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秦檜是皇帝喜歡的“好臣子”,嶽飛是恃才不聽話的“壞榜樣”

(2010-03-05 02:58:20) 下一個
秦檜是皇帝喜歡的“好臣子”,嶽飛是恃才不聽話的“壞榜樣”

注:這篇文章不是說嶽飛不好。是反映出在儒教和佛教文化對中華民族的荼毒和禍害。

儒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秦檜隻是執行了皇帝的意圖。
嶽飛,為了軍事上的勝利,違背皇帝的戰略思維。

秦檜賣國可以暫時得到和平,可以讓皇帝省心。
嶽飛發展軍事力量,並且不聽皇帝的話,難免讓皇帝擔心其將來造反。

秦檜為皇帝利益考慮,如果趙構的父兄回來了,會威脅皇帝的權利,是皇帝心理有很大壓力。
嶽飛考慮的超出了皇帝意願,還包括道德正義(儒家對於皇帝來說隻是統治人民的工具,怎能用來約束皇帝,何況最高解釋權在皇帝手裏。)、長久的國家安全、民族的利益、等等。這些都超出了皇帝快樂,安心,省事的範疇。而且如果陷皇帝於不義,會危及皇帝的位置。

道教大仙師郭京的六甲法退敵,導致兩個皇帝被俘。道教是北宋的國教。道教保護國家雖然失敗,但是從來沒有違背皇帝的意願。道教還是南宋的重要信仰。可見皇帝喜歡開心,而不是領土完整和民族利益。
秦檜賣國也沒有違背皇帝的意願,何況隻是國家的一小部分。
嶽飛違背皇帝的心願,收複了國土而且帶動了軍事收複國土的運動。如此下去,皇帝不好控製。

佛教:
“布施度無極者。厥則雲何。慈育人物。悲湣群邪。喜賢成度。護濟眾生。跨天踰地潤弘河海。布施眾生。饑者食之。渴者飲之。寒衣熱涼。疾濟以藥。車馬舟輿。眾寶名珍。妻子國土。索即惠之。”《六度集經,卷第一》
秦檜布施國土不但是順應了皇帝的意願,更是隨喜功德。
嶽飛貪心小氣,失去了國土和國家的榮譽(兩個皇帝做階下囚),就要動武殺人。按照佛教說法,不但犯了殺戒,要承擔業報輪回之苦,而且會墮落到惡道。連累皇帝和同僚造殺業。

“菩薩受他人侵犯後,若他以平等相對而來悔謝時,當歡顏承受其悔謝,使彼心安而增善業。若懷嫌恨等心不受悔謝,致令損壞令名以增長煩惱者,是染違犯。或雖不欲損惱,而稟性高抗,不能忍受,不受悔謝者,亦染違犯。以菩薩行忍辱行,當優容有情,若生性不能容忍,亦須設法對治之”(《瑜伽菩薩戒本講錄》,太虛大師)
趙構秦檜受金的侵犯,苦修忍辱度,為要成就佛果;
嶽飛總是想著武力報複,甚至要“直搗黃龍”來以牙還牙,還得皇帝和秦檜的佛果難以功德圓滿。不但自己造業,而且連累皇帝和同僚。

秦檜是文科狀元(當時隻有文武兩科),自然是理學大師。有精通佛教。
嶽飛是武科狀元,難免受秦檜妒忌。據說對佛教也比較了解,但總是殺人放火。犯戒造業,佛學修養不好,拿佛的話當耳邊風,皇帝怎能不擔心他謀反。

所以,這就是為什麽嶽飛風波亭遇害;秦檜受皇帝待見,在社會吃得開的原因。中國曆史傳到到如今,你總能找到他們的原因。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