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ACCEF---一個共享緣分的舞台

(2012-08-24 12:50:55) 下一個

ACCEF---一個共享緣分的舞台

廣西田陽  肖鋒

20087月我成為一名大學生西部計劃誌願者在廣西田陽縣服務,在來到田陽兩個星期後我們成立了“誌願者助學工作小組”,我們利用節假日到田陽的農村進行家訪,家訪後我們就將貧困學生的資料傳到“心守家園”的網站上接受資助。隨著時間的推移家訪的學生越來越多,在2009年初的一次家訪過程中有個小學生告訴我,有個在美國的基金會資助過他,但是這個組織的名字他記不清楚了。當時我心裏很好奇,一連串的問題在腦海裏產生了,這是怎麽樣的基金會呢?現在還存在嗎?我怎樣才能聯係上他們呢?由於當時工作和助學的事情比較多我並沒有多想什麽,還是像以前一樣去家訪。

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揭開了腦海中的疑問。那是在我家訪一個高中生的時候,她說以前她受到過一個美國基金會的資助,啊!我心裏頓時一驚,和上次那個小孩說的一樣,我急切的問道:“你知道他的名稱和聯係方式嗎?”她說她以前收到過基金會的信,現在還記得英文縮寫,說完她找了隻支筆在本子上寫下了“ACCEF”,我趕緊記在我的筆記本上,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我把這幾個字母記在了心裏。

回到辦公室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電腦上查詢“ACCEF”到底是什麽意思,很快我就進入了“ACCEF”的網站,一切我終於明白了:全美華人文化教育基金會,就是這個名字一直伴隨著我日後的助學工作,而我和“ACCEF”的緣分也注定從我知道她含義的那一刻開始就開始了。後來我又找到了一個曾經在田陽服務的誌願者的電話,因為他在田陽時候的助學工作做得很不錯,在和他接通電話後果然他對“ACCEF”有所了解,更為關鍵的是他告訴了我一個關鍵人物——黃文暉。

和文暉取得聯係的時候大約是在2009年的5月份,第一次的接觸是通過電話,電話接通的那一刻沒有太多華麗的語言,相互之間隻是一句平靜的問候,但是那問候好像多年不見的老朋友,那麽的親切、那麽的真誠、那麽的信任……我想這是上天注定的緣分吧。其實,在日後我和文暉相見時,我才知道他的一些情況,如果按照年紀我可以叫他叔叔,但是,我還是習慣叫他 “文暉”,因為這兩個字裏麵包涵著我們義工之間的感情,也包涵著對“ACCEF”的信任和感激。就這樣我也成為了“ACCEF”的一名義工,這得益於文暉,也得益於“ACCEF”這個大家庭。現在回想起來助學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難,我覺得是值得的,我們收獲了希望,也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們希望。

20106月份的一天我接到文暉的電話,他說將和卓婭大姐一起來田陽,我心裏很高興的、也很激動,終於可以見到聯係了一年多但未謀麵的文暉,還有卓婭大姐和她的家人。記得是627日那天我帶著受資助的學生一起到百色迎接他們。見麵的那一刻我和文暉緊緊的擁抱在一起,還是像多年不見的老朋友那樣的親切。相見的時間雖然短暫,但是我們加強了對彼此的了解,也加強了對“ACCEF”這個團隊的認識,更加有益於日後開展助學工作。

為了心中的愛;為了那麽需要幫助的孩子們;為了讓我們所有人的緣分繼續下去;為了“ACCEF”這個團隊更加壯大……我想我還會堅持下去。

 

                                                  2011.07.1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