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曲和偽造曆史是敵對勢力搞煽惑的重要領域
(2010-05-15 16:05:29)
下一個
歪曲和偽造曆史是敵對勢力搞煽惑的重要領域
如今中國的中青年大都上網,一些歪曲真相和蠱惑人心的傳言進入網絡便能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敵對勢力由此便采取了曆史、現實、未來預測多管齊下的方式進行煽動。在現實領域內,敵對勢力主要針對社會上的一些不如意現象進行渲染、蠱惑和造謠,直接煽動不滿。在涉及到未來的問題上,反華勢力主要采取危言聳聽的“唱衰”方式,以動搖人們的信心並製造恐慌。
在曆史領域,一些居心險惡者則主要采取以史喻今的手段,雖看似不很露骨,甚至有時打著“公正看待”、“恢複客觀原貌”的幌子,其實質卻是要對中國革命誕生的新中國采取“斷根”式的打擊。改革開放後國內糾正過去“左”的傾向,客觀地評價了國民黨政權和一些舊社會人物的曆史作用,並落實了一些優待政策。有些敵對勢力便利用這一點,煽動人跳到另一個極端,在網絡上用大量貼子歌頌過去被中國革命推翻的反動政權。
蔣介石集團當政時政治極度腐敗,經濟上搞得民不聊生,以至最終被人民推翻,對此老一輩人都有目共睹,實在難以找到能夠吹噓的地方,這些人便隻好著重圍繞抗日戰爭來貼金。近年網絡上出現大量誇大和造謠吹捧國民黨抗戰的文章和幌子,如此竭力進行美化,其的的其實也很清楚──如此有功的頭麵人物和政權,將其推翻豈不是沒有合理性了嗎?
曆史現象者是多棱鏡,隻看一麵就不可能得出正確結論。客觀評價曆史的人,都承認國民黨政權在1937年至1945年還堅持了抗戰,其軍隊的許多官兵還曾做過英勇奮戰,對此中央人民政府已經給予應有評價,對現存的老兵也給予過照顧。相比之下,倒是台灣當局從不承認中國共產黨的抗戰業績,過去正式出版物中一談到抗戰便進行反共謾罵,近年來雖有收斂卻仍采取否認態度。尊重曆史的人同時都會看到,國民黨統治集團在抗戰中又存在著消極抗戰的另一麵,即主要表現為戰爭中腐敗無能,爭取勝利依賴外國,為此不惜付出放棄國家主權和承認外蒙古獨立的重大代價(1945年8月14日國民政府同蘇聯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正式承認外蒙古投票決定獨立)。正是這種“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無能表現,激起了國內絕大多數人的憤慨,抗戰勝利後僅四年廣大人民便選擇了推翻國民黨政權。向不大了解曆史的眾多年輕一代宣講這些真相,網絡上的那些造謠和吹噓之辭就會起不到煽惑作用。
敵對勢力為美化當年革命的對象,這些年到了不遺餘力的程度,如在網絡上稱讚舊上海黑社會老大、頭號流氓頭子杜月笙如何“扶危濟困”和“抗戰有功”,並說以四川袍哥老大身份稱霸一方的劉文彩是“造福鄉裏”。連被河南人民痛恨為“水、旱、蝗、湯”禍首,且在國民黨內也因抗戰喪師失地聲名狼藉的湯恩伯,也被捧為“抗戰名將”。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恨,這些人如此偏愛舊中國反動黑暗勢力的代表,不就是為了否定中國革命和新中國建立的必要性嗎?
與此同時,一些別人用心者對中國革命的領袖和人民軍隊又極力攻擊之能事,其手法除了造謠外,又是抓住一些缺點進行誇大渲染。對新中國成立後的成就,敵性網站的發貼者卻患有“選擇性失明”,或者故意進行歪曲。在一些惡意宣傳下,部分有糊塗認識的人也散布抗美援朝戰爭“不該打”的謬論,又有人認為中印邊界反擊戰“白打了”。不大了解真相曆史的年輕人如果相信了這些蠱惑,曆史觀和政治理念真就會出現黑白顛倒。
先人便稱“亡人之國必先亡其史”,敵對勢力在曆史領域進行的心理攻勢,恰恰是要否定和斬斷新中國的思想根基。網絡上的這類言論,很多已遠遠超出不同觀點爭鳴的範疇,其險惡用心其實已是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