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日甲午兵敗鮮為人知的另類原因——宗教文化上的差異

(2010-03-09 09:39:48) 下一個
中日甲午兵敗鮮為人知的另類原因——宗教文化上的差異

  說起甲午戰爭中大清陸軍一潰千裏的原因,稍懂點曆史的人都能說出個一二三。內容無外乎因循守舊,官場腐敗,營務廢弛,統帥怕死……但除此之外,另外

一個原因卻鮮為人知。說出來你會不信,那就是“開槍不瞄準”。

一位參加過甲午戰爭的日本軍官回憶說,在朝鮮戰場上,日本各師團一碰到中國軍隊就立即臥倒,一動不動。這時候,中國士兵就開始爭先恐後地放槍,

一槍接著一槍,直到子彈打光。等到槍聲漸漸稀少,日本軍隊就開始衝鋒,結果可想而知。  這不是編出來的謠言,也不是手機裏“惡搞”的段子。1860年,一

位英國軍官來華訪問。他看到淮軍士兵開槍的姿勢很奇特。朝前放槍,眼睛往後瞅。他推斷這可能是放慣了手銃、鳥銃的原因。

1920年直皖大戰,雙方動用兵力20萬人,消耗子彈幾千萬發。可幾個回合下來,雙方死了200多人。真正在戰場上被槍打死的也就幾十人。這種“惡搞”戰爭

的作法,連外國人都看不下去了。英國《泰晤士報》駐華記者莫裏遜以“極其惡毒”的口吻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建議中國政府恢複使用弓箭。一來弓箭比較便宜;

二來可以對敵人造成真正的殺傷。  後來,蔣介石創辦黃埔軍校,親自編寫步兵操典。他以極其細致的筆觸,異常詳細地講解了射擊時的動作要領。他特別強

調了“開槍要瞄準”這一關鍵性的動作。從這一點來說,後來北伐軍所向無敵,“蔣校長”是居功至偉的。(資料來自《曆史的底稿》——晚近中國的另類觀察Ⅱ。此

書的作者張鳴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位曆史學家,他極其善於從細微之處觀察大曆史,他還著有《曆史的壞脾氣》)

  這不是一段有趣的曆史,它更像是一段黑色幽默。它以一種近似荒誕的方式告訴了我們,中國現代化的進程走過了一條怎樣曲曲折折的道路。中國人買來了

洋槍洋炮,卻沒有學到“開槍瞄準”的“步兵心法”。  中國的“洋務運動”與日本的“明治維新”幾乎是同時起步的。在向列強學習的方麵,中國人總是三心二意,

半推半就,稀裏糊塗,得過且過;而我們東邊的鄰居卻是認認真真,一絲不苟,甚至是矯枉過正。他們推行西餐,推廣西裝,普及義務教育;禁止武士帶刀,禁

止蓄發;甚至鼓勵與洋人通婚,以“改良人種”。從此,日本走上了一條“全盤西化”的道路。此時,中國湖廣總督張之洞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洋務方針

。他的奏折讓西太後大為讚許。其實,即使是在當時,日本全盤西化的作法就引起中國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對。大學士徐桐就指斥日本“變國體,有違綱常;通婚姻

,有違人倫”。可1895年甲午戰爭的結果卻讓所有的中國人大跌眼鏡。從甲午戰爭結束至今,時間又過去了一百多年。在這一百年中,我們學會了“開槍瞄準”。但

其他東西卻依然學得稀裏糊塗:我們引入了足球聯賽的製度,但公平競爭的原則卻沒人理會;我們引入了義務教育的提法,但義得是國家的義務,還是公民的義

務依然沒有搞懂;我們引入了現代傳媒,但新聞可信的卻不多;我們將“民主”寫進了憲法,但“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的宗旨卻很少有人去實踐,一聽到

不同的意見便喊打喊殺,亂扣帽了,亂揪辮子,甚至千方百計地去堵住別人的嘴巴。

  可看看我們東邊的那個鄰居——那個曾經侵略過我們,至今依然虎視眈眈的“蕞爾小國”,筆者上麵開列的所有東西,他們學得是何等地徹底。  當然,當然

,當然,外國的先進經驗應該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可有的人結合得比較好(比如毛主席),其它絕大多數都差強人意。隻要有人提出與國際接軌,必定有

