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弓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胡適 給 張充和 兩幅同條 字書 真偽辨識】

(2015-06-19 10:43:45) 下一個
  

清江引》是元朝 貫雲石(號酸齋)所作《惜別》四首之四:
若還與他相見時,道個個真傳示:不是不修書,不是無才思,遶清江買不得天樣紙。




上款“寫給充和漢思”,下署“適之”,不寫年月日,鈐“胡適”白文仿漢印。
在這幀書法小品的左下角,還有小小的兩行字,:“黃裳留玩,充和轉贈,一九八七年四月”。



關於胡適先生贈給張充和夫婦的《貫酸齋<清江引>》怎麽到了黃裳先生那裏,
聽說是1987年張充和回國探親時曾在上海和黃裳先生見過麵,談起胡適先生時,
黃裳先生說他曾藏胡適先生墨跡,但“十年動亂”時銷毀了。
張先生當即表示,回美國後把胡適先生於1956年12月在美國
柏克萊加州大學的張家寓所中所寫的《貫酸齋<清江引>》寄送給他。
十年後的1998年,黃先生的夫人重病急需資金,無奈之中就把家中的一些文人手跡轉讓給了
雖為商人但也喜歡收藏書畫古籍的潘先生,其中就有這件張充和贈送的胡適先生手跡。

當時黃裳先生與潘先生是有“約法三章”的。其中一條是:不能往外賣,隻能自己收藏。
潘先生答應了黃裳先生之後,才成交的。結果是後來潘先生沒有堅守當初的約定,
黃先生聞知很是生氣,曾寫文章談及此事,文中稱其為“商人潘某”。




注意:  上下二圖 均為 清江引 同為 胡適題 似同一印鑒 有疑 一真一假,其實未必

下圖: 落款 胡適, 有日期,寫呈 充和,第三句 字 為筆誤,淡淡圈去,另補正 不 字,末句標點 黑為句。

上圖: 落款 適之, 無日期,寫給 充和 漢思,無筆誤, 
末句標點  以為句。

據說 那日 在張充和家中, 胡適寫字, 充和蓋印(胡之印),胡適一共寫了十幾張 內容不同的字幅。

筆者 意見: 此兩幅 均為真跡 無假。



----------------

貫雲石(1286~1324) 元代散曲作家。字浮岑,號成齋,疏仙,酸齋。
出身高昌回鶻畏吾人(維吾爾)貴胄,祖父阿裏海涯為元朝開國大將。
原名小雲石海涯,因父名貫隻哥,即以貫為姓。自號酸齋。
初因父蔭襲為兩淮萬戶府達魯花赤,讓爵於弟,北上從姚燧學。
仁宗時拜翰林侍讀學士、中奉大夫,知製誥同修國史。
不久稱疾辭官,隱於杭州一帶,改名“易服”,在錢塘賣藥為生,自號“蘆花道人”。

貫雲石出身武官家庭,自幼武藝超群,後棄武學文,接受漢族文化。善書法,自成一家。
詩文亦有一定成就,尤以散曲最著。在他的為人和作品中可以看到元代各族文化互相滲透的情況,
他以胄子襲位,仕途本頗順利,卻有飄然世外之誌,為人疏放曠達。
曾以《蘆花被詩》換取漁父蘆花被,一時傳為文壇佳話。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