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21-1946 蒙古獨立的全過程

(2010-05-15 16:05:29) 下一個


古鬆子

一般認為蒙古獨立的禍根是在清朝時期種下的,在這裏有必要澄清一個誤區,那就是通常很多人認為滿清與蒙古“親如一家”。應該說從史料上看野豬皮的先祖可能與蒙古有著某種密切聯係,明末滿清能最終順利入主中原,與蒙古的聯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還與蒙古上層貴族結為姻親關係(如著名的孝莊皇太後就出自蒙古科爾沁部)。但事實上滿清入關後統一中國後對征服的蒙古各個部落仍然沿襲了自唐朝以來中原王朝(也包括漢化的契丹,女真建立的遼金等少數民族政權)對草原蠻族“以夷製夷”,“分而製之”的策略,所謂滿蒙“親如一家”事實上隻限於漠南蒙古(今內蒙),而對漠北,漠西蒙古采取打擊,壓製政策,並在康乾年間還與漠西蒙古準葛爾部發生戰爭,並最終全部屠滅(這一點在陳道明主演的《康熙帝國》中有反映)。當然對於蠻族“狗咬狗”的做法也沒什麽可奇怪的,綜觀曆史上入主中原的那些北方蠻族政權(掃一下小盲,女真並非遊牧民族,而是漁獵民族,故以蠻族統稱),隻要是實力不太弱的,在打擊自己昔日的同行方麵往往能表現出比漢族王朝更高的熱情。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與成吉思汗同出自拓拔鮮卑的北魏王朝著名的雄主太武帝(雖然是胡人皇帝,但偶很崇拜他,14歲就敢親率鮮卑鐵騎親自迎戰來犯的同出一脈的柔然鐵騎,如果以他的一生拍一部史詩巨片,氣勢絕對不輸《漢武大帝》,論打擊遊牧民族的曆史功績,絕對不遜色劉徹。至於後來的李二,朱四之流給他擦鞋都不配)。清朝的這種做法固然有效地防止草原上出現鐵木真第二,避免重蹈其祖先女真金國被成吉思汗所滅的覆轍,但卻不可避免導致漠北也就是今日外蒙古民眾對清朝乃至整個中國的仇視情緒,最終為後來沙俄/蘇聯利用這一民族矛盾煽動獨立創造了有利條件。

  1911年爆發的辛亥革命可以說是壓垮自太平天國革命以來已經成為空架子的大清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清朝的滅亡使外蒙古要求獨立的傾向表麵化,而建立在清朝廢墟上的民國政府使中國迎來了一個類似五代十國的軍閥混戰時代,期間雖然有北洋軍閥政府利用一戰及俄國十月革命的機遇收複外蒙古的壯舉,但最終被蘇聯紅軍趕了回來,而且已經有人指出北洋軍閥此舉主觀上是維護祖國主權統一,但在客觀上卻起到進一步刺激外蒙古獨立傾向的作用(貌似曆史教科書提到的所謂外蒙古愛國王公的說法是扯淡),可謂事與願違。當然大家也知道,在蘇聯支持下,外蒙古還是在1921年單方麵非法宣布獨立,但並沒有被國際社會普遍認可,更沒有得到中央政府的同意,此時中國還保留對蒙古的宗主國地位,這個情況與今日科索沃單方麵從塞爾維亞境內宣布獨立類似。

  而真正讓蒙古獨立合法化的契機則是1945年的雅爾塔會議。熟悉太平洋戰爭曆史的朋友都清楚,雖然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依仗超級綜合國力帶來的強大海空優勢加上先進的蛙跳戰術在消滅日本海空力量的同時以較小的代價也消滅了不少日本陸軍精銳師團(其實多數是被美軍切斷後勤補給陷入絕境後因傷病而亡,但也有拉包兒全軍大部幸存到戰後的例子,不過因喪失應有的作用,實際上與被殲滅並無本質區別)。但是在有些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根本無法蛙跳必須強奪的島嶼如塞班,硫磺等的戰鬥中,日軍依靠堅固工事(二戰中如何對付要塞這樣非常堅固的防禦工事似乎是兩大陣營各主要大國軍隊都倍感頭痛的問題,如最著名的馬奇諾防線,雖然最終被納粹德軍饒過喪失作用,但德國還是為對付類似的防線專門研製一款光操作人員就至少一個連的巨型克魯伯大炮。而後來蘇軍進攻東北的關東軍其傷亡也主要集中在攻擊關東軍在東北修築的號稱“東方馬奇諾防線”的要塞的戰鬥)對美軍進行頑強抵抗,盡管最終日軍因彈盡援絕而全部玉碎,但畢竟還是重創了攻島美軍(要是發生在朝鮮,隻怕又將上演日本版上甘嶺戰役,嗬嗬!)。日軍強悍的武士道精神給美帝以極大的震撼,以至於美軍最高軍事機構參謀長聯席會議產生了這樣的判斷,那就是如果美軍選擇直接登陸日本本土直搗黃龍將付出至少百萬的傷亡(後來抗美援朝戰爭的“上甘嶺”戰役也對美軍產生同樣的效果,當時美軍因此估計如果強行打到鴨綠江,將陣亡至少20萬美國大兵,最終選擇停戰)。而且日本天皇很有可能選擇放棄本土,遷都滿洲繼續頑抗到底。很顯然在戰爭最後階段犧牲這麽多美國青年,民主國家哪能承受這種打擊?而偏偏這個時候和今天男子國足一樣廢柴的國民黨軍在豫湘桂被日本人抽得滿地找牙,以至讓美國最高軍事機構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為中國有全部陷落日軍之手的危險。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美國認為隻有邀請蘇聯出兵才能盡快結束對日戰爭。這樣的判斷不僅事實上葬送了中國的戰勝國地位,也讓日後老毛子通過70年代一個華語廣播製造的一個以武裝百萬共軍為名,詆毀美軍擊敗日本戰功為實的世紀騙局的出籠變得順理成章。為了換取蘇聯出兵東北,羅斯福,丘吉爾與斯大林達成如下協議:“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現狀須予維持。

  對1904年由於日本背信攻擊(日俄戰爭)所受侵害的帝俄舊有權利,應予恢複:(a)庫頁島南部及其鄰近的一切島嶼均須歸還蘇俄;(b)維護蘇俄在大連商港的優先權益,並使該港國際化;同時恢複旅順港口俄國海軍基地的租借權;(c)中蘇設立公司共同經營合辦中長鐵路、南滿鐵路,並保障蘇俄的優先利益。同時維護中華民國在滿洲完整的主權。 千島群島讓與蘇俄。 上述有關外蒙古及東北的港灣與鐵路等協議,須征求蔣中正之同意,羅斯福總統依斯大林之通知,采取取得其同意之措施。”


  正是這個協議,使得蘇聯出兵東北後民國政府在與蘇聯談判過程中得不到美國的公開支持,造成了其談判過程中的被動地位。當然最後的結果大家也知道,在斯大林的壓力下,民國與蘇聯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並讓蒙古在45年10月舉行公民投票,投票結果自然沒有任何懸念,壓倒性地讚成蒙古獨立。1946 年1月中華民國政府發表政府公告承認外蒙古獨立,並由內政部將國防最高委員會之決議通知外蒙古政府,然後與之建交。至此蒙古獨立才算完成了生米煮成熟飯的全部過程,再無任何挽救餘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