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Windy2009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二零一九年春節隨感

(2019-03-11 23:16:41) 下一個
春節隨想
 
新年好!我在海外很多年很少過一個像樣的大年。國內的氣氛濃主要是親戚多。我小時侯在北京傳統年味很重,放炮,包餃子,春聯,全家除夕守歲。我們今年是在自己家裏過的。首先,帶孩子出去看了個春節聯歡會,都是一些當地社區的表演,裏麵有很多小孩子。每次我看見這個就會想起很多年前我四五歲的時候上幼兒園的時候在我爸工作單位裏和一幫小孩兒給叔叔阿姨表演節目。其次,小孩們得到一些意外的小禮品,樂的不行。年三十兒晚上,我們在家裏和鄰居一起吃飯,我包了餃子,自己和麵擀皮和餡兒,自己一手包圓。另外一邊炒著菜,合理安排,做飯其實也就用了兩三個鍾頭吧。我的外國小鄰居還比較喜歡餃子,令我意外,沒白忙乎。吃完餃子出去放花炮,小孩兒們很喜歡,我先生買了一堆“二踢腳”, 鞭炮。當爆竹劈裏啪啦響起來的時候,瞬間我就回想到自己以前在北京過節的日子了。
 
我小時候,我哥特別愛抱著一堆彩花,在陽台上放一個晚上,記得有一種煙花,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彩明珠“, 噴彩色小珠子一般的花。小孩拿一根竹竿挑著鞭炮,放個沒完,雖然很響,但是氣氛特別的好。住在胡同裏麵的小孩喜歡點小爆竹。小孩們得很多壓歲錢,都成夥地走到外麵去買鞭炮。花的花樣兒也是特別多,還彼此給對方看,交換著玩。尤其那會兒,北京城裏還沒有大量拆遷,很多老主戶老街坊關係特別好,而且很多人親戚全住的不遠,相互走動,親戚的親戚也是一堆一堆的,所以呢,關係比較近,不拎你我。這樣一堆人經常一起串門兒真的很好。尤其是住在胡同裏的,相互串門,走街串巷十分方便,所以很多人戲稱某些胡同居民為“胡同串子”, 它起初應該意思就是街坊鄰居,沒有任何被扭曲的那些後加給說擰巴了的那些含義。
 
真的,我到了美國二十幾年之後,每次看到一些帶有傳統氣息和原鄉地域特征濃厚的老片子時,霎那間我就有點惆悵。為什麽呢,因為很懷鄉。我非常思念我奶奶。姆們家就是個老派人,聽京戲評書的那種老百姓。我很大程度是祖輩帶大的,當家裏人在一起,那時日子過的簡直是太平淡了,節奏緩慢,簡簡單單,實實在在,這也是一種挺令我懷念的氣氛和韻味,沒法用語言形容。我奶奶今年九十五了,還挺精神的,什麽都特清醒。每次我回國,我把老太太摟在懷裏,和我奶奶對視,我們的眼淚兒就止不住吧嗒吧嗒掉。每次我離開和我奶奶告別的時候也是如此,我旁邊的親戚想勸,結果自己也受感染跟著哭起來了,然後全家人哭成一團兒。
 
我們家父母兩邊人口非常多,然後老人們又特別的熱情,愛張羅,小輩兒人又多,祖父母也非常慈祥。在城市裏,本來祖輩居住的屋子可能也不大,然後一下子一家子幾十口子都擠在一塊兒,其實也挺幸福的。親戚鄰裏時常走動,串門,每家親戚也有親戚,所以能串好幾天門,吃百家飯,熱鬧啊!主要是親情,吃喝倒不是說得多怎麽著講究。我們的一些長輩都特別熱情,特別的能張羅,如果經常被這種愛包圍就會認為理所當然,根本不太注意,甚至覺得太愛張羅了,過於熱情!但是當你離開家鄉和親人就會時常懷念。
 
每逢佳節倍思親。隨著在國外生活越久,這一份懷舊思也就越發沉重了。還好,我在國內的親戚們想對來說還比較傳統,都是老派人,想對保守,而且都住在一個城市,見麵方便,過年過節經常聚在一起。我回國不多,不過經常想象家裏那麽多親戚感覺也挺好的。說實話,我以前在國內幾乎每禮拜都喝家裏親戚聚在一起,所以真的非常喜歡兒時祖孫三代的大家庭。其實想想這些經曆也是很幸福的。當然現代社會也不一樣了,念書和工作決定了居住哪裏,哪裏有合適的適合發展的選擇就去哪。但是當人有過這種傳統老習慣墊底,整個的性格和思維和價值觀就會比較傳統。
 
