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弓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遵義會議: 出席,參加,與會,參會 人員 須分清】

(2015-06-17 16:24:24) 下一個
1984 年9月中共中央黨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公布的
《關於遵義政治局擴大會議若幹情況的調查報告》裏,
出席這次會議的正好是20 人。
他們是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雲、博古、張聞天、劉少奇、王稼祥、鄧發、凱豐、
劉伯承、李富春、林彪、聶榮臻、彭德懷、楊尚昆、李卓然、鄧小平、李德、伍修權。

--------

出席會議人員
中央政治局委員
秦邦憲(1907年—1946年)又名博古,1926年留學蘇聯,中共臨時中央負責人,長征開始時為中央“三人團”成員
遵義會議遵義會議
朱德(1886年—1976年)清末秀才,曾留學德國進修社會學和哲學。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紅軍總司令兼紅一方麵軍司令
陳雲(1905年—1995年)學徒工出身,全國總工會黨團書記,長征開始時為紅五軍團中央代表,軍委縱隊政治委員,遵義警備司令部政治委員
張聞天(1900年—1976年)又名洛甫,先後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紅色教授學院學習、任教。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人民委員會主席
毛澤東(1893年—1976年)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院畢業,中共一大代表,中共三屆中央局常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
周恩來(1898年—1976年)曾留學日本、法國、德國、英國等地,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紅軍總政治委員兼紅一方麵軍政治委員,長征開始時為中央“三人團”成員
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以姓氏筆畫為序)
王稼祥(1906年—1974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遵義會議會址遵義會議會址
,紅軍總政治部主任
鄧發(1906年—1946年)國家政治保衛局局長
劉少奇(1898年—1969年)中華全國總工會委員長,長征開始時為紅八軍團中央代表,黎平會議後任紅五軍團中央代表
何克全(1906年—1955年)又名凱豐,共青團中央書記、長征開始時為紅九軍團中央代表
參加會議的其他人員
劉伯承(1892年—1986年)紅軍總參謀長、軍委縱隊司令員,遵義警備司令部司令員
舊址舊址
李富春(1900—1975年)中央候補委員、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
林彪(1907年—1971年)紅一軍團軍團長
聶榮臻(1899年—1992年)紅一軍團政治委員
彭德懷(1898年—1974年)中央候補委員、紅三軍團軍團長
楊尚昆(1907年—1998年)中央候補委員、紅三軍團政治委員
李卓然(1899年—1989年)紅五軍團政治委員



---------------------

董振堂
雖然是會議後期才臨會,但他畢竟是一個軍團的主要負責人( 五軍團軍團長),
而當時的中央紅軍僅有四個軍團( 一、三、五、九),一、三軍團各有2 人與會( 林、聶、彭、楊)
難道五軍團就隻讓政委參加( 李卓然),
而軍團長董振堂可能因有特殊任務未能及時趕到,遲到了就可不計?

尹自勇
出席這次會議的九軍團除了凱豐,還有一位代表——九軍團黨委委員尹自勇。
這樣,九軍團就有了兩位代表。
據1954 年6 月25 日凱豐給尹自勇親屬寫信談到,
紅軍攻克遵義城後,周副主席電知凱豐、蔡樹藩( 九軍團政委) 、羅炳輝( 九軍團軍團長)
務須14 日趕到遵義城開會。當時九軍團擔負長征主力部隊後衛任務,分駐湄潭一帶。
在軍情瞬息萬變的緊急情況下,為確保駐遵主力安全計,九軍團主要領導開會研究,
蔡樹藩、羅炳輝留下,著尹自勇隨凱豐趕赴遵義城開會。

----------------


李德 和 他的俄文翻譯  伍修權
鄧小平 作為秘書書記員
伍 和 鄧  二人,隻是會議工作人員,到會了, 但,不屬於會議正式出席人員。

到場 不等於 出席, 不必牽強附會 粉飾貼金

=======

詳見:


baike.baidu.com/subview/33650/9714866.ht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