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北京的最後日子 (zt)

(2010-12-25 10:38:08) 下一個
來源 :http://www.yayabay.net/blog/space.php?uid=5213&do=blog&id=7890




美國人麥克爾梅耶(Michael Meyer)1995年跟隨美國全球性的義務服務組織“和平隊”(peace corps,中譯好像是“中美友好促進協會”)去了中國的四川。兩年的服務到期之後,他搬到北京教英文。北京主辦2008年奧運會的前幾年,全市大興土木的時候,他又住進了大柵欄附近楊梅竹斜街胡同的一個大雜院裏,並且在附近的炭兒胡同小學義務教英文。他最近出版的《老北京的最後日子》(The Last Days of Old Beijing),半是隨筆散文,半是通俗曆史,不過主要描述的是他2005-2007年在北京胡同裏生活的經曆。

梅耶的中文名字叫“梅英東”,據他說是一位中文老師覺得他的英文姓氏的發音太象中文的“賣兒”,不雅之極,所以給他起了這麽個光鮮的名字。不過,在胡同裏中國鄰居都叫他“小梅”。頂著這個略顯陰柔的名字,梅耶在楊梅竹斜街一住兩年。他的房間缺乏現代設施,沒有取暖和製冷設備,甚至也沒有獨用的廁所和浴室,每天他都得走出家門去胡同裏的公廁方便。住大雜院也沒有任何隱私可言,隔壁的“寡婦”,一位年過古稀的老人,常常不速而至,跟他聊天,給他送吃食。別說是美國人,就是住慣了新公寓的中國人都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居住條件不盡人意,可是梅耶如魚得水,怡然自樂,一邊教書,一邊也采訪北京各階層的人士,了解他們對大規模城市建築的觀感。

梅耶這樣解釋他為什麽熱愛胡同生活:“雖然我的樣子絕對顯眼,可是感覺生活再隱形、自在不過了。在北京的其他地方,每一天出門都可能是一場表演。而在胡同裏,沒有人誇耀自己認識什麽大人物,沒有大規模的晚宴,不需要一本正經地著裝,也沒有關於中國未來的討論。因為大家首先都要解決現實的問題。”當然,他喜歡住胡同,還因為這裏特有的人際關係和相處方式。東家長,西家短,信息共享,缺乏隱私,卻也保證了社區的穩定和安全。而且,沒人把他當“老外”對待,就連開始不願意他住進胡同的民警最後也接納了他,把他當成社區的一員。

梅耶本書的魅力也在於此。外國人寫在中國的經曆,有些是遊客獵奇式,聳人聽聞,怎麽怪異怎麽來。有些是高高在上式,放眼望去,處處是缺點問題,是“野蠻人”自作自受。也有的是虛幻縹緲式,仿佛中國隻是浪漫、特異文化和習俗的產地,和現代世界全不相幹。梅耶則不然。他也談北京的過去和未來,他也有自己的堅持甚至偏執——他曾為美國地理協會在中國訓練聯合國世界文化遺址的管理員,所以格外重視老城的保護,對於北京街頭隨處可見的“拆”字腹誹不已。可是,他寫的是作為普通美國人在普通中國人中生活的經曆。我喜歡的倒不是書中穿插的關於北京曆史的宏偉敘事(包括遼、金、元、清建都的經過和1949年以後幾次大規模的改造),畢竟這方麵的曆史專著多的是,而是梅耶和普通中國人交流的點點滴滴。

梅耶的文筆與其說是波瀾壯闊的,不如說是抒情細膩的。胡同裏一年四季的風景交替,自己生活中的小小樂趣和挫折,鄰居的生活瑣事和喜怒哀樂,都由他娓娓道來,襯著北京天翻地覆、日新月異的大規模城市改造的背景,讓讀者更深切地感受到一種文化消逝的憂傷。然而梅耶本人也承認,普通中國人也許更關心自己住房條件的改善和生計的保障。胡同生活,也許終究隻能是博物館中的展品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