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蘇揚

在北美漂泊,有時心理很累,夢裏不知身是客,總把他鄉當故鄉.。想找個地方說說話,在煩悶的工作之餘,詩情畫意,陶冶情操。也許人到中年,有了經曆和閱曆.萬事看的很淡了,也許自己活的很精彩,也許自己活的很平庸,但大體上我都無法有了很大的改變了,活的自由些沒有野心做
個人資料
朱東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紅樓夢》中秋賞月描寫賞析 (轉載)

(2017-10-03 18:50:01) 下一個

      古往今來,人們懷著深奧莫測的神秘感解釋月亮現象,欣賞著月色膝朧美.除了敷衍出嫦娥奔月等神話故事外,每逢中秋佳節,總要舉行賞月活動。《紅樓夢》第75,76回則精心描繪出了榮國府中秋之夜擊鼓傳花、飲酒聽笛和月下聯句的風俗畫圖,再現了二百多年前侯門貴族之家在溶溶月色下各種人物微妙的心跡.可謂是文學史上描寫中秋賞月題材最為突出的範例。
      首先,擊鼓傳花。八月十五晚餐後,賈母率領榮寧兩府眾人來到正門掛昔羊角燈的大觀園,步入嘉蔭堂,一一焚香拜祭天地祖宗,然後爬上“凸碧山莊”。賈母是兩府至尊長者,命大家依次圍坐,折下一枝桂花,做擊鼓傳花遊戲,中花者飲酒一杯,罰說笑話一則。
      鼓聲兩轉,第一個中花的是賈政,破天荒說了一則“某男子中秋節怕老婆”的笑話,博得大家一陣笑聲。在《紅樓夢》裏,這算是賈政最放任自在的一舉了.第二個中花的是賈寶玉,請求改作詩一首。賈政限他以“秋”字即景抒懷,不許用“水”“晶”等字眼。寶玉立書一絕,賈政看了點頭不語,為了博得賈母的歡心,仍把海南帶來的扇子獎給寶玉兩把。第三個中花的是賈赦,說了一則母親偏心的笑話,弄得賈母悶悶不樂。第四個是賈環中花,寫了一首絕句,極為平庸.。行令直到二更時分,賈母叫賈政等子侄們散場,讓姑娘們再樂一會子。作者安排賈政父子兄弟中花,委婉地寫出上流社會擊獄傳花的趣事,是精彩之筆。
      其次,正麵寫聽笛。擊鼓的困屏撤去,兩席並作一席,眾女子團團圍住,形成一個女兒國。賈母細看,少寶釵姐妹二人,更兼李紈和鳳姐生病缺席,不覺長歎起來:“鳳丫頭一個人說說笑笑,抵得十個人,可見天下事總難十全。”她命氈毯鋪在台階上,將月餅、西瓜、果品之類搬下去,讓丫頭們團團圍坐同吃賞月.月至中天,賈母說:“如此好月,不可不聞笛。音樂多了,反失雅致,隻用吹笛的遠遠吹起來就夠了。”忽聽遠處桂花樹下,嗚咽悠揚,傳來笛聲。天空地靜,人們肅然危坐,致然相賞。賈母又說:“須得揀那曲譜越慢的.吹來越好聽。”不久,夜靜月明,桂花陰裏傳來一縷笛音,比先前越發淒涼,大家寂然而坐。賈母不愧是個音樂鑒賞家,頗做得中秋賞笛的旋偉越慢越幽雅入耳的審美道理。
      最後,作者攫取賞月餘波,把筆力從寫群像大場麵中移向大觀園特殊女主人公內心徽波。正當人們都去就寢之時.林黛玉卻獨自倚欄垂淚。她在擊鼓傳花前,見寶釵母女弟兄一家自去賞月,不覺觸動身世,對景感懷。隻有性情開朗的史湘雲寬慰她說:“你可知宋太祖(趙匡胤)說的好:‘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他們不來,咱們兩個竟聯起句來,明日羞他們一羞!”她倆下山坡來到池沿上一帶竹欄相接的凹晶館,在竹墩上坐下。這時,月景如畫,隻見天上一輪浩月,池中一個月影,上下爭輝,如置身於晶宮蛟室之內。她倆數池畔欄杆第十三根直棍作為“十三元韻”口頭聯句:“三五中秋夕,清遊擬上元。……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這結尾一句,出於黛之口,湘雲規勸她:“詩固新奇,隻是太頹喪了些。你現病著,不該作此過幹淒涼奇譎之語。”確實,“冷月葬詩魂”一語,表現了黛玉孤寂高傲的性格,預示著第97 回焚稿的不幸結局。可見作者即使寫中秋賞月作詩,也不忘對人物命運的刻畫,前後照應。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與元九書》)。藝術大師曹雪芹就這樣通過擊鼓傳花、飲酒聽笛和月下聯句等三個場麵的描寫,隱約地跳動著封建末世的脈搏,反映了貴族之家各自不同的生活曆程和文化教養製約的審美情趣,不愧是提供給我們認識過去和陶冶情操的藝術珍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