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靈的橋梁

(2012-04-18 13:06:14) 下一個

ACCEF雲南義工 孫正東

我是一名來自雲南的義工,結識ACCEF是通過老師的介紹,那時我還是一名大學二年級的學生。從小在農村長大,深知農村貧困孩子上學艱難的我,在得知了ACCEF義工們的事跡後,毫不猶豫地成為了其中的一員,並且立誌要用自己有限的力量來架設這座心靈的橋梁,讓更多的貧困孩子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溫暖。

在這近兩年的義工生涯中,我與我們的義工小隊走訪了好幾個村莊,經曆了無數的洗禮,無數的感動,無數的欣慰。這其中讓我感觸最多的是我們義工小隊與一個叫徐金麗的小女孩的故事。

徐金麗小朋友家住在雲南省的一個貧困山區——迤者村。這裏的農民以種植玉米、小麥和烤煙等作物為生,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孩子們上學都要去到六七公裏外的學校。我們通過同學的介紹找到了這個村子,找到了徐金麗。

之前通過村民的介紹,我們得知她家裏的基本情況:她的父親從小就有輕度智力障礙,母親也患有輕度精神分裂,家裏基本沒有什麽穩定的收入,除一小部分收入是靠她父親到外麵幫別人幹體力活掙來的外,大部分都是來自政府的補貼。她家住在半山腰上,當我們來到她家的時候,她和弟弟正在幫母親收玉米。






對於我們的到來,她們一家人都顯得有些手足無措,在說明了來意之後,徐金麗搬來了幾個小凳子,示意我們坐下。在交談的過程中,我們從徐金麗的眼中看到的不是沮喪,而是堅強,那種渴望長大的堅強。她是一個學習很好,並且非常懂事的女孩,但是由於家庭的原因,難免會有一些自卑的心理。於是我們對她進行了開導,鼓勵她要繼續好好學習,將來好好養育自己的父母。

了解完基本情況後,我們來到了她家唯一的臥室,借著微弱的燈光,看到牆上滿是她的獎狀,心裏不禁一顫。

看到這裏,我們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麽了,於是把隨身帶來的調查表及相關資料拿出來,決定搭起這座愛心的橋梁。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調查,我們最終確定了徐金麗作為ACCEF的受助者之一。快要離開的時候,她和母親一直挽留我們在她家吃晚飯,可是由於行程的原因未能留下。

第二次來到徐金麗家是給她送第一筆助學款的時候。看到我們的到來,她的媽媽還是顯得有些不知所措,但是徐金麗很快就給我們搬來凳子,招呼我們坐下。之後她把上學期的成績單給我們看,全班第一名,我們不禁為她感到高興。在這一刻,我們也從她的眼神中看到了喜悅,看到了感激。正是因為有了這份關愛,她感覺到了自己是被人關心的,她也知道自己要好好學習來報答別人對她的鼓勵和幫助。

在之後的時間裏,我們一直保持著與徐金麗的聯係,她也會積極地給我們寫信,講述她的學習和生活,感謝捐助人以及誌願者大哥哥大姐姐們給她帶來的幫助。

雖然我們隻是一座橋梁,但我們傳遞的是愛心,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事物,我為此感到驕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