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貼]大饑荒年代的五萬棄兒

(2009-12-26 12:31:53) 下一個
轉貼按語:

宣昶瑋屢屢告戒善良的人們:

比經濟重要萬倍的是社會的政治;良好的政治比單純的經濟發達重要千萬倍!

人類迄今為止曆史上發生的所有重大災難,十有八九都是由於人類自己的錯誤造成的,甚至是人自己直接導演的。 在這些天大的災難中,野心政治家的存在起到了幾乎絕對的作用:從前蘇聯發生的那些災難,到紅色高棉的屠殺,直到這裏敘述的悲慘故事,無不是如此的。

通過下麵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

良好的政治、民主的政治、理性的社會政治製度和體製,是千千萬萬民眾的保護神! 希望閱讀者能從下麵的文字中,領悟到有價值的東西。有良心的中國人應該牢記這些東西!

宣昶瑋再次鄭重的告訴人們:

在人類的曆史上,凡是人為導致的天大災難的,無不是皆由極端思想、極端分子、極端行為一手遮天造成的!看看紅色高棉的屠殺、希特勒的鼓吹優秀人種、前蘇聯的極端突進行為等等都是。

而最近司馬南一夥又與烏有之鄉緊密勾結,在那裏極力的挑剔關於中國餓死人的說法,並竭力汙蔑中國人民的要求民主的正當夙求。善良的中國人民應該擦亮眼睛,看清楚這夥人究竟是要幹什麽?!

宣昶瑋以自己的親身特殊政治經曆告訴大家:那個司馬南是某些最高端政治人物的風向標;他的行為是可以準確反映某些高端政治人物的當下心理。司馬南和烏有之鄉現在如此親密,反映了某些高端人物心中烏有之鄉的特殊地位與作用。

閑話休說,請看看下麵罪惡人類製造的人類罪惡吧。


[size=4]國慶節翌日晚上在鳳凰衛視中文台「冷暖人間」節目裏,看到了一個節目——「大饑荒年代失散兒童尋親團」的故事。[/size]其中有兩個現場採訪,講者痛哭失聲,聽者無不落淚。

話說四十七年前的1958年,毛澤東一意孤行發動「大躍進」、「人民公社」運動,給中華大地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引發了全國大饑荒。當年,毛澤東共產黨實行嚴格的戶口政策,城市人口憑証供應僅可活命的口糧,農民則無論豐收欠收都要按定量交公糧。而正是一方麵驅趕九千萬農民上山砍樹「大煉鋼鐵」,田裏的莊稼被白白糟蹋了;另一方麵又鼓勵公社幹部放衛星,虛報產量,使得農民交了公糧後,一無所剩。安徽、河南、江蘇等地為重災區,農民整村整村被餓死,引發逃荒潮。農村謠言流傳說到城市去能找到吃的,於是上海南京等城市一時之間,出現了大量的街頭棄兒,總計有五萬之多。周恩來急得團團轉,親自找內蒙古書記烏蘭夫談話,說內蒙古人口少,有草原有牛奶可以養活這批孤兒,下令將他們集體送往內蒙古,還要求一路上經過的北方省市都要盡力收養。於是,將近半個世紀以後,就出現了鳳凰衛視節目標題的所謂「大饑荒年代失散兒童尋親團」的故事,當年被遺棄在北方的兒童自發地組織起來,回到江南故鄉尋找被大饑荒拆散的親人。

以前,衹聞說過戰爭年代有戰爭孤兒,抗日戰爭中很多日本兒童留在中國東北,中日建交後紛紛回日本尋找親生父母;從未聞說和平時期,一個國家內部也會出現幾萬名被遺棄的兒童,可是,這樣的世界奇聞就出現在我們自稱偉大的祖國!

安徽農民陳孝和和他的妻子、女兒麵對採訪鏡頭痛哭失聲,痛苦地回憶四十七年前那段恐怖的時光:陳先生所在的生產隊一百多天沒有發放過一粒糧食!大人小孩饑餓難當,他的妻子半夜裏偷偷跑到公社田裏偷撿些稻穀,被人發現,嚇得連夜逃亡。他領著兩個兒子惶惶不可終日,兒子餓得隻剩下皮包骨,野菜樹皮都被剝光了,村裏不斷餓死人,他唯有將大兒子交給老人家,自己帶著小兒子出外逃荒。於是,陳孝和帶著他的三歲小兒子和同村逃荒的鄉親一起來到南京。進南京城見到第一間麵店,陳孝和傾盡囊中所有,買了兩個包子給兒子。可憐的兒子在鄉下從未吃過包子,手捧兩個熱騰騰的包子狼吞虎嚥衹顧得吃,此時同鄉一邊一個迅速架走了陳孝和,陳孝和一步一回頭,淚如泉湧,幾番掙紮想奔回兒子身邊,同鄉半威脅半勸解地說:「走吧,你想給兒子一條生路就不要回頭,否則隻有一齊餓死,求老天讓好心人修養他吧!」陳孝和無力地向蒼天伸出手,哽咽著乾嚎:「上天啊,為什麼要割掉我身上一塊肉啊!」