我多年前來到美國,一直接受西方教育,入鄉隨俗融入國外,在這邊工作結婚生子。父母也在一直在美國。。但是我在國外這邊走了幾十年,還是很喜歡中國的熱情氛圍。不僅僅是愛熱鬧,也是比較喜歡怎麽說呢,人情味兒。這幾年隨著中國多方麵的發展,很多人也開始重新注重精神文明,包括傳統家庭觀念,人際關係等等。改不了,基因裏麵的因素。還有就是一份炙熱的情懷。也許這麽說很多人覺得很煽情。說實話我本人性格簡單實在,平和,沒脾氣,不愛跟人爭鬥,熱情主動但也不是說一定整天得跟誰多火熱,說話表達方式也不誇張。但是每逢過節這種感覺就在內心湧動著,像一團火。我覺得我可以接受歐美文化,海外各國文化,各種意識形態,但是無論再怎麽入鄉隨俗,內心的那一份對遠方的掛念永遠揮之不去。說白了,其根本原因就是感情,就是流淌在血液裏的記憶,斬不斷的親情。這就是我人在美國快三十年之後的真情告白。
 
回想很久以前,獨自一人踏上了一架中國民航的波音七四七客機,獨自一人飛往美國,和我的父母團聚。遙想當年,當飛機剛剛離開地麵開始起飛的瞬間,我的另一段人生開始了。我當年怎麽也預想不出海外的歲月會怎麽樣,也預想不出以後是否還會回到這片土地。出國時候適應美國,學習英文和熟悉國外的一切,伴隨父母在海外打拚。我每次見到新的留學生都會主動和他們接觸,因為我曾經陪伴家人在國外度過類似的時光。但是這些年不管我走多遠,心中都揣著一個遠方的家,這個家是我在人生旅途遇到風雨的一座堡壘,給予了我力量和定力。不管我遇到什麽困難,挫折,都大步向前走,盡量看到光明的一麵。幾十年前中國剛剛起步發展,兩個國家的差異很大,但是一年一年過去了,眼看美國和中國的差異越來越小,而且尤其近幾年發展飛速令人難以置信。而且我曾經夢想的事情,我當年雖然有設想不敢期待的事情,中國都已經實現。也很令我驚歎和感慨。其實我一直有自信地認為別的國家能做到的,中國到了也能夠做到,隻是需要時間。這個社會進步發展需要時間,給中國多一點耐心和時間,相信它的潛力。其它國家的社會再好也是人家的,自己個體移居在國外生活好還不夠,唯有你自己家裏人也好的讓自己充分滿意才能心安。所以每次當我看見他們日子好,我心裏也一塊石頭落地,放心。雖然我並不怎麽去那居住,但是心裏還是惦記他們,我自己生活條件再好也不能不管別人,我內心也不可能拋棄他們啊,因為我的幸福感很大一部分來自他們。我這麽說話,在國外沒個十年二十年的人,沒有經曆酸甜苦辣的磨練的人很難明白。真的,當人經曆了很多事情,見了很多的世態炎涼之後,沒有什麽是放不下的,沒有什麽仇是化解不了的。我可能天生就是個操心的命, 忘不掉生命裏的過往的人。很多生活在現在中國已經富強起來的年代出國的人沒法理解早期出國的人某些心理路程,也可能體驗不到起初某些奮鬥的動機,沒有那種複雜的心裏路程,因而容易產生隔閡,所以說就算有某些誤會和尖刻我都能寬容他們。但是其實大多數人在某種程度上還能得到一種共識。國內的人,一方麵可能看不到很多事情,但另一方麵也是某種幸福。我這麽長篇大論的嘮叨為什麽呢,希望說的是,人的一輩子,遇到各種磨練,沒有什麽過不去的坎兒。該恢複的恢複,該愈合的愈合,人間很多事折騰來折騰去真的沒什麽大不了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Windy2009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握手,同感;)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同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