰顯設計師的個性思想,但一定會充分考慮與周圍環境、周邊建築的協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