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Windy2009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校園憶舊)我有時也懷念和台灣朋友在一起的歲月

(2023-11-07 10:19:50) 下一個

(校園憶舊)我有時也懷念和台灣朋友一起的歲月

以前在大學,有個教會的華裔美國人團體,都是去聚會和查經的。周日去當地一個華人的小教堂作禮拜和聚餐。一說起基督教在日本,我不由地想到了熱衷了解日本文化的台灣朋友。我說的是一般的教派。


那時候有個台灣女孩,她是本省人後代。她是滿有中國認同感的。她屬於台灣本省人,很多代都在台灣,帶有高山族和少許荷蘭人的血統。她這種屬於‘雜’的血統,但是很有中國認同感,也不是個綠營。作為老台灣人,她可能對日本也比較了解,經常給我一些日劇。當年學生的生活比較單調,時不時看看日劇調劑一下。


現在我很少看日劇韓劇,大陸電視劇也是看的不多,更多是看時政節目,累計點曆史常識。當年我看日劇覺得挺青春文藝的,看著玩玩。那段時間還有一個男孩,台灣外省人,他經常給她看三浦綾子的小說。綾子是個基督徒,她的文學以基督徒角度描述日本社會,其實也滿有意思的。當年就不理解為什麽台灣人對日本那麽有感情。這個男孩還想去日本傳教。聽說日本基督教不普及,但是還是有類似一批人的。他很有使命感。後來他去了雲南傳教,他對大陸也是很向往的。一開始我以為他不喜歡大陸,他對很多人缺乏耐心,但是對於祖籍地還是很有關注的。總想回大陸生活和體驗。


看了一些資料,了解到日本作為一個有不同宗教的國家,對於基督教是開放的世俗態度,但似乎宗教脈絡上十分遙遠。而且很多事情是象征性的。看宗教史,早期日本死了6000個基督徒,而且很多是前去傳教的西洋人。世俗文明接受基督教框架的英美文化,近代起到的也是正麵作用。


這三浦綾子的文學推薦給一些對日本社會和接觸基督教的人看看。其實日本人也是挺多麵的,任人性都類似,他們和我們也沒有差別那麽大。她跟一般文學不同,帶點宗教審視角度的寫作。基督教其實是日本之光。我個人認為日本戰敗後美國帶來的西方文明影響是正麵的,改造了社會,不僅僅是工業發展上,而是精神和道德層麵也是如此。戰爭前後的日本社會存在思想差異,戰後一部分社會產生反思並且間接接受基督教文明和道德觀。當年這位作家的作品對基督教圈子裏的人有些影響。


據說日本上一個天皇在成長過程中是受一位西方女教師所影響的。雖然沒有明確信仰,但是這個美國老師也是信徒帶來的是新教的潛移默化。人事是可以被改變的。狠也沒有那麽狠,謙遜也越發謙遜。其父雖然發動大規模戰爭,而其子領頭有個歉意的表態。


而我們也看到懺悔並非遙不可及。我感覺戰後日本人的心裏變化受益於美國文化的影響。很多人對於日本的西化有感同,而同時精神文明層次,西方的信仰與民主社會也是改變社會的一個關鍵。日本地緣邊緣,早日接受西方工業化,而宗教的現實意義也是在教育層麵對它的國民的價值觀有些影響的。其實中國有類似狀況。綾子的意識裏,她有了是非的判斷和不是一味服從權威的思辨意識,關鍵是表態。明白人很多,敢於明確表態懺悔的少。日本作家裏除了她,還聞得村上先生對侵華帶有歉意。所以說,無論哪個民族,人們應該看到的是獨立思考的社會份子反應出來的真實現實。如果一個民族沒有絲毫懺悔之心,把期盼寄托於良心發現是不可能的,也許,唯一還有一線希望就是信仰對人性的救贖。所以綾子的作品符合中國人的心理。


其實那時候很多台灣人來美國容易,不一定是留學過來,有些是普通的工作或者積蓄共給。他們願意為了孩子付出。他們的孩子思維和路也寬。並不是想像大陸人把融入美國視為必須的。主要是台灣文化政治性也沒那麽強。其實小地區也有小地區的優點,民間社會關係比較和諧,資源充足,人與人之間不那麽緊張。


我跟這個台灣女孩作為personal friend 還是不錯的。她就是台灣人那種挺規矩,也挺文明的,後來當中學老師。而且我本身來美國早,我和一些大陸之外的朋友的交友環境是在美國。美國寬鬆,不聊什麽政治。就是出去走走,分享分享閨蜜話題。 她令我想起以前台灣八十年代的一些影視劇裏那種挺懂事兒的大姐形象,穩重成熟照顧弟妹的那種長女,類似‘星星知我心’電視劇的那位長姐。其實他們本地人也很質樸的,也是挺本分的感覺。閩南文化,近年國民的黨影響,帶一點日據影響的教育。但是感覺閩南文化是根層認同和文化底色。


台灣人真的深受日本文化影響,而且特別清楚,帶有崇拜。但是我有個內地朋友對這種態度帶有負麵評價。我有自己的態度,但我這個人不去做評價,隻是不同觀念都去了解一下。我也不想說他們台灣人都不好。香港澳門人在的處境我也可以理解,意見不同,但不去爭論。為什麽不爭論?一來不想破壞關係,而來也想了解人家真實是怎麽看,三來確實這方麵知識儲備不足以加以鮮明政治評論。


以前一些男孩子,港台人或者ABC其實也都不賴。就是覺得自己不是很入他們的圈子。我是東部成長的大陸人,老留的孩子,跟著父母陪讀。而他們是家裏為了他們受教育出來或者直接把他們送過來的在加州長大的華人。他們在這圈子裏比較圓熟。但是湊個熱鬧都是中國麵孔一塊兒混,大學校園生活。平常生活上彼此幫襯著,也不錯。學生生活簡單,除了去上學就是去教會。


剛來的時候要上一些理工科的課程,比較費腦子的那種。因為需要比較高的注意力,成天在校園的圖書館埋頭苦讀。時常在圖書館看到一兩個同學,彼此見麵也很輕鬆的聊聊。到了周末一起吃飯或者去一個華裔學生團契合聚會。其實就是一種社交。有時候也是吃飯聊天的這種分享學生生活的朋友了,感覺還是挺安靜的校園生活。那時候學習考試有壓力,經常熬夜,但是不在乎因為精力旺盛。也願意去社交,而且一個個都很有社會經驗,成熟,懂人情世故。


我們作為不提起政治的話華語圈裏的年輕人,以文化思想,信仰交流作為獨立交往的內涵,也是給了我一些具體的了解。脫離官方影響,以生活中的交往了解一個地區的人也是一種真實的現實認識。不管什麽地方的文化都可以去了解,再去聯想。


其實我本人也並不是帶個鮮明政治背景的。我在這邊更適合那種政治意識淡薄的人的自由認同和交流。但是十幾歲出來的台灣人有點根深蒂固的政治意識。我們的鏈接也就是理想自由的角度談論信仰和社會以及簡單的生活關注。他們本地台灣人確實也沒有一個太強烈的政治關注。雖然覺得少了點什麽,但是也不覺得頭大。大陸長大的人的很多話題令人覺得頭大。國內在美國和小國家人沒區別。但是因為接觸的很多地區的人,我有一定了解,也可以用比較客觀的態度看待不少時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