人強調“中國國情”,強調“民族尊嚴”,強調“文化差別”,結果越學越走樣。  筆者的單位三年前曾開展過學習“第五項修煉”的運動。其實“第五項修煉”的核心

內容是打造一個便於溝通的內部結構,創立一個學習型組織。可我們是怎麽學習的呢?請專家來講課培訓基層幹部,每個人花了幾百元錢買學習資料。上了一個

月課便立即結業。此後的三年,就像什麽都沒發生過,一切照舊。問一問那些接受培訓的幹部都學到了什麽?大多數人說沒聽懂。  機關事業單位是這樣,企

業又怎麽樣呢?我看也不怎麽樣!否則的話,華為的老總任正非為什麽在引進IPD管理體係時一再強調:“5年之內不許進行任何改良,不允許適應中國國情,即便

不合理也不許動。”我想他一定是被“中國國情”嚇怕了。  那麽在學習別人先進經驗的時候,一部分中國人心中的“中國的國情”是什麽呢?  一是好麵子,不

願意徹底地放下身段,承認自己技不如人,向別人虛心求教。這些人是因為曆史的包袱過於沉重。  二是得過且過,千方百計地為自己的懶散尋找借口。 而上

述兩種毛病在日本人的身上都沒有。日本人承認實力,而且隻承認實力。你比我強,我就要學習。而且學得認真,學得徹底。徹底到全盤西化,認真到一絲不苟

。學習你,趕上你,超過你。  大化改新,日本學習大唐。學好之後,豐臣秀吉便要侵略中國。 明治維新,日本學習西方。學好之後,日本立即挑戰英美列強

。  在向先進國家學習的道路上,我們應該好好地向日本看齊。筆者絕非主張“全盤西化”,但是我們應該正視自己的缺點,努力地加以克服。

   日本的民族特性完全源自武士道。而武士道最重要的內容之一便是劍道。劍道的核心是“殘心”。  “殘心”的概念是每一次揮刀必須全力以付,以果決的勇

氣和舍卻一切的信念發起攻擊。當一個動作完成之後,立即以同樣全力以付的心態投入下一次進攻。劍道教育讓日本民族麵對每一件事情都全力以付,專心致誌



劍道要求劍士向對手鞠躬時,兩眼必須緊緊盯住對手,鞠躬必須到位,以表示自己的求戰是“真誠而強烈”的。劍道有句諺言:對手擊中你時,你要心存感激

,因為是他幫你發現了自身的弱點。劍道的係統教育幫助日本民族麵對每一次學習都是“真誠而強烈”的。學習不僅僅是一個動作,更是一種心態。首先要勇於承

認自己的不足;其次,要拋卻已有的成見,將自己的心態歸零;第三要徹底地,毫不走樣地學習;最後才是有所發揮,有所創新。


關於日本人:

觀察日本戰國史,讀德川家康,以及看日本曆史劇,會發現日本人似乎沒有自己的立場,他會迅速的轉變自己的立場,把一個先前不合道義的東西說得大義

凜然。最明顯的就是《利家與鬆》裏麵的前田利家了。

造成這個原因的恐怕還是因為日本人修改了儒家的五德吧。在中國,五德是仁義禮智信,而在日本,是忠義禮智信。仁不僅僅是對別人的仁,也包含對自己的仁

;忠不僅僅包含對天皇的忠,也包括對幕府的忠,對大名的忠,對自己上級的忠,所以日本人有多個可以選擇的忠誠對象,大義的名分是可以改變的。所以失敗

之時日本人大多會舍生取義,舉族自戕,或者選擇忠於另外一個主子;而中國人卻往往選擇退隱或者“順應潮流”。

修改儒家五德的根源在何處呢?

失敗之時日本人大多會舍生取義,舉族自戕,或者選擇忠於另外一個主子,說明根本他們信奉的是自己,民族精神就是唯我獨尊,隻有他們自己最重要。“仁

”是不可變通的,明確的概念,“忠”則可以有無數對象,非常靈活,容易利用。

本人是非常優秀的民族,日本人也是非常邪惡的民族。優秀加邪惡,相當之不可戰勝,相當之危險。

想想日本人幾百年的戰國亂世,武士當道,一直是你死我活的血腥戰爭,如果他們引進儒學的時候把仁字排在第一位,那無疑是自縛手腳。。。而中國則是

明顯的文人當政,不需要殺來殺去,所以沒事談談仁說說義也還能湊合過著。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日本戰國時代的三大文化京都文化聚會地,山口的大內,越前

的朝倉,駿河的今川,無一例外的都滅亡了。奪取天下的是叫囂著“天下布武”的織田信長和後繼的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

為什麽儒學和佛學沒有捆縛住日本人?

還是和他們的現實有關。前麵提到的三大文化中心,也同時是三大強藩,但他們都滅亡了。。。

日本雖小,但他近代以前很多時間都沒有實現實質上的統一,一直處於戰亂狀態,內部有一個小的國際社會,競爭環境的殘酷和險惡程度有點像那個叢林法

則。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