一家老小為了活命,走的走,散的散,四處流浪討飯為生,直到「三年困難時期」捱過了,才陸續回到家鄉,一間破茅屋早已蹤影全無,幸好大兒子還活著。妻子回來後,第一句話就問他:「我的小兒子呢?」陳孝和痛哭流涕,深深自責。形勢好轉後,陳孝和夫婦又生了兩個女兒,兩個女兒雖然從來未見過這個失散的哥哥,可是從父母平時的嘆氣和憂鬱的眼神中,知道了這是父母的一塊要命的心病。於是,待她們長大後和其他許多類似妻離子散的家庭一樣,到處求助,張貼廣告。一天終於從內蒙古來了一個來認親的男子,同是天涯苦命人,大家都渴望親情,儘管親子鑒定結果是否定的,兩個妹妹始終不忍心告訴父母和這個「哥哥」,雖然他們天各一方,彼此都願意以一家人相稱相處,以此來藉慰彼此數十年痛失親人的心靈。

大饑荒年代不隻是農村餓死人,城市居民也吃不飽,也同樣上演著這種忍痛拋棄親生骨肉的人間悲劇。上海居民王海庚先生痛苦地憶述說,1958年大躍進,他父親受到政治迫害,被開除公職送青海勞改,母親帶著一子三女頓失依靠,毫無收入,二十五歲的母親竟然哭瞎了雙眼!跟著大饑荒席捲全國,共產黨傾全國之力保上海,憑著購糧簿僅有的糧食定量活命,可是,就算是這少得可憐的活命口糧,他們一家都無錢購買。一天,母親偷偷地把一歲大的小女兒遺棄在醫院走廊裏,王先生放學回來不見了小妹妹,問媽媽,母親痛哭失聲,王海庚猛然想起昨天晚上母親緊緊抱著小妹妹一夜不眠,小小的年紀明白了一切,抱著母親放聲大哭。是啊,人世間有什麼比親情更可貴呢?有什麼比骨肉分離更痛苦呢?

父親一去二十一年杳無音訊,生死不明。瞎眼的母親帶著三個小孩艱難度日。王海庚先生流著眼淚憶述說,當年兩個妹妹,一個八歲,一個六歲,每天淩晨三四點鐘就要起床,幫別人清倒馬桶,把沉重的馬桶提到公廁,倒掉髒物,清洗乾淨,天亮前放回各家門口。寒冬臘月,兩隻小手凍得通紅,長滿凍瘡,每月隻賺取區區八角錢的工資。可憐的二妹辛勞過度,二十多歲就得重病死了。直到1979年,毛澤東死後落實政策,有一天,王海庚在家居路口遇到一個拖著行李的中年男子,操著西北口音普通話向他問路,打聽她母親的名字,他才猛然省悟:這就是我的父親啊!……父子相見不相識,真是人世間的悲劇啊!父母兩人劫後重逢,抱頭痛哭,王海庚呆呆地站在旁邊目睹著這一場發生在自己家裏的人間悲劇:父親問母親,還有兩個女兒呢?……王海庚親眼看見父親癱倒在地,捶足頓胸,嘶啞地哭叫著:「是我害了你們!是我害了你們!」

於是,除了已經逝去的女兒,當年被遺棄的女兒就成了兩個老人家擱不下的心頭大石,直至王老先生去世,彌留之間握著王海庚的手說不出話來,直到王海庚發誓一定要找到失散的妹妹,父親才瞑目。從此,王海庚先生積極地投身到群眾性自發的尋找大饑荒失散親人的活動中,他對每一個遭遇同樣不幸的人都深為同情。有一天遇見一個從大西北來上海尋親的中年人,衹隱約記得小時候家住的弄堂編號,王海庚陪著他找到了這個地方,可是已經麵目全非,半世紀前忍痛拋棄自己的父母親人不知是生是死?王海庚看見中年人眼裏閃著淚花,這點閃光的淚花包含著活活被拆散一生一世的骨肉之情,包含著幾十年異鄉艱苦孤旅生涯,這是多麼撕人心肺的人間悲劇啊!


-----------------------------------------------------------

百度百科 - 上海孤兒  

上海孤兒,

  一般指在1960年至1963年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被拋擲在常州、無錫、蘇州和上海一帶各大城市,之後又被轉移至華北地區的大量棄嬰。

  從1959年開始,中國各地均陷入不同程度的糧荒,長江下遊的江南地區由於人口稠密,尤其受到影響。在許多農村,家庭所分配到的糧食定額,已不能滿足全部成員的生存需求,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家庭選擇將幼年子女遺棄到城市之中。到1960年,該地區各大城市的福利機構均已收留了數倍於正常年份的棄嬰,加上糧食形勢日趨嚴峻,各福利機構已經無力撫養這些棄嬰。
  時任全國婦聯主席的康克清為此問題找到時任內蒙古第一書記的烏蘭夫,希望他能從牧區調撥一些奶粉。但是烏蘭夫在請示了總理周 之後,做出了更加重大的決定:發動整個內蒙古,將一批孤兒接到牧區,交給牧民撫養。此後,僅僅在1960年一年,內蒙古就安置了2000多名南方來的孤兒。牧民們將他們統稱為上海孤兒。

  之後,陝西、河北、河南、山東乃至江蘇北部等省份和地區也陸續接受了大批江南地區轉移來的棄嬰。這一次大轉移,直到1963年全國糧食形勢好轉之後才逐漸停息。由於檔案材料的缺失,具體人數已無從得考,但是根據有限的材料來推斷,總人數當在5萬人以上。

  目前,這批孤兒的養父母大部分均已去世,使得他們掀起了大規模的尋親浪潮,也出現了描寫他們生活的文學作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